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请输入查询的字符串:


标题查询 内容查询

一言九鼎     
三地风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学兴     
六库全书     
七七鹊桥     
八方传媒     
九命怪猫     
十万货急     

 
因信称义:惊涛骇浪中的救生圈
发布时间: 8/14/2006 12:06:33 AM 被阅览数: 844 次 来源: 邦泰
文字 〖 自动滚屏

因信称义:惊涛骇浪中的救生圈
    你得救了吗?
    
)

 


    我成为基督徒之后,也象所有的圣徒一样,切切关注生命的极终问题,我在圣经里寻寻觅觅,盼望着从天而来的教导,开通我的心窍,让我一目了然地看见天父的生命册上有没有我?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我想,可能是我圣经装备不够,灵命太浅,不能理解深奥的真理吧。于是,我在网上翻阅了许多的资料,藉着名牧大师们的指点,帮助我理解神的话语的深义和奇妙,对照我自己所思所念、所作所为,自己评估自己,看看自己得救了没有,结果,我还是一无所获。
    
    无奈之下,我在许多基督教网站,贴了《你得救了吗?》的拙帖,我希望引起芸芸网友的注意,贬也好褒也好,赞也好骂也好,只要能让我知道我是否得救,我就心悦诚服了。帖子一出,反响很大,绝大多数信徒认为,成为基督徒,应该知道自己能否得救,引用的经文,大多是(罗 10:9你若口里认耶稣为主,心里信神叫他从死里复活,就必得救。《彩虹之约》论坛一位主内网友恨铁不成钢,说在我们这里,除开井中蛙,还有谁不知道自己得救呢?
    
    是的,按照上面经文,我确信我得救了,可是,(弗2:8-9)说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神所赐的;也不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自夸。按照好行为,我似乎尚有距离,不能确定得救不得救。
    
    因信称义,是基督徒信仰的根基,这是信的人得救的确据,也是神所赐的得救的应允,完全是耶稣基督的全备救恩,与个人的好行为无关,内在的原罪,成为一个基因,成为本性的一部分,永远存在,人无论有多好的行为,都不能丝毫改变内在的罪性,人也就不能靠自己的努力得救,正如人不能揪着自己的头发上天一样,人只有紧紧抓住神的应允,信,全然信靠,就能得救,这在基督里有生命的基督徒是不容置疑的。
    
    灵魂得救,是永恒的大课题,没有什么比永生更有价值了,可是,得救的方法又太过简单,太容易了,不管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还是乞丐小偷流氓地痞,几乎不费什么成本,不费吹灰之力,只要诚实和心灵,信,就大功告成了,用人的观点看,权利和义务太不成比例,投入和产出悬殊太大,劳动和收获天壤之别,不能不让人疑惑不解,真的因信就能称义吗?
    
    于是,许多人在肯定因信称义的前提下,强调不可或缺的“好行为”的作用,圣经也有直接的证据,证明没有好行为的信心是死的。
    
    雅各书第2章,我的弟兄们,若有人说自己有信心,却没有行为,有什么益处呢?这信心能救他吗?
    
    (太 7:21凡称呼我主阿,主阿的人,不能都进天国。惟独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进去。
    
    而且,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耳闻目睹,发生在我们身边许许多多的事实,似乎证实了“信心若没有行为就是死的”的道理。
    
    有些基督徒,你说他不信吗?他信了,有的信了几年,十几年了,甚至更长时间,你若问他,你得救了吗?他肯定回答得救了,可是,从其行为上看,却让人怀疑:这个样子也得救了?
    
    这是什么样子呢?
    
    就我所见,个别姊妹,好说谗言,搬弄是非,挑拨离间,讲谎话。有的弟兄逢酒必喝,每喝必醉,包括礼拜聚会,还带着醉模醉样来,开口喷酒气,有的烟瘾太重,一个人简直是一口活烟囱,聚会时强忍不动,一到散会,第一个跑出来,迫不及待地吞云吐雾。有的一年才聚会几次,有的受了洗,以为领到了人生的免死牌,从此不再聚会了,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这也就罢了,用世俗的话说,那是个人的缺点,缺点与优点相比,是一个指头与十个指头的关系,蒙神的怜悯,得救还是得救的。那么,个别信徒算命择吉日拜偶像,有的甚至蒙坑拐骗坐拥二奶三奶等等,能说他们得救吗?
    
    于是,“因信称义”与“好行为”,成了人们心中难以解开的症结,这方面,浩如烟海的文章里,大凡分为两类,一是强调因信称义的,二是在肯定因信称义的基础上,强调好行为,或者说,“因信称义”+“好行为”。强调因信称义的,不在好行为上略施笔墨,恐怕起到误导作用,让人们以好行为骄傲,贪荣耀为己有,淡化神的恩典。在肯定因信称义的同时,强调好行为呢,担心只谈因信称义,忽视好行为,光说不做,说道不行道,嘴上一套,行为一套,口是心非,口蜜腹剑,当面说好话,背后做坏事,甚至好话说尽,坏事做绝。因此,在好行为上不惜浓墨重彩,铺彩作色,象菜谱一样,列出一串串好行为的标准出来,
    
    我就是在“因信称义”与“好行为”的漩涡里晕头转向的,看“因信称义”的文章,确信自己得救了;看“好行为”的文章,觉得自己的一举一动,离“好行为”标准尚远,我就犯难了,除非神网开一面,否则,我没有把握能到天父那里去。
    
    感谢主,我这不配的如虫如蛆的罪人,我算什么,竟然得到神的怜悯和眷顾,祂知道我的愁苦,理解我的忧虑,伸出祂大能的手,搀扶着我,一步一步地带我到祂身边,让我走近祂认识祂。
    
    一天,我照例在网上阅读灵修文章,不经意间,有这样的一段文字,象甘露一样,湿润我焦燥的的心田,让我心旷神怡。那段文章大意是,因信称义,如同惊涛骇浪中的救生圈!
    
    是啊,人人皆有罪,罪的工价是死,人活在一定的空间里,这个空间,神赐下丰富的物质环境,预备了阳光空气雨水美景地下宝藏等等,神的爱是何等的长阔高深,人又活在一定的时间里,因人而异,活三、四十年的,活七、八十年的,这个时间,是神给人悔改的期限,人世的时空,也是神救恩的机遇,也是人得救的机会。
    
    从属灵的观点看,人生的时空,就象处身在汪洋大海之中,人的一宗罪,就是一道黑浪,人的无数的罪,形成惊心动魄的恶劣环境,无边无际的大海之中,惊涛拍岸,骇浪拂天,人忽儿被冲上浪尖,忽儿被涮下谷底,此时此刻,靠人的力量,绝对不能逃离苦海,葬身海底,是人的必由之路。危难之中,(约 3:16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也就是说,神在每个人面前,预备了一个救生圈,这个救生圈叫因信称义,这是神对人的应许,人只要抓住这个救生圈,就能得救,事情就是这么简单!
    
    那么,如何抓住这个救生圈呢?
    
    在因信称义的前提下,强调好行为的,就是在这个问题上著书立说,留下了浩繁的卷宗,逻辑、推理、归纳、比喻等等,我们试换到这个骇浪涛天的这个处境,描述他们的说法。
    
    ……首先确信,这个救生圈是唯一求生的工具,除此之外,别无拯救。其次,要高度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全力以赴抓住救生圈,要做到这一点,第一,大浪来临,要先吸一口大气,然后紧紧憋住,你要知道,无论浪有多高有多大咆哮多凶狠多吓人,你都不要惊惶失措,以至松手,丢失救生圈,大浪没顶而过,人淹没在浪中,最长不过一分钟,浪总会过去的,你肯定会露头的;第二、跌入浪谷的时候,人有一种失重的感觉,仿佛从高空跌落下来,这时候你要注意,千万别放弃救生圈,而用双手击波搏浪,也许那样,你得到片刻安稳,但你要知道,你离开救生圈,你将毫无作为;第三、当风平浪静,风和日丽,你千万别松开手,丢下救生圈,与你身边五彩缤纷的鱼儿喜嬉笑闹,你要知道,大海是瞬息万变的,下一次大浪,可能会突而袭来,随时都有可能把你卷走……
    
    这就是如何抓住救生圈的问题,也是我们的“好行为”,说的完全正确,但是,他们说的,全是废话,设身处地想想,比如你,处在惊涛骇浪之中,绝望之处,得到一个救生圈,你难道还不会抓吗?我敢肯定,当你抓住了这个救生圈,历经千辛万苦,达到彼岸了,得救了,别人总结你怎么抓这个救生圈,也就是你的“好行为”,写下来的书,肯定也是宏观巨著,浩如烟海的,其实呢,当时的你,哪想到那么多,逃命要紧,脑海里只有一个字:“信”!你抓救生圈的“好行为”,也只有一个字:“抓”!
    
    这样说来,回到现实的世界,我们看到,有的基督徒,明明是信了,听其言,观其行,为什么还让人质疑得救不得救呢?根本的原因,是这些人,作为信徒,也是徒有其名,没有看到自己生存的这个时空,实际上是骇浪涛天的险境,在肉眼的世界里,日出日落,白天黑夜,冬去春来,春华秋实,挣钱的挣钱,当官的当官,犁田的犁田,读书的读书,赌博的赌博,泡妞的泡妞,该作什么作什么,没有什么危险也没什么碍难哦,生活丰富而多彩,日子充实而可爱,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象是一条旖旎的河流,潺潺地漫泄而来,顺顺地流淌过去。(太 24:38当洪水以前的日子,人照常吃喝嫁娶,直到挪亚进方舟的那日。
    
    他们虽然认罪,可是这个罪,没有任何影响正常的宴乐和情欲,罪也就显得虚无飘渺,死,也不知道躲在世界的哪个角落去了,事实上,他们觉得没有必要抓住救生圈,也就弃之如敝屣,表现出来的行为,不是抓救生圈的行为,或者说,因信而行出来的义,即好行为,而是从情欲出发的行为,那是贪爱钱财、自夸、狂傲、忘恩负义、心不圣洁、无亲情、不解怨、好说谗言、不能自约、性情凶暴等等。
    
    意识到自己的处境是惊涛骇浪的,自然会紧紧抓住从上头而来的救生圈不放,表现出来的行为,是因信称义的行为,也是如何抓住救生圈的行为,那是加拉太书5:22 说的,“圣灵所结的果子,就是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
    
    我明白了,好行为,是抓住救生圈的行为,没有抓住救生圈的,你无论加上多少条好行为,也是枉然,皮之不存,毛能附焉?抓住了救生圈的,也就够了,你即使加上一条好行为,也是多余的,因为面临灭顶之灾,谁敢放弃手里的救生圈呢?
    
    现在,如果有人问我,井中蛙,你得救了吗?
    
    我斩钉截

 


上两条同类新闻:
  • 吴祚来:为什么一些中国人害怕教堂,喜欢澡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