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紀實攝影】中國社會的一千個鏡頭之一(圖)/猴子的诗
發佈時間: 12/29/2008 3:55:45 AM 被閲覽數: 255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猴子的诗——[跨坛联谊]美图:小得;诗:本猴子~~;歌:周杰伦/Lara

thinkmyself
     

猴子的诗——By:Thinkmyself

顽石上的针
戴一顶道德的高帽子
揭开的时候
一只猴子
挥舞着大棒

猴子把她切成块
藏进下坠的黑匣子
刻上神奇的密码

血染红了猴子的梦
她拼命的喊
那不过是用来谱写诗歌的红墨水

翻开潘多拉的那一刻
乌鸦的嘴,唱着喜鹊的歌
爱情的羊羔,披上了狼的嫁衣

拿棒子的猴子
是个不懂咒语的
魔法师。。。


 

 

【紀實攝影】中國社會的一千個鏡頭之一(圖)


2008/12/28 


作者:世紀嬰兒300
序 鏡頭時代
  自有中國社會的一千個細節,就有了中國社會的一千個鏡頭。這些鏡頭取自平常,并非存心,信手捏來,隨風而去。照片似比文字更直觀,更有力量,更色彩斑斕。但打開照片,若翻到它的背面,卻可見那密密麻麻的文字背書。文字位于后台,視覺在前台,這就是鏡頭時代的語言。
  這是一個讀圖時代,這是一個數碼時代,這是一個存儲時代,這是一個網絡時代,這是一個檢索時代,這是一個記憶時代,這是一個套話過剩的時代,這是一個真相短缺的時代,這是一個直觀時代,這是一個更加客觀的時代,這是一個盛世與剩代。
  在這個時代,每個人都在找尋自己的鏡頭、自己的望遠鏡、自己的顯微鏡、自己的焦距、自己的角度、自己的位置、自己的眼光。在這樣的尋找中,卻找到了自己的經驗、自己的知識、自己的信仰、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環境、自己的同志、自己的伙伴、自己的小蜜。當然,還找到了自己的生活方式。
  將自己積累的鏡頭日記本打開,會看到些什么。相信每個人冷暖自知,且知得比春鴨更細膩。這知識比流水帳更錙銖,比電視劇更精彩,比信報更親切,比文學更溫暖,比家更濃縮。而當合上這日記,卻見升起一陣青氣,于空中繚繞著──
  那是懷舊的螺旋藻,
  那是思考的魔朮棒,
  那是洞開大褲衩的剪刀,
  那是顯微鏡的靈魂,
  那是技朮至上的臉龐,
  那是歷史詭異的謎面,
  那是未來人們期待的眼神。 
一、觀眾很純潔,目光很堅定 
  他們在看什么,在這個夏秋之交的下午。一個個潔白的服飾,嘴唇微啟著。喔,好純!
 拍攝地:北京,798藝朮工場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二、日益模糊政治口號
  那些舊時代的政治口號如今依舊存留在大街小巷中,在樹蔭掩映下斑駁不已。那么,現在的新口號又當如何呢?
  【拍攝地】北京,南鑼鼓巷
  【注解】口號寫的是: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全國學解放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三、妓女聯合國
  何謂“紅燈區”,就是挂著粉紅色日光燈的地方。在這里,世界各地的妹子賣的時候被老板標了不同的價碼。
  【拍攝地】香港,旺角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四、奧運文化衫
  一個洋老頭,穿個奧運衫,坐在路邊。看似胸有成竹,實則背有成竹。他在等我給他拍照么?
  【拍攝地】北京,北三環安華橋東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五、公道
  經過某個立交橋、街道、市郊,猛然會看到標語口號的大橫幅和旁邊的交通標志,它們是那么默契地合二為一著:
  高舉“三個代表”偉大旗幟 限高4.5米
  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只准右拐
  沿著十七大指引的道路奮勇前進 限速20公里
  熱烈慶祝XXX大會在我市召開 禁止鳴笛
  深入學習“八榮八恥” 一慢二看三通過
  納稅是每個公民的光榮義務 單行線
  治理、整頓、提高 禁止停車
  嚴厲打擊賣淫嫖娼 請走人行橫道
  建設和諧社會 事故多發處
  歡迎XXX來我省指導工作 前方施工、請繞行
  計划生育是基本國策 嚴禁超載
  深刻領會、發揚十七大精神 檢查大貨車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山路多彎道
  以人為本 不准電動車上路
  團結在XXX的周圍 請保持距離
  當然,以上這些鏡頭我還沒拍到。但我拍到了“公”、“道”!~
  【拍攝地】北京,街頭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六、書店里的木椅
  誠品書店號稱亞洲第一,里面很大,格局錯落,但最有特點的還是這椅子。
  【拍攝地】台南,誠品書店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七、窗飾
  窗戶與多寶格二合一的杰作。
  【拍攝地】北京,南鑼鼓巷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八、放風箏
  他們倒是很像一群表演著木偶戲的人啊。
  【拍攝地】北京,地壇外街心花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九、韓流
   這不是在望京,而是在朝陽門外CBD。韓國人總是無孔不入。左邊那個鏤空的南瓜造型到底是個啥呢?
  【拍攝地】北京,朝外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十、自動求簽機
  在日月潭邊的文武廟里,有一架能自動售簽的機器。只要投幣,就會有一位古代仕女出現,給你一根簽。這樣,是不是有几分趣味呢,文武廟確實與眾不同啊,也省得算命的費口舌了。
  【拍攝地】台灣,日月潭邊文武廟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十一、空落的拳力
  權力也會生鏽的,尤其是空落的時候。
  【拍攝地】北京,798藝朮工場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十二、女偵探
  妻子為了守住自己的家、自己的丈夫,需要女偵探為她去取証。但取証回來,可能家也散了,丈夫也沒了。但還有財產在呢,還有子女。福爾摩斯啊,你會怎么辦?
  【拍攝地】台灣,日月潭

十三、吉祥物
  男歡女愛時,就變成了吉祥物,就看你怎么想了。想象力很重要啊,誰干誰知道。
  【拍攝地】北京,798藝朮工場

十四、稱呼
  一群工人,在休息。他們在一起時,會相互稱呼個啥?大哥,他大爺,小孫,小李子,頭兒?
  【拍攝地】北京,798藝朮工場

十五、待出租的工場
  瞧這地方,窗明地淨的,純東德風格啊。難道是要出租。當然啦!但不是出租給生產廠家,而是出租給藝朮。
  【拍攝地】北京,798藝朮工場

十六、垃圾箱上的警告
  為啥香港那么干淨,看看人家垃圾桶上寫的啥吧。處罰那么重啊!這丟個垃圾估計跟撿個寶貝差不多啦。
  【拍攝地】香港,旺角
  【注解】垃圾桶上警示:廢屑箱外棄置垃圾即屬違法,最高罰款二萬五千元及入獄六個月(好像語法有點兒問題,只要衛生沒問題就成啦)

十七、不倒殿
  在台灣九二一地震中,武昌宮雖然整體塌落。頂層卻沒有太多損傷,當然神像也完好啦,皆以為神。那么,那些柱子為啥會斷裂呢?難道就是為了顯示神力么?
  【拍攝地】台灣,武昌宮遺址

十八、台灣如何治理牛皮癬
  台灣城市街上的牛皮癬確實不多。那么,他們是怎么做的呢?一堵,一疏。堵,就要堵個水泄不通。通,就要通個暢快淋漓。
  【拍攝地】台灣,街頭
  【圖解】下圖警告語為:禁止張貼廣告,違者執照送環保局取締

【圖解】下圖是一布告欄,可隨意張貼廣告

十九、馬桶坐墊
  在廁所里備用馬桶坐墊,一次性紙質的,方便起來是不是既舒服又放心呢?
  【拍攝地】台灣

媼坋﹜詩圜嫁腦
﹛﹛ 幫堎場珨ㄛ懂蚨睿僧尥眅腔褫淩祥屾﹝蚚詩圜嫁厘眅簪奻ㄛ麼勍岆郔腴傖掛腔腦痀宒賸﹝濬侔腔遜衄厘盡珔奻腔ㄛ厘卼匐喀爵腔ㄛ厘阨霜蘩秅爵腔﹝筍ㄛ瑞檄堎祥蚚珨鎗ㄛ痰逌悵衶珩茼蜆岆轎煤腔勘﹝扂弊漆濂厘坰鎮爵誘瑤ㄛ祥珩岆轎煤腔繫﹝
  【拍攝地】北京,雍和宮

二十一、南站月台
  動車組到北京南站,下來。只見一柱廊滿目的漂亮月台,是不是和機場新航站樓有一拼呢。
﹛﹛隙砑控儔昹桴饒跺杻湮瘍腔飪葛崦嫁ㄛ祥膩隙忑陛ㄐ饒奀紾噷價珩羶域楊﹝
  【拍攝地】北京永定門,北京南站

圖解 下圖是北京機場三號航站樓

二十二、為啥中國的草坪不讓踩
  
  為什么中國的草坪不讓踩,外國的草坪都是人。可能是我國草坪的種類屬于“不讓踩”科的,外國的屬于“可以踩”科。那么,為啥不引進一下,或者像培育超級稻一樣培育“超級踩”。
  或者是怕有人往草坪里亂扔東西。這樣的擔心絕對沒必要,其實人的心理是,越臟的地方垃圾就越多,越干淨的地方就更干淨。更何況茵茵綠色,周圍的游人每雙眼睛都是監督。
  還有,就是拿草坪當擺設。弄些低檔的草種撒了,美其名曰“綠化”。自稱財力有限,卻不懂得經營城市。尤其公共場所,地皮珍貴。結果是草坪與人爭道。就像西單文化廣場那樣,人能走的道很小,草坪卻很大,結果就有了“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
  有些管理者覺得綠草是用來看的,不是用來踩的。草坪不是藝朮品,就是藝朮品也有可以觸摸的。大概是覺得航拍或者衛星拍攝的時候組圖案用的吧。本來我國的城市面積就不足,綠化面積也有限,還要草與人爭地。人在草上,草在人下,那是多么舒服啊。親近自然不是一句空話,也非城市里就不行,只能投身野外。
  其它的原因就比較怪誕了。中國人穿的鞋不合適?坐在草坪上的坐姿?睡在草坪上的睡姿?體重?喜歡拔苗助長?喜歡私挖濫采中草藥?阿貓阿狗去施肥?大小便失禁?
  據說深圳的草坪都可以踩,可以躺在荔枝公園的大草坪上數云彩呢。不妨去看看。而那些不讓踩的草坪不如改成沙漠景觀,然后栽上各種奇異的仙人掌(誰也不敢碰),也該算綠化面積吧。
  【拍攝地】北京,地壇

二十三、小草也有窩
  小草不僅堅忍不拔,還挺會找地方。是跟鳥學的呢,還是跟耗子?
  【拍攝地】北京,鼓樓大街

二十四、被叫停的歷史
    
    身處在一列不知向何處去的列車上。列車時常嘎然而止,據說是被叫停了。
    而后又徐徐開動,改變了方向,卻依然不知去處。
    被叫停的次數多了,便有了經驗,不再因迷惑而痛苦。
    列車兩旁風景秀麗,足以慰籍。
    
    打牌的打牌,下棋的下棋,詐金花兒的詐金花兒,快活的快活。
    不再詢問車的前方會是哪站,以后的目的地又是怎樣。
    
    當車再一次停下,便有人下車去買土產。
    即便停在了稻田麥地邊,也能和老鄉通通鄉音。
    等到汽笛一響,便知有一個前方已遭拋棄,而另一個停處正在敞開。
    
    回到車上,或許少了剛才的熟人,或見車窗上多了一盞明燈。
    大白天的,點燈作甚。
    可無人去吹滅,原來那竟是吹不滅的。
    
    繼續向前,抑或在向后,是爬坡的需要。
    兩個機頭,更多了叫停的可能。
    
    何時能安排叫醒服務,在叫停的時候。
    睡下時看表,也是停了。
    
    須知,這列車便是中國的當代史,便是時下的此刻。
  
  【拍攝地】北京,798藝朮工場

二十五、被遺忘的下馬碑
  國子監街的下馬碑被遺忘在一邊,誰會去再讀一讀那上面的滿漢文字呢。現在官員人等都坐車子了,也就不用下來了。但減速還是一種必要的尊敬吧。
  【拍攝地】北京,國子監街
  【圖解】碑上寫:文武官員軍民人等到此下馬


二十六、央視新址
  CCAV的新大樓即將或已經建好了。那造型,確實生動。扭曲的報道,空洞的靈魂。俗稱,大褲衩子。
  【拍攝地】北京,東三環光華橋附近

二十七、地鐵小竹林
  在北京新建的5號線地鐵站外,常配置了很多竹子,常綠。從上至下,或由下而上,窗外、地上竹影斑斑,有清涼意,頓生閑情。
  【拍攝地】北京,和平里

二十八、二人轉的畸變
  
  以前沒看過二人轉,以為那就跟河南花鼓戲似的,東北的劉海在砍樵。等到趙本山在春晚火了,二人轉也轉到了我身邊。飯館、夜總會、迪廳,到處都有壓軸的二人轉了。
  去沈陽出差時,還特地去了劉老根大舞台,見識了小沈陽人妖般的表演。那娃哈哈的笑聲,那驚天地的忽悠,那泣鬼神的鬧劇,那一地的瓜子皮……那些演員常常說,現在該唱兩段兒了,要不然就沒二人轉了。二人轉已經變成搞笑專場了,完全脫離了原來的模式。姑且就叫它“新二人轉”吧。
  而這樣的新二人轉,根本不把人當人看,而是當成可以任意作踐的畜生。盡管這只是表演,卻還是讓人覺出那股子比斗地主還殘酷的東北味兒來。東北人好幽默,卻難以見得人性的光彩。這里沒有太多人性的尊嚴。怪不得趙本山會把一個拜師大會弄得跟幫會PARTY似的。
  等到蟻力神事件爆發、萬千蟻民(名副其實啊)的利益付與東流水,那個在蟻力神的廣告里用黑白眼宣稱“誰用誰知道”,趙本山才露出了尾巴,原來這位東北大忽悠名副其實啊。趙本山盡管是土生土長,盡管是農民表演藝朮家,但還是不能脫離掉東北+農民的思維模式。他的小品《大忽悠系列》以殘疾與弱智為笑料,繼承了新二人轉時刻准備忽悠的一貫傳統,發揚了損人樂己的光榮作風,弘揚了以空虛無聊為主旨的搞笑精神。
  除去趙本山,同期還冒出個潘長江。可惜沒啥幽默天賦,作喜劇演員實在糟踐了,他也就是個小丑的水平。再說一句,其實范偉比趙本山更有表演天賦!
  
  可以說,凡是民間文藝沒有不黃的,從相聲到評書、評彈,從花戲到花鼓、大鼓,從德云社到周末相聲俱樂部,從縣城的劇院到大草原上的小那達慕。但好像還沒有哪一種能有新二人轉這樣黃,且自我作踐得讓人五體投地。
  遙想那些東北先民,在黑土地上耕作勞累一番,就坐在田間地頭兒抽起旱煙袋,來上兩段兒二人轉,黃一些也提神啊,而后繼續干活兒,爽哩。農閑時間,人們聚集在安樂窩里,將二人轉打磨精良,黃也黃得像銅器一般。
  漸漸的,二人轉的創作者在喂養牲畜時出現了靈感。他們把人對畜生的態度和由此而引發的戲劇性情節放入了二人轉[尤其是新二人轉]節目當中,演繹出一種人畜對話時任意打罵的藝朮快感來。
  性器官是可以任意諷刺的,甚至一邊摸一邊挖苦,就像給奶牛擠奶而擠不出來時的那種感覺。屁股是可以隨便踹的,就像去踢肥豬以試其膘那樣。雙膝是可以隨時跪地的,就像畜生臣服于人的管理。而觀眾為啥還會樂呢,因為演員已經把自己當成了牲畜,說得好聽些,就是觀眾的寵物狗、寵物貓。反過來,通過看新二人轉,也可發現一些東北養殖的新技朮。原來二者是相通的啊。
  
  還是那句話,不管黑貓白貓,能逗樂就是好貓。

  【拍攝地】沈陽,劉老根大舞台

二十九、后現代教堂
  
  這是一座后現代風格的教堂,創意是它的宗教,新奇是它的聖經。那高聳的,就是傳說中卡西莫多常去的鐘樓嗎。
  【拍攝地】北京,中關村廣場

三十、胡同人
  
  北京人對胡同資源的開發可謂層出不窮,顧此失彼著。
  【拍攝地】北京,南鑼鼓巷



三十一、政務公開
  
  這里所謂的政務公開,就是一大本政府機構黃頁。不如設一個呼叫中心,就一個號碼,而后分轉到“有關部門”。真正要公開的是政府的財務運作和官員的財產,而不是這些常識。
  【拍攝地】長沙,五四大道畔新華書店

三十二、最著名的“有關部門”
  
  這里是國務院、中央辦公廳的信訪接待處,每天都有很多來上訪的公民。他們拿著各自的材料,有的還穿著申冤衣。而還有一些人,是來截訪的地方信訪局的工作人員。他們也穿插其間,打探著什么。
  【拍攝地】北京,南三環陶然亭橋附近



接待時間

旁邊學校的大門

本地電動小警車和警察們

外地來截訪的車輛

三十三、歡迎
  
  是不是用很多人以如此的POS歡迎過你呢?
  【拍攝地】北京,798藝朮工場

三十四、二環雪景
  
  雪中京城一一隅,遠處是雍和宮。
  【拍攝地】北京,地壇外金鼎軒

三十五、魯迅的陶偶
  
  這些是魯迅生前收集的陶偶,總覺得挺丑的。魯迅不僅冷眼看社會,估計也冷眼看收藏吧。還有他推崇的那些版畫,全是戰斗風格的,一點兒也不美啊。
  【拍攝地】北京,魯迅紀念館

三十六、蘭桂坊模特
  
  總是有人喜歡在蘭桂坊玩攝影、攝像,這里簡直是香港夜生活的縮影了。其實這里很小的,也就巴掌大點兒的地方,但若想想香港本身就芝麻樣小,心里也就舒服些了吧。
  【拍攝地】香港,蘭桂坊

三十七、小憩的農婦
  
  她和旁邊在搞綠化的工人到底啥關系,為何渾身栗色,是不是小憩得太久太久了呢。
  【拍攝地】北京,798藝朮工場

三十八、植物監獄
  
  以夭梅病梅偉業的升級版原來是這樣的。還是只有藝朮家才能做到這等極致啊。
  【拍攝地】北京,798藝朮工場

三十九、小腳偵緝隊升級版
  
  北京的老太太們可厲害啦。以前是維護一方治安,那比城管、協管效果好多了,俗稱“小腳偵緝隊”。如今都成了志愿者,升級換代了,小腳也變成了大腳。
  【拍攝地】北京,北三環安華橋東

四十、南亞次大陸的花紋
  
  這是一幅自然而造的南亞次大陸地圖,其中最漂亮的是上面的山脈花紋了。自然的造化,總是有待鏡頭去發現。
  我還認識一藝朮家,能從公廁牆面漬出來的尿鹼上看出山水的機理來。
  【拍攝地】北京,無名牆

四十一、棕人兒
  
  北京傳統手藝棕人兒的最大能耐就是,能立在這銅盤子上一邊聽著梆子聲一邊轉,而且只會逆時針轉,跟左撇子似的。
  【拍攝地】北京,地壇書市

四十二、兔爺
  
  傳說北京曾流行瘟疫,玉兔下來為人治病。為了報恩,人們就在每年中秋月圓之時祭祀起兔爺來。可惜現在就吃月餅,不關月兔啥事了。但北京兔爺的手藝還在傳承中,有朝一日恢復了也是中秋節一景,等著被開發吧。
  【拍攝地】北京,地壇書市

四十三、地安門釘子戶
  
  奧運前夕,在地安門出現了一個釘子戶。滿牆都是中共的領袖像,插上了國旗、五環旗,引來觀者無數。堅持了數日,外電也報道了。終因無法達成協議,被強拆。
  【拍攝地】北京,地安門大街




后來,白天




作者:世紀嬰兒300

 


上兩條同類新聞:
  • 周報/蔣經國如何贏得尊敬︰蔣氏父子獨裁的差別/罗大佑 许巍 郑钧
  • 上海四行仓保卫战的八百抗日壮士遗骨在海外无人问 /萨蒂钢琴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