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冬天/囟団囤囥...懂不懂?/徐福是天皇?/房奴唐伯虎
發佈時間: 1/14/2009 1:16:50 PM 被閲覽數: 132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冬天的童话

#1 冰裂缝间挤出的碎冰。
DSC_4284smalla

#2 湖岸有浓密的松柏林。
DSC_4267small

#3 晚霞最后的一抹余晖,用肉眼都难以看清眼前的景物了。
DSC_4296small
   

 

囟団囤囥囦囨囩囮囲図:这些字你懂不懂?


佚名


 囙: 拼音:yīn 古同“因”。

  囜: 拼音:nín 贤。

  囝: 拼音:jiǎn nān 方言,儿子。 同“囡”。

  囟: 拼音:xìn   〔~门〕婴儿头顶骨未合缝的地方。亦称“囟脑门儿”、“顶门儿”。

  因: 不认识这个字的找BZ要板砖,使劲往自己脑袋上砸!

  囡: 拼音:nān    方言,小孩儿:小~;阿~;~~(对小孩儿的亲热称呼)。

  団: 拼音:tuán   同“团”(日本汉字)。

  囤: 拼音:dùn tún   用竹篾、荆条等编织成的或用席箔等围成的存放粮食等农产品的器物

  囥: 拼音:kàng   藏。

  囦: 拼音:yuān   古同“渊”。

  囧: jiǒng   囧囧:明亮貌。江淹《孙廷尉绰杂述》诗:“囧囧秋月明”。

  囨: 拼音:piān   唾弃和斥责声,相当于“呸”。

  囩: 拼音:yún  回旋。  古代土地面积单位,十二顷。

  囱: 拼音:chuāng   炉灶出烟的通路。 还有一个读法,不认识可以去死了。

  囫: 不认识这个字的找BZ要板砖,使劲往自己脑袋上砸!

  囮: 拼音:é   用来诱捕同类鸟的鸟,称“囮子”; 媒介; 化,化生。

  囲: 拼音:wéi   古同“围”。

  図: 拼音:tú   同“图”(日本汉字)。

  囵: 不认识这个字的找BZ要板砖,使劲往自己脑袋上砸!

  囶: 拼音:guó   古同“国”。

  囷: 拼音:qūn   古代一种圆形谷仓  样子像囷仓的事物  积聚;聚拢。

  囸: 拼音:rì  古同“日”。

  囹: 不认识这个字的找BZ要板砖,使劲往自己脑袋上砸!

  囻: 拼音:guó   古同“国”。 

囼: 拼音:tāi   古同“胎”。

  囿: 拼音:yòu  养动物的园子:鹿~。园~;局限,被限制:~于成见;借指事物萃聚之处:“游于六艺之~

  圀: 拼音:guó  古同“国”。

  圁: 拼音:yín   〔~水〕古水名,上游即今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乌兰木伦河,下游即今中国陜西省的窟野河。

  圂: 拼音:hǔn   同“溷”。 溷 拼音:h徂n h徂n hǔn

  圄: 不认识这个字的找BZ要板砖,使劲往自己脑袋上砸!

  圅: 拼音:hán   同“函”。

  圉: 拼音:yǔ   养马的地方;边陲; 同“圄”;古代乐器名。

  圊: 拼音:qīng  厕所

  圌: 拼音:chuán chuí  一种类似囤的盛粮器具;〔~山〕山名,在中国江苏省镇江市东。

  圎: 拼音:yuán   古同“圆”。

  圏: 拼音:quān   同“圈”(日本汉字)。

  圐: 拼音:kū   〔~圙〕蒙古语“库伦”的旧译,指围起来的草场,多用于村镇名。

  圑: 拼音:pǔ   古同“圃”。

  圔: 拼音:yà   〔窳(yǔ)~〕(音乐声)低回。

  圕: 拼音:tuān  “图书馆”三字的缩写。

  圗: 拼音:tú   古同“图”。

  圙: 拼音:lüè   〔圐~〕见“圐”。

  圚: 拼音:huì   门阓;圈套:圈~。“我恰待踏折他花套竿,撞出锦~头。”

  圛: 拼音:yì   (云气)连接不断。

  圜: 拼音:huán yuán   围绕  同“圆”。  指天体

  圝: 拼音:luán  古同“圞”。

  圞: luán   〔团~〕a.形容圆,如“明月~~”;b.团聚;团圆,如“可唤儿辈来,作~~之会。”

 

 

 

绿岛小夜曲

费玉清

 

富士山我也有拍 (图)


      富士山      精彩瞬间
     


 

早期日本天皇是中国人?血统问题一直是公案


佚名


最近关于日本天皇的祖先是朝鲜人还是中国人的争论再度出现。争议出现的背景是,日本皇室一直不愿意对外公开对于皇室古坟的考古挖掘,而在日本学术界却强烈要求尽快对外公布古坟真相。并由此推断皇室古坟的确隐藏着秘密。英国的《泰晤士报》和新加坡《联合晚报》18日和19日却披露了一个惊人的消息:其中最大的秘密就是早期日本天皇极有可能是中国人或者朝鲜人。事实如何?

  日本天皇的血统争议是因为历史记载语焉不详。

  世界历史研究所的汤重南研究员介绍说,日本天皇的血统问题是日本历史学的一段公案,至今无解。即便在日本学者那里也没有统一答案。

  首要的原因是因为日本早期历史记载一度是个空白。曾有一位日本律师介绍日本历史的书被翻译到中国,引起史学界关注。他的主要观点是“日本国没有完整的历史,而更多的是神话传说。其中包括许多虚构的历史”。

  现在研究者把日本民族的起源归于以下几个版本:(1)来自中国东北通古司的骑马民族;(2)来自稻作文化发达的中国江南;(3)来自阿拉伯文明;(4)来自中国云南,因为历史上这两个民族都有“黑齿”的习俗;此外,还有东南亚、蒙古高原等说法。汤重南分析,日本人的祖先的确应该有中国血统,但是最终形成了一个多族杂交的日本民族。

  具体到天皇血统问题,在史学界一直有种说法称中国人徐福东渡,后来徐福成为日本第一个天皇。但是这种说法传说的可能性很大。汤重南认为“这种说法是不可能的”。因为最早关于徐福东渡的介绍出自司马迁《史记》,但语焉不详。而日本则晚在中国宋朝时才有徐福东渡记载。虽然说明中日交流渊源很深,但仅仅限于民间传说。

  目前关于日本历史有史可查的记载是《三国志.魏志.倭人传》,现在日本研究自己的起源,也要到中国的古书去找。天皇的历史记载同样充满了断层,形成谜团更不足为怪。

  汤重南认为,日本最早的天皇应该是公元64年第17代继体天皇,之前并没有相关记载。后来日本为了美化和延长自己的历史,编撰了一个“辛酉年革命”。称21个“辛酉革命”会发生大事,于是把时间前推,从公元601年一直往前推了1260年,并且人为制造了一个神武天皇,作为日本天皇历史的发端。实际上,连日本研究者也承认这个神武天皇是不存在的。

  他介绍,继体时期日本还非常野蛮落后,中国已经到了隋唐时期,日本还是部落等地方政权割据,部落的首领叫做大王。后来才演化为天皇,更多的人相信,“继体”这一称谓就是表明了当时的日本体制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而且是非常大的变化,这个应该是日本最早天皇的雏形出现的时期。

  日本天皇古坟是否埋藏着秘密?

  这次关于天皇祖先血统的争论再起,是因为关于天皇古坟的公开问题一直是大众关注的焦点。

  许多年来,日本考古学界一直想对天皇古墓进行考古研究,但却遭日本宫内厅无一例外的拒绝,理由是“皇室古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禁地”。天皇古墓里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据报道,5月9日的台湾日本研究所,5月17日的英国《泰晤士报》和5月18日的新加坡《联合晚报》报道不约而同地对此进行了报道,声称日本天皇的古墓里可能隐藏着三大秘密:

  第一大秘密是丰富的宝藏:天皇古墓里可能隐藏着大量的宝藏——镶嵌着黄金的宝剑、翡翠宝石、精心制作的冠冕,以及用黏土雕塑的人和动物小雕像,也许还有来自中国和朝鲜的神圣镜子,有精美的老虎和龙的壁画,和神化了的天皇遗骸。 
 
第二大秘密是部分天皇古墓“身份不确定”:据宫内厅最新公开的文件显示,很多在19世纪确认的皇室古墓看来“并非真正皇室古坟”!尽管这些文件没有明确下结论,但却应验了多年来日本考古界的怀疑。

  第三大秘密是古墓里可能有日本天皇的起源证据:天皇古墓非常有可能隐藏着日本天皇的起源证据。早有日本考古专家怀疑,早期的日本天皇非常有可能是中国人或者朝鲜人。

  汤重南介绍,日本天皇是国家的象征,所以一直不允许随便挖掘王陵。但是越不让挖就越引起人们的猜测。而且焦点集中到日本早期天皇的血统问题,认为一定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早期天皇是不是外来人?

  那么,继体天皇是不是中国人?或者是日本民族之外的外来人?

  虽然有各种传说,比如说徐福东渡成为日本天皇。但是历史的蛛丝马迹让汤重南研究员倾向认为,继体天皇是朝鲜人的可能性更大。

  据现今的考古证据,古代的日本是由众多的部落国家以及自东北亚迁来的游牧民族融合演变而成。当时处于部落战争时期,由于生产力比较发达,所以来自中国和朝鲜的部落大王可能在战争中占据有力的位置,最终统一其他部落,并进而成为第一个天皇。

  长期以来,日本国民一直以为,日本皇室拥有纯正的血统。事实上,就连日本天皇本人曾经也在公开场合承认自己的祖先来自古代朝鲜皇室的成员,当时明仁天皇68岁生日这天抚今追昔,谈起了自己的先祖。他说,“就我而言,我感觉自己与朝鲜半岛有某种亲切感。据日本编年史记载,(日本)桓武天皇的母亲是古代朝鲜百济王国一位国王的家族中人。”

  史学界对明仁天皇的声明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日本京都一所大学的历史系教授广司田中说,普通日本国民几乎不知,日本和朝鲜的古代皇室有血缘关系。

  相关链接

  神秘的日本天皇古坟

  日本全国各地有超过20万个古坟,大多是公元250年至538年间建成。日本最大型及最重要的陵墓是包括124位日本天皇在内的896个皇室坟地。有权威学者认为,在古代天皇陵墓中,只有天智天皇陵墓和天武天皇陵墓两处是正确的。继体天皇陵墓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宫内厅在日本历代天皇陵墓要览中认为继体天皇陵墓是位于太田茶臼山的古坟,而日本学者则普遍认为继体天皇陵墓是今城冢古坟。

  日本学者极力呼吁公开日本皇室古坟真相,但是宫内厅认为天皇陵墓是皇室固有的财产,而不是把它当作国民共有的文化财产。

  掩藏于日本大王坟墓和天皇陵墓的历史背景深不可测。学者认为,天皇陵墓包含着再构筑近年来争论不休的王朝论的珍贵史料。

  其中有一处HO-KENOSAN古坟,全长90米的前方后圆坟,是公元240年左右建造。在这一古坟发现了被称为石围木郭的埋葬设施,复原之后如图所示。这种形式在朝鲜半岛南部同样存在。由此可以推断大和王朝和朝鲜半岛之间曾有关联。在日本,有一种声音认为,天皇家族是来自朝鲜半岛的某一部落民族。

中国第一“房奴”:江南才子唐伯虎

白云


  现在中国人要买套房子太不容易了,可是再贵也得买啊!于是,就有了“房奴”。其实,古代也有房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房奴”,就是“江南第一才子”——唐伯虎。

  唐伯虎当年在苏州买房时,我估计当时房价已经不低了。而他看上的偏偏又是一处“别墅”级的大宅院儿。有人会说,唐伯虎是解元,又是大艺术家,诗、书、画号称“三绝”,写十几幅字房款不就齐了?这话也没错,但据唐伯虎自己记载,他确实凑不齐购房款。

 

  是不是这“别墅”太豪华了?据文献交代,这处房子不过是别人废弃的“别墅”,几乎就是块“死楼盘”,应该不要多少钱。那是不是唐伯虎此前做了什么投资以至于现金流匮乏?我们看了一下当年唐家的进出账记录,唐伯虎购房前只有卖字画的创收记录,并无大额出账记录。那样的话,唐伯虎这位有了八个老婆还娶了华府秋香的“江南第一才子”,为了购房款而发愁,就像是一个“斯芬克斯之谜”了。

  唐伯虎“葬花”

  唐伯虎给这处房产起名“桃花别业”,后来还花费了大量装修款,把它建成了苏州城有名的私家园林。据记载,唐伯虎先向北京一位当官的朋友借了一大笔钱,而这笔钱是用自己一部分藏书来作“抵押贷款”的,后来,又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作画、卖画,他才筹足购房款。他这也属于“按揭”,可算是典型的“房奴”表现了。

  历史上那个有名的孤傲才子唐伯虎为什么要“贷款”买房呢?因为他太喜欢那处宅院了。房子买下后,他精心修饰,大力拓展绿化面积。当秋天来临时,唐伯虎把满地落红一一拾起,放入锦囊,葬在园子里,还做有很多“落花诗”。怎么那么像黛玉葬花啊?有人会问了,黛玉一个寄人篱下的弱女子含泪葬花可以理解,唐伯虎这么个大男人为何也葬花?

 

  事实上,唐伯虎“葬花”也和黛玉一样“感怀身世,心情悲苦”。他并不像传说中的那么春风得意,至少买桃花别业的这段时期正是他人生的低点。这时他已经三十多岁了,却仍只是个解元。当时他在江南乡试考了全国第一,被称为唐解元。眼见着又要参加会试,有预测说,依唐伯虎这支“大牛股”的气势,别说会试,估计殿试他还是第一。可他才走到会试阶段,就遭遇了巨大的危机。和他同去考试的江阴巨富家的公子徐经,在钱财上对唐伯虎非常豪爽,而唐伯虎只不过是一个苏州贫苦小市民家的儿子,自然对这个“大股东”心存莫大感激。

  这个徐经文才很差,考前请唐伯虎帮忙写了几篇文章。哪知这是徐经用钱买到的考题。案发后,唐伯虎这支“绩优股”就被拖下水了,甚至锒铛入狱,后来虽然被释放出狱,但是重大的打击已经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他被彻底关在科举考试的大门之外,这对于一个封建文人来说是致命打击。此外他在狱中还经常被狱卒殴打、羞辱。后来,他表现出狂士的一面,和他的这段狱中生活以及被科举拒之门外都有一定程度的关系。

  唐伯虎“卖身为奴”的真相

  仕途发展路断了后,唐伯虎又回到了苏州,过起了文士生活。虽然很有名,但实际上一直很穷。那他为什么还要买桃花坞的别墅呢?有一种说法是——为了“秋香”!

  唐伯虎贷款买房大概是在他37岁时,而据记载,他是在36岁那年娶了“秋香”。说起唐伯虎与秋香,似乎不能用 “娶”字,而应该用“点”字,从古到今“唐伯虎点秋香”一直为人津津乐道。

  有一天,唐伯虎在河边作画,渐入佳境,此时有一个人闯进了他的视线。这位秋香姑娘站在河中的一条船上从这儿经过,看到唐伯虎便嫣然一笑。这一笑,一下就把唐伯虎从艺术痴狂里拽了出来。他扔了画笔,定定地看着那只载着青衫美人渐渐远去的小船,突然抛下一切,租了条船追了上去。

  后来,为了秋香,他卖身为“奴”,深入华府,最终成为华府总管,在华老爷与夫人的准许下,他在华家所有的丫环里挑老婆,在百花丛中“点”中了秋香,然后两人不取一分财物,悄然离去。大概因为家里原有八个老婆,现在又来了个秋香,家里实在太小,所以唐伯虎又在苏州桃花坞“贷款”买了桃花别业。但他真的会卖身为奴吗?

  历史上还真有一个为婢女卖身为奴的人。据明代文人笔记记载,明嘉靖年间有个书生陈立超曾为一个丫环卖身为奴,看来是后人把这位“超人”的事安在了唐伯虎头上。那华府有没有秋香?确实有。但就算她认识唐伯虎,她也比他要大上十几岁。我想一位阿姨对唐伯虎嫣然一笑,应该不会让他为之发狂吧。

 

    真有九个老婆吗?

  唐伯虎真有九个老婆吗?他25岁时娶了同乡徐氏,可才过了三年,徐氏就病死了。后娶的一个因为唐伯虎入狱跟人跑了。再后来,也就是在买桃花别业的前一年,他才跟知己沈九娘结了婚,两人一起还贷,在桃花别业中度过了动人的一生。大概是因为九娘的名字,后人就幻想:唐伯虎风流潇洒,怎么着前面还有八个吧,要不然最后这个不会叫“九娘”。于是唐伯虎就有了九个老婆。

  这样看来,“点秋香”纯粹是子虚乌有,那为什么后人会起劲儿宣扬这件事呢?一来是有附会传说的心态,二来是为唐伯虎鸣不平。后人围绕他的性格与特立独行气质,创作出了这场“点秋香”的美丽故事。

  公元1523年,53岁的唐伯虎在贫病交加中死去。一代才子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此生甘分老吴阊,宠辱都无剩有狂。”而他那套甘心做房奴换来的房子,大概就是他心底的那份“狷狂”立在人世的象征吧!

 


上兩條同類新聞:
  • 史前遗迹 - 音乐/ 冬假 / 玫瑰色的黄昏/ 關羽緣何為神?
  • 毕加索:永远的缪斯 / 恬静 遥远/马英九毛笔批公文/雪夜/诗经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