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吳伯雄/世界七大謎團的前世今生/流失海外国宝级文物/圆通寺
發佈時間: 3/6/2009 10:41:34 PM 被閲覽數: 652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450) this.width=450">

 

 

吳伯雄︰一個台灣政治家和他的時代

來源︰南方人物周刊  2009-02-18 14:40:42  

作者︰張歡


吳伯雄(1939年6月19日-),台灣桃園中壢客家人,前桃園縣縣長吳鴻麟之子,祖籍福建省龍岩市永定縣下洋鎮思賢村。是中華民國前內政部部長、前總統府秘書長、行政院政務委員,曾任桃園縣第七屆縣長、台北市長及中國國民黨副主席,現為中國國民黨主席。

參與省長初選

吳伯雄經歷完整,曾任民選和官派的縣市首長,在1990年代被視為國民黨的中生代。他亦曾兩次出任內政部長。當初連戰北上任行政院長之時,他曾爭取出任台灣省主席(時為最後一任官派省主席),但李登輝為了平衡省籍,故提名宋楚瑜繼任。

宋楚瑜出任台灣省主席後,積極為參選台灣省長而鋪路,而吳伯雄亦堅持參選台灣省長。甚至說出“就算只剩阿里山,也要選到底”豪語。

1994年中華民國舉行第一屆省直轄市長選舉,吳伯雄積極表態角逐國民黨內的台灣省長候選人提名,然而當時的黨主席李登輝屬意的是時任台灣省主席的宋楚瑜。在幾乎不公開的高層決議中,篤定提名宋出來參選。甚至鬧出吳伯雄被黨務系統冷待的事件。吳伯雄雖雄心壯志,但眼見大勢無望,遂宣布退出初選,讓宋代表國民黨參選,同時宣布請辭內政部長。李登輝為此親到吳伯雄家中,向吳父許諾“把吳伯雄帶在身邊”。最後,吳伯雄轉任總統府秘書長,成為有史以來第一位客籍總統府秘書長。

宋楚瑜當選省長後三年,李登輝凍省的舉動,使宋的政治生命大受打擊,反之代表總統府前往調解宋楚瑜反彈的人就是吳伯雄。

接任國民黨主席

由于馬英九特別費案被檢察官侯寬仁起訴,馬英九于稍後召開記者會宣布辭去黨主席,吳伯雄接任代理主席一職,但後來又辭去代理主席職位,參加主席補選。主席改由江丙坤代理。

從吳伯雄身上,不難看出一個台灣政治人物發跡的諸多要素︰出身台灣望族;從民意代表到“部會首長”再到黨務高層,政治歷練完整;加之身為本土客家人,還兼任台灣最大佛教社團——佛光山的會長


吳伯雄縱橫台灣政壇40年,雖幾起幾落,但一直屹立不倒,這和他圓融的處事手法有著很大關系,台灣政壇上都尊稱一聲“伯公”

和國民黨主席吳伯雄的交流是一個愉快的過程,如果按照台灣人普遍相信的命理學來說,他的臉是典型的佛相。從他的眼楮就會明白,在台灣,作為一個政治人物需要什麼樣的素質,至少是親和力——他會笑,臉不是繃著的。

在他的私人辦公室里,他對我們也開起了玩笑︰談及台灣族群對立、省籍矛盾時,他拿自己舉例︰“我家有11個孫子和外孫,過幾天要團聚,當我抱著我的外孫,享受含飴弄孫的幸福時,怎麼會想,喂!你是番薯(本省人)還是芋頭(外省人)啊?

他的私人辦公室設在台北開封街一間很普通的寫字樓里。這是幢位于老城區的商住樓,周圍有很多舊式建築,街道的整潔很容易讓人想起日本人在這里的漫長統治。

采訪介紹人沿途向我們介紹各有來頭的景點︰這個是老的國民黨中央黨部,現在已經賣給張榮發做基金會了;這個是老的中正紀念堂,現在被民進黨改名為台灣民主紀念館了;這個是台北火車站,施明德的紅衫軍倒扁總部。距離吳伯雄私人辦公室不遠的地方就是呂秀蓮的私人辦公室,作為前“副總統”,辦公室也一樣的不起眼。

吳的辦公室位于這幢普通樓房的頂兩層,復式結構。也許是因為周末的緣故,樓下只有一個看門的白頭發的老門衛,只是看了一眼就讓我們進去了。

吳伯雄的私人辦公室並不很大,這里是他的“伯仲文教基金會”所在地,也是次子吳志剛的受訪服務處(吳志剛是台北市“議員”,必須要為自己選區的選民服務)。

與其說是辦公室,更不如說是一個佛堂。辦公室里有大量的佛教書籍,還有一面牆大的觀音大力士畫像,套間里的紅木座椅也是用來打坐的。

吳伯雄是台灣最為顯赫的佛教徒,他的師父是佛光山的星雲大師。以“人間佛教”為宗旨的星雲大師在台灣有著深厚影響力,每當台灣舉行選舉時,政治人物們都會向這位大師朝拜,用來爭取人數眾多的佛教徒手里的選票。

今天這里非常清靜,在我們到之前,總共只有三個人︰吳伯雄、李建榮(前《中國時報》記者、現國民黨文傳會主委)和一個年輕的助理。

吳伯雄已70歲了,和中國眾多的老年人一樣,謝頂而且有著一個很大的肚子。他從來不忌諱自己的缺點,曾對攝影記者指著腦門開玩笑︰“拍我還需要打燈麼?”

和他的前幾任都不同,吳顯得親和力更足,握手時他會笑著用另一只手拍著對方的上臂然後讓座,即便對方只是他孫子輩的記者。

他的前任馬英九有“師奶殺手”的綽號,但為人處世上有著“不沾鍋”的特質,很少見到哪個政治人物會把他當成朋友。再上一任連戰,則頂著美國芝加哥大學政治學博士的招牌,一生嚴謹,哪怕是因為選舉需要去娛樂節目《康熙來了》錄影,也會西裝整齊,不苟言笑。

吳總會用輕松的語言來解釋自己的觀點,哪怕他講述的故事傷感而敏感︰當民進黨打“2‧28”悲情牌時,吳伯雄就會反擊——連國民黨主席都是“2‧28”受難家屬,還有什麼好說的。

與吳伯雄父親同為雙胞胎的二伯吳鴻麒,是家族里唯一學法律的,光復後曾在台灣高等法院當法官,卻死在了“2‧28”事件中。

他告誡自己的家族,作為佛教徒,“2‧28”事件我們可以寬恕,但不能忘記,希望類似事件永遠不要發生,更不要把賬記在當時都沒出生的人的頭上。

在北京奧運會舉辦之前,台灣是用“中國台北”還是“中華台北”的名號參會曾經在島內引發了大規模的爭議。因為吳伯雄是開幕式觀禮嘉賓,民進黨人士向他喊話︰“帶上兩面青天白日旗。”吳則用幽默回應︰“他們這麼重視‘國旗’這很難得,因為他們的黨部從中央到地方從來沒有掛青天白日‘國旗’的。陳水扁到‘國外’訪問,迎接的都是綠旗(注︰民進黨黨旗),他們居然會這樣重視,哈哈。”

總體而言,吳是一個務實的政治家。在大陸關心的兩岸問題上,他提出“國民黨主政至少不會搞台獨”。

他認同大陸胡溫體制的種種做法,極力稱贊他們的做法符合老百姓的要求,並用“萬里挑一、IQ和EQ都是頂尖、格局大”的頂級詞匯贊美他的對手(或朋友)中共總書記胡錦濤。

在台灣現實的政治生態中,他拉攏宋楚瑜,團結泛藍勢力。在他任內,國民黨接連打贏兩大選戰(“立委”選舉、“總統”競選)。

連續的勝利讓他在今年赴大陸拜謁中山陵時,有勇氣說出“報告總理,我們把‘政權’拿回來了”。並隨後寫下“天下為公、人民最大”的橫幅,因為他始終認為“黨的大小是人民決定的”。

他的朋友三教九流都有,不會像馬英九那樣對高學歷的人才那麼看重,馬的“內閣”被稱作是“校長內閣”、“教授內閣”。

吳伯雄會和電視上的政治名嘴們每周定期聚會溝通,稱贊他們的判斷比那些教授學者強百倍。而私下聊天時,馬英九也會和這些名嘴們拍桌子。

和台灣當下政壇人物中眾多的海歸博士相比,吳伯雄的學歷並不高,他沒有海歸的背景(並不是他不能去,他也曾考取過國民黨送人才到海外留學的中山獎學金),也不是台大畢業,但他坐到了這個位置,並成功地在最後一刻把自己的政治生命推到頂點。

迷局收拾者

兩年前的吳伯雄是否有今天的心情,沒有人知道,那時候的國民黨正面臨建黨以來最大的危機。

2007年2月,時任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因為“特別費”案被起訴,馬迅速辭去黨主席一職,並立即帶著副主席詹春柏拜訪吳伯雄,希望第一副主席“伯公”接任代理黨主席,並正式競選國民黨主席。

此時的吳伯雄已經68歲,常年的骨刺之痛讓他已經處在半退休的狀態,從政40年後,精力大都已放在自己成立的“伯仲文教基金會”上,並準備任期結束後專心從事佛教傳播活動。

他很清楚,國民黨已是危機重重︰唯一的政治明星——馬英九面臨牢獄之災的可能;另一大佬王金平因黨主席選舉失利仍心存芥蒂;2006年的紅衫軍運動打擊了陳水扁,也敲打了國民黨;

前“總統”李登輝又在挑動國民黨本省籍黨員“出頭天”;2008年又要面臨大考——“立法委員”和“總統”選舉……

如果打不贏2008年的兩大選戰,國民黨——亞洲的第一個民主政黨就將面臨泡沫化的危險,甚至會面臨黨內再度分裂的局面。

黨主席的位置已經是一個“燙手的山芋”,一旦選戰失敗,這個主席就將是國民黨歷史上的千古罪人。

面對馬英九的請求,吳伯雄並沒有馬上答應。他向師父星雲大師求教︰“我該怎麼辦?”

星雲的回答是︰“菩薩也有金剛怒目時,你要救眾生。”

吳接下了這個擔子,在這一年多里,國民黨實現了空前大團結,並接連贏下“立委”和“總統”選舉。吳伯雄對跑國民黨中央黨部新聞的記者開玩笑說,因為實在太團結,所以沒新聞,對不起大家了。 

2008年5月,“胡吳會”在北京舉行。這也是1949之後,國民黨主席首次以“執政黨”領導人身份與共產黨總書記會晤。

當胡錦濤感謝台灣同胞“天災無情人有情”時,他報以——“誰都不能保證沒有天然災害,但可以透過人為的努力保證沒有戰爭”。

面對馬英九當選後的“黨政分離”趨勢,吳伯雄再一次發揮圓融的政治手法,強力團結國民黨和行政系統之間的關系,維系國民黨的影響力。

身處海峽這一邊的人們很難想象,中國國民黨主席在今天的台灣會沒有公車,請客要掏個人腰包。

卻正是如此——吳伯雄說自己是“國民黨的最大義工”,他坐的車、請的司機,都是自己出錢,身邊沒有保鏢;選舉時幫馬英九去拜票請客,經常得自己掏腰包買單;選舉要打廣告,國民黨沒錢支付廣告費,他就得動用人脈“替馬英九磕頭”。

權力道路

今天的國民黨需要一次徹底變革是台灣人的共識,但為什麼吳伯雄會成為二次“政黨輪替”的掌舵者,是什麼將他提升到權力頂峰?

事實上,吳伯雄的崛起與台灣光復後的歷史息息相關,他的崛起印證了國民黨政府來台60年統治勢力的變革︰從軍事強人蔣介石到他的兒子蔣經國,再到國民黨籍的台灣本土派李登輝,最後到民進黨的陳水扁,台灣逐步走向一條本土化之路。

在這個過程里,中國傳統文化、國民黨政治倫理、日據時代的遺留痕跡、美國榜樣的影響以及台灣本土意識的興起,諸多力量交雜在一起,讓台灣的今天看起來格外迷離︰它既是華人民主政治的樣板,又是民主亂象的極佳代言人。

理解台灣的今天以及之前的歷史,吳伯雄是一個極好的樣本,而他的歷程也詮釋了島內政治時代的變遷。

台灣“行政院”系統內有一個部委,叫做“客家委員會”,其目標是“復興日漸流失的客家文化,延續客家傳統文化命脈,打造台灣成為一個尊重多元族群文化的社會”。

客家人佔台灣人口的13%,是島內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

台灣最知名的報人司馬文武(注︰即江春南,陳水扁兩次“總統”就職演說稿起草人)對陳水扁貪腐事件有著自己獨到的觀察——阿扁是一個窮小子,一輩子靠自己的努力打拼上台,一旦得勢加上有吳淑珍那樣一個老婆,在金錢面前很難把握住自己,所以真正的政治一定是有錢人的游戲,是貴族才能玩的,因為他們在金錢面前不會那麼容易被擊倒。

吳伯雄就滿足了這樣的條件,他出生在桃園縣中壢市一個客家望族。吳家的產業包括新竹中小企業銀行、第一銀行、土地銀行、華南銀行、彰化銀行、桃園汽車客運公司、新光人壽保險等企業。吳家還投資了中壢醫院、新國民綜合醫院、新生醫院、中台實業、南莊煤礦、新竹茶葉公司、至德投資、優美集團、信東化工、為邦實業、為邦租賃等。

家產雄厚成為吳伯雄進軍政壇的一大優勢,當選桃園縣長後,父親每月都給他一筆“生活補助費”,讓他做官沒有後顧之憂,即便交際應酬多,也能夠應付自如。

直到今天,兩個兒子又先後從政,吳伯雄也在經濟上給予支持,讓兒子能夠不擔心家用,一心為民服務,當然這也是為了讓兒子們盡可能杜絕賄賂。

吳的祖父吳榮隸為前清秀才,曾在中壢興學,設立私塾,桃園一帶老輩讀書人多是他的朋友或弟子。吳老先生有八個兒子,而其中有四個醫生。在日據時代,醫生地位崇高而且待遇好,一下子帶動了吳家的興旺。

在那個時代,醫生從政有著特別的優勢︰除了濟世救人,還熱心社會公益事業,很多醫生擔任公職,不用與人爭,都是被大家拱出來的。

吳伯雄的大伯父吳鴻森畢業于台北醫學專門學校,後來一面行醫,一面從政。在台灣光復初期,吳鴻森是台灣政壇頗有聲望的人物,他先後擔任過縣參議員、台灣省參議員、國民參政員、省政府委員。

吳伯雄的父親吳鴻麟,畢業于台北醫學專門學校和日本九州大學,是醫學博士,後來進入政壇發展,由醫師藥劑公會推選為縣議員,並連任三屆縣議員,還擔任過桃園縣長。

這時,吳家有兩兄弟同時進入縣議會,這在台灣桃園、新竹與苗栗地區(當時屬于一個縣)來說是首開紀錄,也標志著吳家在地方政壇有強大的力量。

吳伯雄的母親林訪蘭娘家是苗栗望族,也稱得上是政治世家。林訪蘭長兄林為恭(吳伯雄的大舅),曾任“省議員”及第四、五屆苗栗縣縣長。林訪蘭另外兩位兄弟林為寬、林為梁也曾分別擔任過“省議員”。

政治世家、望族這樣的詞匯並不是吳伯雄樂意看到的,他更願意說自己是書香世家。他的兄弟姐妹及晚輩當中,博士就有十幾個,尤以姐夫宋瑞樓院士學術成就最高。家族聚會時,父親對已經是“內政部長”的他說︰“不要看你官大,但論起貢獻哪里比得了你姐夫。”

父親也會寬慰這個兒子︰“伯雄雖然學歷是最低的,但是他對社會上的事情還是最了解的嘛。”

1962年,吳伯雄從成功大學工商系畢業,服預備軍官役一年,還被指定為“國防部三民主義巡回教官”,鍛煉了他日後面對群眾演講侃侃而談的良好口才。

幾年前,他去廈門參加台灣農產品推介會,在會上一張口就語出驚人︰“40多年前,我就在這附近。”——那時的他正好在金門服役,手中的幾個炮口就對著對岸的廈門。

1968年,台灣選舉條例改變,規定“省議員”要高中以上學歷。這給了29歲的吳伯雄一個參政的機會。

在家人的鼓勵下,吳參選桃園縣第四屆“省議員”。憑借雄厚的家族實力,他順利當選,正式進入政壇,成為當時最年輕的“省議員” 。

1972年,33歲的吳伯雄當選桃園縣長,是當時最年輕的縣市長。此時,他的父親結束縣長一職剛兩屆。

吳伯雄開過一個玩笑︰“我母親是最有福氣的,因為她跟三個縣長睡過覺。”——“我的母親林訪蘭,她的丈夫吳鴻麟與兒子吳伯雄前後擔任過桃園縣縣長。我母親的大哥叫林為恭,曾任苗栗縣縣長,他們兄妹是我外祖母床上帶大的。你們看,我母親不是跟三個縣長睡過覺嗎?”

那時吳伯雄的最大希望是要擺脫“吳鴻麟兒子”的標簽,因為父親做醫生時對窮人免費看病,很多鄉親都是感恩于他的父親才投票給他。

他一定能理解立志從政的兒子們的想法——今天,他的兩個兒子也希望擺脫“吳伯雄兒子”的標簽。

縣長任內,吳伯雄出手不凡,尤其在工業發展和交通建設方面。中壢工業園區就在他的任內完成,桃園國際機場征地1000多公頃,他也能推動完成。

不過吳也坦承,在今天的民主時代,再想要征用那麼多公頃的土地,簡直是不可想象的。

世家子弟出身的吳並不缺少務實的政治才干︰當時的“省主席”謝東閔因為工作經常要從台北跑到台中,吳伯雄就利用自己同學當列車長、站長的優勢,一旦有事匯報,就讓同學安排謝東閔隔壁的位子。就這樣,他可以在桃園站上、中壢站下,如果事情多一點,就新竹站下,談公事直到謝點頭為止,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給上級首長留下了“能員”的印象。

這時的台灣政壇也在發生著變化。大權在握的蔣經國大力推行本土化政策,提拔年輕有為的台籍人士進入政壇。

蔣經國計劃培養吳伯雄為財經官員。1976年,吳伯雄出任最大的省營事業公賣局局長,同年11月,當選為國民黨第11屆中央委員,開始了他政治上的飛黃騰達。

公賣局雖然是一個官辦機構,但也是當時台灣政府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主營煙酒。

學工商管理出身的吳伯雄在公賣局大膽實行改革,用市場的觀念來營運煙酒事業,還把很多酒廠從市區遷出,更大膽地改變公賣銷售模式,不惜得罪相關人士。

公賣工作也鍛煉了吳的國際視野,比如公賣局要大量購買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的煙草,因為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赫爾姆斯(注︰美國著名保守派,曾因對台軍售和李肇星打過筆仗)的選區就在北卡。

4年後,吳伯雄因“公賣局假酒案”提出辭職,盡管受到“省主席”林洋港與蔣經國的挽留,但還是堅決回到家鄉任新竹中小企業銀行董事長。

吳伯雄說這是他最開心的一段日子,事情不多而口袋里的錢很多。

兩年後,蔣經國在“總統府”找他聊天︰“可以了吧!玩夠了吧!年紀輕輕的,不要做生意了!”

蔣經國的一句話讓吳走進了國民黨中央,接任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秘書處主任。

兩年後吳擔任“行政院”的“內政部長”,1986年3月國民黨十二屆三中全會上,吳進入國民黨決策核心,任中常委。

這時的“內政部”是首席部會,而且正逢蔣經國推動民主化時期。開放集會游行、開放到大陸探親、開放組黨、通過《國家安全法》、取消回台黑名單一系列民主化舉動,吳伯雄都有參與其中。

早幾年吳伯雄要到香港去還被拒絕,因為香港方面認為“內政部長”是特務頭子。吳伯雄踫到前特首董建華後感慨︰“你們香港人應該對我很熟悉才對啊,香港入台的證件都有我的簽署,我讓上百萬人次的香港人到台灣,為什麼我自己卻不能到香港去?”

正在他平步青雲、扶搖直上之時,1988年7月,吳伯雄卻從“內政部長”調任台北市市長。“行政院院長”俞國華安慰下屬時說“這是李登輝‘總統’的意思”。

在市長任內,吳在政績上有著不錯的表現,進一步奠定了政治人脈關系。

從他的身上,不難看出一個台灣政治人物發跡的諸多要素︰家族是桃園望族;從民意代表到“部會首長”再到黨務高層,政治歷練完整;加之身為本土客家人,還兼任台灣最大佛教社團——佛光山的會長。

以這樣的經歷和身份,再配以豪爽、善交朋友的性格,也許就能理解為什麼只有他能主持國民黨大局了。

1994,天王山之戰

當了兩年台北市長後,吳伯雄又重新接任“內政部長”。這時候的他已經在台灣政壇積累了豐富的人脈,吳的目光開始投向1994年舉行的台灣“省長”選舉。這也是首次民選台灣“省長”一職。在此之前,他曾經爭取過“省主席”(最後一任官派),卻被李登輝調劑給了宋楚瑜。

1993年8月國民黨十四大上,吳以第一高票當選中央委員,可見其在黨內的聲望;同時在多次民意測驗中,吳伯雄均受好評。

選“省長”首先面臨黨內提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吳伯雄毫不掩飾地說︰“到目前為止,民選‘省長’絕對是我唯一的選擇。”

此時的宋楚瑜也公開表示要競選民選“省長”,而且精心布局打造陣勢。面對強敵,吳伯雄喊出“上山下海,就算只剩阿里山,也要選到底”的豪言,並針對李登輝明顯偏向宋楚瑜的布局,頑強地聲明︰“不要還沒開運動會,頒獎典禮就先舉行了。”

身為“總統”和黨主席的李登輝最終還是做出了“棄吳保宋”的決定,並且找到吳伯雄的父親勸他退選,並向吳的父親允諾︰“伯雄就交給我好了。”

外界這時也有一種說法︰李登輝用徹查吳伯雄家族產業相威脅,逼迫吳伯雄父親勸退兒子競選。

師父星雲大師也告誡他︰“退一步海闊天空,人生何必過得這麼苦,本來圈子就這麼大,你自己劃一個小圈圈,把自己蹲在那里干什麼呢?”

最終,吳伯雄選擇了放棄,宋楚瑜隔日即到“內政部”感謝,吳伯雄大方接待,陪著宋楚瑜在“內政部”拜票,還說︰“我今天心情好極了,真是退一步海闊天空。”

世事難料,宋楚瑜當選“省長”後3年,李登輝“凍省”的舉動,使宋的政治生命大受打擊,而代表“總統府”撫慰宋楚瑜的人就是吳伯雄。

為安慰吳伯雄,李登輝于同年底任命他為“總統府秘書長”。1996年6月,吳伯雄出任國民黨中央秘書長,成為黨內大佬級人物。2000年出任國民黨副主席,2005年國民黨黨主席直選,馬英九當選,請吳伯雄任第一副主席。

長期以來,吳伯雄一直和李登輝之間保持著親密的互動關系,二人均是福建永定同鄉,吳的才干也得到李登輝的認可。

擔任“總統府秘書長”期間,吳大膽提出把“國防部”從“總統府”遷出,理由是“民主國家”內,“總統”辦公室旁邊是軍方辦公室不適當。

轉任國民黨中央秘書長後,吳伯雄開始考慮國民黨的改造,在他的任期內,國民黨“黨”“政”很難分開,甚至在黨內還設有“大陸工作會”,在木柵設有游擊隊訓練基地,專門從事去大陸刺探情報。

在吳伯雄看來,國民黨必須要從“革命政黨”轉型為民主政黨,不然如此多黨工的薪水國民黨就吃不消,必須向西方民主國家學習,走精簡黨工、精簡專職的方向,要讓義工成為政黨的主要力量。

在他任期內,第一次推動黨工大規模裁減,而今天擔任黨主席後,更是不遺余力,要讓國民黨這個百年老黨徹底擺脫“黨產”的困擾。

1994年的“省長選舉”對吳伯雄來說無疑是改變命運的一年,宋楚瑜憑借這次選戰的勝利一舉奠定了政治基石,邁向台灣最高層。直到今天,台灣人仍對宋“省長”全省“走透透”的做法心存感念。

倘若吳伯雄能夠贏得這次提名,以自身實力加之國民黨的影響力,極有可能問鼎“省長”寶座,並借此邁向2000年的“總統”大選,然而李登輝的最終選擇,讓他在壯年時期失去了登上最高峰的可能。

盡管和李登輝之間存在著這樣的芥蒂,但吳伯雄依然保持著對李的尊敬。2008年5月20日“總統”就職典禮上,當李登輝在典禮前十分鐘才趕到會場時,吳伯雄立即上前寒暄,而連戰並沒有起立,只是微微點頭致意。一旁的宋楚瑜目視前方,完全無視這位當年情同父子的“李總統”出現。

身段柔軟的政治整合者

吳伯雄縱橫台灣政壇40年,雖幾起幾落,但一直屹立不倒,這和他圓融的處世手法有著很大關系,台灣政壇上都尊稱一聲“伯公”。

這種台灣特色的圓融里既有著中國傳統政治文化的沿革,比如維護團結的表象、不撕破臉皮,也有著現代議會斗爭的種種手段,拉一派打一派,實現本方政治勢力的最大化。

2005年,馬英九和王金平競選國民黨主席,雙方結下心結。

為避免兩敗俱傷,大年初二,吳伯雄以禮佛的名義,邀請馬、王齊赴自己老家中壢禪淨中心共進晚宴。上香行禮後,晚宴開始。在吳伯雄的慫恿下,王、馬二人當場喝起了“交杯酒”。吳又趁機起哄,要把二人送入“洞房”。

為了營造“馬王合”的氣氛,禪淨中心的牆上貼了星雲大師“退一步逍遙自在,讓三分吉祥平安”的對聯,而橫批是“諸事圓滿”。

當年,李登輝就是在此地勸退了吳伯雄競選“省長”,吳此時不惜現身說法,力勸二人團結,終于使二人達成“不管誰最終出線,都首先征詢對方是否願意出任副手”的承諾,在台面上維持了國民黨的團結形象。

2007年5月31日,王金平正式宣布婉拒馬英九請其擔任副手的邀請,但他強調說︰馬王雖然不搭配,但馬王合作非常重要,謝謝吳伯雄的誠意,保證會全力配合馬英九,爭取使國民黨在2008年勝選。

2007年,吳伯雄和王金平代理人、“立委”洪秀柱競選黨主席(補選),他力主打一場高格調的選戰,堅決避免“贏了選舉,失了人心”。

開票當日恰逢洪秀柱生日。確定勝選後,吳特地提著蛋糕到國民黨開票中心為洪秀柱祝壽,兩人也熱烈擁抱,營造團結氣氛。這與馬、王2005年黨主席之役後反目、嫌隙不斷擴大形成鮮明對比。

就任黨主席後,吳立刻指定連戰心腹林豐正為第三副主席,掌“立委”初選、不分區立委提名事宜。這等于讓連戰也參與黨內權力分配與資源重整,巧妙平衡連、馬勢力。“胡吳會”期間,吳伯雄唯一指定讓中常委連勝文(連戰之子)同行,表現出對連戰的尊重。

親民黨主席宋楚瑜自美返台,吳伯雄親自到機場迎接,給足了宋楚瑜和親民黨面子。之後又承諾將在“立委”選舉時給親民黨預留六個選區。不但部分化解了宋、吳當年因爭“省長”而產生的心結,而且為未來國親合作打下了一塊基石。這也與之前馬英九吃定親民黨、逼走宋楚瑜形成鮮明對照。

吳伯雄的長子吳志揚舉行婚禮時,吳低調處理,並沒有大宴賓客,而時任台北市長的陳水扁不請自到來祝賀,陳說自己是為學弟慶賀(兩人都是台大法律系畢業),本意確是向吳示好,也可見吳伯雄的好人緣。

在當下台灣,宗教的影響力非常巨大,以會“分身術”為噱頭的神棍宋七力,信徒曾高達二三十萬人,連謝長廷都是其信徒,謝的太太游芳枝更以“編撰偽書牟利”而被起訴。最後在台北市“議員”璩美鳳(注︰後因色情光碟事件而聞名)的指控下,宋七力被判刑7年,其後台灣“高等法院”居然認定宋七力的行為屬于宗教信仰自由,免于刑罰。

吳伯雄師父星雲大師主持的佛光山是台灣第一大道場,不但在全球華人世界擁有百萬信徒,更大力興辦各種實業機構、公益機構和教育機構,甚至有人把其列入台灣十大企業。

星雲大師弘揚“人間佛教”,在台灣政壇也不時發表自己的見解。在“核四”事件中他帶頭支持民進黨,與陳水扁互動密切,而在2006年倒扁風潮中,又特別呼吁陳水扁下台。

作為佛教徒,吳伯雄常說的一句話是“有佛法就有辦法”,他也把自己的人生規劃定為繼續傳播佛教。

國民黨失去台灣“政權”後,歷經連戰、馬英九、吳伯雄三任黨主席,台灣媒體曾比較三任主席召開中常會的風格差異——連戰主持的風格是一板一眼的“行政院會”;馬英九事事交代、人人響應的主持風格則有如“市政會議”;到了吳伯雄手中,則變得頗有些輕松幽默。

2007年4月25日,國民黨中常會討論國親協議案,由于許多常委對親民黨的“挾持”做法有意見,一開場氣氛就上了火,黃昭順劈頭罵親民黨,秘書長吳敦義站起來說︰“國民黨是泱泱大黨,要用最好的器度對待親民黨。”

黃昭順回說︰“吳志揚剛剛跟我咬耳朵,說泱泱大黨是遭‘殃’的‘殃’啦!”坐在主席台的父親主席吳伯雄馬上對兒子、中常委吳志揚說︰“志揚,你今天不用回家了!”引發全場哄堂大笑,黃昭順也笑了出來。

她回過神來,立刻又高聲質疑國親簽協議“根本是馬關條約”,不料吳敦義馬上指著台下的副主席關中說︰“關在那邊。”關中則慢條斯理說︰“我在,可是馬(英九)已經不在了啊!”台下再次爆笑。

隨後眾位中常委繼續抨擊親民黨,氣氛又轉回凝重。最後輪到中常委林滄敏發言,他認真表示,民進黨打黨產議題很可惡,國民黨應該要響應雲雲。這時旁人悄悄說︰“滄敏兄,現在不是講這個。”林滄敏問︰“那是在講什麼?”旁人小聲說︰“講國親啦!”

林滄敏點點頭,說︰“喔,那國親問題也要好好關心,那個柯俊雄和呂學樟的問題,很嚴重,要好好處理。”許多人立刻說︰“呂學樟加入國民黨了啦。”接著涌現爆笑聲。吳伯雄趕緊趁機收場,直接叫吳志揚發言。

沒想到剛剛被爸爸“指示”今天不得回家的吳志揚滿臉無辜說,“通常我要發言,你都不準我發言,今天我剛好不想發言,你卻叫我發言。”吳伯雄和眾常委都笑了,最後質疑橘營的中常委也無心戀戰,該案順利通過。

下一步

吳伯雄能走上今天的高位,和蔣經國晚年大力實施的“催台青”(重用台籍青年)政策有著密切關系。在這一政策的帶動下,李登輝、連戰、吳伯雄、許信良、江丙坤、吳敦義等一大批本省籍的青年干部得以出頭,並打破當時由外省人控制的政治格局。

李登輝“執政”後,利用拉一派打一派的手段,逐步清除台灣政壇的外省籍勢力。陳水扁上台後,更是把省籍當作核心政治議題。以至現在台灣的政治人物每逢選舉演講都要用國語、閩南話、客家語不厭其煩地宣揚自己的理念,生怕遺漏了一張選票。

在這樣的情形下,外省籍的馬英九能夠當選“總統”,不能不說是個奇跡。知名政治評論員陳文茜對所謂“外省籍國民黨”有著清醒的認識︰“我看到所有的外省人,為了支持一個外省人馬英九競選,整個團隊里頭不可以有第二個外省人,馬英九站在這,黨主席吳伯雄必須是本省人,秘書長吳敦義必須是本省人,‘副總統’候選人蕭萬長必須是本省人,發言人也必須是本省人,所有的外省人通通靠邊站。”

外省人馬英九作為台灣地區最高領導人,在二次政黨輪替後成為台灣最閃亮的政治明星,可這位“總統”卻也是吳伯雄現在最頭疼的問題

擔任黨主席後,馬英九的團隊一直打造個人品牌,甚至屢次放話“國民黨需要馬英九,大于馬英九需要國民黨”。

擔任黨主席後,吳伯雄直接要求馬英九約束部屬,要求馬英九必須和王金平合作,“不合作的就離開”,圓融之外的政治操盤手本色立顯。

馬上台不到半年,就已經有分析人士指出,中興國民黨的是馬英九,而再度打壓國民黨的也是馬英九。

在行政團隊上,馬英九盡量撇清與國民黨的關系,任命了備受爭議的台聯黨籍賴幸媛來擔任“陸委會主委”。他提名前民進黨籍“立委”沈富雄為“監察院副院長”人選,居然沒有在“立法院”通過,而國民黨已經贏得了2/3的席位。

我們采訪吳伯雄時,“立法委員”顏清標因攜帶槍支而被判入獄3年半,這位台中幫派大哥有著極強的影響力,當他入獄前,王金平和宋楚瑜都專門在KTV請顏唱歌為其送行。

多年來的賄選與暗箱操作給國民黨在台灣留下了“黑金政治”的惡名,香港明星劉德華與梁家輝就曾經拍過一部揭露台灣黑白勾結的電影《黑金》。

國民黨再度全面“執政”,社會上立即就出現了“黑金復闢”的呼聲。

吳伯雄對這樣的呼聲相當憤怒,他當面就問“行政院長”劉兆玄︰“誰會更希望施政做得好?”當然是國民黨!要是“內閣”干不好,“倒霉的還不是馬英九與國民黨”,就好像8年以來的“行政院”執政失敗,“人民還不是把賬都算到民進黨頭上嗎?”

在他看來,“立委”81席,馬英九得到765萬票,“恐怕是空前絕後的巔峰”了,國民黨將來的選戰,只會更難打,不會更輕松。

馬英九也許是意識到了這一點,在“考試院院長”人選提名時,他最後選擇了國民黨副主席關中,這也讓吳伯雄非常滿意,要求“立法院”內的國民黨黨團必須全力支持。

吳伯雄的任期到今年8月截止,至少到目前為止,還看不出他會繼續擔任的跡象。他反復強調,看到對岸的共產黨接班隊伍一代又一代,自己的壓力很大。

對于他的接班人,吳伯雄還沒有表態,他說不排除任何可能性,中生代接班也很好,希望未來歷史記載他是世代交替推手。他個人已表明清楚,無所求、無所爭,只要對黨有利,可做任何配合。

當然也還有其他的理由,2009年底,台灣將進行縣市長選舉,他的長子吳志揚被認為是下一任桃園縣長的熱門人選。而在台灣的政治生態中,吳志揚如果要拿到這個位置,父親最好不在台面上。

毫無疑問,吳伯雄是中國國民黨歷史上任期最短的領導人,上台時機決定了他只能是一個過渡性的人物,但是他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2008年的最後一天,大陸舉行“告台灣同胞書”發表30周年紀念大會,胡錦濤提出六點主張,針對台灣參加國際組織活動問題強調,在不制造“兩個中國”和“一中一台”的原則下,兩岸可經由實務協商合情合理處理。

這一點被外界解讀為台灣在加入世界衛生組織問題上得到了大陸的默許,兩岸關系進一步得到緩和。

金融海嘯面前,馬英九政府表現得並不出色,經濟長期沒有起色,台灣中小企業倒閉、工廠蕭條,失業率屢創新高,去年12月已達5.03%,失業總人數也有80萬人。

就在這種蕭條之下,陳水扁家族貪腐事件又將台灣搞得風生水起,“2630”(陳水扁在台北土城看守所的關押代號)並經濟不景氣于一色,“亂”字成了台灣民眾評選的2008代表字。

海協會會長陳雲林訪台,吳伯雄宴請時豪氣沖天喊出︰“今晚我們就喝馬拉桑。”但會場外綠營群眾的圍城之戰,卻讓陳雲林幾度無法離場。

種種情形都注定了吳伯雄將不會面對一個太輕松的2009,不論是否連任,他都需要面對2009的挑戰。

在國民黨中央新春團拜會上,面對馬英九、蕭萬長的出席,他很感慨︰“很久沒有‘國家元首’出現在團拜會了。”在他看來,國民黨去年重新執政後,遇上全球金融海嘯,實屬“非戰之罪”,但馬政府執政團隊沉著應戰,表現可圈可點。吳伯雄也期許黨府院今年能齊心合作,共渡經濟危機。

此外,在2009年里,吳伯雄面臨的任務也許是他的前任所從來沒有遇到的︰他要在實體上盡可能消滅國民黨——清除黨產。民進黨一直在指責國民黨“黨庫通國庫”,而國民黨現在的黨產只剩下一個中央投資公司,資產在200億新台幣左右。他努力的方向是要將其公開信托化,畢竟他還要給1800多個退休黨工以及現任900多名黨工開工資。

我們的交談結束時,吳依然很客氣地送我們出門。站在門口向我們揮手送別時,很難不讓人想到那些曾經坐在他這個位置上的人們——孫中山、蔣介石、蔣經國……和那些銘記在近現代歷史上的名字相比,總是笑嘻嘻的吳伯雄讓人輕松了許多。

這也許是中國國民黨建黨以來,最容易見到它的最高領導人的時代了。

由謝盛友張貼

 

最喜歡的職業

 


      有時會忍不住問自己一個問題,這輩子你最想做什麼, 什麼是你最喜歡的職業。

      很多人在不同的年紀會做不同的事情,但人生有時很奇怪,最喜歡的東西,包括職業, 往往會在過去了許多年,你才會發覺, 但那時機會已錯過。想尋找回去,不知要付出多少努力。

      十來年前的夏天,我剛剛從師範大學畢業,被分配到家鄉的一所初級中學教書,並且當班主任。這所中學在家鄉小有名氣,許多家長不惜重金地把他們的孩子們送來讀高價。這里的老師們待遇相當不錯,工作又非常穩定。 按照大多數人的眼光, 我算是找了一份眾人求之不得的工作, 應該非常的珍惜且加倍努力才對。

      但那時我有一顆極年輕飛揚的心。對生于斯長于斯的故鄉極不感冒。大學總算是離開了四年, 又怎能將一生拴在這個四面都是山的小山城里,在日復一日的ABCD里消耗了夢想與青春呢。工作了一個月,我就義無反顧地同校長辭職了。他嚇了一大跳,勸我三思。但我告訴他,自己已經訂好了明日去省城的車票,沒有後路了。校長便無話可說。在他滿是問號的眼光里,我很堅定地走出了辦公室。

      當天晚上有晚自習,明天一早我就不在這里了。孩子們伏著頭在做功課,我在教室里踱來踱去,猶豫著要不要告訴這幫孩子們。 我那時太自私了,滿腦子里都是外面的世界,還有自己的前程。 對這幫可愛的孩子們, 我雖然也有些割舍不下, 但感情還沒有深到非常留念的地步。 想了一想, 我還是決定告訴他們。 我的話冠冕堂皇,三言兩語就說完了。

      教室里一片寂靜。沒有人說話,我開始听到一些啜泣,有幾個女生哭了。漸漸地哭的人越來越多, 聲音也越來越大。有幾個男生開始說話了,他們都喊著叫我不要走,不要丟下他們。甚至有一兩個男生跑到門口,擋住門不讓我出去。那些小男孩的臉上都是眼淚,他們的樣子我至今想起來,還是那麼心痛。

      我全然沒有想到,僅僅一個月的時間,學生們已經這麼喜歡我,喜歡我這個不負責任的班主任。心里大亂,無限的慚愧涌上心頭。 但大局已定,什麼都挽留不住我一顆想飛的心。 學生們見留不住我,只好問我明日坐車的車次及地點. 亂了一陣,乘著夜色,我匆匆逃離了辦公室,離開了這個曾經短暫工作的學校。

      第二日,我還在收拾行李,孩子們已經紛紛的跑到我家里來了。他們帶來了卡片,動物玩具,說要來送老師一程。有的孩子甚至把他們的私房錢也拿來了,只為了他們的老師在異鄉的歲月能少點艱辛。並且預祝她前程似錦,能賺很多很多的錢回來。 這些話在今天听起來是多麼可笑。可那時我的腦子里只想到這些。

      孩子們擁促著我去車站。圍著我問長問短, 關心我今後一個人打拼的歲月。我們象朋友一樣地聊天, 而不再是老師和學生。 在那一刻,我才發現他們其實有很豐富的心靈和思維。 有許多獨立的想法,可惜今後再沒有機會去和每個孩子一一攀談,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了。 他們是多麼可愛的孩子啊。 

      發車的時間要到了,女生們又開始哭泣起來。叮囑我要注意身體,有空多給他們寫信。 車終于開了,這時開始上演象電影情節的一幕。市中心人頭擁擠的馬路上,幾十個孩子追著一輛汽車跑, 一面對他們曾經的老師揮著手。 這情形非常的壯觀, 路人全都駐腳觀看。他們一直追,直到我的車消失在他們的視野里。我躲在車里, 不敢面對他們。我明白,他們的心里有許多無奈,許多悵惘。但他們純潔無邪的心靈卻從來沒有過埋怨。 這更讓我無地自容。

      多少年過去了。我換過許多職業。當年闖蕩天下的夢想早已成空。 今天的我,仍然在為謀生而做一份自己並不很喜歡的工作。 在家庭,工作與自己殘留夢想的沖突里,苦苦尋找一份和諧。 想起當年的激情與放棄,唯有一笑置之。

      當年的那些孩子們啊,請原諒老師年少時的任性。如果今生還有機會,我想能再次成為一名教師。 經歷了人間滄桑的我,已有一顆平常心。我願教書育人,在日復一日的潛移默化里,奉獻我的人生,塑造成長中的孩子們。並且 永不放棄


(後記︰當年的那些孩子們,現在已經長大成為所謂的八十後了。 希望老師當年的行為,不會在他們心上留下不良印象。 為人師表這一課, 我真正是失敗了。 在心里向他們深深鞠躬, 希望他們能原諒老師當年的年少輕狂。 並且不再效仿我的榜樣!)

       

 
/ 文学城

 

 

難解之謎: 世界七大謎團的前世今生


2009/03/06 


1、埃及艷后"克婁巴特拉"的宮殿

2000多年來,肯定有足夠的關于這位歷史上最有魅力的女王的傳說和神話。直到1996年,海洋考古學家弗蘭克。戈迪奧才在亞歷山大東港發現了克婁巴特拉女王沉沒的安蒂亞霍多斯島。
"奢侈豪華、與眾不同、色彩絢麗",戈迪奧這樣描繪這座充滿了托勒密王朝末代女王悲慘命運的水下宮殿。戈迪奧不僅發現了克婁巴特拉和凱撒所生的兒子凱撒里翁的玄武岩上身雕像,而且還發現了安東尼自殺的地點:安東尼是克婁巴特拉的最后一位情人和丈夫,當他的死敵渥大維占領了亞歷山大后,他可能逃到一個狹長的半島上。據說公元前30年,安東尼就在這個島上拔劍自刎,悲傷的克婁巴特拉與籃子中的眼鏡蛇握手了......

2、亞特蘭蒂斯城在哪里

2300多年以來,這個充滿了傳奇色彩的城市之國一直激發著人類的想象力。根據傳說,亞特蘭蒂斯城的城牆和宮殿都是用黃金筑成的,并且在公元前11500年沉沒在大海中。這個神話可以追溯到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他在《克利梯阿斯篇》和《蒂邁烏斯篇》中第一次提到亞特蘭蒂斯城。根據柏拉圖的記載,是地震讓亞特蘭蒂斯沉入大海。柏拉圖把這個高度發達的富庶國家描述成"被隔開的水域和士地環繞著"--也就是被環形的運河所環繞。從此,熱衷于研究亞特蘭蒂斯城的人們在地球上發現了50多個可能是該城遺址的地方:在大西洋、在黑海、在亞速爾群島、在桑托林島和克里特島,甚至在北海中的德國赫爾果蘭島。目前人們仍在繼續尋找。

3、水晶頭顱會說話?

1924年,一位英國考古學家17歲的女兒安娜。米歇爾-赫奇斯在英屬洪都拉斯(今伯利茲)的瑪雅城市盧班圖姆發現了這只水晶頭顱。它至少有3600年的歷史,是用一塊水晶鑿成的。它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精致、并且唯-一只下顎骨可以活動的水晶頭顱。根據人們今天對水晶結構的了解,這只頭顱根本就不能存在:它的制造違反了水晶的自然屬性。即使利用最現代的技朮手段也制造不出這樣的水晶頭顱,因為在加工過程中水晶會碎成1000多塊。20世紀70年代初期,惠普公司在反復研究后認定,這只水晶頭顱可能經過了300到800年不停的打磨才達到現在這樣精確和光滑。

迄今為止,人們共發現了21只水晶頭顱。科學家們估計,以前水晶頭顱可能是被當作祭祀用品。而觀察者們一再說,他們在水晶頭顱里看到了祭祀的場景。有關瑪雅的傳說還談到了13只相同的水晶頭顱。如果把它們放在一起,它們就能說話、唱歌。

4、帕倫克"銘文廟"的神祕墓碑

使用我們稱為墨跡方法的途徑,馮.德尼肯把帕倫克瑪雅遺跡碑銘廟石棺上的圖像解釋為戴著天線和氧氣面罩的宇航員正通過望遠鏡凝視,控制著一枚火箭。瑪雅考古學家傾向于把這一場景放在瑪雅宇宙觀里來解釋:平衡于生與死之間的國王,在走向來世的旅途中

壯觀的碑銘廟,帕倫克的統治者帕卡爾最后的安息之處。帕卡爾之墓與其著名的石棺蓋被發現于從金字塔頂通向塔內的一列台階的底部。

1949年,考古學家阿爾韋托.魯斯在墨西哥帕倫克"銘文廟"的最上層平台發現了一個通向墳墓的台階。他發現了一個3.8米長、2.2米寬、帶有神祕裝飾圖案的石板。50年來,專家們對這個圖案的意義爭吵不休。它展示了一個祭台上的瑪雅少年嗎?是一個遭到原台巨型怪物復仇的人?還是一個從脖子上長出玉米新生命的谷神?作家埃里希.馮.德尼肯基甚至從中看到了一個宇航員。只有一點是肯定的:帕倫克墓的死者是瑪雅侯爵帕卡爾,他死于公元7世紀。根據傳說,他死時"呼出了一口熱氣"。

5、這是"諾亞方舟"嗎
你要用柏木造一只方舟,舟內建造一些艙房,內外都涂上瀝青。你要從一切有血肉的生物中,各帶一對,即一公一母,進入方舟,與你一同生活",上帝用這几句話命令諾亞造一艘船,用它來拯救他的全家和動物免遭大洪水的淹沒。在150天的大水之后,諾亞方舟停靠在今天土耳其東部的亞拉臘山上。

1949年,人們在亞拉臘山西北翼5000米高處測繪地形時發現了一個罕見的石頭形成物。這個形成物像個船身,其183米的長度和《聖經》中記載的諾亞方舟的規格大致吻合。它在研究界引起了"方舟熱"。80年代,業余考古學家羅恩.懷亞特對這一現象進行了研究,并根據這個物體上的大量線痕來証明它就是諾亞方舟。它的形成"只是"因為地陷還是更多地涉及科學家們今天所說的"亞拉臘山反常"?現在也許只有通過地質衛星的照片才能展示清楚。大洪水的神話繼續流傳。

6、星象盤

在德國內布拉附近的米特爾貝格山發現的星象盤是直徑為32厘米的青銅盤,重達兩公斤,有3600年的歷史。它價值1500萬歐元。3年前,兩個盜墓賊發現了這只星象盤并試圖將其賣掉。今年2月,它在瑞土巴塞爾被查封。內布拉的星象盤在全世界引起了轟動。"這只出土文物就像英國著名的巨石陣和埃及的金字塔一樣重要",德國考古學家哈拉爾德。梅勒博士說。

這只星象盤是在252米高的米特爾貝格山的頂峰上的一堵環形的圍牆里發現的。"我們不知道它是侯爵的墳墓還是存放聖物的地方",梅勒猜測道。對于天文學家沃爾夫哈德.施洛瑟來說,這只星象盤是有關宇宙的最古老的表現形式。"很有可能是當時祭司用這只星象盤來預測下一次月食的發生。他一定是拿著這個銅盤站在那個小丘上。月亮一旦位于昂星團上方,几天后就會出現月食。"在過去長達1000年的時間里,在米特爾貝格山這只星象盤的出土地方有可能被用作天文觀測台。目前,這個星象盤已經存放在哈雷的薩克森-安哈爾特州立博物館里。

7、恐龍隕石坑

恐龍是地球上出現過的最大的陸地脊椎動物。它們突然滅絕的謎團看來已經被慢慢地揭開。原因可能是因為6500萬年前有一顆小行星撞到了墨西哥尤卡坦半島上。美國最近的計算機模擬也表明了這一點。直到12年前,這個巨大的隕石坑才被發現。從2001年12月起,德國波茨坦地理研究中心開始了這方面的研究。這個天體可能以相當于100億顆原子彈的沖擊力在地球表面撞出了几公里深的裂縫。撞擊的碎片紛紛散落,引起了強烈地震、海嘯、大洪水和大火災。這次碰撞產生的大量灰塵和氣體混合到大氣中,遮天蔽日,使氣候出現反常。先是大火,再是冰川期,接下來又是難以忍受的炎熱。這場生態災難造成了植物群和動物群的滅絕,其中包括恐龍。

 

触目惊心!盘点那些

流失海外的真正的国宝级文物


2009/03/06 


张华立/(圆明园兽首拍卖事件引发国人对流失文物的关注。本人扒得一篇简单而又概要的文章,对此可大致有个了解。此外,我十分厌恶对历史大度一点从而体现什么大国风范的论调,因此赞成蔡先生的搅局提醒之举。)

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因战争、不正当贸易等原因,致使大批中国珍贵文物流失海外。在此期间,超过1000万件中国文物流失到欧美、日本和东南亚等国家及地区,其中国家一、二级文物达100余万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则是另一个数字:在47个国家的200多家博物馆中有中国文物164万件,而民间藏中国文物是馆藏数量的10倍之多。

这两个统计都反映了一个接近的数据:在海外的中国文物超过1000万件。但不应都认为是流失文物。准确地讲,应称为海外藏中国文物。流失文物应该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后至新中国成立前,因战争被劫掠的文物,以及因为盗掘、盗凿、不正当贸易等非法的和不道德的方式流散国外的文物。这1000多万件“海外藏文物”几乎涵盖所有文物种类,包括书法、绘画、瓷器、陶器、雕塑、铜像等各类珍品。

在分布上,主要在英国、法国、美国、日本等国家,仅在大英博物馆就馆藏中国文物2.3万多件,其中不乏国宝级的珍品和绝品。

大英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的中国文物,总数约有2.3万件之多。

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馆收藏了“数以万计”的中国古代物品。共有10个中国文物陈列室,分为雕刻、绘画、铜器、陶瓷等。在古代绘画陈列室中,有唐代画家阎立本的代表作《历代帝王图》等。

全日本现有1000多座博物馆、美术馆,几乎都收藏有中国的文物,东京国立博物馆有中国艺术品和考古资料1万余件,以唐三彩居多,所藏书画包括马远的《寒江独钓图》等。

南京艺术学院的林树中教授,号称中国追宝第一人,研究流失海外中国文物已有25年,根据他的统计,目前“寄居”在国外公立博物馆的中国文物大约1000万件,其中有大量的精品,而流落在私人藏家手中的中国文物据推测为2倍于这个数字。

  从1985年起,林树中开始统计中国的海外流失文物,前后花费超过10万美元,目前已经出版的有《海外藏中国名画》8卷和《海外藏中国雕塑》3卷,正在整理的是《海外藏中国书法》,收入的中国文物精品超过4000件,而他在世界47个国家的200多个博物馆中,发现不下百万件中国文物。

 浩如烟海的清单无法一一列举,画册上那些文物精品既令人惊叹,也令人扼腕。在这些文物中,有和圆明园兽首一同流失的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现藏不列颠博物馆即大英博物馆>)、《洛神赋图》最早的隋代绘本(现藏不列颠博物馆,故宫所藏为宋代摹本)、唐代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现藏美国波士顿博物馆)、宋徽宗的《五色鹦鹉图》(现藏美国波士顿博物馆)、唐太宗昭陵六骏石刻中的“飒露紫”、“拳毛騧”(现藏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类似的顶级国宝数不胜数。此外,敦煌藏经洞有5万件文物分散在11个国家,中国仅余2万余件;流失海外的3万片甲骨片中,日本拥有近13000片……而与江苏有关的文物,著名的有战国时期的陈璋方壶(藏于宾夕法尼亚大学,陈璋圆壶藏于南京博物院)。

  林树中说:“清末民初是文物流失最厉害的,就像黄河决堤一样,中国的顶级文物不断流向海外,那是中国文物的灾难,也是让人难忘的国耻。”让他发宏愿整理文物外流的,是1985年在美国纳尔逊·艾京斯美术馆参观北魏石雕《帝后礼佛图》。这件文物是上世纪30年代,大都会美术馆东方部主任普爱伦在洛阳龙门石窟拍下照片,找到北京古董商岳彬,要他凿下运往美国。岳彬联络当地保甲长和土匪将石刻凿成几麻袋碎片,然后在北京拼凑组装运往美国。这个普爱伦,又勾结古董商卢芹斋,将目光投向了以武则天为原型塑造的卢舍那大佛。由于大佛太大,无法运走,他们居然将佛像半米长的右手掌“斩去”运走。掠夺者的贪婪给中国文物带来巨大灾难,雕塑类文物除了像《帝后礼佛图》和昭陵六骏那样被凿碎“粉身碎骨”外,更多的被“斩首”,尤以佛像为最,还有的身首异处,如山西天龙山石窟第21窟唐窟内,一个菩萨的头藏在美国大都会美术馆,而身躯却被藏在日本出光美术馆。抗战期间,日本派军队占领山西云冈石窟,派“专家团”进驻“研究”,四周贴出告示:“擅入者,格杀勿论”。而山西天龙山更是被日本山中商会洗劫一空,所花代价不过是用12根金条贿赂了石窟下寺院里的和尚。

  “我们整理出版的数量,不过是外流文物的九牛一毛”,林树中说,“圆明园兽首只是较受关注的一组文物,这次拍卖事件是一个契机,让人们更关注和追索流失文物。与此同时,现在盗掘和走私文物仍然比较猖獗。我提醒大家关注香港这个地方,从民国时起香港就是文物走私的大中转站,要遏制当前文物流失,就要卡住外流的通道。”

流失的方式:战争、不正当贸易、走私

荟萃了中国文物精华的北京先后遭到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的野蛮掠夺,在这两场浩劫中,北京“自元明以来之积蓄,上至典章文物,下至国宝奇珍,扫地遂尽”。

众多外国人打着“文化考察”的旗号巧取豪夺,仅1876年至1928年到达中国西北地区的探险队就有42支,目前敦煌遗书在中国国内仅存2万件,而藏于英国大英图书馆的就有1.37万件,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有6000件,俄罗斯亚洲民族研究所有1.2万件。

甲骨文也大量流失海外,据不完全统计,安阳小屯出土的20万片甲骨,流失海外的有2.67万片,遍及日本、美国、英国、德国、瑞典、瑞士、法国、俄罗斯、比利时等十二国,其中日本多达1.2万多片。

抗战期间,日本侵略者公然将中国沦陷区的大量馆藏文物运到日本,还在中国东北、华北地区进行了长时间非法的有计划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出土的大量精美文物也全部被运到日本。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在高额利润的驱动下,国内外不法分子相互勾结,又掀起一次盗掘、走私珍贵文物的狂潮。

文物回流三形式:回购、讨还、捐赠

回购成功案例:捐款回购圆明园猪首铜像

据介绍,猪首铜像是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城时流失海外的。2003年春天,文物专家从一位美国私人收藏家处寻访到铜像,经过艰苦的谈判,美国人最终同意转让给中方。

澳门富商何鸿燊先生得知此消息后,2003年9月,他向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捐款人民币近700万元购回圆明园猪首铜像。

讨还的对象应主要针对战争中被抢掠的文物,尤其是壁画、佛造像这类的不可移动文物。如《圆明园四十景图咏》由乾隆年间的两位宫廷画师依据圆明园最美的四十处实景绘制而成,是现存唯一能够全面反映圆明园原貌的诗歌绘画作品。在圆明园大劫中,被法国的杜潘上校抢走,后来在法国巴黎的国家图书馆保存至今。

捐赠成功案例:捐赠颐和园佛香阁铜窗

颐和园万寿山佛香阁西侧铜亭宝云阁流失的十扇铜窗,就是美国国际集团友邦保险公司创办人斯达先生的基金会于1993年从法国收藏家手中购得,并无偿送还中国。



雨果谴责火烧圆明圆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第二年英国上尉巴特勒给雨果写信,希望知道雨果对这次胜利赞赏到什么程度。雨果在11月25日答复的长信中写道:“有一个世界的奇迹,这个奇迹名叫圆明园……人们一向把希腊的巴特农神庙、埃及的金字塔、罗马的竞技场、巴黎的圣母院、东方的圆明园相提并论……这是一件史无前例的惊人杰作。然而这个奇迹已经荡然无存。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大肆劫掠,另一个强盗纵火焚烧……对圆明园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洗劫,赃物由两个战胜者平分……我们使用教堂的宝库加起来也比不上这座光辉奇异的东方博物馆。我们欧洲人一向自认为是文明人,把中国人当成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的所作所为。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国,另一个叫英国。我要对此提出抗议,而且要感谢您给了我抗议的机会……法兰西帝国从这次胜利中获得了一半赃物……我希望法国有朝一日能摆脱重负、洗清罪恶,把这些赃物归还被劫掠的中国。”

雨果在信中详细地叙述了圆明园的辉煌和价值,愤怒地谴责了侵略军毁灭东方文化的罪恶行径,同时把法国政府与法国人民加以区别。



湖南出土流失海外的珍贵文物:

1、商晚期的青铜双羊尊两件,一件现藏于日本东京根津美术馆。一件现藏英国不列颠博物馆。商代晚期的容酒器。

2、商代“皿天全”方彝,内有八字铭文,"皿天全作父已尊彝",周身遍布扉棱,多饰夔纹等美丽的文饰,也是商代方彝的精品。在美国纽约佳士得拍卖公司2001年春季的拍卖会上,皿天全方彝的器身拍卖价达到924万美元,刷新了亚洲地区各类艺术品的最高记录,而与这件方彝相配套的彝盖现收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3、虎食人卣,共有两件,出土于湖南省安化、宁乡交界处,后来都流入国外,一件藏于法国巴黎市立东方美术馆,一件藏于日本泉屋博物馆。是中国商代晚期的青铜器珍品。

4、象尊,藏法国吉美博物馆

5、战国缯书,是我国最早的帛写书,距今已有两千多年。l942年9月在湖南长沙东郊子弹库的纸源冲的战国楚墓中出土。这是一件用毛笔墨书、彩绘在丝织品上的帛书,高约30厘米、长约39厘米。帛的中间写有长篇文字,分左右两部分。左方十三行,右方倒写11行,共计六百多字。所用字体为战国文字,有的文字漫漶不清,多不可识。文字四周有植物、怪兽、三头戴角人像等十二奠。图像间注有说明文字。《缯书》于1946年被美国人柯克思诓骗掠夺到华盛顿,现藏耶鲁大学图书馆。

 

乡 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後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後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圆通寺



大哉此镜 看我立其湄
竟无水仙之倒影
想花已不黏身 光已畅行

比丘尼 如果青钟铜扣起
听一些年代滑落苍苔
自盘得的圆颅

塔顶是印度的云 塔顶是母亲
启古灰匣 可窥我的脐带
联系的一切 曾经

母亲在此 母亲不在此
释迦在此 释迦不在此
释迦恒躲在碑的反面

佛在唐 佛在敦煌
诺 佛就坐在那婆罗树下
在摇篮之前 棺盖之後

而狮不吼 而钟不鸣 而佛不语
数百级下 女儿的哭声
唤我回去 回後半生

 


上兩條同類新聞:
  • 美景仙境/中庸真是國人性格嗎?/林肯給兒子老師的信/中國人什麼時候想要公正?
  • 加州經濟/遇羅克被害39周年/ 林昭照片/不了解的真實中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