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  | | | 【中国第一小号 欧翠峰】气势恢弘小号曲专辑十五首连播~ | |  |
专辑名称:《中国第一小号 欧翠峰》 演奏:欧翠峰 发行公司:中国音像出版社 发行时间:2005年
专辑简介: 音乐专辑由著名小号演奏家欧翠峰倾情演奏,传统古典深厚的感情与全新的小号互融,听得人如痴如醉,瑕想连绵。著名小号演奏家欧翠峰深厚的音乐修养,精湛的演奏技艺,深远飘逸日臻显著的演奏风格,将作品的艺术魅力表现淋漓尽致,堪称国际顶尖水平。
著名小号演奏家欧翠峰,中央乐团小号首席,1992年获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贡献奖,1984年获匈牙利国际小号大赛中国选区第一名,数次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派遣随团参加国际交流,多次领衔演奏,为电影、电视、电台、唱片、磁带等音乐作品录音。
小号,这个铜管乐器中的高音成员常给人一种激昂奋进,辉煌嘹亮、清澈透明的感觉,有如战士凯旋归来的欢庆乐章,气势恢弘,富于英雄气概;也是万籁寂静,晨光微曦黎明时刻,鸣响全新一天的开始,更可以是抒情的,优美而富于歌唱性的。
本辑收录了欧翠峰作品的精选集,是堪称国际一流演奏水平与艺术魅力完美体现的典藏精品。
专辑曲目: 01. 同一首歌 02. 婚礼进行曲 03. 匈牙利舞曲第五号 04. 西波涅 05. 土耳其进行曲 06. 索尔维格之歌 07. 鸽子 08. 军队进行曲 09. 我的太阳 10. 魂断蓝桥 11. 拉德茨基进行曲 12. 马刀舞曲 13. 蓝色多瑙河 14. 我心永恒 15. 小夜曲 /文學城 | | | 歷名揭祕: 康有為和羅振玉的几個大“騙局”
2009/03/06 |
近20年來,我研究20世紀中國知識分子與文化人,廣為搜集、查核、考証了個案100多個實例,包括他們的個性人格、經濟狀況等。在這過程中發現了一個重要現象,就是清末的舊式文人,包括李鴻章、張之洞、康有為、羅振玉等,几乎無一例外地都擅長“瞞和騙”。這是當時官場的怪現狀(有小說《官場現形記》和《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供參閱,可見清末舊式官僚、文人的腐朽墮落)。
到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才出現了真正“揭露真相、追求真理”的一代新型知識分子文化人,如蔡元培、胡適、陳獨秀、魯迅等。由“士子”到現代的“知識分子”,由“封建文人”到現代的文化人,必須經歷漫長艱巨的“脫胎換骨”的過程,首先必須從“瞞和騙”走向“說真話”!這個過程到如今還必須繼續深入。“辯明真相”成為當務之急!
作為文人“瞞和騙”的典型案例,本文先披露康有為和羅振玉的若干大騙局。
1895年“公車上書”是各地其他舉人實行的,
而康有為臨陣退縮
康有為(1858─1927),生于廣東南海。號長素。清末改良派,參與維新變法,后為保皇派首領。
根據黃彰健《戊戌變法史研究》、張建偉《溫故戊戌年》等著述提供的史料,1895年5月,康有為所謂的由他個人“發動十八省一千二百多舉人聯名公車上書”實際上是假的,人數是虛擬的,(這個人數根據他的自編年譜﹔此外,他在1895年寫詩,題為“東事戰敗,聯十八省舉人三千人上書,次日美使田貝索稿,為人傳抄,刻遍天下,題曰《公車上書記》”牛皮越吹越大了!)。
實際上康有為當時并沒有真正實行“上書”!他只是在松筠庵門前聯絡了一些各地赴京的舉人(不可能有三千人),商議准備上書。但終究沒有實行。原因是康有為從一個內線太監那里得知他考中了進士,如果他帶頭上書,眼看就要到手的“進士” 功名就會取消,于是他臨陣退縮了!史料的鐵証是康有為的忠實弟子徐勤《南海先生四上書記》所附《雜記》、當時參與松筠庵聚會的“哀時老人未還氏”的《公車上書記序》、張大千提供的曾農髯、李梅庵(他們都參加過當年的松筠庵聚會)的回憶記錄。
康有為并未領銜所謂“公車上書”,而那一天各地舉人和官員總共上書達15起,湖北、江西、浙江、河南、山東、四川等地的舉人都曾在這一天上書。那才是真正的“公車上書”!
后來,康有為刻意編造自己的“光榮歷史”,恬不知恥地招搖撞騙,到處宣揚自己,把這虛夸、偽飾的“功勞簿”作為個人的政治資本。他曾欺世盜名、得逞一時,但如今是揭開老底、真相大白的時候了。
現在已經完全能夠搞清楚,轟轟烈烈的“公車上書”實際上乃為當時全國各地舉人共同的愛國行動,并不能記在康有為的帳上。
1898年康有為決不是“百日維新”骨干中堅
戊戌變法“百日維新”的骨干中堅,實際上為光緒帝周圍的一品大臣翁同龢(1830─1904)、楊深秀(1849─1898)等“帝黨”﹔而后期具體執行者為“軍機四卿”或“四章京”楊銳、劉光第、譚嗣同、林旭四人。皆由光緒帝授予四品卿銜,參預新政,當時有關新政的詔書全由四章京代皇上草擬。(注:章京,官名,清代軍職多稱章京,為滿語的音譯,軍機處和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辦理文書事務的官員也稱章京。)四章京掌握實權,按照梁啟超的說法是“名為章京,實為宰相”。
而1898年6月某日,光緒皇帝召見康有為,(康有為一口廣東官話,光緒聽不懂)﹔只委以“總理衙門章京上行走”的六品小官(行走,清朝制度,不設專職的官員或不專任的官員叫作“行走”)。實際上并沒有像對待“軍機四卿”那樣特別重用。
后來康有為更假傳聖意,說光緒帝曾允他直接晉見,以抬高自己的身份。還自吹他呈折子可直接遞交光緒帝,其實變法時他所有的折子都是通過都察院間接遞交的。
只是因為“軍機四卿”都被處死了,康有為流亡國外,方有機會對于華僑們吹噓自己,抬高自己在百日維新中的地位,以便進行募捐,積聚資產。
康有為后來在海外號召華僑和留學生參加保皇事業的“密詔”,更是他自己一手偽造的。百日維新第95天,局勢險惡,光緒帝無可奈何,給他親信的“軍機四卿”之一楊銳寫了密詔:
……果使如此,則朕位且不能保,何況其他?今朕問汝:可有何良策? 俾舊法可以全變,將老謬昏庸之大臣盡行罷黜,而登進英勇通達之人令其議政,使中國轉危為安,化弱為強,而又不致有拂聖意。爾其與林旭、劉光第、譚嗣同及諸同志妥速籌商,密繕封奏,由軍機大臣代遞。候朕熟思,再行辦理。朕實不勝焦急翹盼之至。特諭。
很明顯,這完全是下達給“軍機四卿”的任務,要求楊銳、林旭、譚嗣同、劉光第等四人主持“妥速籌商”出主意、做決策。而跟“跑腿的”(6品行走)康有為并不相干!
但是,狡猾的康有為,假借楊銳抄示給他傳閱的密詔抄本,偽造“密詔”,則變成光緒帝下達給康有為一個人的“密詔”,擅自胡說什么──
朕維時局艱危,非變法不能救中國,非去守舊衰謬之大臣而用通達英勇之士不能變法,而太后不以為然。朕屢次几諫,太后更怒。今朕位几不保,汝可與楊銳、林旭、譚嗣同、劉光第及諸同志妥速密籌,設法相救。十分焦灼,不勝企盼之至。特諭。
這一偽造的密詔關鍵有兩處:一是康有為把光緒帝給楊銳(及四章京)的密詔,偽造成給他康有為一個人的﹔二是和光緒帝密詔原意(想辦法既不得罪太后,又能使變法繼續下去)完全相反,變成了要康等“設法相救”。反正“軍機四卿”都被處死了,落得死無對証。但是,后來跟康有為一同流亡日本的變法同志王照是知情人,所以康一度軟禁了王照,但王照還是對日本人說出了真相﹔同時史料也保存了楊銳交給他兒子的密詔原本,可相互參閱對比。
十分清楚:1898年康有為雖然曾參與維新變法,但決不是“百日維新”的核心骨干中堅。
為歷史正名,“戊戌變法”、“百日維新“決不可再稱為“康梁變法”!
關于康有為的欺騙行為,還有他的《孔子改制考》和《新學偽經考》涉嫌抄襲張之洞門生廖平的《知聖篇》和《辟劉篇》。那兩件公案,在學朮界鬧得沸沸揚揚,若要討論起來,很費篇幅,茲不贅述。
說過了康有為,再來說羅振玉,兩者“瞞和騙”的手法,有異曲同工之妙!
羅振玉捏造王國維“相約為清朝殉死”的鬼話
羅振玉(1866-1940)生于江蘇淮安,號雪堂。是清末文人,金石學家。宣統元年(1909)補參事官兼京師大學堂(今北京大學)農科監督。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后,與王國維等避居日本, 1919年歸國住天津租界﹔1924年奉溥儀“小朝廷”之召,入值南書房。1928年遷居旅順。九一八事變后,參與策划成立偽滿洲國,并任多種偽職。1940年死于旅順。
王國維跟羅振玉的關系非比尋常。據愛新覺羅﹒溥儀回憶:王國維對羅振玉如此服帖,最大的原因是這位老實人總覺得欠羅振玉的情﹔王國維求學時代十分清苦,受過羅振玉的幫助﹔王國維在日本的几年留學和研究生活,是靠著跟羅振玉在一起過的。王國維為了報答他這份恩情,最初的几部著作,就以羅振玉的名字付梓問世。羅振玉后來在日本出版、轟動一時的《殷墟書契》,其實也是在王國維幫助下的成果。羅、王兩家后來締結姻親,按說王國維的債務可以不提了罷。但是不然,羅振玉并不因此忘掉他付出的本錢,他一定要王國維終生償還。而且王國維因他的推荐得以接近“天顏”,也要算做欠他的情分,所以羅振玉始終要求王國維,處處聽他的吩咐。(引自愛新覺羅﹒溥儀《我的前半生》一書。)
王國維去世后,由于羅振玉反復捏造王國維“三次相約為清朝殉死”的鬼話,以致于如今大多數王國維傳記、年譜中,都記載著滿清皇帝退位后,羅振玉、王國維、柯劭忞三人,曾三次“相約殉清”。但是,這只是出于羅振玉一個人在王國維去世后的胡扯,信口開河、毫無根據、死無對証。滿清皇帝遜位于1912年,我們在1927年王國維自沉以前的15年間,在羅振玉、王國維、柯劭忞三人的所有詩文著述里面,在許多親朋好友的回憶錄里面,竟然找不到一星半點關于“三人相約為清朝殉死”的話頭。再說,后來柯劭忞病故、王國維自殺、“相約”的仨人死了倆,只剩下一個羅振玉,為什么竟然有臉面活得如此滋潤,不去履行“三次相約為清朝殉死”的承諾?“相約”的三人之中,為何只有羅振玉自己苟且偷生不踐約“殉清”?滿清小朝廷和偽“滿州國”依靠這樣一幫偽君子來“保皇”,怎么保得住?焉能不亡?!
羅振玉偽造王國維的“效忠遺折”并假傳聖旨
1927年6月2日王國維逝世當天,他的姨甥、清華研究院助教趙萬里給在天津的羅振玉拍了電報:“師于今晨在頤和園自沉,乞代奏。”羅振玉即于6月4日派其子赴京奔喪,據在清華研究院辦公室工作的王國維第三子王貞明,給他的二哥王高明(在上海郵務局任職)的信中透露,羅本擬親來北京清華園,因家人“恐彼來此有所感或有他變,故不肯放他來京。”
那么羅振玉躲在天津租界干什么呢?他居然冒天下之大不韙,偽造了王國維臨終時“向清皇室溥儀” 表“忠心”的遺折!
現已查明,原來這個所謂“遺折”是羅振玉命其第四子羅福葆,模仿王國維的筆跡,刻意偽造的!“遺折用白綿紙墨書,共四扣,每扣長二十二公分,寬九公分……根據王國維以往的奏折和遺折的筆跡相對照,字跡模仿得一樣。”他的外孫劉蕙孫(《老殘游記》作者劉鶚之孫)回憶說:“1929年我在旅順,雪堂先生(羅振玉)對我說起他和靜安的友誼,最后說:‘他(王國維)最后覺得對我不起,欲以一死報知己。我也覺得那件事不免粗暴,對他不起。但死者不能復生,只好為他弄個謚法。遺折是我替他做的。"”
羅振玉假造并代遞“王國維遺折”的目的,當時就引起猜疑。他的嫡孫羅繼祖在《跋〈觀堂書札〉》中寫道:“祖父迫不急待地代遞遺折。溥儀說遺折寫得很工整,(但是溥儀也看出破綻)不像王國維的手筆,這話倒是說對了。”几年后,他又在回憶錄中寫道:“祖父一接到王國維投湖消息,又看到‘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經此事變,義無再辱"十六字的遺囑。急急忙忙代作了一份‘遺折’呈給溥儀,……代遞遺折,盡后死之責,心安理得,所以絲毫沒有想到會有人責備他‘欺君"。” 真是恬不知恥,“心安理得”地演戲。
溥儀看了這個偽造的“王國維遺折”居然以假當真,裝作“大受感動”,遂與陳寶琛等商議,發一上諭:“南書房行走五品銜王國維,學問博通,躬行廉謹,由諸生經朕特加拔擢,供職南齋。因值播遷,留京講學。尚不時來津召對,依戀出于至誠。遽覽遺章,竟自沉淵而逝。孤忠耿耿,深惻朕懷。著加恩予謚忠愨。派貝子溥伒即日前往奠。賞給陀羅經被,并賞銀貳千圓治喪,由留京辦事處發給,以示朕憫惜貞臣之至意。欽此。”(《清廢帝溥儀檔》,存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
于是一大幫粉墨登場,假戲真做了。
清皇室溥儀將計就計、將錯就錯,居然授予王國維一個謚號“忠愨”。這可能是滿清小朝廷所授的最后一個謚號罷。羅振玉又在天津日租界設“忠愨公”靈位,廣邀中日名流學者公祭,羅還親撰《祭王忠愨公文》,發表于《日日新聞》,無恥地贊頌“完節”和“恩遇之隆,為振古所未有”。祭文中回顧了羅王兩人三十年的交往歷程(天津貽安堂1927年刻本),為羅振玉大做廣告,撈取政治資本。
公祭后羅振玉旋即赴北京,參與處理后事。他居然厚著臉皮帶著溥儀的“諭旨”,到清華研究院宣讀,并到處招搖撞騙。一場又一場的鬧劇、滑稽戲不斷公演了。……
溥儀頒下“忠愨”謚號后,京、津及華北各報都以很大的顯著篇幅報道了王忠愨公“殉節”的假新聞。造成的社會影響,非常惡劣。遺臭一直留存到今天!
羅振玉后來淪為“偽滿洲國”的大漢奸,決不是偶然的。
魯迅指出:“中國的文人,萬事閉眼睛,聊以自欺,而且欺人。那方法是:瞞和騙。……中國人不敢正視各方面,用瞞和騙,造出奇妙的逃路來,而自以為正路。……中國人向來因為不敢正視人生,只好瞞和騙,由此也生出瞞和騙的文藝來,……
“世界日日改變,我們的作家取下假面,真誠深入地、大膽地看取人生并且寫出他的血和肉來的時候早到了!”(引自《論睜了眼看》一文。) |
曹操是盜墓高手?
野史:董卓指揮呂布盜墓反受辱
河北新聞網
從中國盜墓史上的一般規律來看,墓冢在100年至200年內被盜的佔80% 以上。前有厚葬之風,後必出現盜墓高潮。厚葬之風到西漢時期達到了第一個高峰,漢滅亡後也會在中國盜墓史上形成盜墓第一波。
事實證明,這種推測是客觀存在的。
在中國歷史上三大盜墓高潮中的高潮中的第一次,即出現在西漢末年至南北朝這一段時間。這一歷史時期,小朝小廷如玩游戲般地交替頻繁,世道很亂,饑民遍野。你盜我亦盜,大家一起盜,民間盜墓成風。
這一時期,盜墓狂人出現比較集中,除了上文中提到的掘墓大盜曹操外,還有董卓、黃巢等人。不同的是,董卓沒有曹操那樣專業,但董卓手下能人多,規模亦很大,西、東兩漢的帝王陵墓多被他盜掘了,與其為人一樣,“惡”名在外。
董卓原為漢時河東太守,曾帶兵征討黃巾軍,官至西涼刺史(相當于省部級行政首長)。公元189年,即漢少帝昭寧元年,董卓在大將軍何進授意之下進京鏟除宦官,可何進卻被殺了,讓董卓得了一個大便宜,借機收編何進部隊。又采李儒之計贈赤兔馬,收伏呂布,“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一說由此而來。從此,董卓稱霸朝野,不可一世。
董卓生性殘暴,濫殺生靈,最受史學家指責的是廢漢帝一事,當時少帝劉辯登上龍座僅五個月,就讓董卓廢為弘農,改立劉協為獻帝,朝臣礙于淫威也敢怒不敢言。與歷史上最毒的盜墓者伍子胥死于女人之手一樣,董卓最後也中了“美人計”,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貂嬋所害。司徒王允將貂禪許給呂布,再獻董卓,離間這對“父子”,致二人反目,最後王允與呂布合謀殺死了董卓。
西漢最有為作為,也是中國眾多帝王頗有作為的皇帝漢武帝劉徹的茂陵被掘開,董卓就是最大的罪人之一。自茂陵地宮封上那一刻起,不少盜墓者便盯上了,有記載的第一盜是東漢初年農民起義軍赤眉軍干的。
盜掘茂陵前,赤眉軍先把漢高祖劉邦的長陵掘開,已盜走了大量財寶。值得一提的是,在掘開長陵陵區內劉邦皇後呂雉的墓穴(漢葬制帝、後同陵不同穴)時發現,呂後的尸體歷經那麼多年仍如剛死不久,有兵士動了邪念,竟然奸了尸。
掘開茂陵後,陵內財寶搬了幾十天,“陵中物仍不能減半”,茂陵的陪葬品太多了(詳見本書《厚葬篇‧外國進貢“玉杖”陪進漢武帝陵》)。到東漢末年,同為軍餉發愁的董卓也盯上了茂陵,盜墓執行人就是他手下第一大將呂布。茂陵營建了54年,地宮巨大,為西漢皇陵中最大的一座。雖然之前已讓赤眉軍光顧,但呂布進去後,發現陪葬品仍是堆放滿地,呂布滿載而歸,把劉徹的棺槨翻得亂七八糟。
董卓在盜掘西漢諸陵之前,董卓已命令呂布盜掘了東漢帝王陵。在挾天子西入關中後。進入茂後呂布為何要亂翻劉徹的棺槨?據說是受命尋找可能陪葬的治啞巴秘方。董卓有個孫女叫董白,聰明伶俐,10歲就被封為渭陽君,但卻是殘疾人,天生啞巴。董卓極疼愛她,想盡了辦法,遍請名醫都治不了。
董卓想到了劉徹陵中陪葬品可能有失傳秘方一說,要呂布特別留意尋找。可沒有翻到秘方,卻找到了一卷黃絹,上書“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原來這是一句咒語,“千里草”、“十日卜”不就是一個“董卓”嗎?“不得生”,是罵董卓不得好死呢!沒有找到秘方,反而遭到戲弄咒罵,董卓膽從“惡 ”邊生,一怒之下欲把劉徹的尸骨拖出棺外“曬尸”,取辱一番,後經中國古代的音樂家蔡文姬之父、一代名儒蔡邕的苦勸方罷。
但想取代漢帝做皇帝的董卓十分迷信,怕弄壞地脈風水,壞了霸業,竟然還派人將搬出來的部分陪葬品放了回去,又把陵重修了一下。董卓盜墓在正史上並無準確記載,演義小說里多有描述,所謂的“千里草”仍附會之說,劉徹再聰明也不可能想到三百年後會出現董卓這個盜墓惡賊的。
| 中國官方的內部參考: 關于俄羅斯最新局勢的緊急通報!
2009/03/07 |
油價下跌和全球性的金融危機已讓俄羅斯經濟體系分崩離析:股價暴跌、資產大幅縮水、房地產几近崩盤、工業體系遭受重創......糟糕的經濟狀況讓俄羅斯的社會和政治生態變得越來越脆弱。先是大規模的反政府示威游行接連不斷。普京1月宣布向進口汽車征收80%進口稅,新措施影響俄遠東地區最少10萬人的生計,結果觸發遠東城市海三崴反政府示威。2月以來,反政府示威游行不斷擴大,2月21日,俄羅斯反對派數百名抗議者在莫斯科市中心舉行游行示威,大呼要普京政府下台。這是當地政府首次批准新成立的"反對黨團結運動"(SOLIDARNOST)舉行反政府游行。這種跡象表明,"普京主義"正面臨挑戰。"普京主義"是一個非正式的社會契約,根據契約,普通俄羅斯百姓給普京絕對的政治支持,以換取在上世紀90年代后改善生活水平、增強民族自尊心。如今,社會事態的發展破壞了這個契約。
其次,俄政壇變得越來越不和諧。俄羅斯總統梅德韋杰夫昨日在西伯利亞東部城市伊爾庫茨克的一次會議上,指責政府官員處理經濟危機的行動太過遲緩,慢到令人無法接受。這番話顯然在暗批總理普京,這也是兩個月來梅氏第三次因金融危機而間接向普京開炮。梅德韋杰夫警告說,壞消息正從四面八方傳來,如果不火速采取行動,俄羅斯經濟可能面臨上世紀90年代蘇聯解體時的危險。
【形勢要點:俄羅斯經濟處于崩潰邊緣】
【內部參考】2009.2.26
斯的脈動,莫斯科邊上的小鎮柳季諾沃最有發言權。僅僅几個月前,僅有的5家工廠雇用了鎮上所有的勞動力。而如今工廠大幅裁員,在崗員工也難以發出工資。當地人伊萬說:"人們一覺醒來,發現所有事情都變了,就好像突然有一場颶風吹過這里。"盡管俄羅斯高層一再保有能力抵御當下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但一些超市的貨架正在變得空蕩、百姓無法從有些銀行取出存款、富豪財產大幅縮水、大量工廠艱難維持生產、惠譽公司調低俄銀行信用等級......諸多事實表明,俄羅斯經濟正經歷自1998年以來最大的一次危機。俄媒體驚呼國家"一夜回到1998年",擔心1998年經濟危機再次上演。
俄羅斯當前經濟衰退,重創工業生產,最新數據顯示,1月工業生產比去年同期減少16%,是1994年10月以來最高降幅紀錄。相較于去年12月,工業生產重挫19.9%。俄羅斯聯邦統計局公布,工業生產繼去年12月萎縮10.3%后,1月再度下滑16%,高于經濟學家預期。工業生產衰退的情形甚至比1998年金融危機時更嚴重,衰退最嚴重的產業包括鋼、水泥和汽車業,1月汽車和卡車生產衰退約80%,水泥生產減少44.3%。全球經濟降溫重創東歐,衰退抑制了出口需求,信貸和投資活動也停滯。俄羅斯經濟并因商品價格重挫而深陷困境,石油價格去年7月寫下每桶147美元的天價,但年底時跌到只剩不到50美元。在油源將盡、又缺錢開采新油源的情況下,俄羅斯石油產量減少0.8%,是10年來首次下降,同時天然氣減產10%、煤減產18%。最令人擔憂的還是俄羅斯盧布匯率。
自去年8月以來,俄羅斯盧布兌美元比價已經貶值了35%。2月6日,盧布兌一籃子貨幣一度跌至41,觸及俄羅斯央行宣稱的支撐位。越來越多的俄羅斯人擔心,1998年的"盧布危機"將重演。1998年爆發的"盧布危機"中,盧布急劇貶值70%,俄政府拖欠了400億美元外債,俄羅斯人存款損失近一半,整個金融體系和經濟運行几乎陷于癱瘓。市場人士普遍認為,盧布在未來几周將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投機者將和俄羅斯央行面臨一場博弈,俄政府將再次面對1998年時的艱難選擇:是以犧牲外匯儲備和國際影響力為代價換取盧布匯率穩定,還是讓盧布崩潰,將俄民眾帶回1998年的那場噩夢之中?從當前形勢來看,如果全球經濟持續不振、國際油價持續低迷,再加東歐問題惡化,俄羅斯經濟崩潰并不是不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