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千奇百怪的愛國 /周章华:讓所有朋友永遠健康快樂/難耐時光
發佈時間: 3/15/2009 10:44:43 PM 被閲覽數: 183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小提琴曲 - 如果云知道】xiaoxiaowen
     

   

 

匹夫兴亡,国家有责 abc474

 

     
1、匹夫兴亡,国家有责。

2、要警惕没有人的概念的国家。

3、国家这种形态,实在是人类社会中不得不选择的最坏的形态之一。


4、我看中国文化——一个字,黑!好比两个男女,跑到一个黑屋子里,呆了30分钟出来了,结果女的面色桃红。于是就开始有各种各样的精彩故事了,其实,不过是女的放了一屁,自己不好意思而已。可就是因为在黑屋子,旁人不知道,于是才有了博大精深的种种!

5、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有些“真理”,放在哪里哪里就饿死人,就不自由,有人却说,那是因为实践出了问题,而不是“真理”出了问题。

6、中国历史无人权,去看看四大名著就知道了——写的都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店小二酒保丫环等永远是挨打受骂一刀做掉做一个注脚的份儿。

7、黄钟大吕、气势磅礴算个P,小人物的喜怒哀乐才是最神圣最庄严的。

8、一百个绵羊也不敢进攻一头雄狮,聚在一起只能是虚张声势,碰到困难就做鸟兽散。

9、每一个人都强大,这个国家才会强大,靠国家强大才感觉自己强大的人越多,这个国家越难以强大。

10、罗斯福丘吉尔死了这么多年,对他们的非议很少,另外一些人死了这么多年,不知道被骂了多少次,这样的对比,可真说明一些问题。

11、越是拿人多吓唬人的人,越是心里发虚——不要总拿13亿说事儿了,永远没有人有资格开口就说13亿——你代表不了!

12、万众一心的后果,就是一盘散沙。

13、美从丑中来,完美中一定要有不完美才算完美,花瓶打碎了一点点,看着那丝裂纹,你会觉得更心疼,觉得它更美——美得让你伤感!

14、科学和民主,是一为二,二为一的,只讲民主,不讲科学,不是真民主。

15、什么是科学?就是允许别人说它不科学,允许别人从任何方面批评它,驳斥它,推翻它,它兀自巍然不动,这就是科学。不过科学不会永远地巍然不动,它一定会变,会发展,不会自以为是科学就僵化在那里。

16、真理越辩越明?不,辩论就是辩论,和真理无关。辩论只是一种言论表达方式。不要以为辩论就能得到所谓的真理。

17、个体的偏激不客观,经过自由表达后,才能体现整体的客观。受到控制的个体的客观,表达出来其实没有什么意义,太全面太辩证的话没有什么意义。

18、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吗?不一定,有人饿死有人饱死,其实各不相干。

19、几十年如一日?如果某人得到这样的评价,我不知道是褒是贬。至少我觉得,几十年如一日代表着不思进取,没有变化,固定呆板僵化,少来点才好!

20、国家的脊梁?其实哪里有什么国家的脊梁!如果有,谁来做国家的肛门?是不是13亿人,有些是脊梁?有些是肛门?独裁文化下的思维,总是喜欢吹捧极少数而忽略大多数!

21、一个没有公开讲黄色笑话的电视台的社会,一定是一个封闭的社会!

22、每每想起那些所谓伟人也要如你我老百姓一样嘿咻嘿咻做活塞运动,我就觉得他们不过如此——性,真的是打破一且所谓的神圣庄严的利器啊!

23、究竟谁是台独?那些喊打喊杀的“爱国”分子,不断地把台湾民众推到台独一边,他们也是台独的一丘之貉啊!如果有人拿着大棒让我和他在一起,一点不考虑我的愿望,那我绝对不会加入他——我宁可自己好好活!

24、有人总说五、六十年代社会风气多么好,如今贪污腐败如何多,念念不忘回到那个时代。可那个时代,眼耳口鼻都被封被堵,有多少特权有多少专制有多少压迫不为当时的一般人所见,说句话都要坐牢甚至惹上杀身之祸,那样的社会风气好,有个鸟用?

25、这个国家的可悲之处,是你根本没有一个能够相信的渠道去分析它,进而改进它,它什么都给你藏起来躲起来黑起来,你说它坏你说它好,你都拿不出让人信服的证据。

26、应该用张志新的肖像取代天安门城楼上的那个人——生前得到的痛苦有多大,身后就要用多大的荣光去补偿!我相信,比起那个人,张志新毫不逊色!不光不逊色,而且二者不可比拟——张志新远远将之比下去了!

27、有几颗原子弹有什么了不起?如果自己的电影电视这些软性的东东能让别国老百姓看得要死要活哭哭啼啼,自己的明星能在世界各地引起一片尖叫,那才了不起!

28、我对文革的评价:丧尽天良,惨无人道,罄竹难书,史无前例。德国法西斯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南京大屠杀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

29、国家,国家,多少罪恶,假汝之名!

30、不要给希望工程捐款——本来应该政府应该做的事情,为什么要老百姓做?希望工程这么多年下来,不过得到十几亿而已,少几个贪官这笔钱就出来了,况且,纳税人的税款中,本来就包含用于教育的费用,为什么还要老百姓省吃俭用捐款?

31、不要笑台湾议院打打闹闹搞民主,至少,这可以让人看到搞政治的人的丑恶嘴脸,不像有些地方,表面上团结一致一团和气,骨子里争权夺位置人于死地而后快,虚伪着呢!

32、把目的当成果——本来伟大光荣正确是一种追求一个目的,可是某些人总把这种追求当作自己的形容词,真是恬不知耻!

33、三令五申的一定是????——每每看到性闻联播里播音员严肃正经的腔调说道“XXX三令五申……”,我就在想,又在放P了——毫无效果不起任何作用的话,不是P又是什么?如果真起作用,又何必三令五申呢?

34、我喜欢那样的一种社会,即使问题再多苦难再多,但是它不遮掩不避讳,它可以一点一点地改进。我讨厌那样的一种社会,除了问题首先想到的就是掩着盖着捂着,生怕说出来丢了自己面子——其实它的问题越积越多。

35、为自己,就是为国家!自己多赚点钱,就是为这个国家多创造一点财富!

36、在最近国台办的讲话中,我们看不到一点点的政治智慧,看不到一点点的高超手腕,我们看到的,只是一次又一次的正告,一次又一次地亮出底牌,一次又一次地往死路上走!唉!唉!唉!

37、我看到所谓的慷慨激昂义正言辞心里就打问号——真正的道理,哪里需要这么激烈的言论?情绪激昂的时候,是最不理性的时候。

38、你看朝鲜阅兵式和机会,你看到的只是一个个机械的木偶,人,被搞成那样,真是天作孽啊!

39、言论自由是一切进步和发展的基础——没有个人思想的自由表达,哪里知道一个决定一项政策一项制度究竟是好是坏?靠宣传吗?靠自以为吗?

40、我知道我所在地方的那些官老爷到底有多富有吗?我不知道!我知道他们整天在干什么吗?我不知道!我知道他们的老婆孩子是否有违法行为吗?我不知道!我什么都不知道,我的知情权在哪里?

41、为什么不可以把姚文元王洪文的文章放到小学课本里去?让孩子们从小就知道什么是不好的,不是很好吗?

42、作家协会,这里面养着一帮吃软饭的奴才!如果这里面有所谓的知识分子,我只能说,他们给知识分子这个名字蒙羞!

43、其实我反对知识分子这个提法——地主分子,富农分子,反革命分子,右派分子,法西斯分子——和分子沾边的,都是如此货色,分子明明是一种贬义词嘛!也只有某国的“知识分子”,才心甘情愿让别人叫自己知识分子叫了都不知道多少年了!这些软蛋啊!

44、哲学繁荣能靠推动吗?试问康德、马克思、孟德斯鸠、卢梭之流,他们是靠哪个政府的力量推动出来的?

45、当一种思想只能容忍自己时,当一种思想只以自己为标杆时,当一种思想只在自己的框框里打转时,它就死了,彻底地死了!

46、小孩子的世界是纯净的,但那毕竟是小孩子的世界,如果要把一个社会搞得很纯净,那只能说,某些人一直没有长大,想回到自己的童年时代。成人社会,本来就不会纯净,也不应该纯净,它应该博杂,应该丰富,应该有不适和不安。

47、战国时期的长平之战,秦国坑杀赵军45万人——活卖45万人啊!可是,“名将白起在这场战争中,以自己杰出的军事指挥艺术,指挥秦军给赵军以毁灭性打击,开创了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战先例”,这就是这场战役的结论——这个吃人的残暴的文化!

48、相当多的人,包括我自己,不是痛恨腐败,而是痛恨自己没有腐败的机会。

49、谁告诉你电视上不能吵架打架骂人?电视只是一种表达的手段,而不是掩盖事实的工具。某些电视台的一本正经堂而皇之,只能说明一个字——假!

50、真正的自由主义者,他们不会拉帮结派,他们不会团结一致,他们深知,把他们凝结在一起的,是那不会随岁月消失的神圣自由的理念!

51、我相信,思想层面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不需要维护和保护的,它已经连续存在了几千年。那些喊着要维护要保护的人,只能证明他们对自己的文化没有底气,他们心虚!

52、反而地,物质层面的中国传统文化(那些书籍、古董、胡同、建筑……),才需要一个不缺地维护、保护,这些东西,少了一样就永远消失了。可惜的是,文革中破四旧破了多少啊!

53、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强大,我绝对不会去看它是否船坚炮利,我只看它的电视剧和流行歌曲能否影响到其它国家的老百姓以及影响的程度。哈韩、哈日之后,如果哪一天“哈中”出来了,这才算是真正强大!现在么,……

54、让历史告诉未来?——被阉割的历史除外,只有帝王将相的历史除外。

55、什么是言论自由?就是我可以说任何话,你高兴听不高兴听我都可以说出来,我说话的权利不以任何个人、组织、政党的意志为转移,这才叫言论自由!

56、报纸可以用开天窗的方式表达自己无声的抗议,这种行动,似乎是解放前的事了。

57、市场化在深入进行,各行业在破除垄断,什么时候轮到中央电视台?央视的垄断,是精神层面的垄断,危害尤其不小,应该早早纳入市场化的竞争中。

58、饮食之中见民主:帝王们的宫廷佳肴再好,和我老百姓有个P关系?倒是科技发展后带来的罐头,才人人得而食之。专制制度下的文化固然灿烂辉煌,真正关乎小老百姓生活的,又有几希?

59、我们常自以为文字精妙博大精深,可是连这几个单词(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至今还实现不了,博大精深又有什么用?

60、我不管你当官的月收入几万应不应该,我不管你当官的办公室富丽堂皇对不对,我不管你当官的子女经商是否正确,我只要我能知道当官的月收入是多少,办公室如何装修,子女有几个在经商,我只想了解这些情况,行不行?

61、对一个所谓伟大的领袖人物的吹捧,就是对数以千万计的百姓的忽视——一将功成万骨枯,中国的历史,往往留下的是“一将”的所谓的丰功伟绩,而这万骨枯的背后,又有多少人记得?我鄙视这样的历史!

62、我不会替希望工程捐款,有人义正词严地责问,你难道不同情那些无助的孩子吗?我说,你为什么不问那些当官的?你为什么不问问这个国家?要老百姓承担不应该承担的义务,我认为是一种愚民。

63、衡量一个国家是否进步,要看它对国内所谓少数人(也就是一小撮人)的保护程度,对和主流思想相同的边缘思想是否容忍,对自身缺点和不足的坦诚公布。那种常常以主流自居,以代表自居,以掩盖为首选的行为,比较地落后。

64、最近广电总局频频发力,又是对主持人讲普通话作规定,又是对DV做申报要求——你以为你真的很吊?市场经济了,把这些让市场去检验好不好?我只看到一个垂死的机构的回光返照。

65、看报纸采访韩国一著名导演,听到他说韩国对电影的拍摄发行完全没有限制,真的,一点限制没有,完全靠市场去做主——韩国电影的繁荣,可能和这一点有些关系吧?这也是韩国一个小国家的气魄!比起某些所谓的大国来,真是天上人间啊!

66、权力是什么?是约束吗?是管制吗?是高高在上吗?不是,权力是认同,是我认同你我才赋予你权力,得不到我的认同的权力,不会稳固也不会长久。

67、明明说一国两制高度自治,可以报纸上黑底白字“要一管到底”,唉,你叫人怎么相信你,尊敬的官老爷?

68、十年文革,归咎为四人帮!教科书里至今对此一笔带过——小日本,你比起你“师傅”来,真的还是差很远啊!

69、一方面鼓吹自己五千年文化灿烂辉煌,一方面又苦口婆心地说“唉,不要急,改革开放后我们才发展了几十年,怎么能和别人比呢?别人都发展了几百年了”——那么我只能说,前面的几千年,都算个P了!

70、以前我不懂阿诚为什么感叹文明和文化还真不是一回事儿,现在我懂了,文化么,谁都可以有,无所谓好坏,无所谓先进——吃人族还有吃人族的文化呢。文明程度的高低,才是衡量社会进步与否的标准。诚信只是小圈子里的道德规范。一个健康的国家应以法律为最高原则。道德规范为辅导引导精神领域。作为道德规范。只是属于分配利益的原始状态。属于小圈子里的社交公则。国家应完备法律而不是在那里干号。哭起来和乡下婆哭唱一样抑扬顿挫。

71、开放社会,唯恐哪怕一点点新思想火花被掩盖被压制,封闭社会,唯恐哪怕一点点旧思想旧观念被触动被挑战。

72、天天喊着解放思想喊得越凶,只能说明思想被压抑得越厉害。其实哪里需要解放思想,你不堵不封不压抑不给思想加框框,思想自然就蓬勃发展了。

7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么一个类似于 1+1=2 的简单命题,都需要付出几代人的代价来证明,都好像获得了什么多了不起的真理一样,这样一个社会,保守封闭得真够可以的。

74、很多人说老外不了解中国,其实他们只想别人了解自己灿烂辉煌的一面,肮脏丑陋的一面,他们是绝对要掩要盖的。我觉得,让别人了解自己,目的不是让别人吹捧自己——自己吹捧自己还嫌少么——而是从旁观者的角度指出自己的不足,以利于提升自己得到进步。

75、要了解我国的伟大,请看《参考消息》,里面年复一年告诉大家,我国在不断进步不断强大——引自△△社报道。要了解美国的伟大,请看《参考消息》,里面年复一年告诉大家,美国有多少丑陋多少落后——引自△△社报道。

76、不要说什么穷得有骨气,贫穷总不是一件好事儿,实际上,贫困让人没有尊严。

77、我讨厌贫穷,不讨厌穷人,我喜欢财富,不羡慕富人,这是我的贫富观。

78、“现在的娃娃真不能吃苦,居然还有受不了高考压力而自杀的,想当初我们上山下乡……”——我只能说,这样的知青白吃苦了,而且,他们还有些受虐狂的味道。

79、钱钟书的管锥篇,全中国有几人看得懂?这样的文化昆仑,除了让人高山仰止之外,对这个社会到底有什么实际用处?

80、很多家长望子成龙,其实是自己不行,才把愿望强加于孩子,说起来冠冕堂皇是为了孩子好,无非是为了给自己面子上贴金——这些不自信的可怜虫啊,可苦了那些天真的孩子!

81、罗莎•帕克斯,那个50年代在公共汽车上拒绝给白人让座的黑人妇女,是我心目中真正的伟人!很平凡,但是伟大!

82、两本书,一本《黑镜头》,一本《红镜头》,阅读前者,看到的是广阔生活画卷中的人间苦难以及在这苦难中个人的勇气和希望,让人唏嘘感动。而在后者,只看到大量为帝王将相歌功颂德的“珍贵历史镜头”,简直到了不厌其烦的地步。

83、今年报道河南小麦高产,明年报道辽宁高粱丰收,反正一年换一个地方,中国那么大,于是你一辈子看到的总是这也好那也好——这就是我国的新闻联播。

84、“团结就是力量,向着法西斯蒂开火,让一切不民主的制度死亡”,我不知道那些在文革时期把这首歌唱得慷慨激昂意气风发的国人,到底有没有想过这几句话的意思?——集体无意识。

85、多一个人的无私奉献,就多一份不公平——付出应当得到回报,压抑私心的社会,比较虚伪。

86、要当官的为人民服务,不如老百姓要当官的“为我服务”,不然就是一句空话——事实上已经成为了一句空话。

87、中国营养协会公然推出商业产品脑白金,公然号称裁判也上场踢球——这种不守规矩,监守自“盗”的行为,让人叹气!

88、国足的阳痿,中国足协要负首要责任——别把焦点集中到球员身上。足协出台这个措施那个措施,它就是不会出台把自己先解散的措施!

89、不要以为带国字头国字号的就有多了不起,很多时候恰恰是这些国字头国字号在给这个国家抹黑,丢脸!

90、为什么一个皇帝几个奸臣就会把整个国家搞得乌烟瘴气动乱不堪?因为老百姓太弱——老百姓自己,也要为自己的懦弱付出代价。

91、每次看到新闻联播中两会代表在领导发言时开心鼓掌的镜头,我就会问,要这些只会鼓掌的代表干什么?作为纳税人,我希望你多提意见多改进——虽然你不是我选出来的,我也只能默认你的代表权了。

92、代表,代表,你到底能代表谁?对于我而言,没有任何人能代表我!

93、某些人总以为自己才是同情劳苦大众,才是忧国忧民——那些以劳苦大众起家的人,号称最了解农民的人,把他们害得最苦!

94、别以为自己同情农民就有好了不起似的,别以为自己多爱国有好了不起似的——同情心爱国心,不是你凌驾于别人的理由。

95、当一个小姐一天接客十几个直到瘫在床上起不来的时候,当一个流浪汉双手冻裂无处落脚的时候,当我们为买一套房子押上毕生积蓄的时候,国家,你在哪里?

96、在我心目中,从来没有抽象的国家,只有具体而微的人。

97、这个社会大部分的电视、报纸、书刊、电影都是经过审查过滤后才出台的,一想到这,我就不寒而栗,我就不相信这些经过不知道是哪些人过滤后的产物——既然你不相信我是一个成熟的公民,那我也没法信任你。

98、一方面号召老百姓“坚决反对美帝国主义”,一方面吹嘘自己开启中美建交大门——玩弄人民于股掌之中者,有如是乎?

      文学城
 
 

 

窮國的窮人愛國,富人當買辦,

富國的富人愛國,窮人瞎起哄

 

香椿樹 2009年03月10日 [天下論壇]
美元走強 恐引第三次浪潮金融危機
紐約時報報導,美國是引發全球金融危機的禍首,但反常的是,美國在吸引資金方面卻優于其他國家,導致美元升值,雖有利于美國政府拚經濟,卻使得全球其他地區危機惡化,專家警告說,這已形成第三次浪潮金融危機,類似1990年代末的亞洲金融風暴。

美國投資人大舉出脫外國投資,使美元回流美國,投資相對安全的美國政府公債。而且中國繼續購買大量美國公債。這些行動使美元走強,在歐巴馬政府提出數兆美元的挽救銀行和振興經濟方案之際,提供美政府急需的銀彈,使政府不需升息,就能支付這些支出。

這篇報道離我們看到了什麼?美國政府被華爾街黑手黨整窮了,需要印錢度過難關,簡單地說就是象美元中摻水, 可是美國的富人不但不規避風險,還要把錢抽回來幫助政府。 對比東南亞金融風暴的窮國富人們,助紂為虐,毫不手軟毫不猶豫地充當美國人的幫凶,洗劫自己的同胞。
要是看中國的買辦, 那就更沒法形容了,除了前台公開賣過的鸚鵡學者當代中國的川島芳子謝國忠, 還有, 為用釣魚台國賓館送給日本公司當辦事處,提日本人提案的魚蝦鱉蟹政協委員潘慶林。

“建議恢復使用繁體字”掀起軒然大波,最近在瀏覽網站時,偶然有了一個新發現︰潘委員的這一“驚天動地”的提案竟然是替日本人提出的︰

是現任日本《新華時報》主編 甦靈(吉啟鳴)。
  先請看這段文字︰
  “我提出一個大膽的建議,我們能不能走一下回頭路——在一定的時間內(如10年左右),在中國大陸逐漸地、分期分批地停止使用簡體字,恢復使用繁體字。即便漢字要改革,要規範,也要等到祖國統一之後,再來共商改革與規範的大計。
  我已經把這個建議告訴了我的好友潘慶林先生。他是全國政協委員,他準備把這個建議寫成提案,提交給今年的“兩會”。我們將敬候下文。”
  
  一︰
  潘慶林︰建議恢復使用繁體字︰
  據《南方日報》報道,全國政協委員潘慶林3月4日在接受采訪時提出,建議全國用10年時間,分批廢除簡體漢字,恢復使用繁體字,原因有三︰
  1、20紀50年代簡化漢字時太粗糙,違背了漢字的藝術和科學性。比如愛字,繁體字里有個“心”,簡化後,造成“無心之愛”。
  2、以前說繁體字太繁瑣,難學難寫,不利于傳播,但是現在很多人都是用電腦輸入,再繁瑣的字打起來也一樣,所以這個問題已經漸漸不存在。
  3、恢復使用繁體字有利于兩岸統一。現在台灣依然用繁體字,並稱其為“正體字”,深有意味,還要為“正體字”申請非物質文化遺傳,給祖國大陸方面造成了壓力。(下) - 雷神

 
 
 
 
老本: 千奇百怪的“愛國”
2009年03月15日[天下論壇]

愛國與賣國是論壇上永恆的話題,伴隨著黨和政府無處不在的輿論引導,和最沒有顧忌的人身攻擊。愛國主義高潮就像婦女的生理周期,時不時的總是要來一次,不同的是它似乎很會選擇時機,總是能很及時地轉移國人的焦慮注意點,為和諧作出濕乎乎的貢獻。


 


作為華人,能下了決心不愛中國的大概極少,每個人愛的方式是很不同的。讓我們看一下,歷史和現實的愛國者和漢奸們是怎麼做的︰


抗戰時期上海極司非爾路76號的汪偽特務頭子李士群,也是偽江甦省長。他在大革命時期是共產黨員,後來成為國民黨中統人員,再後來是汪偽人員。作為汪偽人員他盡心盡力,為清鄉治安等活動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殺人無數,上海百姓對76號聞之色變。在中共潘漢年的直接領導下,由當時的著名女作家關露發展,李士群成為共產黨的地下工作者,又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幫助新四軍對付頑軍(國民黨軍隊)。李士群暴露後,被汪偽殺害,黨和政府的說法是李死于汪偽內哄。


潘漢年是中共高級領導人之一,抗戰時期中共與汪偽政權秘密聯系的全權代表,據說工作卓有成效。解放後任上海市副市長,不久被逮捕,以“漢奸,叛徒”罪名秘密關押二十幾年。


關露,上海著名作家(當時與張愛玲齊名),潘漢年領導下的中共地下黨員,參與中共與汪偽間的秘密工作。解放後被捕,以“漢奸,叛徒”罪名關押二十多年,獲平反後隨即自殺。


 


這些似乎是舊事了,那麼聊點新鮮的。


2002年底爆發的非典來勢洶洶,遷延至2003年初已是遍及全國,死亡患者數以百計,而且愈演愈烈。在這個關鍵時刻,廣州電視台采訪了醫院里的非典病人,在不帶口罩,沒有任何防護措施的情況下,和病人親切握手。意即在正確領導下,這種高度傳染性的疾病毫無可怕之處。愛國主義可以與義和團的符水有一拼,刀槍不入,非典不侵。當然,央視是要報道的。隨即中國衛生部長張文康,以一種非典愛國主義的面目現身央視,代表黨和政府,向全國人民和世界宣布,在黨的領導下,非典已經得到有效控制,整個北京市只有十二個非典病人,而且在康復中。老本不幸在張講話後的第二天降落北京,一下飛機,看到滿大街的白口罩就知道,又上當了。出租車司機都知道,醫院里非典病人都住滿了。老百姓還不大知道的是,在這前後,為了愛國主義的原因,躲避世界衛生組織的檢查,非典病人在沒有防護措施的情況下被多次轉移,造成大面積的傳染擴散。還有全國首席專家無中生有地宣布,非典病因已經查明是支原體,治療方法簡單雲雲。這些愛國主義謊言,隨即被退休軍醫蔣彥永揭穿,而蔣彥永也因為泄露國家機密被軟禁。張文康後來被撤職,我一直不明白,張文康為什麼自己去撒謊呢?愛國不該導致昏頭吧。


2008年的三鹿奶粉不用再復習了,巧合的是,三鹿為害半年之久沒有動靜,就在新西蘭公司與中國地方政府反復交涉未果,新西蘭總理直接交涉中國中央政府後第二天,中國政府忽然自己就發現了問題,並進行了有效的處理。當你看到篩查出的腎結石兒童數字時,知不知道大小在一定數字之下的結石,是不允許診斷報告的?小的是“愛國”石,不算腎結石的。


 


賣國賊的帽子可以隨便送人的,可是你要知道,“賣國”是要有資格的。國,不是一個什麼王千源之類的書生,就能隨便賣得了的。


愛國主義的氣勢似乎不如往昔,有些式微了。喝了符水的義和團還能攻打西什庫教堂,強弩之末的今天好像就只能砸一下家樂福,麥當勞了。盧梭說︰ “愛國主義是流氓惡棍的最後一個庇護所”,也許有點道理的。


 
 

我對佛說
 
 
我對佛說:讓我所有朋友永遠健康快樂~!
佛說:只能四天~!
我說:好,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佛說:三天。
我說:好,昨天、今天、明天。
 
佛說:不行,兩天。
我說:好,白天、黑天。    
佛說:不行,就一天~!
我說:好~!  
   
佛茫然問到:哪一天?
我說:在我所有朋友活著的每一天 ~! ?  
佛笑了……說:以後你所有朋友將天天健康快樂~
看到此信息的人轉發給朋友,祝你的朋友們都是快樂健康~      
天氣多變...加倍保重!(把溫暖傳下去 哦~)

p.s佛說好朋友不可以都沒連絡!
周章华/來自HiNet WebMail
 
 
 
十年經濟蕭條 美國家庭如何度過難耐時光

佚名


 

1929年10月28日,紐約證券交易所股指暴跌13%。第二天,道瓊斯指數一瀉千里,暴跌22%。美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一次經濟危機拉開序幕,迎接人們的是長達10年的大蕭條。在這10年中,音樂、電影、閱讀、體育等休閑方式,幫助美國人度過了

  -簡單家庭游戲大受歡迎


  美國人生活中受大蕭條影響最顯著的方面,莫過于閑暇時間的利用。娛樂和運動商品的銷售淨額從1929年的5億美元,下降到了1933年的略高于2.5億美元。休閑團體———城市運動俱樂部、鄉村俱樂部、高爾夫俱樂部和網球俱樂部等,在1930-1934年間下降了一半。僅高爾夫俱樂部就損失了大約100萬成員,在嚴重的財務壓力下,很多私人高爾夫球場都被賣掉了。社交俱樂部等組織也有同樣的衰落。


  另一方面,簡單的家庭游戲———拼圖、強手、跳棋、國際象棋、擲套圈等,卻變得大受歡迎,要麼是為了消磨時間,要麼是為了排遣焦慮。


  羅斯福最有名的消遣是集郵———這跟他的政府在頭5年的時間里發行了大約100個新郵票品種也不無關系。他為這種消遣方式作了最好的宣傳,使得集郵者的數量從估計的200萬增加到了900萬。橋牌———小額賭注或無賭注,在各種叫牌約定所帶來的新的刺激下頗有進展。研究這一娛樂方式的暢銷書作者埃利‧ 克柏森估計,盡管是在艱難時期,但全國在橋牌培訓上僅1931年就花掉了1000萬美元,總共(包括購買撲克牌)花了將近1億美元。


  在郊區,人們呆在家里,促進了羽毛球、乒乓球和戶外晚餐的復興,還刺激了業余木工、機械、養鴿子等業余愛好。


 -最佳廣播宣傳員羅斯福先生


  端坐不動的消遣項目當中,最普遍的莫過于听收音機了。


  公眾對新聞分析和新聞解釋的渴望,帶給時事評論員雷蒙德‧格拉姆‧斯溫、H.V.卡滕伯恩、洛厄爾‧托馬斯、加布里埃爾‧希特等人以前所未有的聲望,數百萬人專心致志地收听他們關于國際時事的觀點。1932-1939年間,通過收音機傳送的消息量幾乎翻了一倍。


  最好的廣播宣傳員就是羅斯福總統本人,他那句讓人心里暖洋洋的平民化稱呼語“我的朋友”,早在他1920年競選副總統的時候就已經被采用了。他總是直接而親密地訴諸人民,這一姿態打造了一種個人的領袖風範,就其影響力來說是空前的。一天的“爐邊談話”之後,經常能收到5萬封听眾來信。記錄所有這些講話的唱片,顯示了羅斯福在演講技巧上的變化,從老式的洪鐘大呂式的風格,加上在前收音機時代學到的那種雄辯有力的停頓,到更低沉的音調,以及更柔軟、更放松、更迷人的談吐,這些更適合那些只聞其聲、不見其人的听眾。


  -“米老鼠”“唐老鴨”問世


  電影———在上一個十年是全國第四大產業,依然是最重要的商業娛樂。尤其是听到那些在無聲電影當中傾慕已久的明星們的聲音所帶來的喜悅,把電影工業推向了大蕭條時期的第一波小小的高潮。


  迪斯尼1926年從中西部地區來到好萊塢,兩年後創造了“米老鼠”,在有聲電影《汽船威利》(1928年)讓這個足智多謀的嚙齒動物走上世界性主人公的道路之前,默片中的米老鼠並不成功。而20世紀30年代快要結束的時候,據稱,米老鼠已經逐步讓位于迪斯尼後來創造的另一個卡通形象唐老鴨。這是不是因為唐老鴨那呱呱亂叫的恐慌比米老鼠厚臉皮的個人主義更接近于時代精神呢?


  迪斯尼,這些“機器時代的童話故事”的作者,還在《白雪公主》(1938年)和《幻想曲》(1940年)中展示了他的多才多藝。前者是他的第一部全長電影,由將近50萬幅繪畫依次拍攝而成,後者是大膽的嘗試,試圖把古典音樂與繪畫藝術結合起來。


  大多數電影的內容是為了逃避現實而設計的,多數反映了那些疲累或倦怠的成年人的品位。他們所尋求的是奢華和傳奇、性和情感的世外桃源,這些對于年輕的電影迷來說,遠不如迪斯尼的世界那麼有益健康。


 -“沒有圖書館,我早瘋了”


  在大蕭條即將到來的時候,20個成年人當中大約有19個人是報紙的讀者,四分之三的人讀雜志,二分之一的人讀書。經濟危機只給報攤和雜志書架造成了較小的傷害———光顧這些地方的花費總是很小,但它帶給圖書界的卻是一次嚴重的打擊,與此同時,正迅速發展的公共圖書館也處在一個經費捉襟見肘的艱難時期。


  無所事事的百萬民眾突然發現,公共圖書館簡直就是窮人的俱樂部,一個可以隨便翻閱、打盹瞌睡的溫暖而安靜的地方。


  1933年,美國圖書館協會估計,自1929年以來新增的借書人大約在200萬到300萬之間,而總的圖書流通增長了將近50%。顧客偶爾會對圖書管理員說︰“要不是因為有圖書館,我沒準早就瘋掉了,或者自殺了。”


  起初,小說是最大的受益者,西部小說和輕松雜志的讀者都逐漸增加,然後慢慢轉向了技術和知性主題的書籍。然而不幸的是,就在這個發展機會最大的節骨眼上,圖書館卻在貧困的重負下呻吟。


  在60個大城市中,購書經費從1931年的一年兩三百萬美元,縮減到了1933年的不足100萬美元。在舉辦世博會的那一年,芝加哥極力把它最好的一面呈現給世界。而芝加哥圖書館卻面臨著連續三個季度沒錢買書。無力替換破損的舊書,無力改善糟糕的服務,縮短借閱時間,是最常見的障礙。直至大蕭條中期的那些年,正在復興的國家經濟才讓圖書館恢復了過去的標準。


  -《讀者文摘》發行量大


  在大蕭條的打擊下,雜志一般都保持穩定,發行量還略微有所增長,周刊比月刊更有優勢。紀實故事和愛情雜志是逃避現實的精神鴉片,自夸其在1935年的總發行量比1921年幾乎多出了三分之一;但另一種假想的安慰劑———幽默雜志,卻沒能重整旗鼓,到1935年,其發行量只有大蕭條之前的一半多一點。除了《吹牛大王》暫時的成功之外,“笑解”這場危機沒能滿足人們的需要。


  宗教雜志繼續衰微,但通俗科學和機械方面的雜志卻堅持了下來。自由主義的和激進的雜志在1931年創下了新高,但在接下來的一年里,損失了將近一半的發行量,1934年達到最低點,不過自1935年以後又開始小幅度攀升。


  女性期刊———它們的1200萬訂戶到艱難時期也並未大減———繼續供應著浪漫傳奇和多愁善感,只對不斷高漲的經濟和政治爭論作出了很小的一點讓步。第一份專門為男人辦的雜志《時尚先生》創刊于1933年。


  《讀者文摘》是一份口袋大小的月刊,這一時期剛開始的時候有25萬訂戶,而到這時期結束的時候,其發行量接近七八百萬份,包括外語版和盲文版。這是有史以來發行量最大的一份雜志。它的成功部分源自于大蕭條———當時,很多家庭沒有能力訂閱幾份不同用途的雜志,就只好訂閱這份多用途合一的雜志———部分源于它的提煉(或者至少是濃縮)其他出版物的精華的做法。它的食譜包羅廣泛,從探求一線希望的文章,到瘸子和盲人所講述的快樂生活的故事,混合了關于聰明小狗和花鼠的奇聞趣事以及一本正經的下流笑話。


 -“硬漢”海明威影響一代人


  在整個虛構文學領域,最重要的小說家是歐內斯特‧海明威。在大蕭條時代,他以《永別了,武器》(1929年)開始,以《喪鐘為誰而鳴》(1940年) 結束,前者講的是一個處在戰爭和死亡陰影下的深刻感人的愛情故事,後者在主題上有些類似,但背景是一場新的斗爭︰西班牙內戰,這位美國自由撰稿人參與了這場戰爭。


  海明威的惜墨如金、斷斷續續的對話,以及他專門描寫性格外向的男人,深刻地影響了這一代人,他的強硬都市學派的弟子們甚至比師傅更加頑強。


  托馬斯‧沃爾夫用筆描繪了大蕭條的令人難忘的圖景︰為了取暖而在市政廳廁所里擠作一團的曼哈頓窮人,廉價公寓里的外籍居民,出沒于地鐵和通宵流動咖啡攤的那些衣衫襤褸、孤苦伶仃的人。沃爾夫一直對正在走向納粹深淵感到不寒而栗,比如《時間與河流》(1935年)和《你再也回不了家》(此書在他1938 年過早去世的兩年之後出版),象征了美國人迷失在困惑、光榮、挫敗和對生命本身的死亡預感之中。

 


上兩條同類新聞:
  • 于右任倡導標准草書對漢字繁簡的啟迪/決策抗美援朝台前幕后
  • 李遠哲應該切腹/軍隊腐敗的結果/解放軍還是虎狼之師嗎/拍買國寶.../帕格尼尼狂想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