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罗马尼亚排笛/劉少奇最后一次出訪/張三丰傳奇/過度自戀毀掉美國
發佈時間: 3/24/2009 1:56:20 AM 被閲覽數: 127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排笛 /暇人
     




★ 世界首席女性排笛演奏家—DANA DRAGOMIR
作为罗马尼亚民族传统乐器的排笛,一直是属于男性演奏的乐器。而现在我们要介绍的这位DANA DRAGOMIR,她是当今世界首屈一指的女性排笛演奏家。在欧洲,她的是一颗耀眼的明星,单单在北欧地区,她的唱片已经累计发行了大概30所万张。她受人瞩目,不只是因为她优雅的外型和极富天分的舞台表演,同时也是因为她曾在音乐精英云集的罗马尼亚国立音乐学院刻苦学习了12年,致力于成为一名实力派的音乐家。正是因为她有这样扎实的功底,她才能在古典音乐和民族音乐的基础上,把包括流行音乐、世界音乐和新世纪音乐等等的音乐元素,融合到自己的音乐里面,创造出全新的音乐风格,打响自己的名堂。

★ 她出生在罗马尼亚
DANA DRAGOMIR现在居住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她出生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她的父亲作为一名摄影家,在布加勒斯特大学任教。年轻时,他还是一位运动员,曾参加赫尔辛基奥运会。她的母亲是以为歌剧演员。受母亲的影响,她从六岁开始学习歌剧,并通过严格的资格考试,进入了音乐学习正规学习声乐。但是从14岁开始,DANA渐渐不满足对歌剧的学习,她的兴趣开始开始转移到排笛这种罗马尼亚传统的民族乐器上。但是这种传统乐器的吹奏者向来都是男性,音乐学院的院长也向她表示,对于一个女生来说,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因为她执意要学习排笛的吹奏,院长最终还是答应了她的请求,不过有一个条件:如果真的要尝试学排笛的话,可以给你机会。不过机会只有一次。要知道,这种乐器的吹奏方法是非常复杂的,声音的变化也非常大,不容易掌握吹奏的技巧。DANA下定决心要学习这种乐器的吹奏方法,在得到院长带有条件的应允之后,她就开始了刻苦的钻研。果然,她不负众望,凭着她过人的音乐天赋和执着的性格,她终于成功了。在她16岁那年,她作为一名排笛的独奏演员,加入了国家民族音乐团,并随团进行了巡回演出。大家都开始留意这一位年轻的,技艺高超的美少女排笛演奏家。
19岁的DANA从音乐学院毕业以后,她开始了单飞演出,她买来一辆旧车子,作为演出的代步工具,渐渐地她有了越来越多的巡回演出机会。巡回演出的地点首先是东欧,通过各种的音乐活动,她渐渐被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各国所熟悉。而当时的罗马尼亚,还是在总统齐奥塞斯库的独裁统治之下的一个国家。

★ 被捕与间谍
美国一直是一个看起来非常自由民主的国家,抱着对这个国家的憧憬与向往,DANA准备到拉斯维加斯去进行她的巡回演出。但就在她出发前的一个晚上,她突然被秘密逮捕了。她被命令前去美国演出的同时,探听有关在美罗马尼亚人的情况,以此作为发给她护照的一个条件。
遇到这样的情况,她真是太惊慌了。但为了出国演出,她惟有答应了这个要求。后来她萌生了逗留在美国,放弃回到祖国的念头。这就意味着再也不能回家,再也看不到敬爱的双亲。DANA获得了自由,但是心境却是孤独的。当她再次和双亲重逢的时候,也是事隔4年半以后了。
当年,爸爸妈妈因为女儿出走他国,连工作都丢了,过着清苦的日子。但是他们都为女儿在音乐上取得的成就而觉得骄傲和欣喜。

★ 在瑞典的日子
到了美国之后的第6个月。DANA终于挣脱了束缚,开始了以拉斯维加斯和洛杉矶为中心的音乐活动。后来她决定移居瑞典。在那里,她以她高超的技巧吹奏出美妙的音色,她演奏的排笛音乐深深地打动了乐迷的心。之后,她频繁地参加各种音乐比赛和多次在电视上亮相,也经常在一些演奏会上表演,渐渐不单在瑞典,就是在欧洲的其他国家,也有了很高的知名度。1991年,她在瑞典发行的处女唱片获得了非常好的成绩。此后她的唱片也有着非常好的销量,她的演奏会门票也非常抢手,经常一公开发售就卖完了。

★ 关于排笛
排笛,可以说是当今世上最古老的乐器之一。根据西方的传说,它是希腊神话里的牧羊神潘恩(Pan)所使用的乐器,因此在英文里,它被叫做「Panpipe」或「Pan flute」,同时在传统上,通常也都是由牧羊人吹奏的。事实上,除了古代的希腊、罗马一带,中国、罗马尼亚和南美洲等地,也都有类似的古老乐器,只不过名称和造型各有不同。在秘鲁,它被叫做「安塔拉」(Antara),在厄瓜多尔,它被叫做「朗达多」(Rondador),而在中国,它的近亲则是「排箫」。当许多古老乐器都相继失传,唯有「排笛」一枝独秀,甚至在过去这半个世纪以来,透过许多位名家的推广,在世界各国拥有了不少的爱好者。 排笛的声音略带瘖哑,有着一种苍凉的独特风味,十分迷人,因此特别适合用来吹奏一些比较有点感伤的抒情乐曲。无论是独奏、用小型乐队伴奏、或是和大型的管弦乐团合奏,它都能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文学城


                 
1. Skallgang

                 2. J En Kloster Tradgard

                 3. Ballad for the Panflute

                 4. Den Blomstertid Nu Kommer

                 5. Firutza

                 6. O Ce Veste Minunata

                 7. Pedro And Blanca




 

 

劉少奇最后一次出訪:

不久后被暗流吞沒


2009/03/23 


 

  顧保孜 文

  進入1966年,全國的政治氣候出現了變化。就在山雨欲來風滿樓之時,國家主席劉少奇和夫人王光美應巴基斯坦、阿富汗和緬甸三國的邀請,從3月26日到4月19日對三國進行友好訪問,國務院副總理陳毅和夫人張茜以及其他隨行人員陪同訪問。

  劉少奇作為國家主席,此行和以往一樣肩負著對外友好發展的神聖使命,從准備出行到正式成行,一切依照正規的程序進行著。


  這次隨行出訪的攝影記者是周恩來的專職攝影記者杜修賢。他平時在拍攝劉少奇國事活動新聞照片時,感覺劉少奇是一位嚴肅、認真且嚴謹的首長。但是,這次杜修賢感覺到劉少奇比以往多了一些沉默,這種沉默讓他有些不安……的確,杜修賢的感覺是對的,因為在劉少奇內心深處存在著絲絲隱憂。

  就在劉少奇出訪專機在北京機場騰空而起時,一股政治暗流正在涌動,而劉少奇很快就要被這股可怕的政治暗流徹底吞沒……

  專機在碧藍的空中飛了3個多小時,下午降落在烏魯木齊機場。一般情況,中央領導人出國訪問,飛機都要降落在邊疆城市加油、補充給養。第二天中午,訪問團離開烏魯木齊前往第一站───巴基斯坦。劉少奇等由歡送的人群簇擁著走向飛機,劉少奇同自治區領導人握手告別后,正想登機……他突然轉過身,退著步子朝歡送的人們揮手。杜修賢連忙駐足,將鏡頭對准劉少奇依依惜別的揮手……誰也沒有想到,這竟是劉少奇最后的出訪,最后的揮手。

  中國代表團到達巴基斯坦已是下午。他們乘坐的汽車剛跑到街道上,立即被從四面八方擁來的群眾圍住了。黑壓壓的人群,把街道擠得水泄不通。震耳欲聾的歡呼聲、鼓掌聲……車子几乎是被數萬群眾抬擔架似地抬到國賓館門口的。

  劉少奇和陳毅脖子上套著巨大的彩色花環。彩色花環映襯著的劉少奇,臉上不再是憂愁的眉結,而是明朗由衷的笑容。

  3月28日上午,劉少奇在阿尤布﹒汗總統的陪同下參觀巴基斯坦興建中的新首都伊斯蘭堡,下午由巴基斯坦外交部長布托陪同去拉合爾訪問。

  鮮花、笑容、歡歌……鋪撒在中國國家主席友好訪問的路途上!

  4月17日到19日,劉少奇對緬甸聯邦進行友好訪問。緬甸聯邦是劉少奇此行訪問的最后一個國家。緬甸革命委員會主席奈溫將軍與劉少奇多次相見,彼此熟悉而親切。4月19日,劉少奇完成了出訪三國的任務,揮手告別美麗古老的仰光飛回了祖國。但是,飛機沒有直接飛回北京,而是降落在昆明,因為訪問團在此要做一次短暫的休整,劉少奇和陳毅還想借此視察一下地方工作。

  就在劉少奇訪問期間,國內發生了兩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揪出了彭真、羅瑞卿、陸定一、楊尚昆,他們曾是他的左臂右膀﹔第二件大事,中央下發了《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開的部隊文藝工作座談會紀要》,并成立了新的“中央文革小組”。

  盡管各方面傳來的消息都是那樣令人不安,但劉少奇依然按照國家主席的職責和分工安排他的工作行程。就在劉少奇、陳毅准備乘汽車赴西雙版納時,中共中央辦公廳電話緊急通知,要他們馬上到杭州去出席毛澤東召集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擴大會議。

  接到通知后,劉少奇、陳毅馬上放棄到西雙版納的計划,乘車前往昆明機場。第二天,劉少奇、陳毅走進杭州會場。杭州會議結束后,劉少奇回到北京。5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通過了《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通知》(又稱《五一六通知》)。

  十年浩劫,就是從這一天正式開始的。

  可以說,劉少奇出訪巴基斯坦、阿富汗、緬甸三國是他最后一次履行國家主席的外交職責。“文革”開始不久,他就被打倒了。

  (《湘潮》)

 

張三丰傳奇:

朱元璋為何將目光投向武當山?


2009/03/23 


一個武當山最具傳奇色彩的人物。他是一名道士,但時人稱之“活神仙”。他是一代武學宗師,傳說練就不死之身。有人說他生于元朝中期,卒于明初。有人說他活了400多歲。

  這是一個不老的傳說。故事的主人公叫全一,又名君寶,外號邋遢,但更多的人稱他為張三丰。

  他行蹤莫測,但有關他的故事卻從未間斷。關于他的外貌,傳記作者們興致勃勃的描述到:龜形鶴骨,大耳圓目。不論寒暑都只穿一身道袍、一件蓑衣﹔高興時穿山走石,疲倦時鋪云臥雪,但與之談經論道,又無所不通,人人皆以為他是神仙中人。

  扑朔迷離的各種傳說中,只有《明史》嚴肅而肯定地記載著,張三丰曾去過一個地方──那就是湖北西北部的武當山。當時,武當山五龍宮、南岩宮和紫霄宮都因戰火焚毀,張三丰帶領徒弟將各宮觀修葺一新后悄然離去。書中也同時指出,明太祖朱元璋久仰其大名,遣人去找,不知所蹤。


  帝王們究竟有沒有找到張三丰?他到底是傳說中的人物,還是確有其人?捕風捉影700年,似乎關于這位神仙的祕密都深藏在武當群山之中。而對他的苦苦尋覓,也就一次次將這座充滿仙人之氣的神山推到了人們的視線內。

  今天的武當習武者大多奉三丰派的衣缽,袁師父已經是三丰派第十五代傳人了。他十五歲來到這里,20年來,從學徒成為師父。在他的眼中,這座大山處處可見與三丰祖師有關的傳奇。

  如今的張三丰被供奉在紫霄宮朝拜殿內,經過無數追隨者的粉飾雕刻,他從人成為了神。人們津津樂道于這位武學宗師的武功究竟是怎么練成的。而眾多的版本中,流傳最為廣泛的,就來源于神龕旁的這副壁畫,它講述了一個蛇雀相斗的故事。

  每天,武當山逍遙谷內都有道人修習武功。在道教信徒的眼里,這座大山蘊含著無窮生機,故修真學道之人于此山修煉,能將太和之精氣通貫天人。這樣一個具有生氣的環境,武當內家功夫的養生特性也就隨自然而生長。

  從自然中來,與自然融為一體。因此,武當功夫中,以動物命名的拳派和招式也最多。譬如形意拳中鷹拳、蛇拳、猴拳、虎拳、熊拳,再如太極拳中以野馬、黑虎、白猿、大鵬、白蛇等命名的招式,這大概也算是中國最早的“仿生學”了吧。

或許,正是感慨太極拳融萬物精華于一體。清代歷史學家黃宗羲給了太極拳一個更為神祕的出處。他在《王征南墓志銘》中寫到,張三丰本是武當道士,有一次,皇帝下旨召見他。

  在黃宗羲的描述中, 正是這個夢,讓張三丰得到武當山主神的點化,他從此揚名江湖。

  每個人都在描畫著自己心中的張三丰,種種傳說鑄成神壇,一步步把張三丰推至神壇之上。

  任自垣,永樂十一年就任武當山玄天玉虛宮提點,統領全山道教事宜。在武當山的近20年間,他把自己的所見所聞寫入了一本書。


  在金庸先生的《倚天屠龍記》中,張三丰先后收了七位弟子號稱“武當七俠”,他們都身懷絕技,得其太極拳與武當劍法之真傳。文學作品多有虛構,不足為証。但事實與小說卻有某些巧合,歷史上,張松溪、張翠山兩人曾投奔張三丰門下,而得其真傳者僅張松溪一人。

  關于這位武俠大師在武當山的生活,方志中記載,張三丰曾隱居修行于展旗峰下的太子洞。而他到底收過哪些弟子,民間傳說最廣泛的,首推曾資助朱元璋修南京城的大富豪沈萬三。

  實際上,張三丰故事的流傳以及后來帝王們熱烈的追捧。這一切都源于他弟子的傳播,只是這個人,并不是傳說中的武當七俠也不是沈萬三。而是武當山五龍宮的一個叫邱玄清的道長。

  五龍宮是武當山的龍脈所在,自唐太宗李世民建祠以來,歷朝歷代的皇帝對它不斷擴建重修。明朝初年邱玄清來到五龍宮時,元末明初的戰火讓這座曾經輝煌的殘破不堪。在當住持的十多年間,邱玄清重新修復了五龍宮,贏得了官府和老百姓對五龍宮的重視。管轄武當山的官吏對他非常看好,推荐他到朝廷里邊擔任監察御司。果然,不久后邱玄清被朱元璋所看重,升為太常寺卿。

  本來就信奉道教的朱元璋開始關注起張三丰。二十多年來,大明王朝在他的統治下一片祥瑞,百姓安居。然而,辛苦打造的這艘超級巨艦究竟能行駛多遠,怎樣才能惠及子孫萬代,又有誰能助自己一臂之力呢?

帝王們又一次將目光投向了武當山。然而,不知是巧合還是張三丰的先知先覺。他似乎預料到朱元璋會苦苦尋找自己。洪武二十三年,張三丰離開了武當。史書記載,第二年,朱元璋派人前往武當,無功而返。

  一次次沒有結果的追尋并沒有削減皇室子孫對張三丰的熱愛。洪武末年,朱元璋的第十八個兒子朱柏來到了武當山。他此行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尋訪仙人。然而,一番辛苦后卻被告之張三丰已經離去。遺憾之下,他留下了一首《贊張真仙詩》。

  這似乎是一個永遠沒有答案的謎題。永遠也找不到的張三丰究竟有沒有來過武當?正當史學家們重新審視歷史時,一個有力的証據讓人們不再懷疑。

  懸疑往往更容易催生傳說,張三丰儼然已經成為武當山的一大符號,如今的人們,篤信這位內外兼修的張真人一定與武當有不解之緣。


  史料記載中,六百多年前,張三丰也是在這里開設會館,教授徒弟。這是他千辛萬苦尋來的一塊寶地。當年,他神游八百里武當,展旗峰、梅子埡、倉房嶺的山勢而下時,他看見華麓山看見此處山勢層疊起伏如寶椅狀,九渡澗環繞其間。武當山脈至此,千巒收斂。正是修宮建觀的風水寶地,或許,武當的興盛將從這里開始。面對蒼茫群山,他無比感慨的說了一句日后被載入史冊的話。

  正是這句話,觸動了一個帝王的心思。

  此時的明成祖朱棣剛剛繼位不久。雖然順利從侄兒手中奪得了皇位,但篡位者的稱呼總讓他隱隱有些不安。他迫切的希望有人能幫助自己穩定民心,張三丰無疑是最合適的人選。更何況,這也是父皇未了的心愿。

  永樂三年,一道聖旨從北京發出,這是朱棣第一次遣人遍訪張三丰于天下名山。此后的十多年間,朱棣六次遣人四處尋訪張真仙。

  公元1417年,武當山黃土城有了一座名為遇真宮的道觀。它是明永樂皇帝朱棣特意為張三丰修建的道場。在無數次追尋以失望告終后,朱棣聽說張三丰曾經在此建造會仙館結庵授徒。為表虔誠之心,皇帝在原址興建了這座道場,他希望張三丰云游四海后能到這里傳道授業。

  對于武當來說,一個道人能受到的最高禮儀莫過于此了。在供奉玄帝的大山為一名道人修建宮觀,這是道教名山中極為罕見的孤例。

 如今,隨著南水北調工程的啟動,遇真宮將面臨被淹沒的危險。文物部門正全力以赴測繪勘探,尋求一種對世界遺產更合適的保護方式。

  坐北朝南的遇真宮,地勢平緩。它背依鳳凰山,面對九龍山,左有望仙台,右為黑虎洞,水磨河從宮前流過。這本是道家夢寐以求的寶地,輝煌時宮里共有200余間殿宇道房。然而,1935年一場百年不遇的山洪,百余間華屋被淤土埋沒,變成一片平地,只留下山門內一座四合院式的古建筑,專為接待各方挂單道士和客人,道人稱它為前宮。廣場東西對稱而立的石門分別為東華門、西華門,是東西兩宮的大門。至今,崇台遺址仍埋在一米多深的地下,唯有赭紅色的宮牆依舊矗立。龍虎殿內空落落的真仙殿等了600多年,始終沒有等到仙人的造訪。

  武當山博物館內珍藏著一塊《貽賜仙像》碑,它是公元1477年由河南南陽府鄧州信士鑄造。這塊碑上,詳細記錄了明英宗封贈張三丰為“通微顯化真人”的原委,這是對武當道人的最高封號。史料記載,自明太祖朱元璋開始,200多年的明王朝皇室從未放棄尋訪張三丰,但始終未見真人。

  明初,由朝廷欽選的各地各派道士四百余人來到了武當山,他們奉張三丰為祖師。于是,以張三丰為核心的武當武朮派逐漸形成,它和少林武朮一起,奠定了中華武朮“北崇少林、南尊武當”的地位。


  公元2005年底,武當武朮被納入首批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武當博物館特意為這位武學宗師設計了一面太極牆。無論太極拳隨著時光的流逝怎樣演變,張三丰所創立的這些最基礎的招式已成為太極拳的精髓所在。這座大山用另一種方式永遠的記住了這位具有傳奇色彩的武當道人。

  庄子說,陰陽為之道,陰陽演化太極。古老的中國文化衍生出一門意蘊悠長的拳法。它的追隨者從古至今,超越國界。陰陽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是中國文化具象的表現。在道家眼中,“太極圓”是世間萬物最本質的運動軌跡,也是自然周而復始的永恆主題。這些“圓”的運動,既表現出一種力的柔韌含蓄之美,又蘊含著無窮的生機和活力。

  無論內功心法,還是姿態體式,武當內家拳法都給人以仙風道骨的飄逸之感和唯美享受。這樣的功夫,既能養生,又能健體,被武林界推崇了數百年之久,自然也在情理之中。如今,全世界有將近5億人練習太極拳,它被稱為強身健體的最好武朮門類。

  無論寒暑,紫霄宮內總有道人修習武功心法。沉寂在太極的玄妙之中,意由心生,神游天地,時空仿佛自由穿梭于千百年間。

  踏雪而來,無數的追隨者尋求一種永恆的逍遙。仙人的身影已經遠去,但尋訪的腳步仍在繼續……

過度自戀是毀掉美國的罪魁禍首

2009/03/23 



喬治-W-布什、阿諾德-施瓦辛格、約翰-愛德華茲和羅德-布拉戈耶維奇有何共同點?

那就都是因過度的自戀(narcissism)遭到失敗的領導人。美國網絡雜志《Slate》指出,過度的自戀是毀掉美國的真凶。

美國前總統布什對伊拉克戰爭的正當性絲毫沒有懷疑,且認為華爾街也運轉良好。而對有損其信念的証據,更是置若罔聞。

《華爾街日報》(WSJ)2月末報道說,加利福尼亞州出現最嚴峻的財政虧損的一部分原因也是州長施瓦辛格過度自戀。

施瓦辛格一開始推進限制工會的政治權利、設置州財政開支上限和加強向教師賦予終身任職資格的條件等政策,但在遭到反對后,他不顧財政情況,盲目推進綠色能源項目,以贏得選民的支持。

伊利諾伊州前州長布拉戈耶維奇試圖出售奧巴馬當選總統后空出的參議員職位,但仍堅稱自己是政治犧牲品,并拒絕主動辭職。

據另一分析認為,華爾街金融危機的起因也是“自戀”。彭博社指出,常青藤盟校(由美國東部8所大學組成)出身的工商管理碩士(MBA)盲目的信心助長了金融危機。他們認為,美國具有控制風險的完美的金融機制,導致各種衍生金融產品的規模不斷擴大。

適當的自戀可使人萌生“得到肯定”的欲望和實現目標的動力,并使人努力得到周圍的贊賞。俄亥俄州州立大學的布魯耐爾(音)通過題為《自戀的領導人》的論文主張稱:“自戀的人通常會成為領導人。”

但《Slate》認為:“病態的自戀正不斷增加。”美國神經醫學會認為,美國人中約有1%具有自戀性人格障礙(NPD)。還有研究顯示,10%的年輕人具有自戀性人格障礙。



朝鮮日報

 


上兩條同類新聞:
  • 瑪格南60周年圖片展/金色的呼唤/千萬不要借錢炒股/孔廟成賭場
  •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3大無底窟窿 為何美國政府非救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