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抒情精品/AIG 綁架美國政府.../年收6萬紐約人的日子/物價比較/袁崇煥...
發佈時間: 3/25/2009 1:58:59 PM 被閲覽數: 150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不能不听】小提琴: 漫步古今抒情精品-哀怨迷茫痛苦悲叹愉悦沉思一箩筐


这些小提琴曲是多年来一直能打动我的,一些较有代表性的收集,有些是根据歌曲、还有一些是根据钢琴或其它乐曲改编而成。有一部分已在前面介绍过了,不再重复。

托赛利《小夜曲作品第
6号》《Toselli--Serenade Op.6 

恩里克·托赛里(Enrico Toselli18831926,意大利作曲家、钢琴家.1883313日出生于佛罗伦萨。早期一直从事钢琴演奏,在世界各地举办音乐会,包括欧洲和北美。回到佛罗伦萨后开始教学和作曲,并一直持续钢琴演出,1926115日逝世,年仅43.他一生创作了不少轻歌剧、管弦乐曲、室内乐曲和歌曲。 

代表作《叹息小夜曲》不但是广泛流传的歌曲,且被改编为提琴独奏曲和管弦乐曲。 

托赛里1907年与路易丝·安托瓦妮特·玛丽(Luise Antoinette Marie)结婚。玛丽原是萨克森的公主,后来成为奥地利托斯卡纳(Tuscany)公爵夫人,不久又被认为是背弃了丈夫而离异。托赛里与她的这段婚姻并没有给他带来快乐,反使他置身于公众的目光之下,两人最终于1912年离婚。 

此曲为托赛利最知名的作品小夜曲《悔恨》(Serenata, Rimpianto,也称为《悲叹小夜曲》或《托赛里小夜曲》,传说即是因他不幸的爱情而作。这原是为西尔韦斯特里(Alfredo Silvestri)的一首诗谱写的.旋律缓慢轻柔,流露出深深的哀伤。 

原诗的大意是:  

快乐的幻影像金色的梦,占据我的心灵,
难忘往日的款款深情。
我依然看见你那迷人的眼睛
,
依然听见你那令人忘忧解愁的笑声。 

可是一切都已成梦,我的爱永远不再归来!
可知青春年华逝去不复返
,没有你的爱,我怎能延续此生!
莫再逗留
,岁月不停,你好比是我的灵魂,失去你就是失掉我的心。
!你是我的天上明星,归来吧,照耀我前程。 

这是支《失恋小夜曲》,悲伤的歌词,哀怨的旋律,令人动容。失恋的痛苦只有当事人最深切:蓝天不蓝,阳光不亮,食不甘味,卧不能寐!爱人啊,你可知我心在淌血……   

这支《小夜曲》自问世以来,在人间已打动了无数痴情男女的心!并将会永远!   

这曲调原是意大利作曲家托塞里最著名的声乐曲,是一首哀叹失恋的优美歌曲,现被改编为小提琴曲,缓慢、轻柔的旋律中流露着一丝淡淡的苦恼之情…… 

【欣赏指南】

托赛利小夜曲第6号有人称其为“叹息小夜曲”,作曲家24岁时与奥地利萨克森公主结婚,这位公主酷爱音乐且有一定的文学和艺术修养,生活美满,曾与他合写过一部歌剧,但好景不长,几年后他们就离婚了。作曲家十分痛苦,时常回忆起与公主的那段美好姻缘,便写了一本回忆录,当时的意大利社会非常浮躁,此书成了畅销书。随后他写了这首小夜曲,表达了对那段爱情的哀叹。原为声乐曲,后改编为小提琴曲。

该曲为音乐出现之前,一段夜莺在树枝头欢快的鸣叫,颇为传神悦耳,加上钢琴如水的伴奏,让人感到置身于森林的木屋中,接着小提琴琴音缓缓响起,旋律是异常的优美,风格抒情浪漫,配合着音乐背景中若隐若现里的水声,仿佛在林间小溪,在赏析婵娟,在聆听鸟儿歌唱,在琴声中体验愉娱,美,悄然而来,尽在不言中,缓慢、轻柔的旋律中流露着一丝淡淡的苦恼之情…… 

歌词大意为:“快乐的幻影像金色的梦,占据我的心灵,难忘往日的款款深情。我依然看见你那迷人的眼睛,依然听见你那令人忘忧解愁的笑声。可是一切都已成梦,我的爱永远不再归来! 可知青春年华逝去不复返,没有你的爱,我怎能延续此生! 莫再逗留,岁月不停,你好比是我的灵魂,失去你就是失掉我的心。啊! 你是我的天上明星,归来吧,照耀我前程。”  

我比较喜欢下面的这个译文版本,当初听中文歌曲都是这个版本。 

托赛里《小夜曲》托赛里 作曲  尚家骧 译配   

  往日的爱情 
  已经永远消失
 
  幸福的回忆
 
  象梦一样留在我心里
 
  她的笑容和美丽的眼睛
 
  带给我幸福
 
  并照亮我青春的生命
 
  
    可是幸福不长久
 
  快乐变成忧愁
 
  那甜密的爱情从此就永远离开我
 
  在我心里只留下痛苦
 
  我独自悲伤叹息
 
  时光白白度过
 
  心中悲伤的叹息
 
  可是幸福的光芒
 
  不再照亮我
 
  啊,不再照亮我的生命
 
  我的生命! 

马丁尼Giovanni Martini  Piacer D’ amor(爱的喜悦)   

此曲是一首非常著名的意大利艺术歌曲,描写了恋人移情别恋之后,主人公的寂寞、痛苦和悲伤。旋律舒缓、悠扬,略带哀怨,很恰当地表达了失恋者爱恨交织的复杂心情。 

马斯奈Jules Massenet《沉思曲》

Méditation, violin & orchestra version and various arrangements (from opera "Thäis")  

马斯奈《沉思》,原曲为马斯奈的歌剧《泰伊思》第二幕第一场与第二场中间所奏的间奏曲,故又称为“泰伊思冥想曲”,这首曲子的主人公们的爱情所感动.故事因载伊斯的美丽和神父之间人性与宗教间的相互纠葛向人们展示了爱情的美好。 

此曲常被单独演奏,成为小提琴独奏曲中经久不衰的名篇,也是马斯奈的代表作品。  

歌剧《泰伊思》作于1894年,剧情为一个宗教故事,发生在公元四世纪的埃及。亚历山大城的名妓泰伊思由于受到修道士的感化,终于摆脱了花天酒地、纵情享乐的世俗生活,而皈依宗教。泰伊思在修道院里获得了宁静,同时也彻底失去了人间的欢乐,最终她带着一种复杂的心情离开了人世。 

这段间奏曲表现了泰伊思厌倦世俗,而产生通过信仰宗教来求得解脱时的心态。这一优美的旋律,除用做间奏外,在剧中也经常出现,以提高剧中气氛。 

乐曲结构简单,为虔诚的行板,D大调,4/4拍子。乘着清澈的分散和弦的伴奏,主奏小提琴奏出了著名的抒情性主题,这一主题在原歌剧中出现多次;在中间部,旋律的展开与变型极富有热情,经过更快而激动的变化之后,再度出现最初的旋律。结尾是以G弦逐渐减弱音力,以泛音的微弱音响慢慢消失而结束。全曲始终流露着一种虔诚的宗教色彩。 

马斯奈(Massenet1842-1912)法国作曲家。他的创作达到了最辉煌和最有成果的时期,写出了包括长期流行不衰的《曼侬》(1884)和《维特》(1886)在内的几十部歌剧。 

克莱斯勒《爱之悲》 

知名度相辅相成的姊妹篇《爱之悲》和《爱之喜》是克莱斯勒最具代表性的小提琴小品之一,都是依据维也纳地区古民谣风格而写成的圆舞曲,为A小调,3/4拍子,两首曲子具有相同的速度和相同的形式,演奏时间都在三分多钟,但又各具特色,给人以不同的感受,接连起来欣赏则意境更佳、风味更浓。 

《爱之悲》的主旋律凄清哀伤,之后便是这一主旋律的变奏形式,中段旋律的色彩较为明丽,仿佛在忧伤之中掺加着对幸福和欢快的憧憬,然后经过变奏,再回到清丽哀婉的主旋律上来。而《爱之喜》的主旋律则轻快激扬,紧接着的主旋律变奏形式的曲调舒缓而甜美,又带点不确定的期许,还有那么一丝丝不易察觉的烦恼及伤感。 

《爱之悲》和《爱之喜》而这两首曲子早已被其他乐器和音乐家所青睐过,曾被改编为管弦乐曲及其他器乐曲,如竖琴、长笛、小号,再如弦乐合奏等。 

约翰.威廉姆斯《辛德勒的名单》 

《辛德勒的名单》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导演的一部旷世杰作,这部影片的配乐是近年来少见的具有强烈感染力的音乐之一,作曲者约翰.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与斯皮尔伯格多次合作,深切体会这一位在身体中流着犹太人血液的导演在创作此片时的心情,因此吸取了犹太民族音乐的旋律特点,采用了小提琴独奏的方式突出主题,将残酷战争阴影下犹太人凄凉的心境表现得淋漓尽致。在配乐中的两个主题旋律的小提琴独奏,编曲平实而情绪深刻。约翰.威廉姆斯在他担任多年指挥职务的波士顿流行管弦乐团中特邀小提琴名手伊兹霍克· 帕尔曼(Itzhak Perlman)和竖笛好手吉洛拉· 费德曼(Giora Feidman)助阵,他们的演出温和细腻,哀而不伤,不是对人间悲剧的控诉,而是对历史错误的沉思,充满了省思和缅怀的温淳气质。威廉姆斯在交响乐的部分则善尽烘托陪衬的角色,让音乐成为深具说服力和感染力的历史独白。/浪宽  

Dame Kiri Te Kanawa sings "Vocalise" – Rachmaninoff




Giovanni Ballisla Marlini




/文学城
 
 
 
 
AIG 綁架美國政府,美國政府綁架全世界 2009-03-24

          

           海棠花飛

 

聯邦儲備局伯南克在新聞專訪中稱︰救 AIG ,就是救整個美國經濟。這個名不常見媒體的公司的存亡,突然間成為左右美國經濟生死的一塊有毒蛋糕,明知有毒,不吃要死,吃了能否存活,至今還是個未知數。估計要看其毒性究竟有多大,和美國自身潛在的體能有多強了。

三月三十日的時代周刊里有一篇專題報導︰ How AIG became too big to fail. 論述了 AIG 是如何走到讓美國政府膽戰心驚這一步的。

AIG 成立于九十年前的上海,1939 年總部移到紐約。至 2006 年, AIG 成為世界前幾大上市公司之一,年營業額達 1130 億,有遍布世界 130 個國家的 11 萬 6 千員工。 AIG 投資廣泛,除了保險業外,它還涉及航空,房地產,娛樂業等。

AIG 為一百八十萬的實體提供保險,手頭握有八千一百萬個生命保險。在世界前 500 強的大公司里, 94% 都有 AIG 提供的保險。估計它的倒閉,受波及的在美國就會有一億六百萬員工。 2008 年, AIG 盈利 69 億,虧損 4 百零四億。公司出問題的其實是它手下的一個部門, AIG Financial Products (FP), 僅去年一年,因房貸危機和債券業虧損達四百億之多,僅因新近增加的 18% 保險理賠一項,就把 2007 年公司 1 百億的盈余侵吞殆盡。部門頭約瑟夫卡瑟努 (Joseph Cassano) 在過去有爭議的八年中, 拿走了了價值有 2 億八千萬的現金,相當于千分之七因他造成的虧損金額。這樣看來,現任的 AIG 總裁埃德利蒂 (Ed Liddy) 還算是良心發現了,只用了千分之一政府給的救難錢來發紅利而已。

AIG 時下現值 500 億,估計潛在可能的虧損達 3 千億。若都要它自己買單的話, AIG 該破產六次了。 AIG 在它遞交政府的陳情表中,拋出了它身後用有毒保險編織成的巨大金融網做綁票,把政府著實嚇出一身冷汗後,乖乖地自願做了陪綁。政府給的 1 千 7 百億,如果都用來填 AIG 虧損這個黑洞的話,也只能填個半滿。倘若到時還不能起死回生的話,政府難道會撒手不管?看來,照目前形勢,能不能救成,還沒個定數。這不僅要看政府能否消化得了這塊毒蛋糕,主要還得看 AIG 本身能否也有所擔當,不再貪婪妄為,違背市場經濟規律來運作。現任總裁埃德利蒂上任時,顯得還是有決心的,只要了一元的年薪,年終花紅百分之九十稅的立法若通過的話,也許受影響最大的就是他了。

看來被 AIG 綁架的政府將要與它生死與共了。聯儲近來忙得不可開交,收購國債,開機印錢,真是債多不愁,外債高達 10.9 萬億,到了十萬火急之時,自己給內債買點單也無妨,實在不行就印錢湊數,美元含金量下降,相對的債務自然也就稀釋了,反正最終大頭買單都在友邦,僅中國一家, 70% 的外匯儲備都押美元,約 1.4 萬億美元。于是溫家寶有點擔心了,英國也開始叫不能再買美國的債券了。可是,沒有用,不是說這年頭,最怕的是倒賣房產成了房東,折騰股票成了股東,買了債券成了債主也算是彼此緣分未盡。恭喜各位了,現在到了陪美國一起玩的時候了。看各國的股票市場也是隨著美國華爾街一般地起起落落,What a small world !真有 “ 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 ” 的感慨。想必被美國捆綁的世界各國,也沒有其他有效地方法化招,霸王不存,虞姬難活,唯有各自幽怨地暗自垂淚了。

對美國人民的終極影響又會如何?這就要看國家對內調控,對外轉嫁危機的能力和智慧了,如果一系列的救市計劃能見效的話,在短期內化解內困,也許能較快迎來經濟復甦的曙光。反之,若把大把的錢花在不得要領的地方,要知道這些救市計劃本身就是毒藥,以毒攻不了毒的話,只會加劇災難,救不了市不說,還會毀了美國。

不過,真得想到底了,也不必太擔憂。只要地球沒有遭毀滅,人類還在繁衍,這個所謂的經濟遲早總會好起來的,因為人,無論如何折騰,飯還是要吃的,房還是要住的,商業,房產,銀行等等經濟系列產品及活動是必不可少的,至多是洗牌後重現江湖。美國不行了,還有中國。亞洲不行了,還有非洲。對我們個人而言,也是如此,只要人還在,大不了重頭再來。

 

年收入6萬美金的紐約人的日子是怎麼過的?

 

 

重慶人在紐約


紐約是華人最多的地方之一,也是美國金融中心,甚至世界金融中心,現在也沒落了,但還是美國經濟最發達的地方之一,那麼到底人們的工資有多高呢?紐約最低的年薪有一萬多或更少,最高的有七八十萬年薪或更高,還有無數做生意的大款,更有世界出名的大富翁。

就這麼大差距的紐約,整個州的平均年薪只有5萬左右。很多人比5萬更低,當然很多人比5萬更高,不過那不是多數,大多數人們的年收入只有4萬到8萬之間。紐約可以說是年薪差距很大的地方,也可以說是反映美國高收入高消費地區人們收入和消費狀況的地方。我這里說的是普遍的情況,決不是指個別高收入,也不是指個別低收入。主要是說中等收入的人群。這部分人群佔紐約人口的大多數,他們才是代表紐約人的一群。

我們以中間收入為例,一個年收入為6萬美元的單身員工為例,看看美國人的收入都怎麼花掉的?

美國人的工資是先除去國家規定的社會安全養老金和個人存的401k養老金(這是美國人普遍存放養老金的方式)。社會安全養老金一般在7%到10%左右,根據收入的高低來決定。401K更是根據個人來決定多少,有的人根本就無法存401養老金,很多也存401養老金,因為可以從工資里扣除出來,然後才上稅。

一個年薪6萬的人絕對不是一般的工作或一般的學位,大都至少是大學或自學到大學的學位,而且也不是什麼一般坐辦公室的人員,大都是公司工作人員。不過在紐約也是中間偏下的收入了,不過更高收入的人有更多的用法,到頭來,最後能夠到手的錢有收入的50%就算不錯了。

年薪6萬的單身貴族每月為5000美元,除去社會安全養老金(這是國家規定的凡工資達到納稅標準的人都要交納,我這里每月5000美元的人絕對是要交納的人們)400美元,然後自己可以決定存401養老金,有的存入20%,有的存入25%,有的更高,有的存入10%,有的根本不存,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定,因為這些錢可以從稅收中扣除出來,如果不繳納,就等于多上稅,扣除出來的401養老金,只有到了退休年齡才可以使用,否則上重稅,如果中途死亡,可以轉給自己的伴侶或孩子。什麼用401養老金買房子之類投資都不能夠免除上重稅。如果個人401養老金就算10%(這是最低估計),那就要扣除500美元。

然後剩下4100美元,要上聯邦稅和州稅,如果住在城里,還要上城市稅。我不知道到底聯邦和州稅是多少,但是一共大約25%左右(收入越高,稅越高),就算25%, 收入稅是1025美元,還剩下3075美元。然後是醫療保險,意外事故保險,當然單身人員醫療保險比較少,可以每周繳納30美元左右,就算30美元一周,一個月大約120美元。意外事故保險就根據自己保險金額來決定多少了,就算一個月50美元(這絕對很低了),一共約170美元,還剩下2905美元。

個人工作要車呀,美國到哪里都離不開車,就算自己不貸款買車,一個月保險費和油費,就算節約用油,不常開車出遠門,也要花費250美元左右,如果把每年的汽車安全檢測或小小的修理算在里面,一個月應該共計300美元或更多,如果是貸款買的車,那基本上每個月500美元。那麼出去300美元剩下2600美元。

如果自己貸款買了房子,那要更多花費,如果租房子,相對便宜一些。一個年薪6萬的單身族,不可能住最窮的地方,一般都在比較安全的地區,那一室一廳的公寓,大約是700到1300不等,根據小區來定。就算中間價格900美元一個月,那麼還剩下1700美元。

1700美元里面,還要吃飯,單身族喜歡買外賣,就算自己做飯吧,可以節約更多錢,每個月至少也要花費300美元吧,那還剩下1400美元。電視就不看了,電視基本頻道18美元一個月,100頻道左右70多美元(如果不年年換公司),如果是沒有廣告的那種電視每月200美元左右,網絡是一定不能少,每個月60美元左右,家庭電話可以不要,但是手機絕對不能夠少,每個月至少50美元左右。那麼就算最節約的兩項網絡和手機也要110美元一個月。最後還剩下1590美元。

自己要買衣服和個人用品吧?有朋友要送禮物吧?邀請客人要花費吧?還有家里的日用品要買吧?夠買東西還要上消費稅,這些算起來,很節約也要500美元吧?最後每月還剩下1000美元左右了,一年才存入一萬,如果每年出去旅游一次,一個人2000美元左右吧, 最後一年只剩下幾千美元存款了,這點錢,如果要成家,要購買房子,何年何月去了?慶幸的是美國人結婚,不一定要購買房子,女人也不在乎男人購不夠買房子,想嫁就嫁!! 算美國男人幸運了,如果都來個中國很多那人那樣,結婚一定要有房子的話,我看美國還得剩下更多的單身漢了。這也是美國人很少請客在餐館里吃飯的緣故,也是美國人送禮物上一百美元的為大禮物的緣故。

我這里是用中國人節約的風格來計算,如果用美國人享受的方式來計算,絕對是入不敷出了。

如果有家庭,那算法不一樣,兩個人工作,上稅也不一樣,高收入,高稅收︰如果有孩子,又不一樣︰如果老婆不上班,上稅也不一樣︰如果老婆不上班,又有孩子,算法又不一樣︰不管用什麼方法來算,最後還是和我上面算出來的結果相似相近。這麼來看,美國人收入並不高。

這就是美國人經濟發達地方大多數人的收入明細賬目,我想和我們中國北京上海人差不多吧?雖然不精確,但絕對是這個大概數字。如果哪個說不是這樣的,那麼他不是說謊話就是沒有生活在這里,或自己收入高,沒有看到大多數人的收入,或根本不關心大多數人的收入。這也是我老公過去六七年前的收入。現在我老公年收入多了四,五萬,可是他發現最後每周領取的錢只多了200美元,有趣吧?

所以不要以為美國就是高收入,美國很多人享受名牌,不是第一時間去享受,而是享受甩賣的名牌。很多人還是消費普通商品,不過一旦購買就購買很多,美國商品從各種層次上滿足人們的不同消費水平。

我們算收入不能拿富人來算,也不能拿窮人來算,美國窮人不納稅,還吃國家發的糧食補助票呢,也不能拿個別的高工資員工來算。只有大多數人共有的特征來算,才能夠比較正確地反映該地區人們的生活,消費和收入狀況。

這就回答了我上一篇文章沒有提到的美國人的收入,因為文章只能夠寫一方面的內容,不可能把所有都寫在上面。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放棄看電視的緣故,當然還有網絡也讓人們少看電視,加上電視廣告炸彈似的輪番轟炸,喜歡的人會越來越少。

我這里的例子是紐約地區的大多數人,不要斷章取義,只是從一個地區來看美國,不是從所有地區來看美國,美國不同地區收入差異很大,同一地區個人收入差異也很大,上稅當然也有很大差異。不發達的地區,收入更低,當然消費也低一些。我這里的例子反映了美國大多數人的生活狀況,這就是為什麼美國人寅吃卯糧的原故,喜歡享受是一方面,更多的緣因還是收入不高。

這就是美國紐約一個年薪為6萬美元的單身無房族的收入和花費。不要以為美國就是遍地黃金,俯首可得。美國是好,好的不是在于收入多高,而是環境無污染,飲食安全,生活質量好,工作競爭比較公平,機會均等,人與人之間比較平等和真誠,這也是很多人喜歡這里最主要的原因。一個人一生追求什麼,不就是一個和睦的家庭,一份快樂的工作嗎?有了這兩樣,就可以留在這個地方了。在美國這個地方,只要自己勤奮,就可以爬得越來越高,這就是希望,這就是夢想,一個有希望和夢想的地方,也是人們向往的地方。

 

 

美國人生活水深火熱?金融危機下中美基本物價比較


2009/03/25 


李波

近來常常有國內的朋友問我金融危機對美國人民的影響,就像美國人生活水深火熱一般。美國經濟的確遇到很大問題,很多人憂心忡忡,但慶幸的是沒有出現通貨膨脹,反而物價還在下降,有的還猛降。反而是消費的好機會,比如,上個月我就和太太到南方旅游11天,經11州,自駕游,全部消費加起來才1500來元,連我們自己都不相信。但由于全部是刷卡消費,一打印出來,白紙黑字,一分不差。

我不妨列舉一下兩國的基本消費情況。美國消費以美元計算,中國以人民幣計算。盡量爭取同樣的商品,同質的服務。以下價格,一半來自網絡,因為我07年才出國,覺得可信──現在也許還漲了些價。我也作了部分補遺。需要說的是,這些都是沒有打折的價格,事實上,很多東西、特別是食品和日用品,還可以便宜一些。絕對購買力可比性不強,所以采用相對購買力。因為中國巨大的經濟、物價差異,所以選取人均月入3000的地區做參照系。如果人均收入都以3000月薪(以北京為例,中國即使北京也只有2000元左右,姑且按3000算)計算,不分美元人民幣,可以看出一些情況,至少,最大的商機在中國。

在美國買輛奔馳E-320,5萬元﹔馬自達6型,2萬元(含車照費)。
在中國買輛奔馳E-320,98萬元﹔馬自達6型,25萬以上(不含車照等雜費)。

在美國租一套三居室,1000 元上下。
在中國租一套三居室,2000 元上下。

在美國買套250平米的房子,差不多要花 30 萬,獨立房子,永久產權,含土地所有權。
在中國買套250平米的房子,差不多要花 250 萬,公寓,50-70年產權,不含土地權。

在美國置套好點兒的西服,500 塊差不多了。
在中國置套好點兒的西服,2000 塊還不夠。

在美國買一件好一點的襯衣,25元。
在中國買一件好一點的襯衣,250元。

在美國買一雙耐克或阿迪達斯,平均60元。
在中國買一雙耐克或阿迪達斯,至少800元。

在美國買雙意大利皮鞋,50 元上下。
在中國買雙意大利皮鞋,1500 元上下。

在美國買件羊絨衫,差不多100元。
在中國買件羊絨衫,差不多1000元。

在美國買台蘋果G5計算機,頂死了1500。
在中國買台蘋果G5計算機,怎么也要 30000。

在美國買一台筆記本電腦,大約1200元。
在中國買一台同樣的筆記本電腦,大約8000元。

在美國一個三口之家,如果不常上餐館,一個月生活費300元足夠。
在中國一個三口之家,如果不常上餐館,一個月生活費900元也許足夠。

在美國進一次餐館,人均30美元可以吃到海鮮。
在中國進一次餐館,人均200元可以吃到海鮮。

在美國吃份麥當勞的巨無霸,4 元。
在中國吃份麥當勞的巨無霸,20 元。

在美國買50磅泰國大米,18元。
在中國買50磅泰國大米,130元。

在美國買斤瘦豬肉,3元。
在中國買斤瘦豬肉,10元。

在美國訂一個大生日蛋糕:20元。
在中國訂一個大生日蛋糕:200元。

在美國買一個哈根達斯,3塊!
在中國買一個哈根達斯,60!

在美國買一加侖優質鮮牛奶不到3美元,兩人可以喝一周。
在中國買一加侖質量可疑的鮮牛奶,至少20元,兩人也可以喝一周。

在美國買6瓶百威啤酒,7元!
在中國買6瓶普通燕京,10元!

在美國在餐館或酒吧一瓶啤酒4-5元。
在三里屯一瓶啤酒30-40元。

在美國 Holiday Inn, 七、八十塊。
在中國 Holiday Inn, 七、八百塊。

在美國帶室外游泳池的旅館,150元。
在中國帶室內游泳池的旅館,500以上。

在美國加滿一箱汽油,30塊足夠。
在中國加滿一箱汽油,300塊也足夠。

在美國,從美加邊境開車到佛羅里達最南端古巴海峽,只需繳納1美元過路費。
在中國,從成都開車到北京,只需要1500元左右過路費。(現在好像減少了)

從洛杉磯到紐約一張單程機票,平均價格140元(含稅)(查3月25日expedia)。
從北京到烏魯木齊一張單程機票,平均價格1500元(不含機場建設費)可以拿下(查3月25日elong)。

在美國辦一年的有效簽証,120 元。
在中國辦一年的有效簽証,1240 元。

在美國電話(美國和加拿大長途隨便打)、互聯網(5m)、電視(100多頻道)三合一每月99美元。
在中國電話(不計長途)、互聯網(512kb或1m)、電視(几十個頻道)三合一每月至少300元。

在美國用手機,一個月50塊基本可以隨便打。
在中國用手機,一個月5000塊基本可以隨便打。

在美國買一部3G手機,最便宜的有29元的,還有白送的!
在中國買一部可以發彩屏的手機,1000能買著嗎?

在美國看電影,新大片兒,8塊!
在中國看電影,新大片兒,50塊!

在美國聽一場交響樂音樂會,50-100元。
在中國聽一場交響樂音樂會,500-1000元。

在美國一張普通郵票0.46元,一封普通商業信函0.36元。
在中國一張普通郵票1元,一封普通商業信函?元。

從北京向美國寄一份20張A4紙的特快專遞(出版合同),因為太貴我的合作方從河北寄來,仍達187元。
同樣一份特快專遞從美國寄回北京,27元。

……

當然美國因為人工費高,所以理發很貴,一般要20元,女的更貴﹔按摩一小時要80-100元﹔出租車、家具也很貴。但沒有人天天去理發或按摩,也沒有人經常打車或換家具,所以影響不大。
美國其實最貴的是醫療保險,一個月可以達到500以上,但這個醫保覆蓋范圍極大,而且多由公司購買,所以還不覺得,痛苦的是無醫保者。



 

袁崇煥,一個令人生疑的民族英雄

 

 

姚小遠


研究袁崇煥問題的時候,我時常能發現一些自相矛盾的地方。這種自相矛盾有時候說起來既可笑又可疑,令人迷惑。袁崇煥即使是民族英雄,也是一個非常可疑的民族英雄。

歷史在于細節里,如果從官方的長篇大論里去尋找歷史的真實,往往會跟真相背道而馳。而對于細節的研究,則會讓我們更容易接近真相。

袁崇煥相貌問題里的玄機,是許多研究者不注意的。按照明朝人的記述,袁崇煥的長相是很丑的。錢龍錫在崇禎三年(1630年)的折子中說︰“崇煥初次陛見時,臣見其容貌丑陋,退謂同官,此人恐難勝任。”這個折子在《崇禎長編》里是有記載的。而另一位明朝人張岱在《石匱書後集‧袁崇煥列傳》中則稱︰“袁崇煥短小精悍,形如小猱,而性極暴躁。”直接說袁崇煥個子很矮,長得像只猴子,並且性格暴躁。當然,因為明朝人認定袁崇煥是叛臣,所以有丑化的可能,有趣的是,到了清朝,袁崇煥竟然就成了一位軒昂男子。現在大多數人見到的袁崇煥畫像是乾隆皇帝命人畫的,這幅畫中的袁崇煥臉長、膚白,具有滿族人的體貌特征,因此被普遍懷疑是乾隆皇帝參照自己的相貌所為,這正是袁崇煥故事特別詭譎荒謬的地方。

其實,更詭譎荒謬的還是對于袁崇煥冤案的平反昭雪。給袁崇煥平反昭雪的並不是他效忠和維護的明朝,而是他當年拼命抵抗或者說被凌遲罪狀里有染的清朝,這就更加耐人尋味。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乾隆皇帝下詔為袁崇煥平反,《清高宗實錄》載︰“袁崇煥督師薊遼,雖與我朝為難,但尚能忠于所事,彼時主暗政昏,不能罄其忱悃,以致身罹重闢,深可憫惻。”雖然,後世將乾隆皇帝為袁崇煥平反昭雪的根本目的解釋為崇儒重道,籠絡漢族地主知識分子,緩解滿漢兩族矛盾,但是,這樣的解釋怎麼看都很牽強。

如果按照清人所說,崇禎皇帝凌遲處死袁崇煥是因為中了皇太極的反間計。可是,袁崇煥是遭囚禁半年後才被處死的,這就杜絕了崇禎皇帝一時失察激憤誤殺的可能。因此,崇禎皇帝中反間計凌遲處死袁崇煥的理由就顯得生硬可疑,里面有了造假的成分。乾隆皇帝為袁崇煥平反昭雪的真實原因,就不能不顯得撲朔迷離。

其實,就我們現在所掌握的歷史資料來看,袁崇煥並非沒有可殺的理由,並非沒有可疑之處。比如他誅殺毛文龍當然有很多冠冕堂皇的理由,但是,個人恩怨在其中起的作用也是不可不提的。有一個很重要的結局是,就在袁崇煥誅殺毛文龍三個多月之後,少了牽制的清軍長驅直入,直搗京都,袁崇煥的自毀長城作用已經是百口莫辯。這也為他自己的被殺埋下了最致命的禍根。

還有一個很有意味的地方是清朝對于毛文龍的態度,按照很多史料所說,毛文龍勾結清軍有投降的嫌疑,所以才為袁崇煥所殺。可是,宣揚毛文龍的《遼海丹忠錄》卻一直是清朝的禁書,其間的意思就更加耐人尋味。從清朝對打敗過其祖先岳飛的憎恨的態度上看,清人並不寬宏大量,卻獨獨對于袁崇煥如此尊崇,其中的真實動機,就沒有那麼光明磊落了。

很多時候,歷史就是一盆糨糊,其間摻雜了太多的主觀臆想。透過袁崇煥民族英雄華袍下的皺褶和陰虱,仔細推敲,也許會得出相反的結論,這樣的推論簡直令人膽戰心驚。

萬維

 

 

 


上兩條同類新聞:
  • 罗马尼亚排笛/劉少奇最后一次出訪/張三丰傳奇/過度自戀毀掉美國
  • 瑪格南60周年圖片展/金色的呼唤/千萬不要借錢炒股/孔廟成賭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