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他差點成了中國的戈爾巴喬夫/艱難時世能求救哪些哲學大師/中國想左右逢源嗎
發佈時間: 3/27/2009 2:33:53 AM 被閲覽數: 194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维瓦尔第【雨 - 选自 四季】xiaoxiaowen
     

 

   
 
 
 

 

他差點成了中國的戈爾巴喬夫

 

2009-03-25
             山哥

在20世紀對世界歷史影響最大的政治家中,甦聯領袖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佔有突出
的地位。21世紀世界特別是歐洲和亞洲的相當部分的政治版圖,由于戈爾巴喬夫啟
動的改革帶來的甦聯東歐集團崩潰而重塑。今天我們依然生活在一個不太安寧的的
世界里,但是相比二戰後的40年中隨時都可能暴發第三次世界大戰,甚至整個世界
都籠罩在核戰爭毀滅的恐懼之中的冷戰時代,我們應該珍惜今天的和平歲月。因此,
戈爾巴喬夫先生對世界和平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中國和西方社會作為甦聯集團的
對立面,尤其應該感謝戈爾巴喬夫的歷史貢獻。

甦東波前後,西方熱切期待中國也出現一位戈爾巴喬夫式的領導人,帶領中國和平
演變。他們曾先後寄希望與胡耀邦,趙紫陽甚至朱熔基,但這3人其實都不可能成為
戈氏式的人物。

先說胡耀邦。他看起來頗有點像戈氏熱衷于社會主義民主和政治體制改革,也有點
像戈氏對民族分裂主義缺乏警惕。但是由于年齡和學歷關系,耀邦被鄧小平起用主
要是平反冤假錯案和克服極左路線,並不是讓他作第三代領導人。如果沒有87年學
潮,耀邦也會在小平依然主導人事盤子的14大(92年)退休。

至于趙紫陽和朱熔基,都是主導中國經濟改革的好手,卻不是鄧心目中理想的全盤
負責人。88年市場改革物價關沒闖過,直接引發89動亂。老趙那幫謀士以為民心可
用,可以借機逼退太上皇老鄧,結果被老辣的鄧二世作為幕後黑手連鍋端了。

如今大家公認,沒有6。4事件,就不會有江核心的13年第3代。

那麼誰是中共第二代預立的第3代核心呢?

答案是胡啟立。他生于1929年10月,只比戈爾巴喬夫大一歲半,比後來的江核心還
年輕3歲呢,可他87年後就成了主管黨務的常委,常務書記了。如果沒有發生89。64,
胡啟立很可能在14大晉升為總書記了。九十年代中期前後,陳雲,鄧小平等第二代
核心相繼離世,如果6。4事件發生在1999年,胡啟立就真的成了中國的戈爾巴喬夫
了。

以啟立在6。4時對官方媒體的放任自流以及對紫陽的同情,老鄧以及其他第二代當
然認定他“考試不合格”,忍痛讓他退出皇儲的核心位子。

這對中國是幸運還是不幸呢?6。4過去20年了,我們都會有自己的結論。

附維基百科 <胡啟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胡啟立 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委員
1987年11月2日 – 1989年6月24日
中共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
1987年11月 – 1989年6月24日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副主席
1998年 – 2003年
宋慶齡基金會第五屆理事會主席
2005年 – 現任
性別︰ 男
政黨︰  中國共產黨
出生︰ 1929年10月
中國陝西省榆林
配偶︰ 郝克明
親屬︰ 胡啟恆(妹妹)
學歷
1946年 - 1951年,北京大學

 

 

艱難時世,看看我們能求救哪些哲學大師(組圖)

 

本文  多維記者紀群編譯報導/每逢形勢不濟,識時務者乃求諸哲人哲理。如今,随着信用危機毫無改善和阿富汗的傷亡人數持續上升,一些人開始從過去的偉大思想家身上尋找啓發和安慰。在普林斯頓時,愛因斯坦曾在研究室的牆壁上寫下以下話提醒自己生活并不僅僅是數字:“并不是所有重要的事情都能夠以數量計的,而且,并不是所有能夠以數量計的事情都是重要的。”誠然,逝去的偉大思想家可能不會幫你付房貸,但是,他們可以通過解答生存、知識、真實、美麗和正義等更大更基本的問題讓人的感覺會更好一點。

  英國泰晤士報近日刊登記者本•麥肯泰爾(Ben MacIntyre)一篇題爲“英雄所見不同”(Great minds think differently)的文章。文章說,根據紐約時報的報導,全美去年申請哲學專業的大學生大幅增加,人們對哲學興趣的增加正好與這次經濟衰退正對比。馬克思和孔子等偉人在被美國人淡忘多年後,突然又“火”了起來。就在我們的公衆拼命要弄清楚“我們的經濟到底是怎麽了?”以及更重要的,“這次經濟衰退到底何時結束?”約翰·梅納德·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亞當·斯密和馬克思等偉大經濟學家的著作也再次灸手可熱。

  法國社會學家皮埃爾·布迪厄(Pierre Bourdieu)把維特根斯坦(Wittgenstein)描述爲“重大知性苦難時期的某種救世主”。一些人可能會在伊壁鸠魯(Epicurus)或者荷馬(Homer)那裏獲得安慰,另外一些人則可能從像漢娜·阿倫特(Hannah Arendt)這樣的現代賢聖,或者像辛普森老爹(Homer Simpson)這樣新近的哲人得到啓迪。

  如果說,有一些哲學家似乎是爲我們的困難時代而生的,那麽,其他的則不是。如果說,孔子的學說可以引起人們的共鳴,那麽,随着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戰火繼續燃燒,中國兵法的鼻祖孫子的兵書理論是否就顯得有點空洞了?随着超人露出了他的泥足,尼采(Nietzsche)對權勢的贊歌讓人難以接受,與此同時,霍布斯(Hobbes)對人性與生俱來的貪婪的陰暗看法和馬基雅維利(Machiavelli)的狡詐操縱,則預示着經濟衰退轉變爲大蕭條。

  對于偉大的思想家,也應該像對待股票一樣,謹慎待之:哲學家的價值同樣是在上下起伏的;你的投入不要超過你所可以支出的。

  孔子

  


  孔子(資料圖片) 

  在被打入中國知識冷宮中許多年以後,這位于公元前479年逝世的偉大思想家和警句家又得到了新生,改頭換面,并正式爲中國的統治者所接受。在文革期間,孔子被視爲封建主義傳統的象征,但是現在,他又流行起來:孔子學院在海外散播着中國文化,他的哲理甚至成爲監獄裏犯人的必修課,對黨政幹部的優劣評價,也要視乎他能否遵守了孔子有關承擔家庭負責和維持社會和諧的理念。

  最能說明孔子的地位完全改變的,就是一部耗資1,000萬英鎊的名爲“孔子”的傳記電影,香港知名影星周潤發将扮演孔子。當然,對中國政府來說,孔子并不僅僅是一個有利用價值的政治象征。如今,他觀點的影響力要比任何時候都更強大,而他針對财富的短暫性質上的警句正是對當今次貸最好的控訴:“君子喩於義, 小人喩於利。”

  漢娜·阿倫特

  


  漢娜·阿倫特,是原籍德國的政治理論家,以其關于極權主義的研究著稱西方思想界。她常被稱爲哲學家,但她本人始終拒絕這一标簽(資料圖片)

  漢娜·阿倫特依舊是現代最具影響力的政治哲學家之一,她對納粹主義和斯大林主義的研究,探讨了極權主義、革命、自由、權勢和傳統的本質。阿倫特在報導對納粹戰犯阿道夫.艾希曼(Adolf.Eichmann)的審訊時,曾提出過"邪惡之平凡(the banality of evil)"的概念,它的意思就是曆史上最邪惡的事情之所以能發生就是因爲普通老百姓太天真,太容易信任領導的話。這提出一個令人不安,但是,同時是永恒的問題。就是,邪惡到底是激進,還是不平常,或者還是普通人服從命令的結果。

  就在羅伯特·穆加貝(Robert Mugabe)踏着血泊抓住權力的同時,他的妻子同樣會外出購物,看起來,邪惡就如阿倫特于1963年寫下那句話時一樣平凡。

  辛普森老爹

  


  辛普森一家是最普通的美國家庭,他們用自己荒誕的經曆諷刺着當代美國社會的生活和文化。人們普遍認爲,任何領域内受到關注的個人、團體和組織,都有可能成爲該片影射的對象。幾乎所有的社會議題在劇中均有體現(資料圖片)

  這位在春田鎮(Springfield)裏的聖賢,被第4頻道電視觀衆選爲曆史上最偉大的電視角色。他也可能是我們時代的一位完美的哲學家:庸俗、粗魯、懶惰、肥胖、無能、令人喜愛、忠誠、以及具有驚人的洞察力。辛普森老爹是一種令人寬慰的人類災難,一個顯然無可救藥的角色,可是,盡管他不斷犯下自找的低級錯誤,卻又非常的樂觀。他做父親的理念更是難以比拟:“孩子們是最好的......你可以教他們去恨你所恨的東西。而且,有了互聯網和所有那些東西,他們幾乎是自己養大自己。”辛普森老爹還使得語言更加豐富多彩,給牛津英文字典添加了“Doh”這個詞,通常出現在當他傷到自己,顯得比平常更愚蠢,或者某些非常糟糕,而且是因他而起的事情快要發生的時候-這一單字可以概括我們現今這段困難重重的時期。當我們穿着内褲,拿着啤酒倒在我們正在崩裂的生活沙發上時,我們隻需要想想辛普森老爹的永世名言:“沒有什麽問題大到不容忽視的。”

  伊壁鸠魯

  


  古希臘哲學家、伊壁鸠魯學派的創始人。伊壁鸠魯成功地發展了阿瑞斯提普斯(Aristippus)的享樂主義,并将之與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論結合起來。他的學說的主要宗旨就是要達到不受幹擾的甯靜狀态(資料圖片)

  希臘哲學家伊壁鸠魯的思想被不公平地總結爲“吃、喝,并變得快樂。”但是,伊壁鸠魯主義并不僅僅是一個當世界面臨危難時去狂歡的邀請函;相反,伊壁鸠魯隻是認爲,因爲我們影響事件的能力有限,不論事情的結果如何,我們應該于内心找到平和,接受結果。自我的欲望必須節制,平和的心境可以幫助我們忍受痛苦。如果,如今政府的擴大貨币發行量讓你感到不适,那麽,伊壁鸠魯墓志銘可能會有所幫助:“我過去不是;我曾經一直是;我現在不是;我不在乎。”

  J.M.凱恩斯

  


  英國經濟學家,因開創了所謂經濟學的"凱恩斯革命"而稱著于世。(資料圖片)

  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經濟思想家凱恩斯來勢洶洶的回到了潮流的前頭。凱恩斯主張用政府幹涉來緩和經濟衰退的影響,但是,上世紀70年代,當貨币主義和穩定價格成爲主流後,他的思想失寵了。如今,凱恩斯再次成爲了國王,世界各國政府都盡其所能來面對金融危機:次貸危機後的政府救援政策,财政刺激計劃,增進本國消費和救助搖搖欲墜的銀行業等措施,都來源于凱恩斯的理論。“凱恩斯政策的突然複蘇一改過去幾十年的正統政策,”金融時報最近觀察,得出的如是結論。

  假如凱恩斯地下有靈,可能會對世人重新認識自己的狀況苦笑,因爲他曾預言:“那些相信自己不會受到任何知識影響的實幹家們通常是某些已經去世的經濟學家的奴隸。”長遠來看,就像凱恩斯說的,我們都是死人:但是,在短期裏,如果凱恩斯是錯的,那麽,我們所面臨的困難則要比我們所曾想象的還要大。

  卡爾·馬克思

  


  卡爾·馬克思(資料圖片)

  現在正是卡爾·馬克思可以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的時刻了。因爲,按照馬克思主義的觀點,金融危機最終顯示出,資本家壟斷的資本主義正因爲自身的内部矛盾的壓力下崩潰。根據亞馬遜(Amazon)網站的資料,從經濟危機開始以來,《共産黨宣言》的銷售量上升了700%,《資本論》的銷量增加了2倍。一家東京出版社正在出版漫畫版的馬克思《資本論》,以迎合那些喜歡用喜劇色彩來欣賞對資本主義的批判分析。

  馬克思主義複蘇的最顯著的例子,可能還是一名中國制片人計劃上演的音樂劇《資本論》,要以戲劇的方式來闡釋馬克思的理論。現在,讓我們一起來說:“競争是通過降低商品價格來開打的......”

  孫子

  


  孫武,字長卿,即孫子,春秋未著名軍事家。齊國人。《孫子兵法》曆來被稱作“兵經”。這本書總結了春秋末期及其以前的戰争經驗,比較系統地涉及戰争全局問題,總結了若幹至今仍有科學價值的作戰指導原則,是不朽的軍事名著。對後世産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資料圖片)

  中國軍事戰略家、《孫子兵法》的作者孫子,是伊拉克戰争初期被首選的哲學家:他的戰争理念雖然已經曆25個世紀,但是,仍然反複地被戰場上的指揮官們沿用,而且,甚至所有士兵都人手一冊《孫子兵法》。五角大樓自豪地引用這位道教兵法大師的話:“孫子非常清楚,戰前、戰時、和戰後達到‘震懾’的極端重要性。”

  鑒于伊拉克戰場之後發生的事件,此起彼伏的抵抗,以及伊拉克和阿富汗無止境的戰火,孫子的哲理,似乎不再成爲絕對無誤的軍事取勝的關鍵。事實上,戰端一開啓,可能我們就應當牢記孫子說過的一句話:“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經之以五事,···一曰道。”

  尼科洛·馬基雅維利

  


  意大利政治家和曆史學家,以主張爲達目的可以不擇手段而著稱于世,馬基雅維利主義也因之成爲權術和謀略的代名詞。(資料圖片)

  這位傑出的劇作家、詩人和政治哲學家,馬基雅維利,人們懷疑,還是一名地地道道的混蛋。他對權勢不屑一顧的态度,以及爲了維持權勢的爾虞我詐的虛僞手段,可能在“高級幕僚”(spin doctors)和“僞材料”(dodgy dossiers)的時代帶着現代回音,但是,馬基雅維利對謊言的熱愛,以及毫無内疚感的表現,讓人難以解釋。“一名明智的統治者當守信會危害他自身的利益時,應該永遠不守信,”這位馬基雅維利思想的始作俑者如是寫道。幾乎再也找不到有其他的哲學家作出如此負面的形容。

  黑手黨老大-托尼·索布拉諾

  


  這部HBO有線電視網推出的黑幫題材劇集如同一部精彩的長篇小說,全景式地展開了一個黑幫世界,同時又以心理學家的敏銳挖掘出主角的内心世界。該劇最爲引人入勝之處在于借寫一個黑道家族,實際上卻寫出了無數個普通家庭遇到的普通煩惱。沒有了喧鬧的槍戰與追逐,取而代之的是更多關于現實、關于生活的思考,這樣的電視劇使人充分感受到對于觀衆智慧的尊重。(資料圖片)

 

 

主動向美元發難 中國想左右逢源嗎?

 

華爾街日報

本文網址:http://www.backchina.com/news/2009/3/27/34642.html
  中國呼籲新設一種貨币來取代美元的世界儲備貨币地位,這一表态成了本周全球各大媒體重點報導的内容。中國選擇在20國集團倫敦峰會前夕發出這個呼籲是再合适不過了,這使中國能把自己對美元的擔心上升爲整個國際社會的憂慮。

  以美元作爲支撐世界金融體系的全球儲備貨币可能确實存在問題。而當前這場金融危機可能一定程度上也要歸咎于美元這種全球儲備貨币。但中國卻是出于其自身利益向美元發難的。它擔心美元暴跌會損害其2萬億美元外彙儲備的價值。由于美國政府資産負債狀況的急劇變弱,美元貶值的威脅突然之間已變得更加迫在眉睫。

  但中國正試圖左右逢源嗎?多年來中國一直是美元全球儲備貨币地位的受益者和推動者,而它現在正将自己視爲受害者。

  今天的問題隻不過是中國自覺選擇重商主義發展戰略的自然結果。要評估中國對美元前景的擔心是否合理,需要對中國領導人選擇的重商主義發展戰略做一個得失分析。

  中國的發展戰略一直既簡單又專注:那就是不惜一切代價增加出口。爲實現這一目标,中國一直将人民币彙率保持在低估狀态。這種重商主義戰略是有實證支持的。比如哈佛大學的丹尼•羅德裏克(Dani Rodrik)近期進行的學術研究就證明,一個國家使本币彙率低估是擺脫不發達狀态的有效方式,此舉能推動經濟長期增長。因此,中國的發展戰略是明智的。

  但低估的彙率以及由此導緻的出口迅速增長卻也造就了巨額經常項目順差。中國政府爲阻止人民币升值一直在幹預外彙市場,這導緻中國積累了大量外彙儲備。大量增加的外彙儲備是中國重商主義發展戰略的一種結果,明白這一點很重要。如果中國允許人民币升值,它的經常項目順差早就會下降了,中國現在也不必再勞神“擔心 ”其外彙儲備的安全性。

  中國現在真正應該擔心的是要爲重商主義付出的代價:其2萬億美元外彙儲備的價值嚴重縮水。雖然中國早就知道這種風險不可避免,但由于美國财政狀況的急劇惡化加大了美元下跌的可能性,這種風險已變得更加迫在眉睫。假設美元彙率下跌以及人民币彙率的相應調整使中國外彙儲備的價值縮水20%,這相當于中國損失了4,000億美元資金,大約是中國國内生産總值的10%。

  中國從重商主義推動經濟增長中獲得的好處能超過它在外彙儲備方面蒙受的損失嗎?假定中國更關心增長而不是消費(我們想依據中國領導層公開對外表露的優先關注事項來作此分析)。再假定由于人民币彙率低估,一段時間内中國确實取得了比彙率未曾低估更高的經濟增長。

  爲了增強說服力,讓我們假定重商主義的實施在10年時間内可使中國的生産力每年多增長1個百分點(這一估計偏于保守,但與羅德裏克等人的估計相一緻)。那麽 10年後,中國的GDP将比不實行重商主義高10%。受外彙儲備縮水影響,這10年中将有1年多增加的GDP會因此喪失。但重商主義帶來的GDP多增長好處是長期性的,不僅會使這10年中每年的GDP都多增加一部分,而且也會使這10年之後每年的GDP都多增加一些。雖然對多增出這部分GDP的精确量化取決于許多假定先決條件,但這些GDP增量總的數量級是明确的:重商主義對GDP的貢獻的要遠遠超過外彙儲備縮水導緻的财務損失。

  所以中國應該承認如下事實。它有意選擇了重商主義發展戰略。這一戰略帶來了大量被中國領導層所看重的好處。不過實施這一戰略也必須付出财務代價,這種代價是與這一戰略給經濟增長帶來的好處密不可分的,實際上是這一戰略的另一面。因此,雖然中國呼籲重新評估美元的全球儲備貨币地位值得歡迎,但中國不應試圖通過這些呼籲來避免承擔重商主義戰略的财務代價。這些代價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它們隻是中國從重商主義戰略中所獲好處的一個零頭。

  世界近來發現拯救債務人是件十分困難的事。如果世界最大的債權人也必須被拯救則另當别論。而要求這種拯救似乎正是中國呼籲改變美元全球儲備貨币地位的真正動機。

  鑒于中美兩國間的貿易和資本流動,用拉什迪(Salman Rushdie)的話說,兩國現在像是一對相互朝對方身上排洩的連體嬰。中國是自願選擇與美國成爲連體的。它已享受了由此帶來的好處,現在又想通過與美國分離而免于被對方拖累。這既不合理也不應發生。

  (編者按:本文作者Arvind Subramanian是彼得森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的高級研究員兼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的高級研究教授。)

 


上兩條同類新聞:
  • 誰將折騰中國?/毛澤東欣賞武則天/千萬不要在中國做窮人/乔瓦尼音乐
  • 抒情精品/AIG 綁架美國政府.../年收6萬紐約人的日子/物價比較/袁崇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