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篇文章雖然有點寫野史的味道,但是在揭示還原曆史人物的品格和智慧上還有其可取之處。
潤濤閻 8-25-08
曆史的資料表明,當年鄧小平并不敢動華國鋒。華國鋒一舉粉碎四人幫,就連葉劍英都認爲華國鋒絕不是窩囊廢。鄧小平給華國鋒連寫兩封效忠信,内心裏充滿了對華國鋒的佩服。那麽,鄧小平是怎麽突然長出了幹掉華國鋒的豹子膽了的?潤濤閻通過對那段曆史的研究發現:玩弄華國鋒的不是鄧小平,而是胡耀邦!
起初,葉劍英的幕僚在毛澤東死的當時建議葉劍英接近華國鋒。葉劍英說他不了解華國鋒這個人,無法去溝通。華國鋒言語不多,屬于低調行事的人。當時的老一代無産階級革命家們對華國鋒都不了解,其中當然也包括鄧小平。但有一人非常了解華國鋒,他就是胡耀邦。
1962年,毛澤東派胡耀邦到湖南。在那裏,胡耀邦跟華國鋒共事一年半。在那段時間裏,二人成了無話不談的朋友。華國鋒認爲胡耀邦是爽朗性格靠得住的人;胡耀邦知道華國鋒是個厚道老實人。
華國鋒當權後便想到了當年好友胡耀邦,讓他當有實權的中央組織部長。組織大權就交給了老朋友。胡耀邦當上組織部長第一件事情就是落實華國鋒撥亂反正的指示,此時胡耀邦想到了薄一波。薄一波是文革中六十一叛徒集團案中活着的最高人物。胡耀邦認爲,薄一波是有能力的,把他解放出來,就等于是薄一波的恩人了。叛徒集團案對薄一波來講如同壓在身上的磐石。
胡耀邦見了鄧小平,看到鄧小平有調動軍隊打越南奪了葉劍英實際軍權的喜悅,也有不得不給毛主席的接班人華國鋒賣命的苦衷。胡耀邦想起當年跟鄧小平共事的歲月,那是鄧小平複出後與時任科學院黨委書記的胡耀邦一起搞了個“彙報提綱”而共同挨整的過程。毛澤東最後一次打倒鄧小平時給他的罪狀之一就是“三項指示爲綱”其中之一就是“彙報提綱”而這個“彙報提綱”不是鄧小平搞的,而是胡耀邦搞的。這就使他倆成了患難與共時經曆了考驗的戰友了。
鄧小平突然想起了胡耀邦當年曾經跟華國鋒共過事,便問及華國鋒其人。胡耀邦告訴鄧小平,華國鋒忠厚老實,說穿了就是個大草包。鄧小平聽後吃驚不已,覺得胡耀邦看人不準,也就沒再細究。
胡耀邦知道,鄧小平想讓華國鋒當傀儡但不知道華國鋒是否肯交權。胡耀邦認爲,鄧小平老了,又想改變毛澤東的終身制搞年輕化,又想實際掌權,那必然是太上皇了。華國鋒肯定會願意當鄧小平的傀儡的。問題是,自己比華國鋒年齡還大,不可能有作爲了,隻能當個組織部長了。想到當年與華國鋒共事時,怎麽自己的心眼也比他多多了呀,怎麽會讓他當主席,自己當部長?鄧小平能甘心,我胡耀邦不甘心啊。既生瑜何生亮!糟糕的是:我是瑜而他根本就不是亮啊。是可忍,孰不可忍!
在中央政治局開會的時候,胡耀邦突然給華國鋒提點小意見。就像溫水煮青蛙,一點點加溫。華國鋒一開始以爲是朋友之間的互相提意見,便沒有吭聲。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嘛。何況自己提出要搞黨内民主,不能搞一言堂了。可是,鄧小平立刻認同了胡耀邦跟自己說過的話,連陳雲等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家們立刻發現華國鋒不是個英明領袖。要是真的英明,當即給胡耀邦一個怒喝,大家都會跟着華主席對胡耀邦搞突然襲擊無理取鬧猛烈抨擊。這可是效忠的好機會呀。然而,好面子的華國鋒錯過了這個機會,讓猛虎們知道了華國鋒就是一頭竄到貴州的驢。古人都說天上龍肉最香,地上驢肉最嫩。
鄧小平本來還在考慮如何讓華國鋒當傀儡呢,胡耀邦都不認同了。鄧小平想了想,讓華國鋒當傀儡,以後麻煩還是有的。那就是自己就成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了。華國鋒的權力畢竟不是自己給的,而是毛主席給的。這跟漢獻帝與曹操的關系一模一樣。還不如幹脆卸磨殺驢,把這驢肉分着吃了算了。那就讓胡耀邦幹吧,畢竟胡耀邦聽話多了。
鄧小平的想法與陳雲的想法似乎心有靈謀,還沒說出來呢,倆人立刻一點即通。這樣,按照鄧小平的安排,驢肉分三塊:頭部(指揮黨的槍杆子--軍委主席)由鄧小平吃;肚子(黨中央主席)由胡耀邦吃;四條大腿(國務院總理)由趙紫陽吃。剩下的,就一馬勺燴了,讓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家們喝湯,按照劉邦把項羽老爹活蒸了後劉邦也要喝一碗老爹的肉湯的說法,那叫“分一杯羹。”
這樣,中南海内外白天互相串聯,互通情報;晚上燈火通明,暗潮洶湧。胡耀邦出頭幹掉華國鋒的組織工作、宣傳工作按部就班地進行着。首先,要清君側。鄧小平此時便安撫華國鋒,說我是支持你的,但汪東興不行,紀登奎不行,吳德不行,這些人要下去。華國鋒此時知道清君側後自己也許會大權旁落,回家練毛筆字去,但考慮到跟鄧小平對抗,唯有啓用汪東興宮廷政變方式。 吳德陳錫聯等人如同熱鍋上的螞蟻,惶惶然去找汪東興,說這樣下去,不僅我們都完了,華國鋒也會被幹掉的!汪東興不以爲然,告訴吳德他們說,華主席關鍵時刻有魄力力挽狂瀾,你們就等着好消息吧。毛主席不會看走眼的,這個世界上沒有人甘願把到手的權力讓出來的。再說了,華主席要是個窩囊廢,他也逮捕不了四人幫啊。葉劍英自己親自說的,逮捕四人幫這事,葉帥他不敢幹,鄧小平也不敢幹。
汪東興此時以爲,鄧小平還在北京,還在北京衛戍區中央保衛局的監控範圍内。隻要華主席一聲令下,汪東興吳德聯手就把他給幹掉了。那麽多“篡黨奪權”“搞陰謀詭計”的罪證,還不好找?哪條不違反黨章不違反國法?至于後事的說法,那怎麽說都成。曆史是強者說了算。
這個道理華國鋒是清楚的,但他自己要反複考慮,在北京幹掉鄧小平,此時已晚,無法向全國人民交待。而且,北京以外的各大軍區司令員都不是自己的人,都聽鄧小平的指揮。這樣,殺掉鄧小平後内戰打起來的可能性非常之大。爲了個人的權力,讓北京市民遭受戰争創傷,這麽做不符合華國鋒的人品。華國鋒便決定以犧牲自己的權力甚至生命來換取國家不打内戰。當鄧小平讓華國鋒手下的幹将們包括汪東興吳德下台時,華國鋒沒有阻攔。汪東興預測的事情沒有發生。他們感到華國鋒出賣了他們而換取自己給鄧小平當傀儡的籌碼。連陳永貴都看不起華國鋒了,罵他丢卒保帥太缺德。
然而,事情的根本是鄧小平對提拔他的葉劍英恩将仇報。這是葉劍英本人也萬沒想到的。沒有了葉劍英的軍權護駕,華國鋒隻好交權,因爲鄧小平知道華國鋒不會爲了個人權力而打内戰的。打内戰結局必然是魚死網破。打完越南以後,華國鋒再想幹掉鄧小平已經太晚了。即使幹掉了,魚死網破,内戰打完後,華國鋒汪東興吳德隻能是遭到清算。
此時的葉劍英隻能考慮自己的後果了。他不能跟華國鋒一起滅亡,便自保,配合鄧小平搞掉華國鋒的台柱子。
事情安排好了,華國鋒的台柱子汪東興吳德紀登奎都下去了。然後告訴華國鋒,讓他交權。葉劍英在電話裏告訴華國鋒,隻有和平交權才是上策。看到葉劍英出賣了自己,華國鋒隻好認栽了。胡耀邦讓趙紫陽陪同宴請恩人加好友加同事華國鋒,在酒桌上跟他說,讓他合作。因爲開中央全會還是要華國鋒主持的,否則就是政變性質了。幹掉英明領袖華主席,那時的全國人民是不答應的。北京天安門廣場鬧事是可能的。
華國鋒參加了胡耀邦的宴請,他想告訴胡耀邦:你别高興的太早。三杯酒下肚,誰也不想喝了,胡耀邦便提議猜拳。
哥仨好啊,全來了啊。
吃驢肉啊,感情厚啊!
華國鋒出的是布,胡耀邦出的剪子,華國鋒隻好舉杯一飲而盡。趁着酒興,他說:“你兩個,加上鄧小平,等于我一個。”
胡耀邦聽出了華國鋒的意思,看來不需要直接告訴他這頓酒席的含義了,華國鋒全明白了。但隻好打岔說:“我和紫陽加起來,還比不上你呢。”他倒沒敢說鄧小平同志也比不上華國鋒。畢竟言多語失,酒後的話不是鬧着玩的。誰知道以後趙紫陽怎麽跟鄧小平說呢。華國鋒告訴二位:“希望你們二位總結我的教訓,千萬莫要重蹈我的覆轍。”胡耀邦哪裏想的到後來自己的下場會更慘?
他還繼續開導曾經共事4次的老朋友:“華國鋒同志,上下升貶,這是政治鬥争中的家常便飯。一個政治家,要準備兩手,—是整人,二是挨整。你這小小變動,根本算不了什麽。我、紫陽,特别是小平同志,大起大落多少次啊!”
聽到這話,趙紫陽想起了一隻躺在草木林中受了傷的警犬。跟受了傷、流着血的人在—起,仍然是很危險的。此時華國鋒畢竟還是黨中央主席,軍委主席,國務院總理。趙紫陽對胡耀邦說:“不要提那麽多了,這些還要經中央全會讨論,究竟中央全會能不能批準,還不一定呢。”華國鋒說, “你還想給我點安慰。”胡耀邦告訴華國鋒:“紫陽說得并不錯。我們希望我們還能在一起合作共事。咱們三個人中,你年齡最小,希望還是很大的。來,爲将來幹杯!”
華國鋒連連搖頭:“共事?哈哈,你曾經跟我共事,抓到了我的軟肋,配合了小平,我哪裏還敢再跟你共事?别讓我當你的副主席跟你共事,我不會幹的。你說什麽‘将來’哈哈,我們應該爲你榮升黨中央主席幹杯!我配合你們,和平交接所有的職務,我不會鬧事的。”“好,這可是你親口說的,紫陽作證!幹杯!”“我說話從來算數,決不會當面是人,背後是鬼!放心吧!”胡耀邦說:“國鋒同志的話,我是深信不疑的!”
聽了胡耀邦的話,華國鋒暗忖:我不恨鄧小平,他畢竟不是我的朋友。在我背後捅一刀的,竟然是我幾十年認同的“可信賴的朋友”以“胸懷坦蕩”自稱的胡耀邦同志。華國鋒自言自語道:恩将仇報者,必遭報複。隻要死不了,我就好好活着。多練練太極俯卧掌,就能看到胡耀邦的結局。 這篇文章雖然有點寫野史的味道,但是在揭示還原曆史人物的品格和智慧上還有其可取之處。
潤濤閻
胡耀邦得到了華國鋒給他的人事權後便極力讓薄一波從叛徒集團案中解放出來。薄一波出來後對胡耀邦自然感恩戴德,全力支持胡耀邦。直到趙紫陽搞什麽“黨政分家”時,薄一波還是站在胡耀邦一邊的,因爲他認爲鄧小平不會幹掉胡耀邦的。趙紫陽搞經濟可以,但玩權術遠不是胡耀邦的對手。
鄧力群等人一直對胡耀邦趙紫陽不滿。胡耀邦搞的第三梯隊讓鄧力群痛苦不堪。鄧力群便從小報上找到了諷刺胡耀邦第三梯隊的順口溜,把它交給了鄧小平。鄧小平把這個順口溜也轉給了薄一波等人,隻是沒說是誰交給鄧小平的。順口溜是這麽寫的:打牌一夜兩夜不睡, 跳舞三步四步都會, 搞女人五個六個不累, 喝酒七兩八兩不醉, 工作九年十年不會。 要問此公是誰, 黨的第三梯隊。
薄一波看後立刻想到不管這是誰送給鄧小平的,但胡耀邦要是下台,得勢的必然是趙紫陽。薄一波回憶起了自己的一生,說什麽論本事也不輸給華國鋒胡耀邦趙紫陽他們啊。人都是有自信的,尤其是爬到人上人的人。
薄一波立刻想到胡耀邦可能跟鄧小平有比較大的分歧了,否則鄧小平不會把這個東東交給我的。讓我取而代之?這個可能性應該是有的。唯一的麻煩就是鄧小平還有大家都會認爲我薄一波跟胡耀邦是一撥的,我要跟他劃清界限。但現在攻擊胡耀邦還太早,先得給趙紫陽搞個小鞋穿。于是,薄一波也在小報上找到了趙紫陽與胡耀邦“黨政分家”政府那攤第三梯隊的順口溜。他便把這個順口溜交給了鄧小平。順口溜是這麽描述政府部門如何選擇第三梯隊的:
東廠當官東廠亂, 調到西廠照樣幹。
西廠當官西廠愁, 調到南廠去當頭。
南廠當官南廠虧, 調到北廠當指揮。
北廠當官北廠糟, 升到局裏管指标。
那時每個局都有管指标管計劃的副局長。而副局長就是這麽升
上來的。
薄一波發現鄧小平也對趙紫陽的工作時有批評,便認爲此時是幹掉胡耀邦的時機了,便到處活動,便把所有社會不穩的因素統統算在胡耀邦的帳上。
胡耀邦此時才徹底明白什麽叫“恩将仇報”什麽叫“前車後辄,”眼前華國鋒的眼神在不停地晃動,腦子裏閃爍“報應”二字。
薄一波成了幹掉胡耀邦的馬前卒,但胡耀邦下台後,薄一波什麽也沒撈到。他說什麽也搞不懂:鄧小平對葉劍英恩将仇報而得了軍權成了太上皇;胡耀邦對華國鋒恩将仇報得了黨主席;這都成了傳統了,可憑什麽到我這兒就不靈了?我對胡耀邦恩将仇報爲何就什麽都得不到了?請問:天理何在?法理何在?良心何在? 薄一波死前都搞不明白:天理,那是唯心主義者才掌握的東西,與徹底的唯物主義共産黨沒什麽關系;法理,那是被強者随時玩弄随時更換的妓女,初一、十五不一樣; 良心,那個東東對政治家來說,隻有被利用的使用價值、出賣價值,沒有保存價值。 薄一波感歎,還是曹雪芹看得準: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到頭來都是給别人做嫁衣裳。 并非鄧小平看不上薄一波,而是鄧小平終于認識到“恩将仇報”成爲傳統後如果不拔刀斬斷這個傳統,自己前邊死,後邊就遭鞭屍。隔代指定的接班人也隻好效仿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