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the West Lake/十字架自缚找工/中美差距/西方的教堂中国的庙
發佈時間: 5/7/2009 2:24:57 AM 被閲覽數: 126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新世纪音乐】Kitaro 喜多郎 - Impressions of the West Lake /Xiaokanshijie/WENXUECITY
     

Kitaro 喜多郎 - Impressions of the west lake (2009)
艺 术 家:Kitaro 喜多郎
专辑名称:Impressions of the west lake
唱片公司:DOMO
发行日期:2009年4月28日
音乐流派:Newage, Soundtrack

专辑介绍:

《Impressions of the west lake 印象西湖》是张艺谋导演的大型音乐剧,音乐由格莱美奖和金球奖获奖艺术家、世界音乐大师 Kitaro 喜多郎 谱写。两位大师级人物的配对实属罕见。另外,Kitaro 与 作曲家 Randy Miller 的第一次合作也碰撞出灿烂的音乐火花。
其中一个亮点是歌星张靓颖的演唱。专辑唱片介绍中形容张靓颖为一个天赋的年轻演员,冉冉上升的中国流行明星,用其令人惊艳的嗓音为同名歌曲献唱。喜多郎当初在听到张靓颖的声音后,非常惊喜,称之为天籁。并从录制的多个版本中选中了张靓颖自己创作的英文版本歌词,决定在美国和日本发行的英文版本由张靓颖担当主唱。

专辑曲目:01. The Inmost Feeling Ripples 内心涟漪
02. Aria Di West Lake 西湖咏叹调
03. Fish Dive In The Lake 湖之跃鱼
04. The Moon On The Lake 湖中之月
05. Impressions Of The West Lake (Vocal - Jane Zhang) 印象西湖雨
06. Zen 禅
07. Lotus 莲花
08. Reflection Of The Moon 水中倒月
09. Romance 浪漫
10. Spirit Of The West Lake 西湖神采

 
 
 
人都疯了!
 
北京CBD女白领十字架自缚找工作(组图)
 
 
网易

现在的人为了找工作无所不用其极,今天发生的事要不是亲眼所见,真的让我难以置信。今天去国贸CBD办点事,路边看见一个美女身上背着巨大的十字架。开始我以为在拍电影呢,走近一看才发现,原来该女是在用这种方式找工作。彻底被雷了!

美女背的十字架比她人还要高,而且这个十字架还有一个特点,很像香烟,还有过滤嘴。而她脖子上挂的牌子更是让人无语。我仔细辨认了一些,原来是找工作。 为了找工作,人们都疯了,不管不顾了,挺漂亮小姑娘非要用这种办法求职,工作真的这么难找吗?依我看她不是为了工作,而是为了成名。如果真的因为抱怨老板抽烟把你裁了,你就用这种方式报复老板,那你的性格也太偏激了!会议室抽烟哪个公司没有!

 

 
 

 

普通人親身經歷到的中美差距

 

 

佚名


來美國已經很久了。沒有什麼是十全十美,美國的制度也一樣。但這並不表明我們和美國的差距不存在。寫上這些話,目的在于避免有人胡亂給我戴上崇洋媚外的帽子。因為我始終覺得,別人的缺點不是我們墮落的理由,只有認識到自身的缺點,才能談得上改進。 當然美國的制度也存在很多問題,但是我們也要認識到我們的不足。請不要拿這個來做擋箭牌!
­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公安局政委女兒冒名頂替上大學”中國現在缺少的就是公平的環境。這篇文章讓我想到了我中考的一件往事,那個發生在我身上的不公平。我1997年中考成績還被故意改低。按照我的真實成績,應該是全縣前三。

戲劇的結果是︰我們中學教導主任去縣里拿成績,回來說我是全縣第三。我看到各科成績後,發現成績不對。然後對照答案,發現數理化算下來差44分之多(因為數理化答案就在那里,很容易算。我打死也不相信我的物理得了77分)。

我在農村,後來我找親戚去城里招辦看成績,人家說被縣重點錄取了就是了。這個時候我才發現這個改了的成績是全縣第九。太搞笑了,居然和教導主任專門去縣里取成績的結果不一樣!

後來我上了我們縣城的高中,一天我去一個老師家,他問我︰“你知道你的中考成績被人改了麼?” 我說知道,大致說了經過。關于細節人家閉口不再談。因為人家只是個普通老師,還要在這個學校混呢。這一切都印證了改成績是事實,否則一個平白無故的人不會突然問我這個問題。我不知道為什麼我的中考成績被改低,但是顯然背後有不可告人的勾當。 往事已去,也許改了我命運的行程。但是不知道他們會不會受著良心的譴責? 現在想起來自己當時在烈日下行走在去初中的鄉村公路上去見班主任,是那麼的感到無助。

美國的法庭由普通的沒有偏見的人員隨機構成陪審團(會有很多問題來判斷你是不是有偏見),能夠盡量的保持公平的判決,也避免了賄賂。當然美國的律師很花錢。illinois是美國著名的腐敗州。目前有4位州長都在監獄。就是目前遭受電話門的前州長的判決,我看到的消息說也要找沒有偏見的人作陪審員,因為媒體的報道,找到沒有偏見的人很難。我們始終覺得我們中國人重感情,但是我慢慢的覺得這種人情政治太狹隘,只關心自己的朋友家人親戚,對其他的人則是漠不關心,同時一有事情即是通過正常的渠道理應可以辦理也要不由的問“有熟人麼?”。而忽略了社會大義和公平。
­
美國是車輪上的國家,這兒絕大部分開車的人很有禮貌,會主動讓行人和騎車人先過。這也許和這邊嚴格的法律相關。但是國內的法律也不是沒有,但是人情法太多。這樣才會在國內時不時發生倒車回來碾死人的悲劇。國內很多開車的人太跋扈。窮人沒有安全感,大家都很浮躁。
­
另外就是購物環境的問題。想起去中關村買電器,那個陣勢就像打仗。奸商到處是,一出店門就不認帳的比比皆是。很多人買電腦都請懂電腦的去驗機,生怕少了這個,換了那個配件。退貨更是難上加難。
­
美國退貨比較簡單,一句“I don't like it”就可以作為退貨的理由。我想了想,如果這句話在中關村,店主肯定很破口大罵︰“你不喜歡你買,你有病啊?!” US有些網店寄來時就有退貨時要用的郵寄postage標簽,這個退貨的郵費他們會幫你付。至少我買的nike和reebok的鞋是這樣。
­
另外美國的很多商店即使是網店,都有price match服務。就是你買的東西一個月之內如果這個店(或者其他店)比這個價格低,你可以要求退還差價。我的DMC-FZ28相機是從vanns.com買的,收到相機後一天,發現vanns.com的價格比我買的時候低了。我發了封email說明了情況,他們就給我退了差價到買相機時的用的那個信用卡。

美國refurbished 或者recertified的商品,都會標明,當然價格上比brand new的便宜很多。不想國內把演示機當新機來賣。
­
在美國要生存,信用很重要。我當時沒有信用記錄,沒有那家銀行願意給我信用卡,即使我有他們銀行的借記卡。無法只能申請了單位里面的credit union的信用卡(需要看單位badge)。信用高的人可以享受低利率的貸款(比如說home mortgage)和好的信用卡的rewards(cash back,thank you points用來換gift card等),另外信用記錄好的人相應的車保險費也會受到優惠。
­
我發現我們民族的人喜歡在比較中得到有一種優越感,當然我覺得也包括我在內。但是我慢慢的發現這種刻意的比較會讓你喪失很多快樂。所以別人說我們中國人喜歡窩里斗。我覺得這是事實,我們就是不能那麼的團結起來。為什麼“一個中國人是一條龍,一群中國人就是一群蟲" 呢?內耗是我們很大的浪費。再另外就是國內的行政人員都很大爺,人民是他們的僕人。
­
反正實話實說的發發牢騷,也是看到那片文章
­
有感而發。希望我們的國家能夠真正的富強。

 

 

中國官場小說暢銷勢頭不減

 

 

自由亞洲電台    2009-05-01
中國今年第一季度出版了123種所謂"官場小說",官場小說暢銷的勢頭不見衰減。批評界人士表示,腐敗嚴重是官場小說暢銷的主要原因,然而當下官場小說的文學性不高。

《中國青年報》援引作家陸天明的話說,不是所有涉及官場的作品都歸類為官場小說,"揭露官場黑暗的才是官場小說,我們更願意稱之為‘反腐文學'"。既然更願意用"反腐文學"一語,為什麼又不用呢?道理很簡單︰在中國,如果有兩種大致相同的說法,一些人喜歡選擇那個不太直露的說法。

關心中國文學現狀的華裔作家、批評家董鼎山表示,官場小說在中國的暢銷得益于老百姓對官場的好奇,但是當下的官場小說大多談不上有什麼文學性︰

" 社會這種現象啊,這種政府官員的腐敗行為很普遍的樣子,一般平民當然對這方面更有興趣,這是很自然的現象。他們主要就是看一看官場的背後到底有什麼秘密。我們年輕小孩子的時候,有個《官場現形記》,那個時候,我看得津津有味。一般老百姓平民對這方面就比較有興趣,因為官場是高高在上的,他們在底下,對這方面內容當然有興趣。這種書不會有文學性,主要是講故事。暴露黑幕的小說,這不是文學嘛,根本沒有文學價值。"

懂點文學的人都知道亞里斯多德的淨化論,意思是說,悲劇文學有助于淨化人的情緒。這個理論套用于中國反腐小說的功能,似乎也可以。杭州作家昝愛宗說,中國老百姓只有通過看反腐小說,才可以讓自己對腐敗的痛恨得到宣泄︰

" 因為,老百姓對腐敗的痛恨沒有出氣口啊,只能從官場小說里面來尋找,總認為官場小說能給他解心頭的恨吧。因為,官場小說一般最後的結果是,腐敗的官員被抓起來了,他的腐敗也露餡了,最後他的結局也很慘。這樣,老百姓比較解恨。以前清朝不有個《官場現形記》嗎?現在老百姓也需要新時代的《官場現形記》。官場小說流行,也就是老百姓的一種心理吧,他希望看到官場腐敗的一面,然後又希望看到他被查處的一面。這樣,他心里面會平衡一點。老百姓心里面確實壓抑,只能通過小說尋求一種安慰,也是一種無奈之舉啊。"

昝愛宗說,官場小說的盛行,還與官本位主義有關;權力的作用在中國人的生活中無處不在︰

" 就是說當官的權力太大了。老百姓辦一個戶口,去求當官的,你遷一個戶口,要去求當官的,你上個學、報個名,也得求當官的,你轉個校也要求當官的。無形中的任何事情,比如生個孩子,計劃生育要罰款,獨生子女證,也要求當官的。你死了人,不想火化,也得求當官的。反正從生老病死,幾乎沒有一個是不求當官的。所以,當官在老百姓心目中就是吃香的,喝辣的,抽的煙都是好牌子。可以說是多少年影響下來,老百姓都認為當官為榮,或者以接近當官的為榮。當官就是權力太大,像美國不一樣,愛當官就當官,愛當老板就當老板,但在中國,你當老板也要低頭求當官的。"

這位作家也認為,中國當代官場小說大多缺乏文學性;這些小說不是高于生活,而是低于生活︰

"中國的小說家沒有這個勇氣來寫,真正更精彩的,他沒有挖掘出來,或者挖掘出來,發不出來。文學性更差,也就是說臉譜化比較多一點,現實性還不夠,文學性更不夠了!"

昝愛宗表示,反腐小說的情節如果牽涉最上層的人物,那麼這些人物的身份往往要加以隱諱,只說"上面的人",或者"中南海的人"。

 

西方的教堂中国的庙

 

赵无眠



  一九五四年四月,中国代表团赴瑞士出席日内瓦会议。为了体现新中国首次露
脸于国际舞台的光鲜形像,代表团成员每人都定做了一套黑色中山装。穿着走在大
街上,只见路旁的行人纷纷恭敬地立定,向他们脱帽鞠躬。原来当地居民以衣貌取
人,误认为中国来了一队传教士——也就是中国人眼里"披着宗教外衣进行精神侵略
的帝国主义分子"……

  所谓"精神侵略"论,并不是二十世纪中国的发明。早在一八七○年闹"天津教案",
民间就怀疑这帮洋和尚、洋尼姑来我们中国的目的,大抵不过非偷即抢、非淫即盗、
非拐即骗。看到外国教会堂而皇之办学校、办医院、办育婴堂,非常惊奇之余,还
有点怪不舒服。总觉得其中必包藏祸心,不由得一哄而起,给他一顿"打砸抢"。

  最后的结果当然是在人家的炮舰弹压下道歉赔款。又正好引为"国耻",一并记在
西方列强的账上。

  中国的和尚尼姑,是从不办什么学校、医院的,更别说孤儿院和育婴堂了。近
年来国内几所著名的寺庙办"佛学院",也只是为少数出家人开设的读经班,与民间百
姓无缘。人一出家,六根剃净,万念皆空,哪还管得那许多其目的本不过是为着争
名于朝的教育问题。办医院给人治病也显然是多余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既然人的身体空空的什么都没有,一切病灾包括不可一
世的癌症与艾滋之类也就无所寄附,没什么可怕的了。所以古往今来的和尚好像只
有一个肯到处给人治病的,那就是济公。他喝酒吃肉,挤眉弄眼挖耳捉虱搓脚,行
为本就出格。用的方子,听说都叫人恶心丧胆,不堪究其根底。

  道家倒是有一点悬壶济世的意思。但似乎更专精老年营养学(炼丹)与生殖工
程(房中术)。其余无论什么病总离不了一把香灰和一张画符,或者设坛扶乩地念
咒,披发仗剑地捉鬼;并且都是个体户开业,各自躲在密屋根据祖传秘方炮制些膏
丹丸散,因此谁都搞不清他们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与中国的出家人相比,西式教会则显得俗气多啦,很入世。洋和尚们的教堂,
大都建在人多眼杂的闹市,或居民密集的社区,你来我往非常方便,让大家都有个
均等的机会与上帝对话。中国和尚的庙,多半筑在山上,远离尘世烦嚣,以免闲人
跑来破坏了寺院的清规与清静。自古名山僧占多,除了山西五台、四川峨嵋、安徽
九华、浙江普陀这四大庙宇林立的佛山,其他凡景致好一点的山上,都少不得要以
寺院的香火来炫耀其人文背景。道士们也不甘示弱,见缝插针,战果亦颇可观。较
为集中的有湖北武当、山东泰山和崂山。占住名山,横空出世,那种俯瞰芸芸众生
的清高得意亦在所难免。

  佛教和道教的教义是哲学,高深玄妙;天主教和基督教的教义是伦理学,明白
浅显。哲学家喜欢关在僻静的地方冥思苦想,修行在个人,不大作宣传讲解。"道可
道,非常道",讲了反正你也听不懂。偶尔与三两私交甚好的同行"参玄",也只着只
言片语,指东说西,天上一句地上一句,"先言他物然后引起所咏之词",让对方隔云
隔雾地去猜、似醒非醒地去悟,美其名曰"东方神秘主义"。伦理学家则善于跟民众打
成一片,逮着个机会便滔滔不绝地说教。用尽可能人人都懂的比方和人人都听得烂
熟的童话故事,试图把一切都讲清楚,透明度高得很。因为太玄妙的缘故,中国和
尚十个有九个对经文不求甚解,根本不知自己念的是啥意思。为表示没有虚度年华,
往往只好唱以高声,伴以打击乐(木鱼),虚张声势。西方的教士习惯轻读或默诵,
作消化状,留着精神去拯救人类。

  东西方的神灵却恰恰相反。西方的上帝高高在上,看不见摸不着,来无踪去无
影,更别说直接聆听他的指示了。他的福音要通过大量的使者来传达,弄得教士们
终日忙忙碌碌,不能宁静以致远。中国的如来佛却很具体,塑造得方头大耳、慈眉
善目、白白胖胖,颇像民间福大命大钱大的财主。其余的菩萨、阿罗汉、金刚、伽
蓝等等,也一个个各具性格,每人身后都有些传奇的轶事和掌故。尤其供在如来佛
身后的观音菩萨,神气清爽、仪态万方,分明是个令人敬而不惧、亲而不狎的"大姐,
保姆",并无一丝马列主义老太太的罗里巴嗦、盛气凌人。关于她大慈大悲救苦救难
的故事多到难以计数。人民由是推举她为职掌生育和应付灾害的神,相当于"危机对
策本部"部长兼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由于她有求必应、通情达理、不给求愿者
以眼色和事必躬亲的公仆品质,使她得以与我佛如来分庭抗礼背向而坐,膝下的香
火常常更盛。

  上帝只有一个。他就是神,神就是他。此外谁都微不足道。就连他的儿子耶稣
也未见得法力无边,照如今的眼光顶多有点特异功能罢了,不但要借助凡胎下世,
最后仍躲不过被人血淋淋地钉死。圣母马利亚,虽然亦不乏观世音的雍容气度和端
庄容貌,又有"感应受胎"的灵性与功劳,甚至多年被供在教堂正中接受顶礼膜拜与讴
歌赞颂,仍然是人不是神,半点法力都没有。她似乎是仅以爱心,而不是以强大的
军事实力来征服世界的。经济她也搞得不太好,穷得只能把上帝的儿子生在马槽里,
不像观世音,兜里的宝瓶玉器、西海珍珠、南非钻石以及景泰蓝、唐三彩,一把一
把掏出来令人目不暇接。丈夫约瑟又只是个木匠,一生默默无闻,不但没借妻子的
裙带关系从上帝那里走一点后门改善改善处境,反倒受尽磨难过早去世。

  中国的神却多到仿佛是"我家的表叔数不清"。佛门道家的寺、庙、宫、观里供的
神像,身重影叠,开出来起码可以组成一个特种部队加强营。且个个神通广大武艺
高强,呼风唤雨腾云驾雾无不视如等闲。其他党派的神也不少,玉皇大帝就是一个,
他大概属于君主立宪派。阎罗王介乎神与鬼之间,总管牛头马面母夜叉,是地下黑
社会的教父。另外还有各界代表及地方势力,如四海龙王、雷公电母、灶公菩萨乃
至城隍土地之类。他们每人头上一方天,摆出一副多元政治的架势,本应该相互尊
重,讲究一定的游戏规则。然而一斗起法来就顾不那么多了,凶神恶煞、面目狰狞、
恃强凌弱、大打出手,让人看了只觉得政治的可怕,觉得神与鬼并没有什么本质上
的区别。凭心而论有些鬼比许多神还耐看和受用,还讲一点人道主义。

  上帝是万物之源。上帝根据自己的形像创造了人。中国的神则都是人变的。释
伽牟尼、太上老君、玉皇王母,无一不来自人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出身无论贵
贱,性别不分男女,只要修炼到家,都可以飘然成仙,享尽以前做人享受不到的特
权。如民间津津乐道的"八仙",便来自从皇亲国戚到街头乞丐、从家庭妇女到幼稚儿
童、从知识分子到残疾人等不同阶级。杀人如麻的凶犯也能够修成正果,而且更有
捷径可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不但不再追究罪责,反而比常人晋升快。即使是
畜牲一类的东西,什么飞禽走兽、乌龟王八兔子贼、虾蟹虫鱼癞蛤蟆只要曾在某位
佛陀或菩萨"身边长期工作过",蹲在莲池旁或藏在瓦缝里偷听得到点真传,亦可自悟
炼成精怪。名份上虽还不是"神仙",本事可能比一般神仙大得多。如果再顺手拐一两
件真迹法宝揣在怀里,那就连级别很高的真神都得被镇住,不是它的对手。

  机会看上去多,然真正能成为其中一员的毕竟少之又少。原因是修炼的过程拉
得太长,其间戒律又严,不杀生、不偷盗、不妄言、不准听流行歌曲跳迪斯科、不
许性交等等。这样违反人性地苦苦打熬,还得国泰民安不遇上天灾人祸,数百上千
年如一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方能脱去肉眼凡胎,修成正果。一般人哪有这份闲
功与耐心?好容易捱上了神位的,又都享不尽的琼浆玉液、楼台亭阁、娈童美女,
终日无事只须下下围棋搓搓麻将打打桥牌,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什么时候心
血来潮俯察一下民间疾苦,也无非动动嘴巴使使眼色,根本用不着劳形伤体,所以
个个身子骨硬朗得很,岂止"寿比南山",简直都是"老不死",腾不出位置接纳新神。

  中国的庙无一不神满为患,机构重迭、臃肿。这个殿那个殿,里三层外三层。
走进去一看,开常委扩大会一样济济一堂,烟雾腾腾。留给人的活动空间却逼仄得
转身都要小心,顶多只够放三五个蒲团让你到此下跪。刚看清这尊神的脸色,又发
现那尊神的脸色不对劲;刚拜完那位菩萨,到这位菩萨跟前又还得拜。西方人的教
堂则大异其趣。没有谁给上帝泥塑木雕地弄一尊像放在那里让人眼见为实。上帝派
他的儿子来世间显过一回肉身尽够了,要塑只塑个耶稣供着。他形单影只,又被钉
在十字架上,一副因敢讲真话而遭受迫害的样子,全无开会的兴致。也有塑他母亲
马利亚的,那模样软弱无助,更不像来开会的,倒好像一个因儿子被侵犯了人权而
到处上访的农村妇女。很多教堂干脆什么像也不塑。不论有无崇拜偶像,总之里面
基本上空空荡荡,一排一排给人坐的座位修得整整齐齐,跟剧院一样。

  西方人星期天上教堂做礼拜,圣诞节平安夜去教堂做弥撒,办丧事请神父或牧
师做祷告,结婚也到教堂举行典礼。此外还有唱诗班之类的文娱活动。中国的庙,
从来不组织人们搞文艺节目,更别说为新人举行婚礼了。和尚道士们只跟人办丧事
叫"做道场"。吹吹打打拍拍,除了让人感到形式繁琐、装模作样,看不出有半点诚意。
所以请他们这么做的只是有钱人家。人们不到庙里做礼拜和弥撒,只去磕头的香客
们大多是"平日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的功利主义者。即使有事相求,也尽搞拉拉扯扯
的关系学,许愿还愿,赌咒发誓,贿赂之风盛行,市侩气十足。从这点上看,又觉
得只丢几个蒲团让他们去跪,真算是一种抬举。

  西方人只有一本《圣经》。天主教、基督教乃至犹太教都是用的它。不算很"西"
因而谈不上全盘西化的中东人,也只有一本《古兰经》。它既是教义的经典又是历
史,又是童话,又是小说,又是科普读物。一册在手,世间的万般要义皆一目了然。
凡意义重大、庄严肃穆的场合,包括美国总统的就职仪式,都少不得要对着《圣经》
起誓。中国的经书却名目繁多,汗牛充栋。道教的经书已数不胜数;佛经则更加令
人瞠目,如《大正藏》,即收有一千四百六十部四千二百二十五卷。不要说美国总
统拿不动,便是兰博一类的肌肉型力士来了也只得挂牌而去。为了使信徒们面对浩
如烟海的经书不致于知难而退,一个变通的办法是只念"摘要"。正如文革期间念《毛
主席语录》。任何识字不多或智力低下者,甚至文盲、白痴,都很易把那几句现话
背得滚瓜烂熟。懂不懂无关紧要,反正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实在连
摘要都念不通的,可以只念一句:"阿弥陀佛"。

  西方传教士为了把《圣经》送到世界各地,不惜抛却先进的物质文明过苦行僧
生活,到中国的偏僻乡村,到美洲的新拓荒地,到非洲最穷困的部落。其精神令人
感动也令人怀疑,——主要是令我们中国人怀疑。想当年唐玄奘带领徒儿们去西方
(其实就在印度,仍是东方)取经,历尽千辛万苦,只因忘了给经文馆馆长送礼,
以为跟在咱们中国一样只要亮一亮公文关牒就可以到处白吃白拿,结果被塞给了一
套《无字真经》便打发他开路。尽管"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却怎么教大唐的国人信
服?只好返回重取,用当朝皇上赐予的紫金化斋钵这样价值连城的国家一级文物,
才换来有字真经。历史上唐僧取经的真实故事,当然不像《西游记》里描写的那样
神奇和富于戏剧性,但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求取真理所经历的痛苦、艰险、误入歧
途与一波三折的磨难,绝对较《西游记》有过之而无不及。

  耶稣被传教士们送到五湖四海去旅行时,一直保留着他的本来面目:胡子拉匝
身穿长袍或仅以遮羞布蔽体。不用说也没有受施过整容术,显然容易引起中国人的
疑虑。他那高鼻深目的长相,又满脸晦气,饿得精瘦,肋骨一根一根清晰可数,一
看便能断定是个不得善终的番邦叫化子。他的话谁信?释伽牟尼就通达多了,懂得
入境随俗,把脸孔打扮得比中国人还中国人,南人北相,男人女相,神闲气定,面
色祥和,以不变应万变,有王者气度兼平民作风,使人深信跟着他肯定有饭吃。"佛"
与"福"谐音,"佛像"又确是"福相",塑造的时候往往极尽人力物力,不怕身岸伟大如
同顶梁柱,供在庙中央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更有伟大到连庙都供不下的,只
好先住到石窟中去。

  事实上,佛门弟子偏多乞丐;而教士们虽未见得先富起来,至少没有谁沦落到
沿街乞讨。中国做和尚又当叫化子的,绝不是什么新鲜事。由于当的人多,其中还
不乏学识渊博、道行高深的大师,大家也就非但不以为耻,反倒生出一种越穷越光
荣的理直气壮。玄奘身为唐代著名高僧,印度之行,凡五万里,称旅行家。其实他
一边旅行一边托着钵子化斋,──说白了就是要饭。本来他早有出国做访问学者的打
算,梵语也练得很流利,可恨中央不批,不给发护照。及至贞观三年,经济萧条长
安闹饥荒,太宗决心开放搞活,令百姓"可自行求生",他才得以混在盲流中溜出京城,
辗转往印度逃荒。一路餐风露宿,日晒雨淋,皮肤老化,肯定黑不溜秋一个。吴承
恩说他持外交护照、拿"J-1"签证,用钦赐紫金化斋钵要饭,到哪个国家都受到教皇
一般的礼遇;少女们眉来眼去,爱他细皮嫩肉;妖怪们垂涎欲滴,要把他做成清蒸
肉丸以饱口福,诚是小说家言,不足为信。

  据说耶稣将自己的身体变成面包,将自己的血变成葡萄酒,飨天下信徒。他那
瘦骨嶙峋的,不管做不做得到,境界就很感人。唐僧则不然,只晓得向别人要吃要
喝,口口声声慈悲为怀、普渡众生,一来真格儿的却舍不得把自身的肉无论肥瘦拿
出来做一次爱的奉献。一部《西游记》,完全是一部"吃肉"与"反吃肉"的斗争史。他
手下那几位徒弟,也都原本是些造反精神忒强的妖怪,大闹天宫制造动乱的好手;
而一旦皈依佛门,竟摇身一变都成了"护法使者"。尤其大弟子孙悟空,一贯以正统的
如来主义者自居,唯我独左,到处打棍子扣帽子,斥这里"乌烟瘴气",骂那个"妖精
魔怪",连师父都经常被他指为纵容自由化;取经途中动辄开打,张嘴喊杀,不知多
少生灵被他打成"牛鬼蛇神",关进集中营,或在他棍下成为怨鬼魂。

  小说中孙悟空的原型,极有可能是耍得几路少林醉棍的武僧。自古中国大一点
的寺院都养得有武僧,如鲁智深等等。道家也出过无数精于拳脚的道士。武当与少
林,分别代表内家拳派和外家拳派,一并称雄于天下,至今犹然。这种中国特色的
寺庙风景,西方的教堂大概听都没听说过。

作者:加人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上兩條同類新聞:
  • 被國人誤讀了45年的真實的赫魯曉夫/地球上酷似外星景觀的十大地區
  • 天边/五四運動 文人的義和團運動/從蔣介石到馬英九/康有爲建議在巴西建新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