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十年前,老公兄嫂替我們申請移民,手續辦好後,帶著一歲大的兒子,懷著破釜沉舟,勇往直前,卻滿心惶恐的心情來到美國。首先,面臨最大的考驗,是如何在沒有任何美國學經歷的背景下,憑自己的實力盡快找到工作。 念大學時,英文、數學這兩門功課都是我的強項,一直是班上的頂尖,考試是我最高興的事。很奇妙,課本里的英文字句和文法,就像復印留在我腦子里,連句子在書本第幾頁第幾行,都記得清清楚楚的,可惜在學習的過程中,從來都只注重考試成績,這種紙上談兵的伎倆,來美後,卻苦于無用武之地,而數學分數考得再好,也不能當飯吃啊! 年輕膽子大就是本錢,找工作就憑著一股傻勁兒踫運氣,對將來會有怎樣的發展,仍是個未知數,只有走一步算一步了啦。還好老公的本行是計算機程序設計,三個月就找到了工作,是個寫計算機程序熬夜的“夜貓族”。而我呢,乖乖在家里蹲的日子也不輕松呀,除了當保姆、主廚,還得當清潔工。 來美的第二年,傾注所有的積蓄,現款買了間小公寓,我們一家三口,總算有了自己的小天地,從此遠離“租屋族”。有了買房子的經驗後,我像發現了新大陸,周日一家出游,打發時間的好去處,是去看賣房子“Openhouse”(開放參觀)。 後來又發現了房貸並不如想象中那麼困難,這下子我的腦子可閑不住,開始打主意了,沒料到數學好,在此還可以派上用場,發揮我的專長。 女兒出生滿兩周歲後,我們決定換房子,只需付小部份現金當頭款,就可以貸款買間三房二衛的公寓。因此我們把賣屋的現款,連續貸款買了幾間公寓做投資,從此,每個月拼命還貸款,我們一再“步入歧途”,雖然成了房東,卻當了“房奴”,誤闖進讓我即愛又恨“負債族”跟“月光族”的無底深淵。 在老公“計算機萬能”的影響下,我們一家人都成了“計算機迷”,我也去上課學計算機,很慶幸,能找到計算機工作,經公司短期訓練後,很快進入狀況,之後不斷的在職訓練,因此“玩”起大型計算機,也成了“計算機族”的一員。 由于老公工作努力,得到了老板的賞識,薪水大幅度調漲,年年加薪,我們的住屋也跟著“不斷更新”,連換了幾次房子。根據當時1031Exchange (資本增值稅法),賣了自用住宅,再買一間價值更高、同樣是自用住宅類似的房子,可以延期繳交賣屋所得資本增值稅。沒想到物換星移,幾十年後的今天,稅法改了,現今大可不必為延期繳稅問題,如此大費周章了。 結果我們房子是越換越大,越買越貴,近三十年來連續投資房地產,幾乎平均兩三年就買賣一次房子。新買的房子每次都來個大整修,粉刷油漆、鋪地板瓷磚、整理院子,甚至廚房、浴室或游泳池簡單的維護,我們都用心學習,盡可能DIY,雖辛苦但頗有成就感。我們也花大把錢,請人加蓋房間和陽台、廚房浴室翻新、換紅屋瓦、鋪新地毯和整修游泳池,當然,這樣辛勞的付出是有代價的,報酬率相當高。 這些年來,我的老美同事看我們一再搬家,買房子投資步步高升,常邀請我們夫妻倆到他家聚餐,閑話家常,最主要當然是談“房”子的“事”。後來他們也加入了房地產投資的“搶錢族”行列,同時也步入“月光族”的苦海。 可是,收獲的喜悅必須付出相當的代價,中國人刻苦耐勞、“愛拚才會贏”的精神,老美同事沒領悟到,結果投資經營不善,夫妻倆常鬧得不愉快,最後以離婚收場,又重回“單身族”,真是始料未及。 旅居美國當了這麼多年的“房奴”,不願再為這些“房”事拼掉老命。幾年前賣了大房子,搬到二十年前投資買的小房子,就住在市郊婆家附近,也方便照顧老人家。沒想到才賣掉房子,房價卻猛漲,還好我們實時在外州、兒子上班的附近又買房產再投資,趕上了近年來房價飆漲前的末班車。 回首前塵,歷經了各種酸甜苦辣、喜怒哀樂的歲月,深深體認到平安就是福。如今我們已年過半百,無債一身輕,進入了“空巢族”,業余之暇抓鼠標上網絡,趕新潮加入了“部落族”。打算幾年後,安身養老在心目中向往已久的樂園,做一個無拘無束,仍不斷學習成長,懂得享受,自由自在遨游青山綠水,接近大自然的 “退休族”。 | 中美兩國過節︰一個在水里一個在火里 | | 佚名
| | 美國的春節和中國的春節氣氛大不一樣,要比喻一下的話,可以說一個是在水里而另一個則像是在火里。 在中國,年關還沒到,一切準備工作就緊鑼密鼓地展開了,漿洗衣被,打掃庭院,腌制雞鴨……猶如精心伺候的鮮花,往日所有的辛勞,都只為了那絢麗綻放的一刻——這一刻的來臨固然讓人心醉,可通向絢麗的過程同樣令人激動,是一種不可或缺的享受,它在營造節日歡樂的氛圍里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沒有了前面這一個過程,年就不成其為年了。 可在美國過年不是這樣,除非你是住在大城市的唐人街,在其它地方,是感受不到一點春節氣氛的。 華人的春節在美國不是法定假日,除了個別幾個大城市因為華人眾多而定為假日外,其它都不放假。好在公司一般都很開通,中國籍員工周三請假過年一般都會允許的,所以今年我和太太兩個都請了假在家,買了些“年貨”——美國沒有像中國那樣的菜場,而超市里的東西一年四季一個樣,也沒什麼好挑的。 在美國過了那麼多的春節,別的不說,經驗倒是很豐富了。我們一般會在國內年三十的上午(我們這兒二十九的晚上)給國內的親戚朋友拜年,如是等到除夕的晚上或是大年初一再打電話,對不起,電話多半是打不進去了,因為國內幾乎所有的線路都在說拜年的吉利話。後來發現我們這麼早拜年反而效果好,接到的人一般都很高興,說這麼早就打電話了,謝謝…… 因為外面沒有什麼氣氛,所以自己家里怎麼著也得弄出點氣氛來,否則兩個孩子就更沒法感受中國年了。 二十九的下午特意用紅紙寫了大個的“福”字在門上倒貼起來,然後又把錄像帶準備好了,三十早上六點多起來看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會的實況。因為有些朋友家里沒有裝衛星天線,收不到這個節目,所以一定得錄下來,下午朋友就迫不及待地來取了。 等到央視上新年的鐘聲敲響後,趕緊胡亂扒幾口飯到女兒的學校去給美國孩子示範毛筆字——我和女兒到了教室,受到了在場師生的熱烈歡迎。女兒見做老爸的形象那麼高大,頓時臉上也露出笑容來了。 我先寫了“龍”、“福”等大字,然後又給每個孩子寫了他們的中文譯名,這下把他們高興的不得了,紛紛將我寫的紙頭小心翼翼地折起放好,準備晚上拿回家去獻寶。這下把我也高興得不得了,想想要是在國內,誰會這麼重視我的“墨寶”呢?! 傍晚時分下起了鵝毛大雪,我們一家圍著火鍋暖暖地吃開了年夜飯。雖然室外並沒有春節的氣氛,但室內其樂融融,我邊吃邊給孩子們講我們小時候過年的情景,講年初一如何搶著去拜年——進到人家里先是看桌上供了什麼消夜果兒,最喜歡的還是花生山核桃和甘蔗,最不喜歡的是番薯片,不過那時候窮,一般也是以番薯片為主,然後再是紅糖茶,薯片吃了屁多,糖茶喝了尿多,小孩子們往往還愛比哪個哪個響聲最大等等,听得女兒笑彎了腰。 晚上,等夜深人靜孩子都已熟睡時,我和太太拿出了兩個印有財神菩薩的俗里俗氣的紅紙包,悄悄塞進他們的枕頭下。這是祖輩傳下的習俗,不能在我們手上斷了。我想,中國人無論在哪兒,永遠是中國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