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流行順口溜 真的太經典了/让梦冬眠/中國酒桌社交雷倒世界
發佈時間: 8/18/2009 2:51:32 AM 被閲覽數: 93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让梦冬眠/ 小得/  wenxuecity
     
450) this.width=450">
 







b5cee27adea64ec6eeca1d03d2569685.gif picture by lilyyaxu






8eda4e6cdc1d5e1e4ebf29774bb6b952.jpg picture by lilyyaxu










 
 
 
 

流行順口溜 真的太經典

了 不得不看(ZT)

 

450) this.width=450" flashvars="&config=http://space.wenxuecity.com/media/1235009667.xml&file=http://space.wenxuecity.com/media/1250307789.xml" menu="false" quality="high" wmode="transparent" border="0">

現代企業職位新解︰
•總是在裁人,簡稱總裁;
•老是板著臉,所以稱老板;
•總想監視人,所以叫總監;
•經常沒道理,就叫經理;
•讓領導秘密舒服,稱為秘書。

這年頭,到處都是錯別字
植樹造零;白收起家;
勤撈致富;擇油錄取;
得財兼幣;檢查宴收;
支大力吃;為民儲害;
提錢釋放;攻官小姐。

四清四不清
開啥會不清楚,開會坐哪清楚;
誰送禮不清楚,誰沒送清楚;
誰干得好不好不清楚,該提拔誰清楚;
和誰睡不清楚,睡覺干什麼清楚。

當代八亂

大棚把季節搞亂了,關系把程序搞亂了;
•級別把能力搞亂了,法官把法律搞亂了;
•公安把治安搞亂了,銀子把官場搞亂了;
•事故把交通搞亂了,小姐把輩份搞亂了;
•最引人注目的哥哥──偉哥;
•最年輕的奶奶──二奶;
•最難設防的偷竊──偷情;
•最熱鬧的走廊──發廊;
•最暢銷的書──女秘書。

辦公室守則

苦干實干,做給天看;東混西混,一帆風順;
任勞任怨,永難如願;會捧會獻,杰出貢獻;
盡職盡責,必遭指責;推托栽贓,邀功領賞。

和諧社會

中央機關出上聯︰
上級壓下級,一級壓一級級級加碼馬到成功
地方政府對下聯︰
下層蒙上層,一層蒙一層層層摻水水到渠成

官場日志

•清晨起床,打拳;上午開會,打盹;
•中午吃飯,打嗝;下午上班,打哈;
•傍晚加班,打牌;晚上娛樂,打鬧;
•半夜回家,打架。

百姓語錄

•狠抓就是開會,管理就是收費,
•重視就是標語,落實就是動嘴,
•驗收就是宴會,檢查就是喝醉,
•研究就是扯皮,政績就是神吹,
•匯報就是摻水。

 官場之最

•最難找的地方──有關部門;
•最難捉摸的官話──研究研究;
•最神秘的機構──組織上;
•最大的官── 一把手;
•最難管的東西── 一張嘴;
•最謙虛的時候──在上級面前;
•最冠冕堂皇的語言──工作需要;
•最易接受的行賄──您講得真好!
•最關心的信息──自己這次能否升遷;
•最傻的高興──你的問題組織上也考慮了;
•最無奈的選擇──因為年齡!

組織就是......

在你遇到難事時對你說︰我們無能為力!
在你遭遇用人不公時對你說︰你要正確對待!
在你合法權益受侵時對你說︰你要顧全大局!
在你受到誣陷時對你說︰你要相信組織!

組織就是......
•組織部長︰誰關心我我就關心誰;
•紀委書記︰誰不關心我我就關心誰;
•宣傳部長︰誰關心我我就關心他的正面,誰不關心我,我就關心他的反面;
•市委書記︰誰關心我我就讓組織部長關心他,誰不關心我我就讓紀委書記關心他。

公務員素描

•忙碌的公僕在包廂里,重要的工作在宴會里
•干部的任免在交易里,工程的發包在暗箱里
•該抓的工作在口號里,須辦的急事在會議里
•妥善的計劃在抽屜里,應煞的歪風在通知里
•扶貧的干部在奧迪里,寶貴的人才在悼詞里
•優質的商品在廣告里,輝煌的數字在總結里

窮人富人論

欠個人的錢是窮人,欠國家的錢是富人;
喝酒看度數的是窮人,喝酒看牌子的是富人;
寫書的是窮人,盜版的是富人;
吃家禽的是窮人,吃野獸的是富人;
耕種土地的是窮人,買賣土地的是富人;
女人給別人睡的是窮人,睡別人女人的是富人。

轉自︰http:///news/data

 

 

中國酒桌社交雷倒世界 敬酒名堂很深奧

佚名


“在中國,有一件事能讓兩個陌生人很快成為朋友,那就是喝酒。”听到英國著名音樂經紀人西蒙•納貝爾發出這番感嘆時,《環球時報》記者有一點意外———一個“老外”竟如此明白中國“人情世故”里的門道。納貝爾曾將英國搖滾樂隊“威猛”引入中國,他回憶起30多年前的那段歷史時說,第一次到北京,他不知道該跟哪個部門討論演出問題,于是就給每個部門打電話,約官員吃飯。最後他聯系到了一位分管煤炭的部長助理,兩人把酒寒暄後,這位“不對口”的官員把他介紹給相關部門負責人,終于促成了改革開放後第一支西方樂隊來華演出。納貝爾說︰“在中國,酒是非常有效的溝通方式。”如今,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了解了中國從北到南,從商場到官場的“酒桌社交”,甚至明白了漢語語境下“關系”一詞的含義。但他們除了依舊不能適應中國的酒桌文化外,還認為這背後隱藏著制度、體制問題。英國《金融時報》形容說,在中國,“關系”是一個迷宮般的網絡,外人很難窺得其中的奧秘,維護這個迷宮需要昂貴的成本,而酒是其中一項。

中國人一年“喝掉”300億公斤糧食

《環球時報》記者居住的日本小城伊丹是中國廣東某市的友好城市,雙方人員往來密切。市長藤原提起中國的酒桌文化是又贊嘆,又苦惱,“中國真是文明古國,喝酒居然有那麼多名堂。”第一次訪華,藤原出發前特意把中國的祝酒辭研究了一遍,不料在酒桌上卻一句話也沒用上。中方沒說任何祝酒辭,只是客氣地端上一個大盤子,上面有幾十個小酒盅,里面的酒五顏六色。主人解釋說,這叫“航空母艦”,每個酒盅里都是當地一種名酒———“請隨意”。這位日本市長盛情難卻,結果沒喝到一半就壯烈退場了。第二次訪華,他又接到一大杯啤酒,里面扣著一個小酒盅。主人把小酒盅拿開,啤酒里就出現了一個奇怪的液體球———原來小酒盅里扣的是白酒,主人說,這叫“潛水艇”———“請隨意”。藤原一飲而盡,然後便人事不知。藤原說,他一直無法適應中國人的勸酒方式,因此一到中國赴宴就兩股戰戰。

擅長豪飲的俄羅斯人也不習慣中國人的敬酒方式。曾在中國工作的俄專家康斯坦丁對中國人行酒令時“罰酒”的做法很不理解,“酒應該獎勵贏的人,怎麼反倒讓輸的人喝呢?”他還說,俄羅斯人的祝酒辭言簡意賅,如果是軍人,只大吼三聲“烏拉(萬歲)”便一飲而盡,可中國人卻喜歡長篇大論,喝酒時的講究也多。康斯坦丁說,俄語中有一個習慣說法———“中國儀式”,就是用來形容日常生活中的“繁文縟節”。另一位莫斯科的新聞工作者瑪利亞則對記者抱怨說,她本來滴酒不沾,但中國朋友一听說她來自俄羅斯,就會來勸酒,而且不相信她不喝酒,結果總是很尷尬。一位美國人近日在“企業社會責任”網站上撰文說,他幾年前在青島學習時搞懂了三件事︰一是很難讓中國人相信你不喝酒;二是更難做到讓青島人相信不喝青島啤酒並非怠慢這座城市;三是啤酒不被看成酒精飲料。他說,每個外國人一到中國就學會了干杯,但還是不明白,為什麼在中國做生意,喝酒是必需的。

上個月,中國兩名官員在酒桌上倒下,其中一人死亡,另外一人昏迷,引起了國外媒體的注意。《華爾街日報》稱,在中國的公款酒席上,魚翅、鮑魚、海參等價格不菲的佳肴是菜單上的主角,人們拿著酒力強勁的中國白酒敬完一輪又一輪,晚上的活動可能會以去卡拉OK廳或按摩院告終。報道稱,中國人每年要“喝掉”300億公斤糧食,用在公款吃喝的費用每年高達5000億元人民幣。印度《每日新聞與分析報》稱,毛澤東曾說,“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但現在中國官場派對上,白酒四處流動。

西方人學著用喝酒與中國人“搞關系”

韓國《朝鮮日報》認為,中國官宴、私宴上“逢酒必醉”,是因為中國人認為喝酒關系到禮節、面子和人際關系。在中國這個傳統的“關系型社會”,很多人只要辦事,先想到有沒有關系,而只要求人,幾乎必以請客喝酒開場。以至于不少西方國家向將要前往中國公干的本國人提出忠告,要懂得用吃喝維持人際關系。

英國政論性雜志《TABLET》題為“建立‘關系’的秘訣”的文章說,如果你想與中國人做生意,低估“關系”將會帶來風險,幾乎所有中國商人都把“關系”視作重要資產。文章列舉了10個建立“關系”的秘訣,其中有3項與喝酒有關。包括參加宴會敬酒時一定要學會說“干杯”;要努力尋求在酒桌上達成理解和共識;喝白酒時切記︰中國人欣賞你的“開放性”。

在法國,工商經貿專業雜志常會出版一些商務指南,提醒商務人員注重禮貌禮節。經濟雜志《擴展》編印的《商務行為指南》介紹說,在商務宴請中,敬酒應該在用餐正式結束時進行,喝酒時嘴里不能有食物,喝完後要抹嘴唇,酒杯里應當剩一口酒,不能見底,此外,不要強行向他人敬酒。但《指南》也特意說明︰在中國例外,中國人喜歡敬酒,法國的商務人員應該了解這一點。

“中國有個詞匯,叫關系。大到開辦公司,謀取職位,小到孩子入托上學,都要有關系,”英國《金融時報》這樣寫道,“那是一個迷宮般的網絡,外人很難窺得其中的奧秘。維護‘關系’這個迷宮,需要昂貴的成本,煙酒就是其中的一項。”美國《波士頓環球報》說,作為一位跨國公司的管理者,如果想在中國獲得成功必須有“關系”,“這種相互影響在中國很重要。”但對于一些西方人認定,“中國的關系等同于腐敗”以及“酒桌下暗藏幕後交易”的說法,該報稱,專家並不認為搞關系不道德,在中國,“關系”並不意味著在達成交易後就可以任意妄為,它只表示,商業伙伴需要發展比西方標準更深厚、密切的往來聯系。

多國嚴控酒桌社交成本

一位美國商人曾在中國媒體撰文說,對于想在中國開拓業務的外國公司來說,美歐公司不如日韓企業具有優勢,“因為韓國和日本的生意習俗跟中國的飲酒標準有相似性︰他們也喜歡把自己喝得暈頭轉向,以向中國同行表明他們的真誠和勇氣。”

日本和中國一樣,自古以來就把喝酒當作溝通感情、解決問題的重要手段。即便是日本最普通的職員,每周也至少有一兩次酒局。而且在日本,拒絕飯局邀請的風險更大,可能有被排擠、甚至丟飯碗的危險。但日本人在酒桌上絕不勸酒,大家心照不宣,自我控制,而且原則上都是自掏腰包。大多數日本員工的每月工資,都會預留固定比例作為應酬用款,高級管理層的比例更高。也許正因為如此,日本酒局雖多,卻很少衍生出揮霍公款、腐敗等問題。

在韓國,人們正試圖拋棄喝酒陋習。韓國媒體去年說,該國一半以上的上班族,無論男女,“一喝酒就暴飲”,每年有20萬億韓元浪費在飲酒上。一位在韓國工作多年的中國人告訴記者,韓國人喝酒的習慣正在發生變化,以前他們喜歡晚上請人吃飯,吃飯時一般都喝“炸彈酒”,喝到很晚後還要再換地方喝啤酒。但現在越來越多的韓國人開始在中午請人吃飯,尤其是正式的商務宴請,一般只喝一點紅酒或一杯啤酒。現在韓國一些公交車內的顯著位置上還貼有“拒絕喝酒並不失禮”的公益廣告。在朝鮮,2005年初曾刊發居民教養材料《根除侵蝕社會主義的“酒風”》,批評人情往來以送酒為美的現象以及不分場合時間動輒大擺酒宴的現象。2007年,朝鮮還出現過針對軍隊士兵的演講材料《軍隊沉迷酒風則社會主義就會滅亡》,里面提到,前甦聯解體的原因之一就是飲酒成風,而軍人泡在酒里就無法保衛社會主義,因此助長“酒風”是叛逆國家的行為。

西方國家對公務宴請中飲酒成本的控制非常嚴格。托比爾斯是英國在野黨保守黨的鐵桿黨員,常要參加英國政壇的各類酒會。他告訴記者,盡管英國人很愛喝,但想在公務場合“喝個夠”的機會卻幾乎沒有。如果是政府部門或政黨組織的酒會,每位登記參加活動的人只能分到一杯酒,因為主辦方對財政開支嚴格把關。托比爾斯還經常往返中英兩地,他說,多數英國朋友在听了他對中國酒桌文化的介紹後,都為這種鋪張浪費感到可惜。一些朋友認為,如果是個人行為就是道德問題,但要是政府行為就涉及法律了。不過托比爾斯常告訴他的朋友們︰“想讓中國人把五千年的酒文化一下子來個大改變,就像英國人把女王趕下台一樣,不那麼容易。”

在“啤酒之國”德國,布倫瑞克市的官員丹尼爾向記者介紹說,德國政府部門和企業有非常繁雜、嚴格的報銷程序,首先要在請客前填寫一份“請客計劃”,詳細列出宴請地點、菜品、酒品標準以及請客目的,經批準後才能實施;吃完飯要在發票上標明每道菜和酒的價格,還要匯報請客效果如何。丹尼爾說,德國公務宴請中酒的標準一般是每人一杯,不超過2歐元。如果違反規定,除了議會的專門委員會可以提出質疑,各聯邦州的腐敗案件處理中心還可協同聯邦審計署專案小組對其進行調查。

中國該培養公私分明的酒文化

“酒桌社交在中國地位如此特殊,是因為中國人不像西方人那樣把公、私觀念分得很清。”法國歷史學教授伏維爾對《環球時報》記者說,西方人如果在辦事過程中相互欣賞,也會相約吃飯,但吃飯只是辦事後派生出的私人交往成果;而在中國,吃飯卻是辦事的工具,私交也可能成為辦事的基礎。另一位巴黎大學的教授則認為,中國的酒桌文化與中國人官本位及權威崇拜的思想有關,在勸酒、敬酒習俗的背後,可能是公權私有以及人身依附的問題。

北京大學張頤武教授說,從黃帝造酒的傳說開始,中國的歷史就因為酒而變得形象、生動,曹操煮酒論英雄、趙匡胤杯酒釋兵權,都是歷史美談。事實上,古人飲酒時常輔之以做詩、猜謎的活動,民間飲酒則講究敬神祭祀、長幼尊卑等法度習俗,相比之下,現代中國的一些酒桌習俗被異化了。

廈門大學人文學院院長周寧認為,世界上不同的民族有自己獨特的社交方式,西方是咖啡廳社交,而我們就習慣于酒桌。“但問題是,現在的飯店酒桌變成了辦公室的延伸,成了規範之外的一種灰色地帶,並在這里辦了一些灰色的事。”周寧說︰“中國從傳統社會進入現代社會以後,應該有將公私、國家集體個人分得很清楚的社交方式。而面對來自西方的批評,我們必須清醒,先辨是非,再分中西。從自身檢討,辨別哪些批評是故意的、是詆毀現存政治秩序的,哪些是對健康的社會生活方式和廉政建設有意義的。”

 

 

問題多︰圖說北京新鮮事
2009年08月16日14:06:20 于 [五 味 齋] 

每年都回去,所以新鮮的事情也不算多。這是幾個今年順手拍到的。也許你們早見過了,那就算我老土了吧。

 

1 街頭籃球

2 項鏈反著戴,開始看見一個以為是沒注意弄反了,後來發現今年就興這個。

 

3 時髦用語,兩型社會,跟環保有關系。電視上美國幾位部長跑到中國,異口同聲地推銷美國的環保技術。這美國人打的什麼算盤,大英帝國的人是心知肚明的。街上到處都是環保公益廣告。地鐵里面也不例外。不過,這個廣告要不是電的,而是紙的,就能讓我感受到環保意識深入人心了。

4 這地球一會兒直,一會兒彎,至了彎,彎了直,到底是什麼意思我也不清楚,有人拿它當跳板了那是肯定的。

5 王府井大街上除了雕塑,還有了樹。

 

6 北京的現代化居民小區也變得綠色了。這個在朝陽門南大街。

7 這個大概不是新鮮景兒,但是滿地的槐樹花,聞著挺新鮮。

 

嘿嘿

/萬維

 


上兩條同類新聞:
  • 爱是一场梦/七大難題考驗下半年中國經濟/ 世界10大遭詛咒家族/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 沙葉新︰見過腐敗的,沒見過這麼腐敗的/歷數台北故宮的鎮館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