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蓝月亮/被遗忘的海/周恩來最瞧不起的人是誰/陳獨秀在獄中公然做愛
發佈時間: 9/29/2009 2:51:09 AM 被閲覽數: 88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我本一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LA_Mike
     






 

 

 

 

被遗忘的海

 

八月初游俄勒冈海岸10天,拍片不多。自己喜欢的几张放在《一个人的潮汐》。

踏浪爷和麦爷催着交作业,只好将几张那时候拍的废片献上。被遗忘的海(片)。


1。




2。




3。




4。




5。




6。



 

蓝月亮 阿果/citinight / wenxuecity

     
   

 

周恩來一生中最瞧不起的人是誰?

路衛兵


周恩來喻之為節操還不如妓女的敗類︰

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便歷經風雨滄桑。她蹣跚前行,迂回往復而自強不息,最終摸索出了讓中國人民引以為傲,指引中國走向勝利的毛澤東思想。在那些不堪回首的往昔歲月,也曾經出現過這樣一位黨的高級領導︰他熱衷于權力,卻沒有領導之能;他自小航船于江河,又幸運的成為中共掌舵人,卻始終不能把握正確的革命航向;他極善巧言令色、長于見風使舵,幾次有驚無險的坐穩了中共中央政治局主席的寶座,成為政治上的“不倒翁”。路衛兵翻閱黨史時發現,在他執掌中共大權的3年期間,竟然沒有絲毫自己的主張,一味對錯誤路線言听計從、人雲亦雲,甚至不辨是非的推波助瀾,使苦心經營起來的革命碩果險遭滅頂之災。他甘願自我墮落,生活腐化,被俘變節後毫不猶豫的出賣了曾經和他生死與共的革命同志,被周恩來稱作“節操還不如個妓女”。他就是中共史上第三位掌舵人向忠發。

向忠發(1880--1931),湖北漢川人。自幼跟隨父親駕船謀生,漂泊于漢水長江一帶,由于長期行走江湖,熟識武漢三鎮的每一個角落,被人稱為“包打听”、“萬事通”。為了生計,他做過造幣廠工人,還給大戶人家當過佣人,後來憑藉多年行船經驗,得以在漢冶萍公司的輪船上做事,由于他頭腦靈活,善于察言觀色,很快便升任大副。在中國共產黨的影響下,向忠發開始參加工人罷工運動,先後任漢陽鐵廠工會副委員長、漢冶萍總工會副委員長,在政治上初露頭角。1922年向忠發加入中國共產黨,革命熱情更加高漲,組織了漢冶萍總工會罷工,還參加了著名的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期間表現不凡。客觀的說,向忠發在工運方面確實有著一定的能力,他也因此被推薦為中共武漢區執行委員會委員,其上級領導便是後來左傾冒險主義的代表人物李立三,也因了這段上下級關系的經歷,讓他對李立三敬畏有加,這是後話。1925年中共四大,向忠發被選為中央委員,主管湖北區工運工作。湖北省總工會成立後,向忠發任委員長,劉少奇、李立三、項英任副委員長。工作開展十分順利,僅武漢三鎮,工會數量就從13個發展到270個,向忠發藉此聲名大振。八七會議時向忠發沒能參加,但仍全票當選為中央委員,票數比瞿秋白、周恩來、毛澤東都多,足見當時其影響力很不一般。

在中共六大上,向忠發被推舉為中共中央政治局主席兼常委會主席,一下躍居中共最高領袖的位置,應該說這也是歷史給與他的一個機遇。八七會議後不久,甦聯要舉辦十月革命10周年慶典,作為共產國際的東方支部,中國組織了“工農代表團”前往慶賀,其中便有向忠發。工人出身、能言善辯,以及在工運中歷練出來的出色組織能力,這些都讓在遠方遙控指揮中國,不斷給中國物色新的領袖的國際領導們眼前一亮。而當此時,千里之外的瞿秋白在左傾錯誤思想指導下,使革命接連慘遭失敗,這讓國際領導對瞿秋白為代表的知識分子領導很是失望,產生了讓工人干部取而代之的想法。兩相對比,他們一致選擇了向忠發。在路衛兵看來,這些所謂的共產國際領導們,悠閑地坐在會議室中,靠著听匯報看地圖,決定著遠在千里之外的中國領導人的變遷,是非常可笑的,這也是中國革命連遭失敗的深層次原因之一。

1928年6月,在莫斯科近郊召開的中共六大上,向忠發毫無懸念的被推舉為中共最高領袖。客觀的說,向忠發是一個工人運動的好領導,但絕不是能駕馭全局掌控全局的將帥之才。他自幼闖蕩,沒有學習什麼文化,更不要說什麼理論,農村工作經驗的欠缺,以及尚淺的資歷,這些都讓他在復雜的國內革命斗爭形勢下感到手足無措。由于接下來還要參加共產國際的六大,新當選的7位常委,只有向忠發和蔡和森暫時回國開展工作,這樣實權便落在了蔡和森手里,隨後蔡和森因為對“順直省委”問題處理不當而被免職,取代他的是政治局候補委員李立三。周恩來回國後,日常工作改由周恩來主持,1930年3月,周恩來去莫斯科匯報,李立三又成為了中央大權的實際操控者。李立三脾氣火爆,又曾經當過向忠發的上級,毫無主見的向忠發便對他言听計從,甚至在會上公開說︰“立三同志的意見就是我的意見”,任由李立三去施行他那近乎狂熱的“立三路線”,使中共蒙受了比瞿秋白時期更為慘重的損失。也由此給瞿秋白的第二次復出帶來了轉機。

周恩來和瞿秋白帶著共產國際的指示精神,對李立三的錯誤思想進行批判,一直推波助瀾的向忠發,其見風使舵的本領再一次發揮得淋灕盡致。他在六屆三中全會上作報告時說︰“我早就看出立三同志這一套做法有問題,脫離了中國實際,也沒有尊重共產國際的意見。”之後還請人代寫了《如何反對立三路線》的文章加以抨擊。向忠發“大事面前不糊涂”,得以繼續留任頭把交椅,只不過實權又回到了瞿秋白手里。後來王明憑藉共產國際東方部副部長米夫的支持,在1931年1月召開的中共六屆四中全會上進入政治局,並取代瞿秋白而掌控中共大權。這次向忠發又毫不猶豫的佔到了王明一邊,再一次成功“衛冕”主席之位。在路衛兵看來,中國好些事情就毀在了這些只會說不會做,做了糗事還要胡說八道給自己臉上貼金的敗類們手里。而我們又不能不無奈的承認,這樣的人往往還會得到賞識和重用,因為世上並無神仙,喜歡忠言逆耳,只不過是自我標榜的一個美麗童話。我們先不說思想路線的錯與對,在當時的情況下,李立三也好,瞿秋白也罷,誰也是滿腔熱忱的想奪取革命的勝利,最可氣的是那些無能的庸才,卻對權力有著近乎瘋狂的渴望,他們只想擁有權力、享受權利,卻根本不會去想怎樣履行權力。

向忠發的蛻化變質只是時間問題。這種左右搖擺的牆頭草,永遠不會有真正的革命理想,就像現在司空見慣的所謂顯貴達人一樣,向忠發很快便沉醉于紙醉金迷的物質享受,還公開與妓女楊秀貞同居。為此中央不得不派任弼時的妻子陳琮英去密切關注向忠發的動向。在被稱為“黨內最危險叛徒”的顧順章叛變後,向忠發旋即被捕,並供出許多同志,就連陳琮英、楊秀貞也沒放過。審訊時,楊秀貞堅決不承認向忠發是共產黨,于是國民黨便讓向忠發與她對質,向忠發無恥的說︰“人家都知道了,你就都講了吧。”無怪乎周恩來後來這樣評價向忠發︰“他的節操還不如個妓女。”向忠發在被捕後的第二天,被引渡到龍華警備司令部。警備司令熊式輝立即電告蔣介石︰“已擒獲共產黨首犯向忠發。”蔣介石回電︰“立即就地槍決。”行刑前,向忠發跪地求饒,要求見蔣介石一面。就在向忠發被槍決幾個小時之後,司令部又收到了蔣介石第二封電報︰“暫緩槍決。”但一切為時已晚。

 

陳獨秀在獄中公然做愛︰老子的性欲沒犯法

佚名


 對于文人來說,監獄不是一個美妙的去處,但也未必就不是一個好去處。

  1717年5月的一天,23歲的法國青年阿魯埃在王宮的花園散步,踫到了攝政王奧爾良公爵。此前,這 個不引人注意的公證員的兒子,剛寫了一批譏諷攝政王的詩。“阿魯埃先生,”攝政王說,“我打算讓你看一樣你從未見過的東西。”“那是什麼?”阿魯埃問。“巴士底獄的內牆。”第二天清晨,青年阿魯埃在睡夢中被警察捕去,被直接投入了巴士底獄,並在此生活了近一年。在獄中,他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劇本《俄狄浦斯王》,在巴黎連續上演了四十五個晚上,引起轟動。在這部劇中,他首次使用了“伏爾泰”作為筆名,這是來自他故鄉一座城堡的名字。這次入獄,為他贏得了“法蘭西最優秀詩人”的桂冠。1726年,伏爾泰又因與貴族軍人德‧羅昂的矛盾,再一次被投入巴士底獄。出獄後,伏爾泰被驅逐出境,流亡英國。經由兩次監獄的洗禮,一個引領時代潮流的啟蒙斗士誕生了。

  在東方,1919年6月8日,《每周評論》第25號上發表了一篇署名“只眼”的不足百字的小文章,題目叫《研究室與監獄》,文中說:“世界文明發源地有二:一是科學研究室,一是監獄。我們青年要立志出了研究室就入監獄,出了監獄就入研究室,這才是人生最高尚優美的生活。從這兩處發生的文明,才是真文明, 才是有生命有價值的文明。”這位“只眼”先生,就是“五四”主帥、中共黨魁陳獨秀。陳認為,“五四”特有的精神有二:一是直接行動;二是犧牲精神。他也是這麼干的。“五四”運動爆發後,陳獨秀像學生一樣走上街頭,散發傳單,後被抓進了北洋政府的監獄。陳被捕後,社會各界紛紛營救。身在上海的孫中山在會見北京政府的許世英時說:你們也不敢殺死他。他們這些人死了一個,就會增加五十、一百。你們盡著做吧!許世英連忙說,不該,不該!我就打電報回去。

  1932年10月,在國民黨巨額懸賞多年後,陳獨秀被上海公共租界巡捕房逮捕。國民黨各界紛紛致電中央要求嚴懲,共產黨也發表消息,罵他為資產階級走狗、反共先鋒。作為黨國要犯,陳被押赴南京接受審判,在滬寧道上,他依然酣然入睡。陳被捕後,愛因斯坦曾給蔣介石拍來電報,稱陳獨秀是東方的文曲星,而不是掃帚星,更不是囚徒,請求給予釋放。蔣卻無動于衷,說:“獨秀雖已非共黨之首領,然近年共產黨殺人放火,獨秀乃始作俑者,故不可不明正典刑。”1933 年4月14日,江甦高等法院開審陳獨秀,陳“態度安閑,顧盼自若,有時且雋語哄堂”。在法庭上,審判長認為“托派(指陳獨秀)”和“史丹林派(指中共)” 主張雖有不同,但都是危害民國。陳說:“我只承認反對國民黨和國民政府,卻不承認危害民國。政府並非國家,反對政府,並非危害國家。” 名動一時的章士釗大律師免費為他辯護:“……托派多一人,即史丹林派少一人,史丹林派少一人,則江西紅軍少一人,如斯輾轉為用,謂托派與國民黨取犄角之勢以清共也,托派有功于國民黨也……”陳獨秀立即起立聲明:“章律師之辯護全系其個人意見,並未征求本人意見,並未征求本人同意。

  ……本人之政治主張,應以本人之《辯訴狀》為根據。”胡適雖與陳獨秀政見不一,時有爭論,但在新文化運動中,兩人卻是一條戰線上的螞蚱。“陳匪獨秀胡適之”(我看你往哪里逃)。陳入獄後,胡適多次從北京來,送來吃的、用的和書籍。一次,胡適路過南京,來信說:“不及看望。”陳大發脾氣,大有絕交的樣子。陳曾托胡適設法把《資本論》譯成中文,胡適認真操作,不久來信報告進展情況,叫他放心。在押期間,出版了《獨秀文存》第九版,蔡元培居然為這個在押犯寫序。

  有必要提一句,國民黨的老虎橋監獄條件還算不錯,可以看書,可以會客,陳獨秀也就真的將監獄變成了研究室。他在牢房里擺了兩個大書架,上面堆滿了經史子集。他甚至還將自己的小媳婦潘蘭珍帶進了監獄,兩人在獄中公然做愛,且斥罵獄卒:“老子人犯了法,老子的性欲卻沒有犯法。”由于獄中開銷太大,除了稿費又無其他收入,因此多靠友人接濟,給他接濟最多的是章士釗大律師。陳在投身革命前,家產還算殷實,在北大他月薪300塊大洋。專職任黨的領導後,就靠組織上每月三四十元的津貼和出版《獨秀文存》的稿費維持生活,有時只有一件汗衫,一天喝兩頓稀粥。簽發中央文件,陳獨秀常用“T‧S‧Chen”。黨內同志談話常稱呼為“老先生”、“老頭子”,或在黨內文件中干脆簡稱一個“老”字。

  南京淪陷前,陳獨秀被提前釋放。此後,他拒絕了民國政府勞動部長職務,拒絕蔣介石出錢讓他組織“新共黨”,拒絕胡適讓他去美國的邀請,拒絕譚平山要他出面組織第三黨的建議,同時也拒絕去延安。在武漢時,董必武曾去拜訪,並對他說:“鄙人受中央之托,專程而來,歡迎你回黨工作。”要求他寫個書面檢討。陳說:“回黨工作是我所願,惟書面檢討,礙難從命。”又說:“時至今日,誰有過,誰無過,在未定之數,有什麼好寫呢!”後來,他長期隱居在四川江津,轉向對自由主義的研究和對斯大林的反思。1942年5月27日,陳獨秀在國難深重、顛沛流離之中病逝。

  關于陳獨秀,章士釗說他回頭之草不嚙;汪孟鄒說他無法無天;胡適說他終身的反對派;鄭超麟說他不願被人牽著鼻子走;魯迅說他大門上寫著“內皆武器,來者小心!”……他自己說:不怕打,不怕殺,只怕人對我哭,尤其婦人哭;我願意說極正確的話,也願意說極錯誤的話,絕不願說不對又不錯的話;我只注重我自己的獨立思想,不遷就任何人的意見……不受任何人的命令指使,自作主張,自負責任。陳獨秀一生四次被捕,入過北洋的牢,也嘗過洋人的厲害。無獨有偶,賈植芳先生也曾四次入獄,分別進過北洋政府、日本人、國民黨的牢房,第四次是因胡風案入獄,長達11年。他因此自稱“洪憲生人”、“秦坑余民”。問他四個監獄有何不同,賈先生長嘆一聲:還是無產階級專政厲害!

 

 


上兩條同類新聞:
  • 静谧之美/追寻完美/蔣介石形象之變/陳香梅為何看上.../坦克履带下的血泥肉酱
  • 小提琴独奏/鮮為人知的民國代總統/劉邦朱元璋後宮生活/最早中國人喜歡吃燒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