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思乡曲 中秋快乐/毛泽东蒋介石一家亲/1949年的中國/江、胡平分秋色/与共和国同年
發佈時間: 10/2/2009 1:16:34 PM 被閲覽數: 88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吕思清优美深情小提琴曲】《思乡曲》专辑十二首连播 祝中秋节快乐/小声音/ wenxuecity
     


   
 
 
1949年的中國︰共產黨趕考與國民黨搬家

《同舟共進》    2009-10-01
【蔣的“元旦文告”與毛的“新年獻詞”】

  1948年是國共雙方的戰略決戰年。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之後,解放軍解放了東北全境、華
北大部和長江中下游以北的廣大地區,戰線推進到長江北岸。解放軍的總兵力增加到 358 萬多人,武器裝備也大大加強。

  蔣介石的精銳主力大部喪失,總兵力只剩下204萬人,能用于機動作戰的兵力有146萬人。長期的戰爭和國民黨政府的腐敗使國統區經濟陷入總崩潰,物價飛漲,工商凋敝,財政枯竭。軍事失敗和經濟形勢惡化使蔣介石焦頭爛額,心力交瘁。

  1949年1月1日,蔣介石發表元旦文告,承認“戡亂”失敗,轉而呼吁和平。他表示︰“只要和議無害于國家的獨立完整,而有助于人民的休養生息;只要神聖的憲法不由我而違反,民主憲政不因此而破壞,中華民國的國體能夠確保,中華民國的法統不致中斷,軍隊有確實的保障,人民能夠維持其自由生活方式與目前最低生活水準,則我個人更無他求。”“和平果能實現,則個人的進退出處,絕不縈懷,而一惟國民的公意是從”。

  南京政府“和談”之聲高唱入雲,一些“第三方人士”也隨聲附和。北平的張申府教授發表《呼吁和平》,希望國共停戰。梁漱溟也在上海《大公報》發表《敬告中國共產黨》,表示︰“好戰者今天既不存在,內戰不應該再有。任何問題要用政治方式解決,不要用武力。”

  面對這些言論,毛澤東于1949年1月1日發表了氣壯山河的新年獻詞——《將革命進行到底》,開門見山地宣告︰“中國人民將要在偉大的解放戰爭中獲得最後勝利,這一點,現在甚至我們的敵人也不懷疑了。”

  毛澤東回顧了人民解放戰爭走過的曲折路程,筆鋒一轉,痛斥了國民黨反動派和帝國主義勢力的“和平”陰謀,並引用古希臘寓言《農夫與蛇》,說明共產黨人決不憐憫那些蛇一樣的反動派。毛豪邁地宣布了中國共產黨1949年的任務︰“一九四九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向長江以南進軍,將要獲得比一九四八年更加偉大的勝利……一九四九年將要召集沒有反動分子參加的以完成人民革命任務為目標的政治協商會議,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並組成共和國的中央政府。”

  【毛澤東說︰“進京趕考去”,“決不當李自成”】

  為了制定奪取全國勝利和勝利後的各項方針政策,中共中央于3月5日至13日在西柏坡召開了七屆二中全會。毛澤東告誡全黨︰“我們很快就要在全國勝利了。奪取這個勝利,已經是不要很久的時間和不要花費很大的氣力了;鞏固這個勝利,則是需要很久的時間和要花費很大的氣力的事情。”“奪取全國勝利,這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如果這一步也值得驕傲,那是比較渺小的,更值得驕傲的還在後頭”。“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我們不但善于破壞一個舊世界,我們還將善于建設一個新世界”。

  1949年3月23日,毛澤東率領中共中央機關乘車離開西柏坡,向北平進發。毛澤東對周恩來說︰“今天是進京的日子,進京趕考去!”

  周恩來笑著說︰“我們應當都能考試及格,不要退回來。”毛澤東說︰“退回來就失敗了,我們決不當李自成,我們都希望考個好成績。”

  1949年4月2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橫渡長江,24日佔領了南京,把紅旗插在“總統府”上。南京政府如鳥獸散,《人民日報》發了號外,毛澤東在香山看了捷報,興奮地寫下《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蔣介石狡兔三窟,煞費苦心】

  當時人們認為︰蔣介石的政治生涯已結束。其實,蔣“下野”已不是第一次。他意識到,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敗局已定,無力回天,只好另尋出路了。

  1948年10月,蔣介石召集親信秘密會議,商討一旦戰敗,國民黨的黨政中心遷往何處。有人建議模仿抗戰時期,遷往大西南。蔣介石的同鄉、浙江大學教授張其昀主張撤往台灣。他分析︰台灣海峽海闊浪高,可以暫時阻止解放軍的追擊。台灣物產豐富,有日本人建立的工業基礎,交通也很發達,有利于國民黨的統治。他的分析很合蔣介石的心意,一個重大決策在蔣的心中醞釀。

  1948年12月24日,蔣介石突然下令改組台灣省政府,任命親信陳誠為台灣省主席。次日任命長子蔣經國為國民黨台灣省黨部主任。這樣,蔣在下野之前已把台灣的黨政大權緊緊抓在自己手里。人事安排妥當後,蔣介石開始秘密實施撤退計劃。

  首先是搬運國民黨中央銀行的黃金儲備。1948年11月,蔣介石密令中央銀行總裁俞鴻鈞將庫存的黃金儲備運往台灣。而主管銀行的行政院和財政部均不知情。俞鴻鈞親自組織一個機密工作小組,將金銀裝箱。11月30日夜,上海外灘戒嚴,工人從外灘的中央銀行金庫中搬運了774箱,共約200萬兩黃金,由國民黨海軍登陸艦“美盛號”護送,12月2日到達台灣的基隆港。台北海關派專車把黃金運走,藏在秘密的地點。接著又將151箱共約57萬兩黃金和1000箱共約400萬銀元運到廈門。

  第二次秘密運輸黃金是1949年1月10日。這一次是更大規模的運輸,動用了軍艦、民輪和飛機。國民黨中央匯報︰目前黃金儲備,運到台北260萬兩,廈門90萬兩,存在美國38萬兩,上海僅存20萬兩。此外還有數千萬銀元也轉運到台灣。蔣介石這才定了心。有了黃金,他在台灣的經濟基礎就有了。此時,蔣看似在溪口老家游山玩水,會晤鄉親,實際上在暗中指揮調度,忙碌不堪。“代總統”李宗仁則被蒙在鼓里,當他得知消息時,國庫已空空如也。

  在1949年5月前,蔣介石還指揮調動幾百艘貨輪和客輪,將國民黨海空軍部隊、裝備、物資和重要企業的機器設備運往台灣,破壞了上海江南造船廠的車間和碼頭。有了錢和物資還不夠,國民黨當局還制訂了搶運文物的計劃,特別是將故宮文物運往台灣。故宮寶藏是在1937年抗戰爆發前夕,由北平裝箱起運,一路曲折到達四川。抗戰勝利後,又隨國民政府返回南京,一直沒有安定的存放地點。當時不知道能運走多少,于是先精選了120箱,于1948年11月由海軍的“中鼎”運輸艦從南京啟程,在海上顛簸月余才到達基隆港。以後又接著運第二批、第三批。第三批文物是1949年1月由海軍的“昆侖”運輸艦載運的,當時計劃裝2000箱。裝船時海軍司令部的人听說船是去台灣的,立即攜帶家屬蜂擁而上,擠滿了船艙,海軍總司令桂永清親自來動員,但無人肯下船,只裝了1244箱。最後“昆侖”艦艦長命令將船艙中的桌椅拆除,騰出地方來裝上這些文物。

  故宮南遷文物的精品,95%運到了台北。這些中華民族文化的精華本應屬于全中國人民,卻長年存放在台灣一隅,難得回歸了。

  蔣介石于1949年4月25日離開溪口老家,在象山港登“太康”艦離開大陸。蔣經國在日記里記述那個傷心的時刻︰“上午,隨父親辭別先祖母墓,再走上飛鳳山頂,極目四望,溪山無語。雖未流淚,但悲痛之情,難以言宣。”

  美國政府密切關注中國大陸的變化。雖然對國民黨政權已經失望,但也不希望共產黨得到台灣。因此,美國政客又想出了一個“國際托管”台灣的辦法,想仿照德國、日本的例子,由聯合國授權管理。蔣介石獲悉美國策劃廢掉他的陰謀時,萬分憂慮。此時,他不能不作最壞的打算︰如果台灣也守不住,他到哪里去?一向很少出國訪問的蔣介石,卻在這個非常時期出訪了菲律賓和韓國。7月,蔣介石與菲律賓總統季里諾會談,討論一旦台灣失守在菲律賓成立流亡政府等問題。8月,蔣介石與韓國總統李承晚會談,要求開闢空中通道。這是為了台灣失守前的再次逃亡。

  蔣介石狡兔三窟,煞費苦心。

  【劉少奇秘密訪甦,身負三項使命】

  新中國將實行什麼樣的外交政策,是毛澤東思考的重大問題。建國前夕確定的外交政策是︰不承認國民黨政府與各國建立的舊的外交關系,也不急于取得西方國家的外交承認。毛澤東比喻這是“另起爐灶”,“打掃干淨房子再請客”。

  解放軍進入南京不久,司徒雷登與共產黨方面開始接觸,但最終失敗。美國政府緊接著發表對新中國不無敵視的白皮書。毛澤東極為憤怒,連續寫了4篇評論,嚴厲批判美國政府在中國推行的侵略政策,並說︰“中國人死都不怕,還怕困難嗎?”

  美國和西方世界對新中國的敵視和封鎖,使毛澤東需要尋找新的途徑,打開中國與國際社會的交往。1949年1月,斯大林委托甦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米高揚秘密訪華,在西柏坡會見了毛澤東,詳細了解中國革命的情況和中共中央的政策。美國政府的立場,使毛澤東確定了向以甦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一邊倒”的外交政策。7月,他派劉少奇秘密訪問甦聯。在長達一個半月的時間里,劉少奇與斯大林進行了幾次會談,詳細通報了中國革命的進程和新中國籌建的情況。

  劉少奇此行負有三項重大使命︰

  一是學習甦聯國家行政體制。斯大林完全滿足了中方的要求,劉少奇考察了許多政府部門和地方行政機構,與各級官員進行座談取經。新中國的政府機構,在很大程度上借鑒了甦聯的模式。

  二是尋求甦聯的經濟援助。蔣介石卷走了大陸幾乎全部的資金,給共產黨留下了一窮二白的爛攤子。新中國怎樣恢復破碎的經濟?啟動資金從哪里來?如何應對西方世界的經濟封鎖?這些都是極為嚴重和迫切的問題。斯大林表示︰盡管甦聯也處于戰後重建的困難時期,但為了幫助新中國的建設,準備提供3億美元的貸款,幫助中國建設一批工業項目,還答應派甦聯專家來中國進行協助和指導。

  三是尋求甦聯的軍事援助。隨同劉少奇訪甦的有空軍司令劉亞樓、海軍司令蕭勁光。我方希望甦聯幫助中國建立空軍和海軍,提供先進的戰斗機、艦艇,特別是提供幫助解放台灣的空軍部隊。斯大林答應先在中國開辦航空學校,為解放軍培養飛行員和技術人員。斯大林對新疆十分關注。中甦兩黨會談中,劉少奇表示中共準備在1950年進軍新疆和西藏。斯大林提出︰希望中共及早進軍新疆,並表示願意提供殲擊機、運輸機和汽車,幫助解放軍迅速解放新疆。

  8月中旬劉少奇回到北京,毛澤東對訪甦成果非常滿意。中甦結盟,不僅使中國打開了外交局面,而且對後來的社會主義建設,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投降者的一個絕妙比喻︰“重新嫁人”】

  194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了隆重的開國大典。毛澤東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朱德總司令號召解放軍指戰員繼續努力,向國內未解放的其余地區進軍,實現解放戰爭的最後勝利。

  蔣介石還想依托西南的險要地形,以圖東山再起。8月24日他飛到重慶部署防御。雖然國民黨軍在西南的兵力尚有90萬人,但胡宗南、宋希濂等都喪失信心,認為根本沒力量守住川黔滇三省。

  為解放大西南,一野由關中入川,二野由湘西入黔,四野一部由鄂西入川,一場跋山涉水的長途追擊開始了。湘鄂川黔地區崇山峻嶺,行軍極其艱難。牲口摔死大半,戰士跌跤的不計其數,多的一天摔30多次,但這都阻擋不了解放軍的高昂士氣。

  10月29日,解放軍二野先頭部隊進至重慶市郊,向白市驛機場逼近。這天夜里,蔣氏父子逃離重慶。蔣經國回憶︰“前方戰況猛烈,情勢危急。林園後面已槍聲大作,而周圍之兵工廠爆炸之聲又四起,連續不絕。此時山洞林園前汽車擁擠,路不通行,混亂吵雜,前所未有。故不能再事稽延,乃決定赴機場宿營。途中為車輛阻塞者三次,無法前進,父親不得已,乃下車步行,通過後改乘吉普車前進,午夜始達機場。”西南守不住,蔣介石只好再次逃離大陸。

  眼看大勢已去,西南國民黨軍紛紛起義投誠。一些軍官不甘心就這樣不戰而降,痛哭流涕。有的軍官看清了形勢,不願為蔣家殉葬,說︰“投降就要有個投降的樣子,有什麼哭泣留戀的!這好比一個女人嫁了一個敗家子丈夫,本來早該離婚。現在到了家破人亡的時候,我們重新嫁人是應該的,還有什麼哭的!”

  9月下旬,在中共中央的爭取下,原新疆地方官員陶峙岳、鮑爾漢通電起義,宣告新疆和平解放。10 月中旬, 一野開始了向新疆的大進軍。幾萬官兵歷時3個月,冒著風沙嚴寒,穿越天山戈壁,把紅旗插遍南疆北疆。

  1949年底,除西藏外,中國大陸基本解放。一輪紅日在新中國的大地上冉冉升起。

 

毛泽东蒋介石竟是一家亲 蒋介石是姐夫?

佚名


内地学者根据毛氏族谱考证,国共两党前领导人蒋介石及毛泽东有亲戚关系,蒋介石元配、蒋经国母亲毛福梅跟中共已故领导人毛泽东均源出浙江江山,两人分属同族姊弟或姑姪。因此毛泽东应叫蒋介石做姊夫或姑丈。

  台湾的《联合报》报道,浙江西部的江山市清漾村,号称「江南毛氏祖居地」,毛氏主要分成三支:毛泽东的先祖也源自此地,成为吉安毛氏,再演化为韶山毛氏,而蒋介石元配毛福梅,先祖是从此地分支的奉化毛氏,另外还有广西贺州毛氏。

  报道指出,「毛蒋一家亲」的说法,源自清漾毛氏族谱。十多年前,清漾毛氏后人因家贫出售族谱,被富翁以五千元购下,辗转流传到学者手中。浙江衢州社科联前主席郑根安进行研究,考证出毛泽东和毛福梅的祖居地同为清漾,引起中央部门注意,并将其所写《毛泽东祖居地在清漾》一文,刊在内部刊物《党的文献》上。

  族谱显示,毛泽东和毛福梅是五十六代的同族姊弟。但也有学者称,毛福梅辈分应高过毛泽东一代,分属姑姪。

 

 

江、胡平分秋色:习近平夹缝中难做人


2009/10/02 




苹果日报/中国60周年庆典备受关注的人物,除了江泽民、胡锦涛外,另一位是被指准备接胡锦涛班的「王储」习近平。由于盛传习在中共十七大以黑马跑出,进入第四代核心圈,是获江泽民手下曾庆红推荐,加上习又未能在上月闭幕的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上当上军委副主席,外界关注他是否涉及胡江权斗。

内地独立新闻工作者咎爱宗表示,习近平在昨日庆典上的表现,实在乏善可陈。官方媒体并未对他有特别报道,在央视的镜头前,他也没有特别表现,且亮相次数亦有限。唯一不同是,他是台上领导人中唯一在西装领上别了一个「60」字样的红色纪念章。

想摆脱江系色彩

咎爱宗认为,习近平作为江系人马推荐,自然应被列入江系势力范围,但他近来在各种场合不断重複胡锦涛的语录「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习的妻子彭丽媛前晚在官方国庆晚会上,登台高歌「科学发展和谐中国」,夫妻两人一唱一和撑胡锦涛,「这也许可以说明,习近平想摆脱江系色彩。」

习近平能否在2012年顺利接班,咎爱宗认为,要视乎他是否能得到胡锦涛的真正信赖,虽然习是太子党出身,但太子党未必就能保证中共红色江山不变颜色。反而,像胡这样出身寒门的接班人,经中共几十年洗脑,才不会对这个江山有歪念。

咎爱宗举例指,胡当年在清华大学读书时,曾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公开称「决不能把先辈们流血牺牲得来的革命果实从我们手中丢掉。我要听党的话,听毛主席的话,决不辜负革命先辈的期望。」这决定了他今天执政毫无作为,只能前任说甚麽,他做甚麽。


 
戴晴:与共和国同年

2009/10/02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之际,记者、作家戴晴应邀撰文回顾了她在这六十年里的经历与感想。

严格地说,我算不上与共和国同年。50年前,当新当选的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宣布这个共和国新生的时候,我已经8岁。但小小的我实际上已经在和共产党的政权同步前进:这年春天,作为干部子弟小学的学生,我随着南下的解放军进入天津,随即又被送进刚刚进驻北京的子弟学校。毛泽东宣布共和国成立的时候,我还太小,没有到天安门广场去放鸽子,那要到我进了初中,到共和国五周年大庆的时候。

1959年,共和国已经十岁。十年,对政治决策者而言,不算短了:政绩,已经显现;而缺点和失误,也难于遮掩。那年我18岁,即将从高中毕业。虽说生活读书的地方距离共和国决策中心中南海不过几公里,里边发生的一切,其实一点都不知道。

我不知道建国初期的镇压和肃清"反革命"运动;不知道全国的土地已经以"公社化"的名义全部集中到政府(也就是共产党)手上;不知道农民只能按照政府的安排耕种,并且只能把产品以规定的极低的价格卖给国家。我不知道知识分子们不但一律脱下了西装,换上了干部服,还"自愿地"接受了"思想改造";即使如此,只要他们敢于表达一点独立的意见,哪怕只是向共产党提出建议,也会被视为敌人--他们当中的55万人已经被送到偏远的乡下"改造"去了。曾经是共产党的盟友、还象征性地算作国旗上5颗星中的一颗的"民族资本家"们也难逃被剥夺的命运。他们脸上挂着笑--哪怕心里流着泪--"自愿"交出了他们的财产。

不但我这样的中学生,全国几乎没有几个人知道的是,愤怒正在毛泽东心里积蓄。三年前召开的第八次党代表大会上,他的阶级斗争理论被淡化;坚持集体领导、"反对个人崇拜"和发展党内及人民民主被提出。最让他难于容忍的是,下一届党代表大会,将设立"名誉主席"--简直就是针对他。用他的话说,他简直就成了一块"供在那里的祖宗牌位"。而就在那年夏天,他利用"左派",把与他共事30年,在所有最困难的时刻支援他,唯一一个愿意替他到朝鲜作战的元帅彭德怀打打成反党份子。我们并不知道,中国在那时侯已经没有了具有理想主义色彩的、开明的、关注民众的共产党领袖,只剩下毛泽东战战兢兢的追随者。

对过去十年间中国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们不清楚,也不想把它弄清楚。我们相信党,党会为我们安排一切;我们相信《人民日报》,它会告诉我们应该知道的一切。我们知道大跃进中每亩地打万斤粮;我们知道中国农民都已经变成了有组织的公社社员;我们也知道坏人(右派和右倾份子)曾经反党,而光荣的党已经成功地把他们镇压下去了。

我们不知道这些,不知道1950年代共产党和毛泽东所造下的罪孽会对下半个世纪的影响,我和我的伙伴那时只享受着花季少女的浪漫与兴奋--只不过我们的浪漫兴奋是革命式的:我们在天安门工地上义务劳动,参加所有"军事体育"项目,而在"十一"国庆之夜,则满心欢喜地在新的广场上跳舞--没有谁会想到,30年之后,我们的孩子会在这里抗议和流血。

1969年的"十一",就我个人说来,已没有任何喜悦而言。28岁的我已经有了家,有了一个奶娃。然而,就在这任何正常的普通人都应当享受的甜蜜时刻,我们家却在匆匆整理行装。虽然我们夫妻都是导弹工程师,却已确定被遣送到中国陆地的最南端去"围海造田"。一岁的女儿不能带在身边,只能寄放在一个陌生的不必"通过劳动改造自己"的工人家里。那年,共和国其实是有它的"大喜事",这就是毛泽东努力拖延了将近十年才召开的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次会上,不仅他本人被推到了连中国历史上的"秦皇汉武"都不曾有过的荣耀的高位,他的夫人和他的"左派"战友也都被"选"入最高决策机构。非无产阶级分子在"阶级大清洗"中被斗争、被侮辱,包括共和国元帅和主席。他们都死在这年,死得没人知道,连他们的太太都不知道。已经三十岁的我开始清醒: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发生的?

1979年三十年大庆时,天安门广场是平静的。但人心--干部们,我们这些三十多岁的知识分子们,还有侥幸挨过了大饥谨的农民们并不平静。而且,这年的兴奋激动不像建国初期或文革期间,遭遇"被发动",而是向来不轻易流露情感的中国人的一种发自内心的快活、一种活力的迸发--因为,改革开始了!共产党开始明智地纠正自己的过失,共和国的历史将翻开新的一页。果然,五年后的35年大庆,站在天安门上的邓小平收获了新中国唯一未经"组织"就出现在游行队伍中的的横幅:"小平您好"。这年,我放弃了工程师的位置,开始了我的职业作家生涯。这不是一条容易的路,却是我自己的抉择。我以为,与我的倍受折磨与蹂躏同胞直接对话,中国作家会有所作为。

又是十年过去,1989。在共和国40岁而我48岁的时候,天安门广场死一般的寂静,没有游行也没有狂欢。这倒不完全因为长安街和纪念碑上有镇压的弹孔需要修补,而是北京市民正以沉默来表达他们从来没有过的失望和愤懑:这个他们拥护了40年的政权向自己的人民开枪!"十一"那天,我正被拘押在秦城监狱的单身牢房。我曾经那么信赖的《人民日报》已经在一周前宣称我为"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走狗"。对此,我不服。我正在为自己起草辩护状。

1999年的50大庆是前所未有地奢侈与辉煌。北京刹那间变得安静和干净了,因为外地民工已经强行遣返,污染空气的煤炉也暂时不可以再用。大家底下流传着的是,政府将花费上百亿 来办喜事,虽然人口已经膨胀到13亿的共和国举步维艰:五千万工人下岗;一亿孩子没有学上;国土的血脉,50年前曾经那么欢快慷慨地奔涌着的北方和南方一条条大河,正濒临干涸。58岁的我此时成了一名在自己的国家不能发表作品的"作家"--我的作品在我的祖国已经被禁10年。

2009年,共和国"花甲重逢"。第三次浪潮和全球化机遇加上中国独有的"低人权优势",造就中国GDP高速增长20年和外汇储备全球第一。中国政府突然发现自己成了世界上最有钱的执政当局,同时面对着十几亿"生不起、读不起、住不起、病不起、死不起"、"仇官仇富"、随时都会因"非相关利益"走上街头,酿成"群体泄愤"事件的愤怒民众。于是乎,在金融风暴的严寒中来一场炫富炫武的大阅兵,成了政府向人民示威的最高表现形式。

2010年10月,中国会怎样?

戴晴简介

中国资深新闻工作者及作家。曾常年担任《光明日报》记者。1989年六四事件中,因同情学生遭当局逮捕。1990年初获释,但其写作及发表作品的权力至今仍受到限制。
/辣椒城

 


上兩條同類新聞:
  • 月光水岸-中秋节快乐 /彭定康﹕花甲之年的毛泽东中国/六十年展缺乏自我批评
  • 驚心動魄瞬間抓拍:小鳥騎鷹背進攻 老鷹哀號/實拍娛虐族盛典/新世纪钢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