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子彈穿越鮮花水果的瞬間/与狼共舞的法国女钢琴家/達芬奇指紋浮現
發佈時間: 10/14/2009 2:28:26 AM 被閲覽數: 106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達芬奇指紋浮現
 
畫作價格飆升至千萬英鎊(圖)
 
 
 
中新網

  10月13日電 據英國媒體報道,達芬奇的一副原本不為人知的畫作日前被發現巨大升值空間,原因是有人在這幅畫的左上角發現了達芬奇的一個指紋。

  這幅畫名為“穿文藝復興服裝的女孩側面像”,此前僅以1萬2千英鎊的價格售出。買者認為這幅畫應該有更值錢的地方,于是開始對請專業人員進行鑒定。結果一位法國研究人員通過紅外線檢測,意外發現畫的左上角竟然有一個達芬奇的中指指印。

  如果這個指印被證實真的屬于達芬奇的話,那麼這幅畫將升值到數千萬英鎊。據悉,這幅畫明年將在瑞典展出。

 
 
 
暴力中的另類美︰子彈穿越鮮花水果的瞬間(組圖)
 
 
國際在線



玫瑰被子彈擊中後的瞬間 (圖1)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54歲的攝影師阿蘭‧塞勒(Alan Sailer)近日成功拍攝了一系列作品,刻畫了原本不起眼的物品被子彈射擊的瞬間。這組極富吸引力的圖片,選取了鮮花和水果為主要特寫對象,還獵取了大量意想不到的物品,例如火腿和雪花。

  塞勒在一間黑暗房間里,把目標物放在20厘米外進行了拍攝。他自制的帶有獨特閃光設備的照相機具有延遲一秒拍攝的功能。塞勒把這種拍攝稱為“超越危險的行為”。他解釋說︰“最特別之處在于閃光的控制,我使用的閃光燈是在Harold Edgerton的設計上基礎上自制創新的,具有約0.5微秒級的持續時間,需要在1.7萬伏電壓下運作。在這麼高的電壓下工作,我不得不冒著生命的危險。當子彈以200米/秒的速度飛離槍口時,閃光燈立刻觸發運作。類似與我們一走進商店,歡迎樂聲立即響起的迅速反映。”

  為了配合物體的反射率,相機設置為1秒閃光,9-13光圈數。“在閃光延遲的一秒鐘時間內,我可以一只手按照相機快門,一只手扣動扳機。另外,我有一個延時電路裝置來計算準確的閃光時間點,以便在子彈射擊物體的瞬間發出閃光。子彈撞擊還會引起驚人的震蕩。”

  塞勒是一位拍攝範圍極廣的攝影師,從美國當紅少女、卡通娃娃到植物蘑菇,他花費了大量心血創作有視覺沖擊的圖像。更多時候,熱衷于拍攝想法而非拍攝的結果。



  蘿卜被子彈擊中的瞬間 (圖2)



  草莓被子彈擊中的瞬間 (圖3)



  乳酪被子彈擊中的瞬間 (圖4)



  燻肉薄片被子彈擊中的瞬間 (圖5)



  芥末花生被子彈擊中的瞬間 (圖6)



  火紅的辣椒被子彈擊中時的瞬間 (圖7)



  糖塊被子彈擊中的瞬間 (圖8)



  空心口香糖被子彈擊中的瞬間 (圖9)



  芽甘藍被子彈擊中後的瞬間 (圖10)



  梅子被子彈擊中時的瞬間 (圖11)

 

 

与狼共舞的法国传奇女钢琴家 - Hélène Grimaud 埃莱娜·格里莫/法国薰衣草/ wenxuecity
     


 







接受法国二台采访Hélène Grimaud the ou cafe





埃莱娜·格里莫(Hélène Grimaud),这位法国女钢琴家,1969年生于普罗旺斯地区的埃克斯。早年在埃克斯音乐学院和马赛音乐学院分别师从雅克琳·库尔坦和皮埃尔·巴比泽学琴。13岁被著名的法国音乐学院录取,师从雅克·鲁维耶。16岁获得雅克·鲁维耶古典音乐比赛首奖,同年出版了第一张个人唱片,曲目是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二钢琴协奏曲及钢琴独奏曲。18岁在巴黎举办了她的第一次钢琴独奏音乐会,获得巨大成功而从此享誉国际。2002年成为德国DG公司签约音乐家。出版过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二钢琴奏鸣曲》和贝多芬的《暴风雨奏鸣曲》,其中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二钢琴奏鸣曲》还荣获“唱片协会”大奖。这对年轻的埃莱娜来说,是一种难得的荣誉。她现居住在美国。

埃莱娜·格里莫天生叛逆,为了发泄过剩精力才开始弹钢琴,却意外发现自己的天分,成为国际知名的钢琴家。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在野外与一头母狼邂逅,狼竟然罕见地躺下与她亲近,从此开始了她与狼的故事,还在纽约创办了一个“野狼保护中心”,保护红狼、墨西哥狼等野生狼物种,并向公众开放,普及教育。狼成为埃莱娜的图腾,它代表着埃莱娜自由、不拘一格,又充满坚毅的性格。

  她美得令人迷惑。她既是钢琴天才,又与野狼有着说不完的故事。她最喜欢弹奏勃拉姆斯的音乐,演奏中的她冷峻、悲怆;与野狼在一起时的她却又温柔、天真。她的文字感性、随性,继第一本自传《野变奏》之后,她今年又出版了一本记录心灵旅行的散记《女钢琴师的心灵之旅》。这就是法国女钢琴家埃莱娜·格里莫的传奇。

  “音乐改变了我的信仰,母狼解放了我的野性”

  1991年,埃莱娜·格里莫住在佛罗里达塔拉哈西的时候,一天深夜她带着朋友的狗出去散步却因此改变了自己的生活。她看到一个孤独的动物身影慢慢靠近,它的行进方式是自己从没见过的紧张和诡秘。她牵着的狗受到惊吓,逃进灌木丛中。这是她第一次遭遇狼,一匹母狼。格里莫在自己的第一本传记《野变奏》里写道:“它走到我左手边,嗅了嗅我的手。我只是伸出手指,它就把脑袋和肩膀整个藏在我手掌下。我觉得自己像是被什么东西擦出了火花,而且迅速传遍全身。它一下子让我充满了温柔。内心传来神秘的歌声,像是一种未知的野性的力量。”“我爱上了这只母狼。”她后来写道。

  格里莫认为狼被当作邪恶的化身已经不下好几百年。但她不这么看。在她看来狼维持着物种的平衡,是种奇异、迷人的动物,而且可以教会人类很多东西。她觉得自己有责任改变人们对狼的误解。

  1999年,她与摄影师亨利·费尔在南塞伦一起开办了野狼保护中心。这片29英亩大的地方,现在成为17匹野狼的家。其中有4匹狼,作为“形象大使”,向公众开放参观。其他13匹则与人类隔离,以便于它们最终能重返自然。“刚开放的头两年,我们一年有500名游客,现在每年有20000人前来参观。”

  她的野狼保护工作在古典音乐界引起了一些非议。有人觉得她“活在她自己对野狼的想象里。”她在野狼保护上花费的时间也影响了她在钢琴事业上的精进。她自己也承认,最近三年她才真正将精力集中在音乐上,之前野狼保护中心花费了她太多时间和精力。现在的她继续在世界各地做巡回演出,与世界顶级的交响乐团以及音乐家合作。不过,2005年末,她受到新的挫折,她患上肺炎,并且导致慢性的疲劳综合症,甚至影响到了心脏。她的第一本自传《野变奏》首先在法国出版,很快成为畅销书,内容由五花八门的篇章组成。格里莫视自己是家庭、音乐世界乃至社会的一个孤独的局外人,内心充满挣扎。比如在考虑在什么地方建立野狼保护中心时,她写道:“最好是在别处,我一直希望是在别处。”

  古典音乐与野狼在她的生命中究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在格里莫看来,两者都拯救了她。“音乐改变了我的信仰,”她写道:“它拯救了我。”当提及她第一次遇到的母狼,她也表示:“它也拯救了我。”创办野狼保护中心的目的,在她看来,将她从把钢琴当成工具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我变得有野性了。”

  格里莫1969年出生在法国普罗旺斯。6岁开始弹钢琴便表现出惊人天赋。13岁进巴黎音乐学院,成为当时年龄最小的学生。从童年开始的另一个爱好是养小动物。在钢琴填满自己的生活之前,她甚至梦想着当兽医,住在动物园里,后来又想当生物学家。“我曾经对灵长类感兴趣。”与母狼阿拉瓦的相遇,让她卷入了野狼的世界。她开始研究动物行为学,旁听大学的课程,参加会议并且造访动物专家。

  此外,她精通法语、俄语、英语,对法国、俄罗斯、美国的文学、历史、哲学都有广泛的涉猎。她对音乐的热情从来都没有消退,每天都以巴赫开始一天的生活。不过,这并不妨碍她沉浸在浪漫主义的文学当中。

  她也喜欢肖邦的音乐,称他是“我的作曲家”。她欣赏肖邦解放了钢琴家的左手,“创造了灵巧的音乐。”不过最贴近她的心灵的,是勃拉姆斯。她早期灌录的音乐大都是演奏勃拉姆斯这种不算年青的、非法国的、没有一点女性气息的作曲家作品,与她表面留给人的印象非常两样。“我喜欢他激烈的乐章,”她在《野变奏》中写道:“他的痛苦与阴暗,充满情绪的悲痛,以及在与世界关系中所体味出的绝望。”勃拉姆斯激烈而令人望而却步的《第一协奏曲》是她最喜欢的作品。她说自己在演奏以后几个小时,心情都很难从悲怆中恢复过来,“勃拉姆斯把悲痛表达得太完美,那种痛苦足以让你窒息”。曾经跟格里莫共事过的萨龙恩先生表示:“她一半是理智,一半是激情,是位罕见的人物。她演出前总有条理清晰的观念、计划,但在音乐会上往往自然而然地让音乐流淌出来。”

http://leyouyoucn.blog.hexun.com/15496150_d.html





埃莱娜·格里莫法文Hélène Grimaud1969117-),犹太裔法国钢琴家

埃莱娜·格里莫在法国罗讷河口省普罗旺斯地区艾克斯出生,父亲是柏柏尔犹太人,母亲是科西嘉岛塞法迪犹太人[1][2]。她形容她小时极度激动[3],过度集中于某些事情上。她7岁接触钢琴1982入读巴黎音乐学校Conservatoire de Paris),与钢琴手雅克·鲁维耶Jacques Rouvier)同校。

1985,埃莱娜·格里莫凭谢尔盖·拉赫曼尼诺夫的《Piano Sonata No. 2》赢得巴黎音乐学校赢得首个奖项、雅克·克罗学院L'Académie Charles Cros)的格兰披治光碟奖(Grand Prix du Disque)。1987,她展开事业生涯,在巴黎举行独奏会;又与巴黎管弦乐团Orchestre de Paris)合作演出,由丹尼尔·巴伦波因指挥。

21岁时,埃莱娜·格里莫移居美国佛罗里达州,后又移居纽约市。之后在德国柏林住了一阵子[4],现定居瑞士

 

 

 


上兩條同類新聞:
  • 新世纪女声/ 我不信 回忆仅仅是长者的专利/10位最差作家出爐 易中天余秋雨劉曉慶入選
  • 人声高越海豚音 / 嚎情万丈/历数欧洲著名景点,您最应该去哪里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