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66年,對于江青來說,是她生命中最得意的一年。在宣告文化大革命開啟的《“五一‧六”通知》下達12天後,中共中央下達了《關于中央文化革命小組名單的通知》。在這份名單中,江青名列陳伯達和康生之後,職位是副組長。 三個月後,陳伯達患肺炎,入住北京三一醫院,文革小組組長由“第一副組長江青同志代理”,“第一副組長”的稱謂,第一次被提出,而江青也正式稱為“中央文革小組”的靈魂人物。 《江青全傳》作者寫道︰要想了解文革小組在國家中的作用,只要想象一下如果美國出現一下情況是什麼樣子就不難理解︰里根總統解散了他的內閣,只在白宮班子里挑選幾個忠于自己的人,組成一個小組,並任命南希‧里根負責這個組織,作為美國臨時政府,而里根本人則是在高興時才過問一下。 中共八十多年的歷史,只有十年文革的非正常時期,才出現了這樣非正常的現象。 毛澤東對于這種狀況卻十分欣賞,他甚至說︰“古之民,不歌堯之子丹朱(丹朱不肖)而歌舜;今之民,不歌中央書記處而歌中央文革。” 江青的提升令人吃驚,她有過淒慘的童年,顛沛流離的青年,甚至在當上“第一夫人”之後很長的一段時間里,她只是一個“家庭主婦”,黨中央在她和毛澤東結合之時就規定了她不能參與毛的政治生活,甚至,就連那樣的狀況,也一度出現危機。但是現在,她開始進入政治權力的主航道。 四年前的1962年,階級斗爭再次被毛澤東重新提起,江青從中看到了機會,她把投機的目光投放到了文化領域,她的演員經歷,讓她認為她是這個領域有資格的發言人。在那一年里,江青在上海觀看並審查了上千個劇本,上海市的市長柯慶施,是為數不多支持江青和毛澤東婚姻的領導人,與江青有著緊密的聯系,這讓江青在上海的活動得以順利地開展。也是在上海,江青和張春橋、姚文元結成了緊密的聯盟。 江青的第一槍投向的是早年曾經對她表示過輕視的劇作家田漢,在江青的授意下,當時上海市委書記兼《文匯報》總編的張春橋下令刊發了一篇批評田漢劇作的文章,言辭激烈。 緊接著,江青跑到了北京,按照自己的思路改造京劇,樣板戲就是在這一時期出爐了。不過,江青在北京踫了釘子——北京市市長彭真根本不買她的帳。 彭真看了《沙家 》的演出,說那就像“一杯白開水”,並且,如果他听說江青要在哪個劇院排戲,他就會把那個劇院提前訂出去;如果他听說江青要在報紙上發布消息,就會馬上指示新聞界不要發表。在當時的北京,彭真完全有能力做到這些。 毛澤東在此時表示了對妻子的支持,他公開贊揚了《沙家 》。在江青的戲劇改革完成的時候,幾乎所有文藝界的人都表示了反對,曾經沒有讓昔日藍隻在《賽金花》中扮演主角的夏衍、抱怨“江青一來,事就難辦”的周揚等等,還有毛澤東的同僚們,除了彭真,還有劉少奇、鄧小平。這些人後來在文革中逐一被打倒。 對于反對的聲音,江青是不在乎的,只要毛澤東喜歡就可以。也是從那個時期起,毛澤東對江青表示了全面的支持。 江青開始籌劃在文化界掀起一場風暴。她意識到這場風暴的掀起要借助于毛澤東的力量,當她意識到這一點時,她開始成為毛思想的傳聲筒。 受到毛澤東在1959年稱贊海瑞的啟發,歷史學家吳 寫于1961年的《海瑞罷官》,在1965年受到了毛澤東的批評,毛在一次會議上宣布吳 的戲在政治上是有害的。毛的態度之所以發生變化是因為此時的政治形勢發生了變化︰彭德懷因為大躍進的失敗激烈地抨擊了毛澤東,結果被罷免了國防部長的職位。這讓毛覺得這戲影射了他,毛的感覺讓江青找到了發揮的地方,在她的授意下,姚文元寫了批評《海瑞罷官》的文章,發表在《文匯報》上。江青的這種發揮,在很大程度上符合毛澤東的心理,這讓毛澤東認為,除了江青,他身邊盡是些拖後腿的人。 到了1965年的冬天,江青已經逐漸靠近了權力的中心。 三十年代,江青曾經被國民黨逮捕,為了出獄,她寫下了悔過書,聲明放棄她對革命的看法並脫離共產黨。在更早之前,作為上海灘上的明星藍隻,江青在男女問題上的不嚴謹也是出了名的,雖然這其中,有一些女人要想出人頭地就要付出更多的因素。 越靠近權力的中心,江青就越擔心她過去的底細被人揭發出來。凡是那個時期在上海和她生命軌跡有交集的人,都在她登上中央文革小組第一副組長之後被無情的清洗,還有過去反對過她的那些人。 清洗並不是江青一手包攬的,她一個人忙不過來。但是她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在北京大學,江青遇到了一群反對她的學生。“我們要絞死你!”“我們要油炸你!”學生們用那個無序的年代里特有的語言表達對她的不滿。面對這樣的狀況,江青表現出了她少有的幽默︰“我現在非常忙,等我有時間,我一定請你們來絞死我,來油炸我。” 她一點也沒有想到,將來有一天她會為自己的倒行逆施付出代價。 毛澤東在慢慢變老,江青的權力欲望無限膨脹。 一個沒有制度保障的混亂社會,這種權力欲望的無限膨脹反而會讓這一時期更快的過去。 1976年,毛澤東去世,四人幫被捕,文革結束。 江青被捕時,態度依然強悍。因此李敖評價她“至少不孬”。 1991年5月14日,江青自殺身亡,歷史對她的改觀定論是︰陰謀家、壞女人、禍國殃民者。 如果我們想要客觀地敘述歷史並從中尋找借鑒,就不能因為她曾經歪曲過歷史就歪曲她的歷史。其實,江青的悲劇,不能單單說是由于她的品質惡劣,在更多的程度上,她反映了在非正常的年代里,殘缺的制度對人的扭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