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最笨的一個飛行員叛逃記 /江青︰你辦事,我放心 後還有六個字
發佈時間: 10/30/2009 12:48:05 AM 被閲覽數: 695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当代轻音乐教父”保罗.莫里哀 /法国薰衣草/ wenxuecity
     








大约在大学时,我就很喜欢听保罗.莫里哀的轻音乐,他的音乐有一种特别的浪漫情调和芬芳 他那首《Love is blue 爱是蓝色的》, 让人迷醉,难以忘怀。 保罗.莫里哀的音乐太迷人了。 确实我以前都没想过要知道保罗.莫里哀是哪里人, 我自己也从来没想过会飘洋过海, 来到了保罗.莫里哀的祖国法兰西,漫游巴黎, 徒步法国乡村小镇,去她周边的大海:北边的英吉利海峡,西边的大西洋,南边的地中海, 拥抱蓝色, Love is blue !
 
我曾去流行音乐会狂欢过, 也去过很多古典音乐音乐会,在巴黎铁塔下聆听过世界著名男高音三巨头的歌声,在雅尔现代巨型音乐会里欢呼过, 可当我知道保罗.莫里哀是法国人时,当我想去他的音乐会时, 他已不在人间了......人生真是匆匆又匆匆, 唯有爱,音乐是永恒的。

尽管现代技术可以给我们完美的音响享受, 尽管我也很喜欢欣赏世界著名的交响乐团演奏的古典音乐, 可这都无法替代我心中的轻音乐教父保罗.莫里哀的地位,他的音乐多是来自古典音乐和爱情歌曲改编的, 改编演奏出来的风格非常独特, 法兰西情调的蓝色浪漫,传递着一种温馨温柔的生命之美, 传递着一个强烈的音符给我, 那就是:La vie est belle , tres belle ! 生活是美好的!

保罗.莫里哀的指挥总是那么温文尔雅,乐队成员们总是坐在标有Paul Mauriat 的特别的桌柜后面,一丝不苟地为观众演奏, 几十年如一日。

保罗.莫里哀轻音乐团虽然不能与世界著名的交响乐团相比, 但也幸亏有保罗.莫里哀这样的轻音乐团,让我轻松地感受音乐的优美浪漫,最初听很多古典音乐,还真是从保罗.莫里哀这样的轻音乐里听到的。保罗.莫里哀没法代替著名的交响乐团,而著名的交响乐团也没法代替保罗.莫里哀这样的轻音乐团。

再也不能在保罗.莫里哀轻音乐团的音乐会上目睹大师的风采了,只有收集一些Video 做一贴来表示我对Paul Mauriat 的敬意和怀念。

Merci , Mr Paul Mauriat !



最後の大阪公演




保罗·莫里哀(1925.3.4—2006.11.3),
法国轻音乐大师。1925年3月4日出生于法国马赛一个热爱音乐的家庭中,4岁开始学习钢琴,他音乐天赋极好,听觉灵敏,有惊人的音乐记忆力。10岁时进入马赛音乐学院学习钢琴和作曲。由于对爵士音乐的热爱,莫里哀放弃了做钢琴家的愿望而投身于流行音乐。1944年19岁的保罗开始了通俗乐队的指挥生涯,由于为唱片公司改编音乐乐曲而名声日噪。1965年他组建了自己的乐团,也就是后来成为世界著名三大轻音乐团之一的保罗·莫里哀轻音乐团(保罗·莫里哀乐团德国詹姆斯·拉斯特乐团、英国曼托瓦尼乐团并称为三大轻音乐乐团。)的创始人和首席指挥。

  保罗·莫里哀十分注重将古典音乐流行音乐紧密有机相结合,形成了他那将优美的旋律,生动活泼的节奏和明朗的气氛结合起来的独特风格。1968年保罗亲手改编的一首乐曲《蓝色的爱情》在美国风狂流行并灌制了唱片,该唱片在音乐排行榜上连续8周排在第一名,成为该年度的金唱片,并在ACC唱片比赛中获得大奖,同年保罗亲自率团应邀赴美国巡演。
  20世纪60年代后期,法国的音乐舞台在悄悄地进行一场革命,1965年莫里哀组织了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乐团。保罗·莫里哀乐团以一曲《蓝色的爱情》征服了世界,在此后30年中,唱片《蓝色的爱情》共销售了3000万张。保罗·莫里哀乐团也成为法国人家喻户晓的最通俗最著名的轻音乐团,从此保罗在世界上享有极高的声誉,被誉为“情调音乐的使者”以及“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法国音乐之神”。尽管他在世界上享有崇高的声誉,但他给人们的印象是温文高雅,风趣幽默与平易近人而成为世界级明星之一,在世界30多个国家进行了数百场的演出。
  保罗·莫里哀于1998年告别舞台,但是他的乐队仍是派往各国的音乐使者。莫里哀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举办过音乐会,在日本和韩国举办的音乐会最多,在这两个国家共举办过1200场音乐会。莫里哀在日本有大批的追捧者,他的作品在那里被视为音乐的最高标准。
  保罗·莫里哀亲笔题写——“将在21世界继续为您演出,我很高兴我的乐队将在全世界的舞台上继续发挥光大轻音乐的传统。虽然我已决定自己不再到各地演出,但我将继续担任乐团的艺术指导,经我改编的音乐是保罗·莫里哀所独有的。我的长期助手吉尔·冈比将接过我的工作,率领乐团将保罗·莫里哀的音乐奉献给全世界爱好音乐的朋友”。
  2006年11月3日,保罗·莫里哀在法国南部城市佩皮尼昂去世,享年81岁。

音乐历程与回顾

  1925年3月4日,保罗·莫里哀诞生于法国南部马思圣街15号旧港尤波而附近。在四兄弟之中,他排行老幺。他的父亲除服务于当时的邮局之外,也从事业余的音乐活动。
  4岁时,保罗·莫里哀开始弹奏钢琴;5岁时,他的音乐才华受到家人的注意。
  10岁开始进入马赛国立音乐院研习4年正统音乐,并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
  马赛音乐院毕业之后,保罗-莫里哀立志要成为古典音乐会上的钢琴演奏家。
  后因迷上当时流行的爵士乐,而改变此雄心大志。
  17岁时,其自组乐团开始在欧洲各地巡回演奏。
  他的音乐才华被巴克雷|(Barca)唱片公司总裁发掘,邀他为该公司旗下的首席歌星,担任录音伴奏。
  曾分别为法国著名的歌星夏而-亚兹纳弗(C.Aznayour)、米洛依-马缔欧(M.Mathieo)、达莉妲(Dida)及莫利斯-西瓦利耶(M.Chevaier)…等作曲、伴奏。
  除为歌星伴奏外,他也写过多首当时曾流行的歌曲,如《怀念的约会》(Rendez-Vous Au avandou)、《赌命》(Sur Ma Vir)、《浪漫行程》(a ongue Marche)…等
  1963年与法国另两位情调音乐乐团指挥法兰克-波赛而(Frank Pource)及雷蒙-鲁菲而(Raymonf efevre)合写了一首著名的流行曲《天涯海角永相随》(I Wi Foow Him),后来由小莅姬-玛琪(itte Peggy March)唱红,风靡一时。96年,此歌再度出现在喜剧片《修女也疯狂》中,重燃热门。
  1965年离开巴克雷唱片公司,同年正式组成了一支象征着他个人的大乐团--e Grand orchestra De Pau Mauriat。
  1966年,保罗·莫里哀与法国飞利浦唱片公司签订长期合约。此后他的一系列演奏录音正式由飞利浦唱片公司(总公司在荷兰)向全球发行。同时,他最灿烂的音乐生涯也由此展开。
  1967年,他将一首欧洲电视网歌唱大赛(Euovisio Contest)的第四名歌曲《爱情是忧郁》(Love Is Blue/'Amour Est Bue)改编灌录成演奏曲后,收录这首乐曲的该张专集唱片也在全球各地创下了销量六百万张的辉煌纪录。从此,保罗·莫里哀扬名国际。
  1968年,《爱情是忧郁的》冲出欧洲大陆,风靡全美,连续6周蝉联美国Biboard热门歌曲排行榜第一名。2月,保罗·莫里哀应邀参加美国最具权威的电视节目《苏利文剧场》(Ed Suivan Show)的演出。同年并获法国ACC唱片大奖。
  1969年保罗·莫里哀首度率团前往日本公演,他那清新鲜明的瑰丽音色立刻席卷整个日本乐坛。自1971年起,保罗·莫里哀每年都率团前往日本公演,至1998年止,他已经连续第22次率团赴日公演。
  1970年应墨西哥乐迷之请,灌录了《爱情海的珍珠》(Peneope),同时也风靡全球。
  1975年保罗·莫里哀率团首度前往韩国汉城公演,对亲耳听到的韩国民谣《阿里郎》非常喜爱;1976年在巴黎专属录音室Studio Des Danes完成了这首韩国民谣的演奏录音,题名是(Eastern ove Song)。
  1976年将他每年访日公演时的印象化作音符,由他自己谱曲、编曲兼指挥,在巴黎完成了一张《日本纪行》(ove Sounds Journey)的录音专辑。
  1979年保罗·莫里哀将日本的一些流行歌曲改编灌录成一张《日本流行歌曲演奏专集》(Message D' Amour)。
  1981年保罗·莫里哀亲自担任日本版画家池田满寿夫所执导的电影(Roma Daa Finestra)的全片配乐工作。
  1982年在巴黎专属录音室灌录了一首台湾校园民谣《龙的传人》,除首张华语乐曲世界级大乐团演奏之外,更在华人世界掀起了一阵“保罗·莫里哀”的狂飙。
  除此之外,保罗·莫里哀也为香港女歌星雷安娜谱写了一首港剧的主题歌《痴情劫》。
  1982年该团钢琴手杰拉而-冈比斯(Gerard Gambus)离开乐团,另寻独立。从此编曲工作完全落入保罗·莫里哀一个人的手中。
  1983年12月11日及12日保罗·莫里哀首度率团赴台湾地区公演。
  保罗·莫里哀旅行公演的足迹已经遍及全球五大洲,所到之处,无不受到热烈的欢迎。
  1984年他演奏了齐豫的《橄榄树》。
  1985年再次赴台访问,带来了黄莺莺的《只有分离》。
  1986年他为台湾乐迷写了一首创作曲《台北之歌》(Song For Taipei/Thinking Of You)。
  1987年他推出三部不同主题的专集《小夜曲》(Serenade),《伊比利亚》(Iberia)、《长记我心》(Remember)。
  1988年推出《法国金曲集》(Best Of France)。
  1990年,台湾当红歌星童安格演唱了保罗·莫里哀的创作曲《爱的主题曲》成为当时热门话题,此曲至今仍在中国东方航空公司班机上作为安全须知安全短片的背景音乐使用,估与原曲名称(PM Eastern ove Song)有关。
  同年还推出一张保罗·莫里哀乐团自身的名曲回顾专集(Retrospective),用全新的编曲手法改编演奏了过往二十年乐团的招牌曲目。
  1991年出版了保罗·莫里哀乐团生涯纪念的音乐会集锦《金色音乐会》(God Concert)以及一张收录改编12首台湾地区流行曲的专辑《其实你不懂我的心》,包括标题曲及《大约在冬季》、《我的未来不是梦》等等,91年起,他暂停对日本的巡回演出,专心录音工作和享受晚年。
  1992年爵士乐名曲改编集(Nostaiazz)。
  1993年为飞利浦灌录最后一张唱片《激情》(Emotion)。正式告别当时宝丽金集团。签约日本玻丽佳音(Poy Canyon)。此时正值保罗·莫里哀灌录了第1000首曲目。
  1994-1996年陆续出版《电影金曲集》(Soundtracks)与《恰克与飞鸟名曲改编集》。
  1996年2月美国( Biboard杂志)出版特刊《保罗·莫里哀30年乐坛成就特辑》。保罗·莫里哀乐团于96年两度访日演出,回馈乐迷三十年的支持。
  1997年,保罗·莫里哀再度访日。在28个城市作了36场公演,这也是他三十年间第21次在日本公演。访华事宜在继续洽谈中。
  1998年,保罗·莫里哀宣布正式告别演出舞台,并与乐团接班人Gies Gambus同台指挥。音乐会定名为《再见音乐会之旅》(SAYONARA Concert Tour)。在横滨及东京,保罗·莫里哀见到了邀他访华的中国乐迷徐毅,再商访华行程。
  1999年,保罗·莫里哀开始了退休生活,而乐团也暂休一年准备新世纪的出发。
  2000年12月8日,在结束日本巡回之后,乐团首度巡回出访中国内地。

评价

  .听轻音乐,喝下午茶,漫步林间小径,都是我爱的赏心乐事。平素是百忧感心,万事劳形,为生计辛苦打拼。当此时,疲倦的肢体伸展了,飘摇的心事静定了。我有权利向生活要求一段空白,自己来填补它。如果心情太坏时,填补以啤酒,朋友。无酒无朋友时,我还有保罗·莫里哀的音乐。
  对于莫里哀的音乐,我只能用一个最平凡的词儿来赞美它——好听,非常之好听,也许它欠缺一点内涵。这不能说是一个坏评价。如果是一个女人,有人说她非常好看,她应该满意了。倘若,她还是个有思想的女人,当然更好。但是,思想对女人来说,并不特别重要,只要她好看。对莫里哀的音乐,也可当作这样一个漂亮女人看待的。
  尽管缺乏内涵,莫里哀的音乐还是有一种特殊的浪漫气质,这只能用他是法国人来解释。他1925年出生于马赛,4岁学习钢琴,10岁进入马赛国立音乐学院学习,17岁开始组织乐队,一开始不太成功,一度离开乐坛,在邮电部门干过。他无法忘情于音乐。35岁时,他组织了日后闻名遐迩的“保罗·莫里哀大乐队( Le Grand Orchestra De Paul Mauriat) ”,与PHILIPS唱片公司签约,事业走上正轨。1967年,莫里哀推出了成名曲“蓝色的爱”,热卖600万张,在美国热门排行榜上获7周冠军,并在年终全美TOP10排名第3。此后,一发而不可收,推出的专集屡获大奖,并进行全球巡演,受到热烈欢迎。从此,莫里哀乐队和英国的曼陀凡尼乐队、德国的詹姆斯拉斯特乐队并称“世界三大轻音乐团”,本人被誉为“情调音乐使者”、“法国音乐之神”。
  如果想从头领略保罗.莫里哀的浪漫风情,这张《蓝色的爱》是个好选择。其中的旋律你大多不会陌生,在新世纪听它,有一种潜滋暗长的怀旧情绪,虽然浪漫的情调永不会过时。它曾经填补了我生活的空白,心情的空白,梦境的空白,以一种泼洒的浓艳的蓝。事实上,这首《蓝色的爱》开始名不见经传,经过莫里哀的点铁成金后,才得以风靡一时。又被填上歌词,众口传唱:“没有你,我的世界是蓝色(忧郁),我的生活是灰色,我的眼睛是红色(哭的),我嫉妒的心是惨绿,孤独的夜是漆黑。”罢了,别的颜色我不要,给我一点纯净的蓝色吧——人生的烦恼多如牛毛,与其为金钱苦闷,为权位烦恼,倒不如为爱情忧郁,为音乐伤感,那总是一件美好的事。

( 以上评价摘自百度,仅作参考
http://baike.baidu.com/view/1890594.htm

 

 

中國最後一個,也是最笨的一個飛行員叛逃記

 

鼎盛社區

1990年8月25日,黑龍江省牡丹江蛟河軍用機場,機械師給一架老式殲六殲擊機加油。一個穿著沈陽空軍深褐色飛行甲克的飛行員站在一邊發愣,他就是空21師62團飛行員王寶玉,一說當時為飛行中隊長。機械師對王寶玉“伙計,可以了”

  王寶玉臉色陰沉沒有說話,大家都沒有注意,王寶玉夾克後面掖了一把54軍用手槍。

  飛機騰空而起,在機場盤旋一周,想西南方向飛去。

  坐艙里王寶玉盯著儀表腦海一片混亂“甦聯,對,飛甦聯”

  空中的異常舉動被地面指揮察覺,地面指揮台向飛機喊話“007注意你已經偏離巡邏區域,請回答

  “007注意你已經偏離巡邏區域,請回答”

  沉默

  3分鐘後基地首長接到報告,“立即調查其航線”

  參謀們迅速一陣忙亂,一個參謀跑步過來“報告首長,根據推測目標是海參葳”

  基地首長命令“立即出動殲擊機攔截”

  幾個戴著白色頭盔,飛行甲克的飛行員跑步沖向機場上的飛參謀長提醒“首長,還是呼叫一下,也許會...”

  王寶玉意志頑強對來自祖國的呼喚毫不動搖。

  甦聯某地,雷電交加,一架銀色戰機低空掠過,冰涼的雨水淋在機身紅星軍徽上。

  甦聯雷達部隊基地,甦聯士兵們抱怨著天氣,俄羅斯族指揮官一邊灌伏特加一邊收听《路透社》報道。

  一架殲擊機降落在甦聯海參葳機場,王寶玉掀開坐艙蓋,爬下飛機,長時間的疲勞駕駛使他筋疲力盡,又冷又餓。四面看看雨蒙蒙一片,王寶玉縮在機翼下躲雨,掏出隨身攜帶的一包壓縮餅干啃起來。

  一個甦軍參謀匆匆跑過看了一眼,沒在意,跑過去覺得不對,就跑回來一看,紅星加飛翼!

  甦軍參謀大怒,那個酒鬼喝高了亂涂機徽。

  一看下面有人,他過去一把薅出來,王寶玉看著他鮮紅的領章立刻用俄語說“甦維埃社會主義聯盟萬歲”

  甦軍參謀手一哆嗦轉身就跑“一級警戒,中國人入侵了”

  一個營的甦聯警衛部隊包圍了機場,王寶玉高舉雙手被甦聯士兵押解到司令部。

  甦軍指揮官好象打量外星人,他簡直不相信自己的眼楮。

  “什麼,他是來投奔甦聯的。不,我想知道的是誰把你帶進機場了!”

  甦軍指揮官眼楮都綠了︰“上帝啊,我的前途都被你毀了”

  “政委同志,你來審訊吧。作為告別司令員生涯的最後一晚我要去好好喝一瓶,太可怕了。”

  紅軍政委惡狠狠的說“中國飛行員同志,首先我對你這種悍然入侵偉大的甦聯領空的行為表示憤慨”

  “我不明白,你駕駛著這樣一架老古董是否是要為我們博物館增加展品”

  “我不知道是你瘋了還是我們都瘋了” (被一架老式飛機飛進機場竟然沒發覺。。還不瘋?)

  因為當時中甦關系都已經正常化,正動蕩中的甦聯不願意為這樣的白痴得罪剛剛恢復友誼的南邊的朋友。一個星期後人機遣返,甦聯人員用不可思議的表情目送中國空軍接受飛機和飛行員。他毀了俄軍防空部隊和空軍的不少人,居然讓一家中國飛機飛到了自家機場,還是地面人員發現的,還是一架老掉牙的甦聯戰斗機的中國山寨版。

  沒有任何奇跡,按照慣例王寶玉被軍事法庭以叛國罪判處死刑。

 

江青法庭語出驚人︰

"你辦事,我放心"後還有六個字

 

本文網址︰http://news.backchina.com/2009/10/29/big5_62021.html
  文章摘自《鄧小平改變中國》作者:葉永烈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自從華國鋒拿出毛澤東的手書“你辦事,我放心”之後,報刊上鋪天蓋地宣傳這一“最高指示”。毛澤東那張紙條上六個潦草的字,仿佛成了毛澤東“遺詔”,成了華國鋒領袖地位的重要支柱。

  最可惜的是,毛澤東給華國鋒寫那六個字的時候,沒有攝影記者在場,因此也就沒有留下當時的照片。

  沒有照片,反而成了畫家們發揮創作想象力的最好空間。

  著名畫家劉文西和秦天健、諶北新、黃乃源合作,在1977年1月,創作了油畫《你辦事,我放心》,填補了這一空白。

  著名國畫家李延聲精心創作了中國畫《你辦事,我放心》,此畫在1977年印了幾千萬張。在北京,幾乎家家戶戶都貼著這幅畫。

  然而,時隔25年之後,2002年6月,上海文匯出版社出版章含之的《跨過厚厚的大紅門》一書,對“你辦事,我放心”提出了異議。

  章含之,是喬冠華的夫人。喬冠華是中國著名外交家,1974年11月至1976年12月出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部長。章含之本人也是20世紀70年代中國的外交官。她曾參加了中美建立外交關系的會談,並參與尼克松訪華、上海公報的談判等一系列重大活動。

  喬冠華是毛澤東給華國鋒寫“你辦事,我放心”時的知情者。章含之在她的回憶錄《跨過厚厚的大紅門》一書第299頁中,講述了她所知道的“你辦事,我放心”的來歷:

  1976 年1月8日總理逝世。全黨擔心張春橋會接任總理。當中央宣布由華國鋒任代總理時,我仍記得冠華與黃鎮參加宣布任命會一起回到我們家時興奮不已,一定要我拿酒來祝賀。當時多少人把希望寄托在華國鋒身上。接下來的事情,我至今也弄不明白。我只知道一張無形的大網悄悄布開,冠華和我一步步落入了一個巨大的陷阱。

  2 月份已是平民的尼克松二度訪華,江青突然異常積極,不斷把冠華、我、禮賓司長朱傳賢及黃鎮大使叫到她的10號樓作各種吩咐,陪同看戲,送花送菜。在這期間,江青說毛主席那邊告訴她,說是主席的意見,秘書不再接受我們的材料。部分老干部在我們家商議,都感到無可奈何,只能如此。就是這短短的3月至5月間江青的過問成了喬冠華和我最終的悲劇。沒有人出來說這是毛主席的指示,沒有人出來承認這都是很多老同志商量過的決定,也沒有人出來說當時喬冠華的孤注一擲保全了外交部的老干部在“批鄧”運動中未受沖擊,更沒有人指出從6月份開始,江青轉而大肆指責喬冠華,並揚言要撤他的職。那時候毛主席還在世。我們默默地承受著種種的屈辱和不公。

  冠華終于垮了!他先是心肌梗塞,接著患肺癌!也許有一件事也是喬冠華必須被清除的因素。1976年4月30日,毛主席會見新西蘭總理馬爾登,華國鋒陪見。當天,冠華回家,告訴我說會見前,華國鋒要他在人大會堂等候。當時,毛主席的健康情況已很不好,說話已很不清楚,有時需要寫下來。在此之前,這種情況已存在一些時候,毛主席身邊的人就撿那些條子收藏。我曾對冠華說,哪天我也拿幾張留作紀念。當時,冠華說:“你千萬不要去拿這些條子。這些條子都沒有上下文,假若主席百年之後,有人斷章取義利用某張條子,而它恰恰在你手里,你如何是好?”這天,冠華說:“主席今天又寫了三張條子,是在外賓走後單獨與華總理談國內問題時寫的,被華總理收起來了。”他說見完外賓,華國鋒總理來到福建廳時,很高興地給冠華看那三張主席親筆寫的條子:“照過去方針辦”、“慢慢來,不要招(著)急”以及“你辦事,我放心”。也許是命運注定的劫數,冠華偏偏問華國鋒這“你辦事,我放心”是講什麼事。當時華說他匯報了四川、貴州的“批鄧”運動搞得不深入,“造反派”熱衷打內戰,擬將兩派叫到北京,要他們集中“批鄧”。華說,主席累了,就寫了這個條,叫我去辦了。當天晚上,政治局開會傳達毛主席會見外賓談話及其他指示。深夜,冠華回到家時對我說:“有件事很奇怪,華總理下午明明給我看三張條子,到了政治局會上,他只讓大家傳閱了兩張。那張‘你辦事,我放心’沒有拿出來。”我隨口說:“你不是說過這類沒有上下文的條子日後很容易作任何解釋嗎?”冠華說,國鋒同志為人忠厚,我猜他是出于謙虛,不拿出來。此事我們也就淡忘了。

  5個月後的10月6日,粉碎“四人幫”時,冠華正參加完聯大會議後順訪意、法兩國。在巴黎時听到消息,他與曾濤大使舉杯暢飲,他哪里會想到此時的華國鋒已對外交部領導說“喬冠華大概要逃跑,我們可以派架飛機把他老婆送去!”同時,他把那三張條子發到全國,尤其是“你辦事,我放心”,被說成是毛主席指定他當接班人的依據。敏感的西方記者嗅到了一點氣氛,在巴黎問冠華“听說你回國後有麻煩”。冠華仰天大笑,說他和全國人民一樣,心情舒暢,這是無稽之談。他又哪里知道,此時華國鋒已向外交部黨組說“喬冠華是最先看到‘你辦事,我放心’這張條子的,他明知主席的意見,卻抵制毛主席指示,並向外交部黨組封鎖消息”。

  于是,在冠華踏上他深情鐘愛的祖國土地準備與全國人民分享勝利的歡樂時,一張天羅地網已經擺開,一項“抵制毛主席臨終指示,反對華主席任接班人,配合‘四人幫’篡黨奪權”的莫大罪名已在等待著他。冠華一介書生,還認為這些都是誤會,他說只要向華國鋒等人解釋清楚就可以了。

  誰知,一個外交部長、中央委員此時連解釋的機會都沒有。任何人都不接他電話,直到最後把他打入十八層地獄都沒有一個中央的領導找他談過一次話!往事不堪回首!31年前當我踏進外交部的大門時,我是個對政治一無所知、對名利也無所企求的象牙塔中人。70年代激動人心的外交以及我與冠華的傾心相戀給了我一個金色的夢。但是殘酷的現實使這個夢只存在了一瞬間,它很快變得支離破碎。當1983年9月冠華最終離我而去時,這個夢也就被撕扯得無影無蹤了。但是我卻始終游離于殘夢與現實之間,難以擺脫。

  章含之還寫及,1978年1月22日,喬冠華在接受審查期間,寫了一首題為《有感》的詩,托人捎給章含之。喬冠華在詩中寫道:

  長夜漫漫不肯眠,只緣悲憤塞心田。

  何時得洗沉冤盡,柳暗花明又一天。

  章含之的回憶錄,似乎就是為喬冠華“洗沉冤”的。

  應當說,章含之所說的毛澤東寫“你辦事,我放心”的經過,是可信的。然而,章含之把喬冠華晚年受到審查完全歸結于“條子事件”,則顯得有些偏頗。

  據毛澤東的機要秘書張玉鳳回憶,在華國鋒準備公布毛澤東的字條時,作為華國鋒堅決的支持者——汪東興當時曾為這張字條專門找過她,要她證明字條的真實性。

  在1976年,毛澤東的談話記錄者主要是張玉鳳、汪東興和毛遠新三人,而其中最重要的記錄者是作為毛澤東機要秘書的張玉鳳。

  汪東興對張玉鳳說,這是政治大問題,是一次政治立場的考驗。但是張玉鳳當時就說:“對這張字條,我沒听到,我也沒有記憶。”

  不過,張玉鳳回憶,自1976年初起,由于毛澤東病重,常常在和人談話時寫下一些紙條作為重點之意,而當時也有人專愛收集這類紙條。

  由于毛澤東與華國鋒的那次談話,張玉鳳並不在場,所以張玉鳳會說“對這張字條,我沒听到,我也沒有記憶”。但是,從字條上的字跡來看,那確實是毛澤東手跡。

  還應提到的是,江青在受到審判時,曾經談到毛澤東的這一字條,一語驚人。

  那是1980年12月3日上午,在最高人民法院特別法庭第一法庭開庭,審判江青。這次審判主要是關于江青迫害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主席劉少奇的問題。

  江青在回答問題時,離開主題,居然說起那張字條的事:“主席那天晚上給華國鋒寫的‘你辦事,我放心’,這不是全部,後面至少還有6個字‘有問題,找江青。’”

  照江青所說,毛澤東的字條上寫著的是12個字,即“你辦事,我放心。有問題,找江青。”

  江青的話,是否可信,不得而知。

 


上兩條同類新聞:
  • 秋天的爱/康乾中國GDP世界第一為何挨打/海归/絕望後的平靜/老舍自殺之謎
  • 淡淡幽情/中國古人類神秘消失 中國人祖先是.../前東德從社會主義到.../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