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發生的德州 Fort Hood 軍人醫院屠殺事件,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細節曝光。目前知道的是,約旦裔,生于佛州,畢業于V Tech生理及心理專業, 在這個軍人醫院擔任mental health professional 的少校軍醫哈桑,突然開槍射擊,導致13死,29傷,自己也身受重傷,目前在醫院接受治療。據說他在讀書時就曾經有過心理困擾,為此接受過咨詢;在服役和醫院工作期間,也常因為自己的穆斯林背景而遭受同事的取笑;但最直接的屠殺誘因,可能還是他本月底即將被派往伊拉克這個事情。據說他曾經進行抗爭,不願意被派到可能對自己的族裔進行殘殺的戰場,但反抗無果。這是否是壓倒他的“最後一根稻草”,不得而知,但我覺得 這應該是一個合理的推測。 現在就預言此事對在美的穆斯林,尤其是在軍隊的穆斯林的處境會有什麼影響,可能尚早。但直覺地感到,這件事對本來就已經十分脆弱的種族關系會有負面的影響。 9/11 以後曾經有段時間,穆斯林在美國猶如過街老鼠,被人們本能地視為“恐怖分子”的一部份。許多和恐怖組織毫不搭界的穆斯林和宗教組織,僅僅因為他們的宗教和種族背景,一直被媒體和大眾視為“異類”,加以防備甚至無端的騷擾調查。不可否認,在穆斯林這個群體中的確有許多極端宗教分子,在理念和行動上支持幫助基地組織和他們的恐怖行為。據說哈桑就曾經在網上發布過激烈的種族言論(但現在尚未證實)。當然,這樣濫殺無辜的行為絕對不值得稱道,但我們在譴責他的同時,是否也應該看到事件背後的深層原因呢?本文就想從這個悲劇事件出發,談一探反恐戰爭和文明的沖突這兩個“大話題”。 伊拉克戰爭打了八九年,其公開的目的早已從當初的“反恐”演變成了後來的“趕走獨裁者,解放伊拉克人民”。不管這樣的變化本身是否是欺上 (UN)瞞下(美國民眾)的“偷換概念”,這最後拿來蓋臉的戰爭理由本身就是牽強附會的拉起虎皮做大旗。且不說趕走獨裁者是本國人民自己的事情(當然你可以說,既然是獨裁統治,被統治者怎麼可能有力量趕走統治者呢?不靠外界的“民主”力量怎麼可能呢?),就算你一個外來者要“解放”人家,也要問問人家願意不願意呀。就算伊拉克人民當初是歡迎美國大兵來解救他們于水火,恐怕也沒指望他們一待就是八九年吧?不管你怎麼標榜自己在那里是為了維持“和平”,你真刀真槍的在一個獨立國家地盤上的存在是一個不可辯駁的事實。問問伊拉克人民,有多少真的把美國人看成是解放者,又有多少把他們看成是侵略者?為什麼有那麼多過去的“良民”,不惜自己的生命代價,義無反顧地加入了“地下反抗者”的行列?他們的行為,和二戰中法國游擊隊有什麼太大的不同嗎?我這里當然不是把美軍和二戰期間的德軍比較,但從被佔領國的人民的角度來看,兩者似乎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 僅僅因為美國把這場戰爭貼上“反恐”,“正義”的標簽,就能夠把他們打入“恐怖分子”的地獄嗎? Don't get me wrong, 我絕對不是在為制造9/11 等恐怖事件的本拉登之流辯護(話說回來,在阿富汗的反恐也反了八九年了,這始作俑者還沒影子呢,這本身不就是很諷刺嗎)。但即便是開始正義的戰爭,也很可能因為時間的推移而變質,更不用說伊拉克戰爭這種從一開始就名不正言不順的戰爭了。而且,和以往美國卷入的一些戰爭,比如二戰,越戰,和韓戰不同的是,反恐戰爭涉及到兩個宗教體系之間的沖突,也因此,在意識形態的沖突之上,又增加了“文明的沖突”這個復雜的因素。 亨庭頓在那本影響極大的著作“文明的沖突”中這樣寫道︰,“普世文明”一詞可以指西方文明中的許多人和其他文明中的一些人目前所持有的假定、價值和主張。 這可以被稱為達沃斯文化。。。 然而,在世界範圍內有多少人共有這種文化?在西方之外,可能不到五千萬人,即少于世界人口的1%,也可能少至世界人口0.1%的人。它遠不是普遍的文化“。 他指出,”西方消費模式和大眾文化在全世界的傳播“, 並不是他們所代表的“普世價值”在全球得到認同的標志,因為, “在中東的某個地方,幾名年輕人滿可以穿著牛仔褲,喝著可樂,听著搖滾樂,但他們卻可能在向麥加頂禮膜拜的間隙,造好一枚炸彈去炸毀一架美國飛機”。正如美國人在7 -80 年代大量消費著來自日本的汽車,電器和其他商品,卻並沒有變得日本化一樣。在闡述為什麼盡管全球化已經成為二十一世紀的趨勢,但卻不會帶來真正的“全球化文明”的時候,他這樣說道︰“任何文化或文明的主要因素都是語言和宗教。如果一種普遍的文明正在出現,那就應當有出現一種普遍語言和普遍宗教的趨勢”, 而這,在可以預見的將來,是不可能真正發生的。如果說過去基督教,伊斯蘭教,和印度教等幾大宗教在全球處于比較平衡的勢均力敵的狀態的話,最近十幾年伊斯蘭教在全球的發展卻加速了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對立。從人口上看,西方基督教徒1900年估計佔世界人口的26.9%,1980 年是30%,目前佔33%;穆斯林從1900年的12.4%增加到1980年的16%,而三十年後的今天已經佔全球人口的23%(印度教為第三位,佔14%)。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力量的對立,是否和美國在全球反恐戰爭的推廣有什麼內在的關聯呢? 反恐戰爭,是否會真的像一些人預見的那樣,漸漸地向“宗教戰爭”或者“聖戰”的方向發展呢?而一旦陷入這個怪圈,這場戰爭就成為了不可贏的戰爭。 在這里我無意為某種宗教辯護。說實話,對于這兩種宗教我都了解得不多 (相對來說可能對基督教要多一些),也沒有太強的傾向性。這里只是就事論事。很長一段時間以來,美國的一些媒體都把伊斯蘭教描述成一個有暴力傾向的宗教。這當然是可以理解的,因為這樣可以為那些極端的恐怖行為提供“意識形態”上的解釋,並為反恐找到理論根據。但我們要看到的是,這些極端的理念並不見得是伊斯蘭教的主流; 而伊斯蘭教作為一個宗教,並不見得像人們所認為的那樣具有攻擊性。說到底,基督教也並不是一個那麼和平的宗教,尤其是當基督教作為一個組織受到其他文明的威脅的時候。過去的十字軍東征,中世紀基督教在歐洲的黑暗統治,都是證明。 不可否認,任何宗教都是排外的。但我覺得基督教在這點上似乎尤其突出。以前就這個問題和這里的另外一個博主幕容青草有過很多討論,這里一起貼出來,作為一個不是語的結語。 一家之言,歡迎討論。 萬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