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杰奎琳的眼泪/全球化起源于成吉思汗大統一/希特勒死後320名納粹女軍官自盡
發佈時間: 12/9/2009 11:39:26 PM 被閲覽數: 188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大提琴单曲欣赏】《杰奎琳的眼泪》 - 天才女大提琴家杜普蕾/summerbreeze
     


Image and video hosting by TinyPicTinyPic imageTinyPic image
资料来源:网络 编辑制贴:SummerBreeze


杜普蕾(Jacqueline Du Pré),英国女大提琴家,1945年出生,1987年因患多重硬化病去世,琴技超群,然而生命短暂,才活了42岁。据说匈牙利大提琴家史塔克有次乘车,听见广播里正播放大提琴曲,便问旁人是谁演奏的。旁人说是杜普蕾。史塔克说:“像这样演奏,她肯定活不长久。”好厉害的史塔克,真是一语成谶啊!也许只有顶尖的艺术家才能理解自己顶尖同行的水准,史塔克听得出,杜普蕾是用生命在演奏,为了琴艺的完美,可以不惜一切。杜.普蕾一直是许多古典音乐乐迷心中的一个叹息。

这首称为“Jacqueline's Tear”(《杰奎琳的眼泪》)的大提琴曲,由奥芬巴赫作曲,杜普蕾演奏。杜普蕾的演奏非常地投入,使这支曲子如此忧伤,如此动人,大提琴含蓄低沉的音色叠叠送出,迂回婉转,如泣如诉。杜普蕾的音乐是从灵魂深处走出来的,有人说杜普蕾是为了大提琴而生。大提琴和杜普蕾的演唱,一唱一合,互诉衷肠,那么具有感染力。

杜普蕾最有名的代表作是《埃尔加大提琴协奏曲》。1962年3月21日,杰奎琳·杜普蕾在伦敦的皇家节日音乐厅,首次登台演出《埃尔加大提琴协奏曲》,那时她才17岁。在杜普蕾年轻的手中,埃尔加忧郁的杰作,得到了最完美的演绎。第二天一早,英格兰最著名的乐评家之一——那弗·卡特斯,把这场演出描述为“珍贵易逝的美之绝唱”。 杜普蕾曾经公开表示,她最爱的其实并不是埃尔加的大提琴协奏曲,因为这部作品太深沉,有着无尽的悲哀。每当演奏到慢板乐章时,感觉自己的心被撕成了碎片。杜普蕾对埃尔加大提琴协奏曲的形容是:“它好像是凝结的泪珠。”

也正是有如此深刻的理解,半个世纪来,很多优秀的大提琴家都演奏过这部作品,但从未有人能像杜普蕾那样从作品深沉的旋律中,找到那些难为人知的复杂感受。苍白、虚弱、呻吟、自我怜悯…… 她的埃尔加,无法超越,却不忍一听。

1973年,由于疾病,手指失去知觉,杜普蕾万般无奈地停止了只有短短十年的演出生涯。1987年,上帝不忍她在人间继续受苦,将她召回了天国。也许她在天上还会继续拉琴——一定会的,也许上帝此刻就陶醉其中呢!葬礼那天,喜爱她的人们用鲜花铺满了十几公里的路为她送行。三个月后,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为她举行的专场纪念音乐会上,祖宾·梅塔大师指挥到一半就泪如雨下,演出无法继续,整个音乐厅沉浸在深深的悲伤气氛中。大师甚至宣布,为纪念杜普蕾,他以后不再指挥埃尔加:“不堪回首的第一主题又在我耳边响起,那是杜普蕾拉给自己的宿命之歌。为什么是这首曲子?为什么是杜普蕾?音乐就是这样,它会锁住你的记忆,哀恸时让你不能自拔……”

杜普蕾曾用过两把斯特拉迪瓦利大提琴,一把后来别命名为杜普蕾,还有一把是著名的大卫多夫,这把琴现在在马友友手中。当马友友第一次用Stradivari ex-Davidoff大提琴上台演奏艾尔加大提琴协奏曲时,马友友全身震颤不已,因为他拉出的琴音居然与杜普蕾的演奏录音几乎一模一样!马友友认为Stradivari ex-Davidoff大提琴的琴音好像有杜普蕾的灵魂在上面......

杜普蕾的音乐是她生命的延伸,是她心血的熔铸,她的音乐永远是独一无二的。

 
《蜗居》精彩插曲 燃烧翅膀/myhao
     
   

梅艷芳 - 夕陽之歌/999朵玫瑰

这是她的告别演唱会,唱完不久她就去世了.ANITA一生都想找个好男人嫁了,但都不成功.所以她穿婚纱象征她嫁给她热爱的舞台.我每看到这首歌都会哭.

   

      /wenxuecity

 

 
 

征服者功過︰“全球化”起源于成吉思汗大統一

網易
  


  
摘自《正說元朝十五帝》


  拿破侖︰我不如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是古今中外著名的歷史人物,同時又是最有爭議的人物。七八百年來,中外各國的政治家、軍事家和名人學者從不同角度研究和探討這位偉大人物。

  成功者的典範——世界歷史上最偉大的成功者之一《千年風雲第一人》(巴拉吉尼瑪等編著,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的作者在《致讀者》中寫道︰“我們敬重成吉思汗,並不只是因為他是民族的驕傲,而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是世界公認的最偉大的成功者之一。”在該書引言《成吉思汗創下了十二個世界之最》中,他們認為成吉思汗“創建了世界上版圖最大的帝國”、“發動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戰爭”,是“千年來世界最富有的人”、“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成功者”。

  日本學者太田三郎在《成吉思汗》一書中稱成吉思汗為“世界古今蓋世之英雄”,他說︰“觀蒙古民族雄圖偉業,俯仰六百年間,當時都為龍盤虎踞之大版圖而贊嘆。自有地球以來,英雄之席卷大陸者不知凡幾;自有歷史以來,君主之削平邦土者亦不知凡幾。然規模之大,版圖之廣,如蒙古成吉思汗者,前後無其儔匹。……亞歷山大、愷撒、拿破侖等較,基業之偉,領域之大,亦故不能同日而語耳。”故而他認為成吉思汗不僅是蒙古民族的英雄,“亦且為世界古今不見儔匹蓋世之雄也”。

  甦俄著名學者巴托爾德說︰“成吉思汗帝國的建立從某一點上說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事件;把遠東和前亞的文明國統一在一個王朝之下是空前絕後的。”

  英國學者萊穆在《全人類帝王成吉思汗》一書中說︰“成吉思汗是比歐洲歷史舞台上所有的優秀人物更大規模的征服者。他不是通常尺度能夠衡量的人物。他所統率的軍隊的足跡不能以里數來計量,實際上只能以經緯度來衡量。”亞歷山大馬其頓斯基,其英名也可以與成吉思汗相提並論,但“亞歷山大一死,他的高官都是因為奢望帝王寶座而互相爭斗,亞歷山大的兒子遭到了逃亡的命運”。

  與之相反,“成吉思汗的兒子,沒有受到任何繼其父汗之位的影響,君臨西起亞美尼亞東至朝鮮,南自西藏北至伏爾加的廣闊領域。成吉思汗的孫子忽必烈支配了世界的一半(確切些說是當時世界的五分之四)”。為此,他稱成吉思汗為“全人類的皇帝”。

  伊兒汗國的重臣、伊朗著名史學家志費尼在其《世界征服者史》一書中說︰“倘若那善于運籌帷幄、料敵如神的亞歷山大活在成吉思汗時代,他會在使計用策方面當成吉思汗的學生,而且,在攻略城池的種種妙策中,他會發現,最好莫如盲目地跟成吉思汗走。”

  甚至拿破侖本人也說︰“我不如成吉思汗,他的四個虎子都爭為其父效力,我無這種好運。”

  馬克思在談到成吉思汗時曾說︰“成吉思汗戎馬倥傯,征戰終生,統一了蒙古,為中國統一而戰,祖孫三代鏖戰六七十年,其後征服民族多至720部。”在《馬克思印度史編年稿》一書中,馬克思寫道,成吉思汗在統一蒙古的過程中組建了一支軍隊,他“依靠這支軍隊征服了東蒙與華北,然後征服了阿姆河以北的地方與呼羅珊,還征服了突厥族地區,即不花剌、花剌子模和波斯,並且還侵入印度。他的帝國的疆土從里海一直沿伸到北京,南面伸展到印度洋和喜馬拉雅山西面到阿斯特拉汗和嘉桑。他卒後這個帝國分為欽察汗國、伊兒汗國、察合台汗國、蒙古和中國;前三部分由汗分別統治;最後一部分作為帝國的主要部分,由大汗直接統治”。

  麥克阿瑟︰他的成功使史上多數指揮官的成就黯然失色

  孫中山先生說︰“亞洲早期最強大的民族之中元朝蒙古人居首位。”“元朝時期幾乎整個歐洲被元朝所佔領,遠比中國最強盛的時期更強大了”。

  毛澤東同志將成吉思汗親切地稱為“一代天驕”,將他與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帝王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相提並論。

  東方戰神——世界歷史上最偉大的軍事統帥成吉思汗及其繼承者,不僅組建了一支當時天下無敵的強大騎兵,出色地解決了軍隊給養、後勤供應,還創造性地運用了一系列符合騎兵作戰特點的戰略戰術,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

  印度前總理尼赫魯在《怎樣對待世界歷史》一書中說︰“蒙古人在戰場上取得如此偉大的勝利,這並不靠兵馬之眾多,而靠的是嚴謹的紀律、制度和可行的組織。也可以說,那些輝煌的成就來自于成吉思汗的指揮藝術。”他非常贊成勒‧加特的說法︰“蒙古人所進行的征戰,就其規模和藝術、突然性和靈活性、包圍的戰略和戰術而言,是史無前例的。”“成吉思汗即使不是世界上惟一的、最偉大的統帥,無疑也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統帥之一”。

  美國五星上將麥克阿瑟說︰“如果有關戰爭的記載都從歷史上抹掉,只留下成吉思汗戰斗情況的詳細記載,且被保存得很好,那麼軍人將仍然擁有無窮無盡的財富。從那些記載中,軍人可以獲得有用的知識,塑造一支用于未來戰爭的軍隊。那位令人驚異的領袖(成吉思汗)的成功使歷史上大多數指揮官的成就黯然失色。”“他渡江河、翻高山,攻克城池,滅亡國家,摧毀整個文明。在戰場上,他的部隊運用得如此迅速和巧妙,橫掃千軍如卷席,無數次打敗了數量上佔壓倒優勢的敵人”。“雖然他毀滅一切,殘酷無情,野蠻凶猛,但他清楚地懂得戰爭的種種不變的要求”。

  俄國將軍以葛那吉夫說︰“橫覽宇內,歷年之少,而開拓疆土之廣大,如成吉思汗者,千古所未嘗見也。成吉思汗登蒙古大汗位之初,兵籍之戶數約一萬三千而已(約3萬),其後征服民族之數凡七百二十部之多,其言語信仰,大抵異類。其子孫蒙業開拓,所奄有之全版圖,包括今之清帝國,印度之北部,韓國半島,中央亞西亞之全域,俄羅斯帝國之大半,底格里斯與幼發拉底兩河間之南部,兵刃之所斬刈,馬足之所蹂躪,由東達西,成一直線,徑長六千英里(約當中國1萬6千里),其間列國數十,成吉思汗及其子孫才以六七十年之短日月次第削平者也。此最大蓋世之雄,果如何而崛起者耶?”俄國軍事家柯列金也說︰“通觀世界歷史,用很少兵力(拉施德丁說12萬,小林高四郎說20萬),在很短時間內(1207年到1227年共20年),攻略廣大土地(歐亞兩洲的大部),統治眾多人口(中小路彰說6億人口,我認為有些夸大),除成吉思汗時代的韃靼人和帖木兒時代的中亞細亞人之外,開天闢地以來從未有過。”

  有人曾經統計過,成吉思汗一生共進行了60多次戰爭,除十三翼之戰因實力懸殊主動撤退外,沒有一次失敗過。因此中國學者劉樂土先生在其《成吉思汗》一書中說︰“成吉思汗是後人難以比肩的戰爭奇才。他逢敵必戰、戰必勝的神奇,將人類的軍事天賦窮盡到了極點。”“他麾下的鐵騎,勢如破竹,硝煙漫卷到了俄羅斯、阿富汗及印度北部。在廣袤的歐亞大陸,成吉思汗已經成了戰無不勝的神,對手無不聞風喪膽,屈服于腳下”。“什麼人才能稱得上戰神?惟有成吉思汗!”

  信仰自由——實行開明的宗教政策成吉思汗及其子孫建立的蒙古汗國橫跨歐亞兩洲,當時世界上的各種宗教,在其統治的範圍之內幾乎是應有盡有。其中包括蒙古人原來信奉的薩滿教,西藏、西夏和漢人信奉的佛教,金和南宋的道教、摩尼教,畏兀兒和西方各國信奉的伊斯蘭教(回回教、答失蠻),蒙古高原一些部落乃至欽察、斡羅思各國信奉的基督教(包括景教,即聶斯托利派;也里可溫,羅馬派)等等。

  蒙古貴族征服天下,基本上是采取屠殺和掠奪政策,但其宗教政策卻比較開明,並不強迫被征服者改信蒙古人的宗教,而是宣布信教自由,允許各個教派存在,而且允許蒙古人自由參加各種教派,對教徒基本上免除賦稅和徭役。實行這一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被征服者的反抗,對蒙古貴族的得天下和治天下都曾發揮過不小的作用。

  “全球化”起源于成吉思汗的大統一

  隨著中亞、波斯等地被征服,來到東方的回回人空前增加。蒙古貴族利用回回上層和富商大賈作為壓迫與剝削中原漢民的幫手,如花剌子模人牙剌瓦赤,不花剌貴族賽典赤贍思丁,富商奧都剌合蠻、阿合馬等,都在統治機構中擔任很重要的職務。移居漠北與中原各地的回回人被允許保留自己的宗教信仰,在其聚居地建立清真寺,回教教師答失蠻、苦行者迭里威失,享受與僧道、也里可溫同樣的免稅待遇。但一般的回教徒——木速魯蠻則同于編民,一樣要交納賦稅,負擔差發。總之,“在中國,由于蒙古人采取‘信仰自由’和‘兼容並包’的政策,伊斯蘭教乘機往東發展,大批穆斯林遷居來華,為穆斯林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礎”。自忽必烈以後,元朝統治者主要提倡喇嘛教,西藏人八思巴被尊為“大寶法王”、“大元帝師”。以後每一帝師死,必自西藏取一人為嗣,一直到元朝滅亡。由此佛教掌握了西藏地方的政權,並將教義傳入了蒙古地區。

  經商與戰爭——打破東西方壁壘的千年偉人成吉思汗西征導因于一次東西方的商業沖突︰訛答剌城守將海兒汗殘殺蒙古商隊,成為成吉思汗西征的導火線,並為此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德山先生在《元代交通史》中說︰“國際陸路交通是成吉思汗祖孫三代三次西征的產物。”由此“開闢了中國通往波斯的國際交通——波斯道”。

  法國學者格魯塞在《蒙古帝國史》中說︰“蒙古人幾乎將亞洲全部聯合起來,開闢了洲際的通道,便利了中國和波斯的接觸,以及基督教和遠東的接觸。中國的繪畫和波斯的繪畫彼此相識並交流。馬可波羅得知了釋迦牟尼,北京有了天主教總主教。”“從蒙古人的傳播文化這點說,差不多和羅馬人傳播文化一樣有利。對于世界的貢獻,只有好望角的發現和美洲的發現,才能夠在這一點與之相似”。

  加拿大史學家斯塔夫里‧阿塔斯說︰“由于蒙古帝國的興起,陸上貿易發生了一場大變革。歷史上第一次,也是惟一一次,一個政權橫跨歐亞大陸,即從波羅的海到太平洋,從西伯利亞到波斯灣。”“往來于這條大道的商人們說,無論白天還是黑夜,在塔那到中國的路上行走,是絕對安全的”。這條“橫穿中亞的商路”,對于當時東西方商業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美國作家哈羅‧蘭姆將成吉思汗稱為“人類帝王”,他在著作中說︰“雖然當初的成吉思汗從未接受過物質文明的燻染,竟能為50多個民族建立了切實可行的典章,維持大半個世界的和平與秩序”;“信使可以縱橫50個經度,一個少女懷揣一袋金子,可以安心遨游這個廣大的帝國”。使得東西交流為之暢通、歐亞文化為之交流,“這是人類之間最廣大而開放的一次握手”。1999年6月,韓國總統金大中說︰“有人認為,由于有了蒙古人,人類才第一次擁有了世界史,而蒙古人倔強不拔、勇猛無敵的精神和機智敏捷的性格卻塑造了偉大的成吉思汗。同樣,我也贊成一些人的評價,網絡還未出現的七百年以前的蒙古人,卻打通了世界各國的關系,建立了國際往來關系。”

  韓國學者金鐘日也說︰“大地是人類的家園,我們只有一個家園,這是當今‘全球化’的新概念。然而,‘全球化’起源于成吉思汗的大統一。”

  我國元史專家韓儒林先生說︰“成吉思汗在開始西征起,便……把東西交通大道上的此疆彼界掃除了,把阻礙經濟文化交流的堡壘削平了,于是東西方的交往開始頻繁,距離開始縮短了。中國的創造發明如火藥、紙幣、驛站制度等輸出到西方,西方的藥品、織造品、天文歷法等也輸入了中國。”完善的驛站系統,使“四方往來之使,止則有館舍,頓則有供帳,饑渴則有飲食,而梯航畢達,海宇會同”,“脈絡相通,朝令夕至”。“之千里者,如在戶庭;之萬里者,如在鄰家”。

  成吉思汗改變了世界方向,形成今日世界的誕生

  亞歐之間經濟文化的交流直接促進了歷史的進步。比如,造紙術和印刷術傳入歐洲,促進了歐洲文化的發展,使歐洲文化從神學手里解放出來,出現了文藝復興。

  火藥和火器傳入歐洲,也使它發揮了在中國未曾發揮的巨大作用。

  恩格斯說︰“在十四世紀初,火藥從阿拉伯人那里傳入西歐,它使整個作戰方法發生了變革,這是每一個小學生都知道的。”並說︰“火藥和火器的采用決不是一種暴力行為,而是一種工業的也就是經濟的進步。”“以前一直攻不破的貴族城堡的石牆抵不住市民的大炮;市民的槍彈射穿了騎士的盔甲。貴族的統治跟身披鎧甲的貴族騎兵隊同歸于盡了”。

  指南針傳入歐洲則促進了歐洲航海事業的發展,以後才出現了哥倫布等人的遠航,使他們發現了新大陸,促使歐洲進入了一個新時代。無怪乎有的學者這樣說︰“成吉思汗這樣的天之驕子的誕生,使世界從沉睡中覺醒,東西文化交流促成。被《馬可波羅游記》招致哥倫布探險,美洲大陸被發現,歐洲人一度掌握世界霸權,後又美國崛起,日本被美國打敗等等。所以,我把成吉思汗的誕生可以看作改變世界方向,形成今日世界的誕生。”

  成吉思汗個人小檔案

  姓名︰孛兒只斤‧鐵木真出生︰金世宗大定二年(1162)

  屬相︰馬卒年︰成吉思汗二十二年(1227)

  享年︰66廟號︰太祖

  謚號︰聖武皇帝加謚︰法天啟運聖武皇帝(至大二年加謚)

  陵寢︰起輦谷父親︰孛兒只斤‧也速該

  母親︰弘吉剌氏‧訶額侖最得意︰西征花剌子模

  最痛心︰父親被塔塔兒人殺害,

  妻子被蔑兒乞人搶走
 
 
 

誓死效忠︰希特勒死後320名納粹女軍官自盡

 
搜狐網
 
ht聯衛國戰爭期間最著名的王牌飛行員阿爾謝尼-沃羅熱伊金,創造了擊落6架日軍飛機46架德軍飛機自己未被擊落一次的紀錄,兩次被授予"甦聯英雄"稱號,參加了朱可夫元帥指揮的攻克柏林的戰役。在阿爾謝尼-沃羅熱伊金對《共青團真理報》的回憶自述中說,他在解放柏林後有幸第一時間來到帝國大廈希特勒的地下掩體察看,現場目睹了一些令人吃驚的慘狀︰大量納粹男女軍官在得知失敗命運及希特勒自殺身亡的消息後,酗酒狂歡,隨後服毒自殺。

  1945年5月2日15點前,攻佔德國首都的最後一次戰斗結束,沃羅熱伊金少校在市內遇見了一位老戰友,後者向團長請了幾個小時的假逛逛柏林,建議沃羅熱伊金少校同他一起到剛剛解放的帝國大廈去,現場觀看希特勒及其侍從藏身的地下掩體。

  沃羅熱伊金及其老戰友繞過從大廈樓頂掉下來的兩米長的納粹銅鷹標志,帶著1名特意挑選的工兵、3名沖鋒槍手,一行6人順著較寬的花崗石樓梯來到了法西斯的地下堡壘。地下掩體入口處的哨兵介紹說,在他們6人之前,只有一支突擊隊到過這個地下掩體,他們所帶的工兵曾經仔細搜索過地下第一層,不過,並沒有再往下走,衛兵也不知道地下掩體到底有多少層(共有3層)。沃羅熱伊金少校6人開始進入地下室,工兵在前,搜索危險的爆炸裝置,隨後是兩名軍官,最後面是端著沖鋒槍的士兵。

  不過,他們不知道,僅僅一個多小時前,朱可夫元帥和剛剛被任命的柏林警備部隊司令別爾扎林上將、陸軍軍事委員會委員博科夫上將一行剛離開這里,他們來確認希特勒是否真的自殺。不過,元帥和將軍們都沒到地下室去,只是听取了匯報,而且,在他們到來之前,在戈貝斯所在的地下掩體內,剛剛發現了根據父母的命令毒死的6個孩子的尸體。朱可夫元帥後來說︰"我承認,我沒有勇氣下去看那些被父母毒死的孩子們。"

  地下掩體的一層,顯然是工作區,有各種辦公室,沃羅熱伊金少校沒有發現任何特別有意思的東西,最後,在走廊最盡頭的一個掩體里,發現了一些發出亮光的物體,不知是上面有把手的鍍鋅鐵皮箱還是什麼類似的旅行箱,走近後,小心翼翼地打開其中的一個,看到里面有一把手槍、厚厚的一沓美元、一身新縫制的灰黑色西裝。非常明顯,這一切都是為企圖逃跑的人準備的。

  他們從走廊盡頭,順著另外一個樓梯,小心謹慎地下到地下二層,微弱的馬燈光線最多只能照亮10米,不過,他們還是發現了第一個掩體稍微開啟的門,打開門,一行6人走了進去。迎面而來的是一股渾濁、嗆人的氣味,混合著酒精和其他物體的味道,馬燈光線隨即照亮了室內恐怖的場景︰幾個蓋世太保軍官,基本上全是上校和將軍衣衫不整,制服扣子全部解開,一些軍官只穿著褲頭、背心,喝得爛醉如泥,有的坐在背靠桌子的椅子上,有的坐在沙發上,幾名年輕的姑娘穿著黨衛軍制服,同樣地衣衫不整,一動不動地躺在他們中間,他們全死了。經過仔細察看,沃羅熱伊金少校發現,大部分納粹軍官是開槍自殺的,其他的人則是喝了大量的白蘭地,許多瓶子就胡亂地放在身邊,爛醉後服氰化鉀而死。地下二層其他所有掩體內,都是這種場景,幾百名納粹德國高級官員在酗酒狂歡之後,或開槍或服毒,自願身亡,僅穿黑色制服的黨衛軍女軍官就有300多人(最後統計是320人)。

 


上兩條同類新聞:
  • 中國歷史上最年輕的留美秀才群體 /世界上最辛酸的生存方式
  • 美國家庭領養3萬中國孤兒 他們過得好嗎?/ 關系網,中國的新宗族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