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卡拉OK/巴基斯坦蛛网树/户口换农地是空手套白狼/中国打造太平洋舰队
發佈時間: 12/6/2011 3:07:12 PM 被閲覽數: 535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一组卡拉OK字幕歌曲】

来源: 没有期待2011-12-06  wenxuecity
 
 













 

 

 

“国家地理”2011十佳新闻图片 巴基斯坦蛛网树(图)

2011/12/06 

国际在线


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美国“国家地理新闻”网站对2011年的新闻图片进行了评选,评出十佳新闻图片,包括展现日本海啸、独眼鲨鱼、“9-11”恐怖袭击周年纪念、墨西哥海底雕塑和“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发射的照片纷纷榜上有名。

日本海啸

3月14日,日本岩手县大槌町,一艘船被冲到屋顶,四周被无数碎片包围。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8.9级地震并引发可怕的海啸。灾难发生后,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编辑评选出20幅最令人难忘的照片,这一幅便是其中之一。在“国家地理新闻”网站上,展现日本地震海啸的照片集成为2011年浏览量最大的图集。日本地震和海啸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泄漏事故,放射性物质泄漏到周边地区。这是自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之后世界上最严重的核灾难。

51区间谍飞机曝光


照片是上世纪50年代晚期在美国的51号区拍摄的,展现了一架钛材料打造的A-12间谍飞机原型机,正准备接受雷达测试。神秘的51号区位于内华达州,直到今天,美国政府也没有承认它的存在。经过一系列解密,有关51号区在冷战期间所做所为的细节被公之于众,其中包括5月公布的A-12侦察机坠机以及政府试图掩盖坠机事故真相的照片。在此之前,这些照片从未对外公开。

A-12的隐秘性极高,几乎无法被雷达发现,其速度可达到每小时2200英里(约合每小时3540公里),足以在70分钟内横穿美国。它的飞行高度可达到9万英尺(约合2.74万米),所携带的照相机能够捕捉地面上小到1英尺长(约合30厘米)的物体影像。然而,将性能推到极限往往也意味着较高的风险。1963年,一架A-12侦察机在51号区坠毁。



独眼鲨鱼

10月在墨西哥发现的罕见独眼鲨鱼胎儿。这个胎儿身长22英寸(约合56厘米),只有一只眼睛,长在头部前部。它患有一种名为“独眼畸形”的先天性疾病。包括人类在内的一些动物都会出现独眼畸形。杰克逊维尔北佛罗里达州大学研究鲨鱼的生物学家吉姆-格尔雷切特表示,科学家此前就曾多次发现独眼鲨鱼胎儿。但他们一直未能在母体外捕获独眼鲨鱼,说明这种鲨鱼无法在野外存活很久。



墨西哥海底雕塑

墨西哥坎昆附近海域,一名女潜水员在真人大小的海底雕塑群上方游动。这幅照片于1月对外公布。作为“默默进化”这件庞大艺术品的一部分,400多座永久性雕塑于2010年末被放置在坎昆、穆吉莱斯岛以及普恩塔-尼祖克的国家海洋公园。随着这些雕塑落户海底,打造墨西哥海底博物馆MUSA的计划迈出了第一步。海底博物馆在声明中指出,这些雕塑由墨西哥的英国雕塑家詹森·德卡莱斯·泰勒创作,将覆盖超过4520平方英尺(约合420平方米)的区域,成为世界上最大同时也引人注目的海底景观之一。泰勒希望利用这些海底雕塑吸引游客的目光,让更多的人选择游览这些人造景观,而不是墨西哥的天然珊瑚礁,从而达到保护珊瑚礁的目的。墨西哥的珊瑚礁每年吸引75万游客,由于海洋污染、海水温度上升和过度捕捞,它们的存在面临威胁。




日本火灾与洪水

3月11日,日本遭受8.9级大地震袭击并引发可怕海啸。灾难发生后,无数房屋被泡在洪水中,部分起火燃烧。当地时间下午2点46分,大地震袭击仙台沿海81英里(约合130公里)的海域。地震引发的海啸随即袭击这个拥有大约100万人口的港口城市,海浪高度达到33英尺(约合10米)。这是日本140年来遭受的最大地震,距离震中大约250英里(约合400公里)的东京也感到震感和余震。



9-11周年纪念

纽约的一条街道,当地居民浏览警察和消防员的照片,从2011年9月11日恐怖袭击至今,他们的下落仍是一个未知数。为了纪念“9-11”恐怖袭击十周年,《国家地理杂志》图片编辑挑选了25幅标志性照片,回顾美国历史上那段最黑暗的时刻。

纽约国家9-11纪念馆/博物馆负责人、9-11文物照片集《残留的记忆》编辑克利福德-查宁表示:“所有幸存者都对我说,看着消防员脸上的表情,他们就知道消防员面临着多么可怕的形势,他们可能出不去了。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面临着什么,在危险面前,他们表现出令人敬佩的勇气和英雄品质。”




僵尸真菌

巴西雨林,僵尸蚂蚁的头部向外长出一根类似茎干的物体,这根“茎干”实际上是一种新发现的真菌,名为“Ophiocordyceps camponoti-balzani”。科学家3月表示,这种真菌最初被认为是单一物种,名为“Ophiocordyceps unilateralis”,但实际上有4个截然不同的种群,并且全部能够对蚂蚁进行精神控制。Ophiocordyceps camponoti-balzani能够感染蚂蚁并占领它们的大脑,一旦蚂蚁移动到最适于它们生长和传播孢子的区域,它们便会痛下杀手,杀死蚂蚁。



捕获最大鳄鱼

经过长达3周的搜捕,一条长达21英尺(约合6.4米)的咸水鳄最终在菲律宾“落网”。官员们9月表示这可能是迄今为止捕获的体型最大的鳄鱼。这条鳄鱼重2369磅(约合1075公斤),被命名为“Lolong”,据信曾多次袭击人类,共造成两人死亡。目前,Lolong被“囚禁”在棉兰老岛一个临时围栏内。

菲律宾保护区和野生动物局的瑟莱萨-穆迪塔-利姆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表示,野生动物部门官员正试图确认这条鳄鱼是否为迄今为止捕获的最大鳄鱼。9月,吉尼斯世界纪录组织将在澳大利亚捕获的一条17.97英尺(约合5.48米)长的鳄鱼宣布为被圈养的体型最大鳄鱼。动物学家亚当-布里顿表示,按照吉尼斯世界纪录组织的相关规定,“Lolong”至少要在2012年3月才能正式拿到被捕获的最大鳄鱼头衔。



“亚特兰蒂斯”号发射

2000年9月8日,“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从美国佛罗里达州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在附近的可可海滩,海上的冲浪爱好者目睹了“亚特兰蒂斯”号飞向云霄的景象。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编辑将这幅照片评为美国宇航局航天飞机计划最令人难忘的照片之一。

7月,“亚特兰蒂斯”号完成STS-135任务。这是历时30年的航天飞机计划的最后一次太空任务。STS-135任务指挥官克里斯托弗-弗格森在国际空间站接受采访时说:“航天飞机是近30年的人类太空飞行计划的核心和灵魂,看到它们退役,我难免感到一丝伤感。”


巴基斯坦蛛网树


巴基斯坦信德省的一个村落,一片被洪水淹没的农田边的树上出现壮观的蜘蛛网,好似一个巨大的茧。为了躲避可怕的洪水,数百万只蜘蛛——可能还有其他昆虫——爬到树上结网。这幅照片由英国国际发展署的一名摄影师于2012年12月拍摄,2011年3月公布。2010年7月,巴基斯坦普降大雨,短短一周内的降雨量便与近10年的降雨量不相上下,导致很多河流暴涨。随着洪水缓慢退却,巴基斯坦农村地区出现巨大的水坑。


 

 

土地换户口是陷阱:户口换农地是“空手套白狼”(图)


2011/12/06 


网易新闻


导语:甘肃日前出台新规给予被征地80%以上的农民城镇户口,并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这一政策表面上给失地农民以生活保障,但隐含的前提是公民本应该享受的公共福利要靠出让土地来交换,这样的“买卖”不仅划不来,而且根本不该发生。



中央于年初出台政策,要求地方政府在自行试点进行户籍改革时,不再将农民土地与城市户籍捆绑运作。


政府承担社保是责任,公民不需要拿土地与政府交换本应该得到的公共服务


近年来各地针对农村土地流转的试点中,以土地换户口,以宅基地置换城镇房产,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社会保障等制度创新层出不穷,总体都是以土地换取城市户籍所附加的各种公共福利。但真正的问题是,仅仅作为人口管理基本依据的户籍本不应该附加诸如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其他公共福利。基本社会保障(如社会救助请求权、基本国民福利请求权和社会保险中的管理运行费或国民年金等)是农民基于其自身存在和公民权所拥有的天然权利,是一种自然法权,根本不需要任何交易即应获得。

此前重庆市的户籍改革设想中1200亿元的资金中相当部分来自政府从农民退出的宅基地、承包地中获取的收益,用以支付农民户籍改革的配套资金,农民也要拿出补偿金来缴纳社保和医保费用。这其实相当于农民自己给自己发福利,只是中间多了几道“转手”环节:农民先将土地权益让给政府,政府又从土地中增加财政收入,然后用收入的一部分来支付农民福利。这明显是政府不愿意承担责任的表现,把公民都纳入权利保障视野任何时候都应该是政府无条件承担的义务。农民不需要拿土地与政府自己本该获得的东西,政府的定位就是服务员,当然不该扮演商人的角色


农民对承包土地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财产权,“我给你一个社保,你把土地交出来”无异于抢劫

地方政府以“土地换社保”的理论依据是承认土地具有社会保障功能,尤其在失业、丧失劳动力、养老时发挥作用,但这一判断在现实中却难以找到法律支持。2007年10月1日施行的《物权法》明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依法对其承包经营的耕地、林地、草地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这显然是将农民的土地承包看做财产性权利。这就意味着,农民失去土地获得城镇户口并不是社会保障从农村流转向城市,而是让农民用财产权去置换社保待遇,这显然是说不通的。政府拿农民本来应该拥有的公共服务来交换属于农民的利益,“我给你一个社保,你把土地交出来”在某种程度上无异于抢劫。




今年1至9月,全国发生违法用地行为3.7万件,涉及土地面积24.6万亩,同比上升10.8%



户籍开放能带来基于土地出让的收入,地方政府从土地“套现”谋政绩

户籍以及户籍背后的社保福利之所以成为农民进城的重要换筹码,还与户籍改革进程遭遇地方都市化扩张的抵触密不可分。80年代经济分权的大背景下,经济、行政领域的自由竞争扩张了地方政府的权力。对于以都市发展为中心的地方政府而言,户籍政策关系到地方公共财政的投入与分配,一味的开放就意味着教育、医疗等社会公共福利资源与市政基础设施的成本提高,地方政府并无意将有限资金去填补这些无法彰显经济效益的社会成本。除非户籍开放能带来基于土地出让的收入,这才是地方政府推动户籍改革的真正动力。在他们看来,“圈地运动”不仅将郊区农民土地变成新的经济与空间增长点,稳步提高的城市化比率所获得的社会关注也是官员晋升的重要政治资本。


2010年土地出让金占地方财政收入比例达76.6%,其中由农地违规操作后出让的收益贡献良多

国土部2008年颁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管理办法》,准许通过农村减少建设用地的办法扩大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实际用地面积,农民手中的土地逐步成为地方政府竞相追逐的目标。据统计,2010年全国土地出让成交总价款2.7万亿元,同比增加70.4%,当年的土地出让金占到地方财政收入的比例达到76.6%。以搞特色农业园区为名,采取转包、租赁等手法私下用于非农建设;先让基本农田荒芜,使之变成基本农田以外的土地再报批建设用地指标……这类置严管农地禁令不顾,变换花招圈农地搞建设的办法屡被报道。据媒体披露,2010年成都方面仅整理出来的农村建设用地指标就是5万多亩,远远超过国土资源部下达的年度用地指标。

此外,地方政府土地违法违规操作愈演愈烈还因为“犯事成本低,所以敢冒险”,据人民网2003年的报道称,1998年至今,“几乎没有县级以上的干部是因为违规违法出让土地而被处理。”疯狂圈地带来的后果是,地方政府将农民土地商业化开发后获得暴利,农民却无法享受到土地作为资产品的溢价红利。据估算,改革开放以来,低价征用制度从农民手中转移的利益大约在15万亿元左右,而卖地补偿给农民的不到其中的5%。农民的土地财富,转变成了城市化和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却形成4000万失地、失保和失业农民。[详细]



在广东先行试点“积分入户”的中山市,很多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并不愿意为入户城镇而放弃土地。

地征收补偿低,重庆市2010年房地产平均地价274万/亩,区县一级农民获得最高补偿仅有1.4万/亩

从2009年开始,户籍改革试点先后在中国13个省区相继铺开,多个城市的试点都以农民入户城市为重点改革方向,并且规定农民入户要以交出土地为代价才能享受社保、获得补偿。但在现有财税体制下,通过低价征收、高价出让的征地机制获得的政府收益同农民补偿存在此消彼涨关系,建立失地农民社保保障同政府收益呈负相关,自利的经济人自然不愿更多地支付社保基金。

以重庆市为例,该市2010年8月提出的统筹城乡户籍改革方案中,进城农民将穿上城市就业、社保、住房、教育、医疗“五件衣服”,同时脱掉农村承包地、宅基地、林地“三件衣服”,其本质就是典型的“户口换土地”。从最直接的征地补偿来说,制度设计中明确了自愿有偿原则,参照同期当地征地政策给予一次性补偿。但实际操作中,不仅各区县具体补偿标准不统一,还存在补偿标准与市场价值相去甚远的情况。重庆2010年上半年主城区出让的房地产类用地的平均地价为274万元/亩,重庆市地票交易的平均价格10万元以上,但荣昌县补偿给农民8千元/亩,潼南县最高可补偿到1.4万/亩。



农民只有在放弃土地权利后才能被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之内,这实质上是在变相剥夺农民财产。



农转非社保水平不足 ,多数城市限定为基本养老保险,且每月收益少于保留土地所得收益

全国人大教科文卫专委会测算,中国农村和城市福利待遇人均相差33万元,就其中最基本的几项公共服务如义务教育、医疗保障、养老保障、公共设施共享以及就业服务而言,农村和城市费用差约为每人3000元。也就是说,农民交出土地,起码要获得这个程度的保障性支付才能真正过上城里人的日子。但据调查发现,已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城市中普遍存在保障不足问题。天津、厦门、青岛、秦皇岛等多数城市仅将其限定为基本养老保险,只有西安、哈尔滨、上海等少数城市涵盖了失业和医疗保险。

在保障水平方面,多数城市普遍存在保障水平偏低现象。即使是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失地农民享受到的养老保险多集中在100-200元/月左右,最高也不过400-500元;少数享受医疗保险的失地农民每月也仅为十余元。以浙江湖州2004年的个案调查为例,如果当地农民在45岁时以土地换保障,15年后每月能够得到的收益(养老保险220元)要比保留土地所得收益少295元,这其中还并未考虑15年后这220元的实际购买力。

大量农民进城的结果可能是大量失业,城市梦碎家乡难回才是真正的悲剧

从就业来看,多达4000万的失地农民进入城市,在一定程度上使城镇就业形势变得更为严峻。有分析认为,“中国制造”低技术高竞争的特性无法承担起工人的高工资和社会保障,第二产业就业无法为第三产业提供消费能力,第三产业发展不起来,服务业的高就业就无法实现。城市就业机会因此不多,大量农民进城的结果可能就是大量失业。再者,因为有农村这个最终归宿,农民工在城市努力劳动和节俭生活才显得有意义。当他们不再年轻,在城市工作越来越不好找,工资越来越低,年老的农民工还是会选择回到家乡。但如果在农村没有了土地,城市梦碎,家乡难回,那时候才是进城农民真正的悲剧时刻。

6300多万农民工中80%不愿放弃农村承包地,67%的人说不放弃农村宅基地

土地换户口不仅未得到中央认可,与之利益攸关的农民也并不买账。2010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做了大型调查,走访6300多万农民工,问他们两个问题:你在城里落户以后愿不愿意放弃承包地?愿不愿意放弃宅基地?对于承包地,80%的人回答是不放弃,只有2.6%的人同意无偿放弃,还有6.6%的农民工表示,只要给补偿的话,可以放弃。对于宅基地,67%人说不放弃,只有4.7%的人说,有补偿的话可以放弃。主持此项调查的韩俊就认为,在中国应该明确一个基本底线,那就是让农民彻底放弃承包地和宅基地进城落户定居这条路,今后二三十年内是走不通的。


承包地和宅基地绝不是国家给农民的福利,而是农民祖祖辈辈积累下来的财产。以户口及其附加的社会保障为筹码与农民交换土地,无非是一个以“城市化”做包装,继续拉大城乡差距的“阳谋”。


 

 

 

中国海军装备大量新型战舰 打造“太平洋舰队”(图)

2011/12/06 

新华网


图为航行在太平洋上的中国军舰。

  目前,美日对中国海军已由依托第一、第二岛链的“点线状封锁”逐渐扩展为大纵深、宽领域的“区域联防”式封锁。在这种海洋旧秩序体制下,未来中日、中美之间的海上摩擦甚至冲突恐怕很难避免

  《国际先驱导报》特约撰稿发自北京 11月22日上午11时,执行巡逻任务的日本海上自卫队P-3C侦察机,在冲绳本岛与宫古岛之间的海域发现一艘中国侦察船从东海朝太平洋方向驶去。当天晚上10时,再发现一艘中国补给舰。次日凌晨1时,再有导弹驱逐舰、导弹护卫舰各两艘穿过同一海域。

  这是日本防卫省授权媒体曝光的画面所显示的。据悉,这六艘中国军舰分别是“石家庄”号(116)、“青岛”号(113)导弹驱逐舰,“烟台”号、“益阳”号导弹护卫舰以及“洪泽湖”号(881)综合补给舰、“北调900”电子侦察船。



资料图:青岛舰国庆巡逻海疆。


  今年两进太平洋均为主力战舰

  此次演练,北海舰队精锐尽出。

  参演的“石家庄”号装备有S-300舰载区域防空系统,为目前北海舰队吨位最大、防空能力最强的导弹驱逐舰。“青岛”号则在近期完成了一系列信息化改装,实现“老舰换新颜” ,综合战斗力显著提升。2艘护卫舰中也包括有国产最新型导弹护卫舰“烟台”号(538)。而“北调900”号拥有4大侦察系统:光学侦察系统,声学侦察系统,雷达侦察系统及无线电通讯侦察系统,船上一切设备均采用国产设备。据悉,此次中国海军的远洋演练科目,包括编队指挥通讯、远海补给、编队反潜、反舰演习等。

  这是中国海军今年继6月份之后,第二次前往西太平洋举行例行性军事训练,也是两年内中国海军第四次穿出第一岛链练兵。

  2011年6月8日、9日,包括3艘引俄“现代”级驱逐舰在内的11艘中国海军舰艇穿越宫古水道驶向太平洋预定演习区域。训练编队以东海舰队所属舰艇为主,包括舷号为136、137、138的3艘“现代”级驱逐舰、数艘导弹护卫舰、补给舰、侦察舰及潜艇救援舰等辅助船。

  与以往不同的是,被称为“航母杀手”的3艘“现代”级驱逐舰同时参加跨岛链训练尚属首次。作为美苏对抗时期的产物,“现代”级秉承了俄海军的战术思想,即在遇到不可避免的冲突时,要利用己方导弹在射程和破坏力方面的优势,先发制人地将远程导弹全部打出去,摧毁敌航母编队的所有大型目标。

  中国海军“现代”级战舰装备的改进型“日炙”超音速反舰导弹射程超过240公里,其重达320公斤的半穿甲爆破型战斗部1~2发即可击沉6000吨级的驱逐舰,3~4发可使1万吨级的巡洋舰丧失战斗力。面对中国海军3—4艘“现代”级的齐射,无论是美军航母战斗群,还是日本的十九舰队,都将受到重创。

  从2008年开始,中国海军正式加速了迈向远洋的步伐,三大舰队在亚丁湾、索马里海域轮换护航,并实现常态化。东海舰队、北海舰队则频繁穿越第一岛链实施训练。作为美日第一岛链的核心“阵地”,琉球群岛成为中国海军舰艇编队远海训练的必经之路。在经过几年的远洋训练磨合后,2011年的中国海军远洋训练编队的规模与级别也日趋提升。

  可以说,2011年中国两大舰队的远洋训练编队均为其主力舰艇,东海舰队3艘“现代”级同时出动,北海舰队精锐尽出,既反映出从2008年开始的远洋训练已经取得预期效果,各舰队编队远海机动能力获得很大提升,也体现出在远离本土的远海海域,中国海军逐步增强的自信。中国海军远洋存在正逐步实现。



资料图:石家庄舰在防空反导实战对抗演练中,成功摧毁数枚“来袭”导弹。

  在美日监视下从容演练

  日本以及美国官方对中方演练的表态十分谨慎。美国国防部发言人说,中国与其他所有主权国家一样,有权进行其认为合适的军事演习,并重申美国会一如以往,继续支持国际水域的航行自由。而正访问北京的日本外相玄叶光一郎称,中国军舰通过这段公海在国际法上没有问题,“但必须关注中国海军的动向”。

  美日官方表面上轻描淡写,但背地里两国舰机加紧了对中国舰队的跟踪与监视。军方人士透露,在第一岛链附近海域,中美日三国舰机之间监视与反监视、侦察与反侦察的斗争日趋频密,日方甚至经常采取一些危险的挑衅行动作为给中国海军的“见面礼”。归其根源,美日对中国海军远海活动的“警戒”与担忧,仍然来自于冷战思维。数十年来,通过构筑第一岛链实施对华封锁、对华遏制,将中国海军压缩于近岸、近海,牢牢控制西太平洋,这始终是指导美日西太平洋政策的基本思路。

  目前,整个太平洋战区美军总兵力接近30万人。其中,美海军太平洋舰队司令部共部署有6艘航空母舰、70余艘各型水面作战舰艇及35艘核动力攻击型潜艇。直接扼守第一岛链的美军驻日第7舰队共下辖CTF70—74以及CTF76、CTF79,7支任务部队,拥有各型战舰50余艘、战机180余架,总兵力约6万人。

  事实上,在美国如此密集编织的岛链军事网下,西太平洋能留给中国舰队静心训练的海域几乎没有。据军方人士透露,中国舰队在远洋几乎任何一项训练和演习中,总有一个项目不会缺少,那就是跟美日舰机纠缠,这尽管大大增加了演练的实战功能,很锻炼队伍,但不可否认的是,演习的危险系数也是急剧上升,一不小心擦枪走火,局面就不是双方能够控制得了的。

  据知情人士介绍,以前,中国海军出海演练是避着美日舰机走,因为担心对方强大的电子侦察能力搜集中国舰机演习的数据,选择哪一块海域,既要能达到演练的预期效果,又能减少美日的干扰,始终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这也是中国海军以前少有远洋拉练的原因之一。

  显然,现在的情况有了很大改变。凭借新一代装备列装部队,中国海军舰队的演练不再藏着掖着,不仅可以自信出入大洋水道,还能在美日监视下从容演练,“你监视你的,我演练我的,井水不犯河水。”

  当然,如此自信来自“知己知彼”。此次打头阵最先通过宫古水道的“北调900”号电子侦察船,就具有监视与反监视的强大功能,不仅能够跟踪监视敌舰海上活动,还能对敌近岸目标实施通讯和电子侦察。

  尽管如此,相比美军全年活跃于海洋各处而言,中国海军舰艇的远海训练出动次数还是差距甚远。美日的战略目标其实十分明显,那就是继续遏制和压迫中国,继续确保美日在西太平洋地区的主导权。



资料图:中国海军北调900(814A)电子侦察船。



  远洋训练跟航母平台出海无关

  曾经直升机直播中国舰队通过宫古水道的日本媒体,还将中国海军此次训练跟美日联系起来。有日本媒体认为,因为前不久日本刚刚举行过以中国为假想敌的自卫队演习,美国海军陆战队则刚刚部署到澳大利亚,因此中国此次训练是为了牵制美日。日方还有观点认为,中国海军此次演练是为在太平洋海域实施燃料补给训练的同时,对日本自卫队加强“西南海域”防御实施的“警戒监视”。

  11月30日,中国国防部发言人表示,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舰艇编队赴西太平洋海域进行训练一事,与航母平台出海试验没有什么联系。

  据报道,中国航母平台于11月29日再次出海开展相关科研试验。观察人士分析,此次航母平台可能主要测试舰载机起降。

  国防部发言人说,“需要说明的是,近期,解放军举行了一些演练活动,有的是根据我军年度训练计划做出的例行安排,有的是根据年度对外军事交往计划由中外双方协商确定的。这些演练活动都属于计划内的正常安排,希望有关各方能够客观理性看待中国军队的演练活动。”


  太平洋不是谁家的“私人泳池”

  从上世纪末开始,中国海军从单舰、双舰编队起步,用了近20年的时间逐渐驶向深蓝。但冷战期间的美日岛链封锁依然如故。在当今世界和平、发展的主题下,传统的军事海洋秩序应被国际法框架下的和谐海洋秩序所取代。目前,美日对中国海军已由依托第一、第二岛链的“点线状封锁”逐渐扩展为大纵深、宽领域的“区域联防”式封锁。在这种以“冷战思维、对抗思维”为主导的海洋旧秩序体制下,未来中日、中美之间的海上摩擦甚至冲突恐怕很难避免。

  军事专家认为,从海洋秩序的角度讲,太平洋也应成为各国海军公平使用的“游泳池”,而不是为某一国控制的“私家泳池”,各国都有各自的泳道,客观上虽然相互竞争但在国际法的规则下合作、和谐、和平共处。

  近年来,中国海军多次进出岛链在“冲鸟礁”附近举行演习,也是通过实际行动维护《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权威性,反对日本“指礁为岛”的非法行径,从而推动构建“公平、和谐、稳定”的国际海洋新秩序。

  而从自身力量建设方面,中国海军只有建设以大型水面舰艇为核心的强大舰队,才能确保平时与危机时期东亚地区海上战略通道的安全,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以及海洋公平秩序。在此基础上,中美、中日两军之间的海上“互相尊重”、“合作互利”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不愿具名的军事专家更是指出,中国应该打造自己的“太平洋舰队”,只有如此,中国才能成为真正的海洋国家,中国海军才能成长为名副其实的“蓝水力量”。

 


上兩條同類新聞:
  • 中国经济仍是全球灯塔/崩溃倒计时/中国崩溃论背后/产值1亿治污需3-7亿元/中国艾滋病年增2万
  • 凄美/14天观测污染/2011年度十大民间倒逼/向外借智工程/毛岸英之死令江青狂喜/幽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