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奥巴马4年换3名白宫办公厅主任遭共和党讥讽/美主力战舰部署西太平洋应对中国崛起
發佈時間: 1/11/2012 12:08:27 PM 被閲覽數: 103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奥巴马4年换3名白宫办公厅主任遭共和党讥讽(图)


2012/01/11 


现代快报


 1月9日,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中)在白宫举行的新闻会上宣布预算局局长雅各布·卢(左)接替威廉·戴利(右)出任白宫办公厅主任 新华社/法新


  就在2012选举年刚刚开始的关键时刻,奥巴马总统的办公厅主任威廉·戴利突然辞职,这顿时引发了外界的不少猜测和议论。当地时间1月9日,奥巴马正式宣布了这项人事变动,并表示在他辞职之后留下的空缺将由现任白宫行政管理和预算局局长雅各布·卢接替,本月底正式生效。这一重要的人事变动对奥巴马政府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当天,共和党方面对此予以讥讽。

  雅各布·卢

  新管家走马上任

  美国白宫新办公厅主任雅各布·卢是一个行事低调的人,不过同时他也是个直言不讳的自由主义者,很适合奥巴马采取的新的平民主义论调。

  跟数据打交道的人

  雅各布·卢现在是第二次担任白宫行政管理和预算局局长,比尔·克林顿任总统时期他也出任过这一职务。在之前,雅各布·卢是国务卿希拉里的副手,负责管理和资源。

  不是一个中庸派

  奥巴马任命威廉·戴利为白宫办公厅主任时,外界将之解读为奥巴马寻求商界领袖和私营部门支持的信号。此次奥巴马任命雅各布·卢,很符合他进入选举时期采取的平民主义论调和路线。雅各布·卢是个坚定的自由主义者:1968年,12岁的卢就已开始为反战英雄尤金·麦卡锡摇旗呐喊;他在大学时的指导教授是保罗·威尔斯通,威尔斯通后来成为一名自由主义参议员。

  曾是华尔街一员

  雅各布·卢曾经是名银行家。2008年,他曾担任花旗集团一个投资部门的首席运营官。虽然很多自由主义者认为对金融部门放松管制是造成经济动荡的原因之一,但卢表示:“我并不知道放松金融部门管制对经济有多大影响,但我认为它不是最直接原因。”

  非常低调

  和经常讲脏话的前任威廉·戴利和伊曼纽尔不同,卢是个安静的人。他对自己的私人生活守口如瓶,拒绝透露关于自己孩子的过多信息。


  幌子

  原因

  更多地要陪家人

  作为白宫办公厅主任的威廉·戴利被奥巴马当初挑选出任这一职务不过一年左右的时间,而事实上他早就萌发了不想干下去的想法。

  据了解,戴利提出辞职的原因与工作无关,而与家人有关。戴利在辞职信中写道:很荣幸成为奥巴马内阁的一小部分,但现在是告老回乡的时候了。

  不过,外界认为这更多的是一种托词。戴利从伊曼纽尔手中接过这一职务才短短一年,他过得并不开心。

  原因

  遭到边缘化萌生去意

  在去年10月份,戴利就曾表示,他计划在2012年选举结束后离开内阁,因此他选择在此时辞职引发了美国舆论的猜测。

  美国媒体分析认为,在2010年民主党在国会中期选举失利后,奥巴马一心希望修补他与商界的紧张关系,从而增加他竞选连任的机会。而戴利曾是 JP摩根大通的前任总裁,也曾经在克林顿政府中担任过商务部长,在这方面有着广泛的人脉与影响力。但就在戴利上任之后不久,就有消息传出他在奥巴马的政治团队中已经渐渐被边缘化,与其他官员不合。几个月前他已表示有意在奥巴马展开竞选活动后辞职。

  一名政界人士披露说,事实上,现年63岁的戴利在过去几个月中在逐渐淡出。比如在去年11月,在奥巴马和共和党在债务上限与就业计划上长期争论不休后,戴利把一些日常工作交给了总统的高级顾问彼得·罗斯,为他的离开做准备。

  接替

  由戴利本人推荐

  据称,接受戴利辞职的同时,奥巴马在选择继任者的问题上也征求了戴利的意见,戴利推荐了白宫行政管理和预算局局长雅各布·卢。奥巴马说:“他(戴利)告诉我有一个清晰而合适的人选,”奥巴马说:“我相信他是对的。”

  白宫行政管理和预算局发言人在一封邮件中说,卢将继续留任行政管理和预算局局长,直到国会的2013年预算提案完成为止。奥巴马目前还没有说明谁将接替卢的职位。

  抨击

  共和党抓住了“把柄”

  白宫这一人事变动,被共和党方面大加利用。他们抨击说,这更加表明没有人愿意为那些站不住脚的政策出力。共和党全国委员会主席雷斯·普利巴斯说,戴利的离去“更清楚地表明白宫的任何一项决定都将通过竞选连任的有色眼镜”。普利巴斯说,聘请戴利是要在奥巴马和美国商界之间的鸿沟上架起一座桥梁,但是戴利却发现自己在努力捍卫一系列站不住脚的政府政策,因此萌生了退意。

  特别

  奥巴马4年换3个管家

  被认为在奥巴马的竞选中立下汗马功劳的伊曼纽尔当上了第一任白宫办公厅主任,2010年10月伊曼纽尔因竞选芝加哥市长而辞职。之后,奥巴马挑选了威廉·戴利为新的办公厅主任,后者于2011年1月走马上任。而如今,还不满一年的时间,戴利便宣布辞职。接替戴利的雅各布·卢将是奥巴马的第三任白宫办公厅主任。本报综合消息

  威廉·戴利

  官辞的不是时候

  威廉·戴利以前是一位成功的商界人士,他来自于美国芝加哥地区的一个政治世家。

  在美国,白宫办公厅主任通常是总统身边最有权势的官职,他控制着谁能见到总统、见多长时间等,说白了就是总统的大总管。而白宫办公厅主任在总统和议员之间的互动中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时甚至是一种主导性的作用。如此重要的职位,现在这个关键时刻出现变动似乎有点不是时候。

  首先,奥巴马竞选连任已开始加速,而美国经济却仍步履蹒跚。国会中的共和党人围绕着奥巴马提出的各种经济方案、法院以及政府机构官员的任命提名上都在暗中较着劲,拼的就是今年的选举。

  在这样的时候,尤其需要白宫办公厅主任的身影出现,居中进行斡旋与协调。一方面积极化解分歧与矛盾,另一方面帮总统出面应对来自共和党方面的施压与指责。

  其次,虽然戴利与白宫其他官员存在不和已有耳闻,但各方普遍预计戴利在11月总统大选前是不会辞职的,但不料却在选举年伊始的关键时刻辞职不干。

  这足以表明,白宫内的矛盾已经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它对奥巴马的政治杀伤力同样是惊人的。

  正如共和党方面所称,戴利是不愿意为一个站不住脚的政策继续效力。任命雅各布·卢,这可是奥巴马政府在过去四年中的第三位白宫办公厅主任,而威廉·戴利在上任仅一年后就辞职,这对奥巴马政府的负面影响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美主力战舰部署西太平洋应对中国崛起

2012/01/11 

美国海军最高指挥官海军作战部长格林纳特10日公布美国舰队全球部署新战略,指出未来高达1/3的美国海军战舰将转移至包括东海与南海在内的西太平洋海域。他并且说,美国未来的关键任务是继续在该地区发展伙伴关系并培养潜在合作伙伴。美国即使军费吃紧仍要联合盟国共同遏制中国。这被外界看作是5日美军公布的新军事战略的具体实施,而中国将成为美军战略转移的重点应对对象。美国新安全中心亚太安全项目主任克罗宁对多维新闻表示,美中两国需要避免军事冲突,但外交对抗在所难免。

美战舰部署重心移至西太平洋

美国海军作战部部长格林纳特(Jonathan Greenert)10日在新美国安全中心(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的演讲中公开美国未来10至15年全球海军战略布局。他说,中国目前是最有可能影响区域经济及安全动态的国家,其区域影响力重大并还在增长当中,如此影响力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影响南海航道畅通。为应对中国大陆军事崛起与南海日趋紧张的主权争议,美军超过1/3的战舰数量将转移至西太平洋地区。根据战略布局,再加上波斯湾区战舰数量,未来超过半数的美国海上军力,将驻扎亚洲海域。

格林纳特在演说指出,未来美国在西太平洋区将拉开由东京、釜山、冲绳、新加坡至澳洲达尔文港的海军基地线,美国并未移动大量战舰,而是透过与盟邦伙伴加强合作,保持南海局势稳定及航道畅通。他还称,美国及其盟国和伙伴国家已经达成一致,将致力于维护国际水域航行及访问自由,并在中国南海海域建立统一准则。演讲中,格林纳特逐个强调了美国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加坡、菲律宾、印尼、印度等国的同盟及伙伴关系。其中,新加坡已经建立适合美国核动力航母停靠的港口,并有可供美军太平洋司令部应急规划和运作使用的运营中心。

此次美国海军作战部长强调与盟国和伙伴国家共同维护中国南海航行自由,正值美国面临军费削减。虽然格林纳特坚称美国海军战略重心在西太平洋,并将往该地区输送最好的军备和最好的军力,但在被问及“加大亚太军力部署需要什么”的问题时,他只回答说:“已有的军事部署即是未来的军事部署,虽然数量很重要,但不论规模大小,我们都将在亚太保持军事存在。”

美国将在未来10年减少国防预算,精减部队员额与装备研发。格林纳特强调,删减国防预算不会影响海军运作,关键在于如何正确分配预算,他有信心舰队有能力处理危机。

美国转向亚太战略逐步显现

对于中国海军在南海频繁出没,如何避免发生冲突?格林纳特表示,中国军事崛起确实影响全球局势,维持美国海军在西太平洋地区的目的,在于确保国际海运航道自由畅通。美国将继续透过签署军事合作议定书,并与中国海军在国际场合保持对话,进行合作与交流。

格林纳特一再强调,布局的是未来,而非讨论现在的形势。未来还将透过对话与国际机构介入,促使中国海军增加资讯透明度。并推动签订国际协议,规管网路统御的安全性。

2011年底,格林纳特曾在发表于军事杂志的文章中透露,美国海军正就未来几年内在新加坡和菲律宾部署新型战舰制定具体计划。格林纳特表示,为了维持海军在全世界的行动能力,“(日本等)盟国的支援将成为助力”,认为应谋求盟国进一步承担责任。他还希望日英等盟国能做出贡献,为了波斯湾以及印度洋的海上安全。

格林纳特在文章中还透露,将部署在新加坡的新型舰艇是具有扫雷和反潜功能的“濒海战斗舰”,这一构想由前国防长官盖茨于2011年6月提出。

他指出,如果实施部署,这些战舰可能将用于对付南海周边的海盗。

格林纳特公布的这一新部署,恰好与美国5日公布的新军事战略——重心转向亚太相呼应。美国5日公布的新军事战略报告重点内容有,进一步削减军费,放弃同时打赢两场战争的军事战略。最值得关注的是,在美国军事战略调整的大格局中,亚太地区成为重点。在这份新军事战略中,“中国”一词三次被提及。新战略指出,中国崛起可能影响美国经济和安全,并称中国、伊朗等国“继续寻求旨在制衡美国军事投送能力的非对称手段”,要求中国澄清战略意图,并强调美军将加大在亚太地区的投入。

中国首次回应美新军事战略报告

在2012年1月9日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刘为民表示,美国在亚洲扩大军事存在的做法是基于对北京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之意图的误判。中国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

针对美国国防部发表的“国防战略评估文件”,刘为民称这份文件中针对中国的指责毫无根据,不能取信于人。中方将会深入研究这份文件的内容。最后刘为民强调,保持亚太和平、稳定、繁荣是本地区各国的共同利益所在,希望美方多为此发挥建设性作用。

针对刘为民9日的表态,外媒称这是北京对华盛顿上周出台的国防战略作出的首次官方回应,态度也较温和。

路透社称,自2011年以来,中国对美国增加在亚洲驻军一直很克制。然而,美国和亚洲一些国家对中国近年来军事发展的担心正与日俱增。

法新社报道称,华盛顿之所以关注亚洲,是因为担心中国日益强大的海军和反舰导弹会危及美国对太平洋的军事统治。到目前为止,对美国近期在亚洲增强军事存在的做法(包括向澳大利亚北部派驻2,500名海军陆战队员),中国的反应一直很克制。

值得注意的是,远东和中东地区是美军的战略重点。美国总统奥巴马1月5日宣布未来10年新军事战略,文件内容直指中国和伊朗,强调美国必须集海、陆、空及海军陆战队的资源为一体,突破中国、伊朗等国家“阻止美国进入南海、波斯湾及其他战略地区的任何行动。”

中国国防部9日称美方在该文件中对中方的指责毫无根据,希望美方客观理性看待中国及中国军队,谨言慎行。而面对记者关于美方对中国军方警告作何回应的提问,格林纳特仅以一句“我对他们的建议表示欣赏”(I appreciate the advice.)作为回应。

目前美国在西太平洋部下了50艘战舰,数量接近总部署战舰数的一半,未来美国海军基地将遍及东京、釜山、冲绳、新加坡和澳大利亚,大有在南海争端中包围中国之势。美国新安全中心亚太安全项目主任克罗宁对多维新闻表示,美中两国需要避免军事冲突,但外交对抗在所难免。

由克罗宁领衔撰稿的美国新安全中心最新南海问题战略报告提出,美国需要采取“正确的”对华政策,不仅需要与中国进行活跃的外交和经济往来,还需要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力量做后盾。领衔撰写该报告的亚太安全专家克罗宁( Patrick Cronin)对多维新闻表示,“正确的”对华政策将避免两国军事冲突,但外交对抗是“可以接受”并且是“必须”的。

克罗宁在报告中敦促美国将海军战舰数量提升到346艘,远远超过军费削减后预计的250艘。克罗宁表示,虽然在当前的财政和政治环境下,250艘战舰比350艘来得现实,但他担心的是,一旦美国军力在未来10年中呈现下降趋势,美国的地位将大打折扣,而中国的影响力则将倍增。

该报告认为,虽然中国并没有扩大对南海主权的宣示,但中国的军力正在不断上升,一旦中国有了足够的影响力,南海对于中国来说就如同曾经的加勒比海域对于正在崛起的美国。正是当时美国在加勒比海域的主导地位让美国成就了自身在西半球的霸主地位,并有余力影响东半球的权力平衡。如果中国控制了南海,将可能发生类似事件。


 


上兩條同類新聞:
  • 盐湖城 同性恋色彩最浓都市/罗姆尼两战告捷 南卡州成关键
  • 中国记者访朝鲜超市:市民月薪仅够买一罐八宝粥/日媒称中国外交四面楚歌 军队等强硬派抬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