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中国军方强硬地警告美国 彻底和美国对干了/意大利游轮触礁 乘客争救生艇大打出手
發佈時間: 1/15/2012 11:17:42 PM 被閲覽數: 139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国军方强硬地警告美国 彻底和美国对干了(图)

 
文章来源:
 


图表:美国新军事战略瞄准亚太 新华社记者 肖潇 编制告

“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战略意图是一贯的、明确的,中国的和平发展对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社会是机遇而非挑战……我们希望美方顺应时代潮流,客观理性地看待中国和中国军队,谨言慎行,多做有利于两国两军关系发展和地区和平稳定的事情。”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耿雁生1月9日的这番表态,被外界理解为针对美国进行新一轮军事布局的最直接回应。

1月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五角大楼公布了名为《维持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21世纪国防的优先任务》的报告,强调美军将继续强化在亚太地区的外交、经济和军事活动,并宣称中国崛起可能影响美国经济和安全,要求“中国澄清战略意图”。随后,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等军方高官又言辞激烈地警告竞争对手“不要误判形势”。联想到奥巴马以及美军方高官的挑衅性表态,就不难理解中国军方发言人为何要强调美国应该“谨言慎行”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军控与防扩散中心秘书长洪源在接受《世界新闻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谨言慎行”这种说法其实相当强硬,已是对美国新战略和以中国为假想敌立场的有力回击。

军方出言警告分量重

美国政府和军方时不时在报告、讲话中抛出些“中国威胁论”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不过由奥巴马在五角大楼对亚太军事战略现身说法,并亲自向中国叫板的情况却是极为少见。联系到美国高调宣布重返亚太,这可能意味着美国军事战略重心完全转向中国,对华施威加压的意图已不言自明。中国军方某专家在接受《世界新闻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这份报告是美国总统和国防部长同时签署的全方位、定调性文件,它把亚太地区作为“第一关注点”,可以说这在二战以后都是绝无仅有的。对于其中的对华威慑言论,中国军方的相应表态自然倍受关注。

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耿雁生表示,美国国防部5日发表的防务战略指南中对中方的指责是毫无根据的,“我们将密切关注美军事战略调整对亚太地区乃至全球安全形势的影响”。耿雁生强调,众所周知,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战略意图是一贯的、明确的,中国的和平发展对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社会是机遇而非挑战。

耿雁生说,“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是大势所趋,发展繁荣是人心所向。我们希望美方顺应时代潮流,客观理性地看待中国和中国军队,谨言慎行,多做有利于两国两军关系发展和地区和平稳定的事情。”《今日美国报》认为这是“中国对美国防务政策聚焦亚太的批评”;而英国《每日邮报》则认为,美国强化在亚太的军事存在,因此中国要警告“美国的行动要小心些”……无论西方媒体作何解读,中国军方对美出言警告的分量还是引起了西方的广泛关注,要传达的声音和意图自然也会为美国政府和美国军方深刻理解。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军控与防扩散中心秘书长洪源在接受《世界新闻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美国此次抛出新军事战略是首次将中国纳入到“瞄准器”当中,因此中国才会对中美关系、两军关系存在疑虑,进而对美国发出严厉的批评。

洪源指出,“谨言慎行”这一说法虽然表面上比较客气,但却是对美国战略思维方式和以中国为假想敌这一说法提出的深刻批评,也是从本质上质疑美国针对中国抛出的新军事战略。

不过,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余万里对本报记者指出,“谨言慎行”这一说法是留有余地的,有点像提醒。余万里强调,“这样的表态比较明确地表达了中方对这个事情的关注,当然还是留有余地的,毕竟中美关系还不至于闹到摊牌的地步”。

与美较量要善于斗嘴

中美两军关系是两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国重返亚太并进一步强化军事存在的大背景下,中国正常的军事现代化建设也被美国当成了回归障碍。不过,虽然美国军方多次渲染反舰弹道导弹威慑航母、歼-20令人震惊等“中国军事威胁论”,但事实上中美两军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并不大,双方较量的战场已有转移至舆论阵地的趋势。也就是说,虽然针对性口号喊得响,但并不存在多大冲突风险,是一种“斗而不破”的较量。与此前的简单回应和表达“遗憾”不同,如今的中国军方越来越注重主动发声、主动定调。

去年7月份,时任美军参联会主席马伦访华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陈炳德就曾对美军对华若干动作“直言不满”。对于美国在南海问题上指手画脚,陈炳德直接向马伦表示,中国对南海的主张是明确的,一贯的,原则是“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另外,“美国不用为南海地区自由航行的问题操心和担心,南海地区的自由航行不存在任何问题”。针对美国军舰和飞机在中国近海频繁实施侦察这一问题,陈炳德也表示,“美军没有必要对中国进行这样的侦察,希望美军从大局考虑,减少和停止这样的侦察活动。”

不过,中美军方高层直接对话的机会毕竟不多,因此通过军方发言人定期针对一些特定问题发声自然是可选手段。中国军方此次及时就美国针对亚太的新军事战略高调表态,直接明了地表达了中方的不满情绪,就是一种善于“斗嘴”的体现。

中国军方专家就此指出,“对于美国方面的不实之词,该反驳就反驳”。

不再容忍美国我行我素

美国在制定国家对外战略和军事战略时,一直有唯我独尊、唯我独大的自私心态,在优势军力的支持下,这种扭曲心态日益膨胀。具体而言,美国关注的战略利益、国际问题,也要求其他国家配合或策应,否则就成了与美国做对或为敌。“9·11”恐怖袭击发生后,美国以受恐怖主义危害为由对阿富汗、伊拉克大打出手。与西方盟友结成“反恐同盟”的同时,还要求巴基斯坦等国给予支持和策应。去年,美国突击队在不打招呼的情况下就渗透巴基斯坦领土击毙拉登,终于完成了“反恐心愿”。随后,美国兵锋一转又要重返亚洲,并直言针对中国。

由此可见,美国实施军事动作、调整战略方向完全是一种我行我素的做派,不仅丝毫不顾及别国利益和感受,甚至还要做出危险的伤害性动作。

对于美国的“战略自私”,像中国这样受到影响的国家自然应直言不讳地进行批驳。

最近一阶段,美国在战略上对华所求颇多。据美国《华盛顿邮报》1月9日报道,美国财长盖特纳访问中国期间势必极力要求中国减少进口伊朗石油。

不过,中国副外长崔天凯已在媒体吹风会上指出,中国同伊朗间正常的经贸关系和能源合作与伊朗核问题没有关系,不应该把不同性质的问题混在一起,“中国的合法关切和要求应该得到尊重”。

中国外交部亚非司司长陈晓东近日表示,中方反对对伊动武,反对一些国家单方面对伊实施经济、能源制裁。“中伊经贸、能源等领域合作是正常透明的,不应受对伊制裁影响。”

军方专家就此指出,“中国不参与美国对伊朗的制裁是很正常的,中国不能跟着美国跑,不可能是你让干什么我们就干什么,况且中国在伊朗还有石油利益”。

余万里也指出,美国在一些国际问题上要求中国配合,但是其做出的动作却是自相违背的,“在伊朗问题上希望中国配合,又在中国周边做出一系列动作,这显然是背道而驰的”。

可见,美国在一些重大国际问题上要求中国舍弃实实在在的利益进行配合,同时又在东北亚地区摆出针对中国的姿态,这种完全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的战略本身就是说不通的。如果美国继续这样的自私举动,势必会失信于别国,甚至加深敌意。

因此,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近日对美表态很大程度上是在点醒美国——中国不仅不会对美国不合理要求和表态言听计从,还会有针对性地直言反驳。

解放军射导弹显示强硬?

在解决国际问题和维护利益时,美国有迷信武力的习惯。因此,当美国针对中国做出一些威慑性动作时,光靠批驳有时难以看见效果,而相应的军事现代化动作反而能起到奇效。

美国近来针对亚太地区的军事动作越来越多。在此期间,中国的先进武器装备也适时亮相,歼-20隐形战机亮相、航母平台出海试航……等举动虽是中国军事现代化建设的正常举动,但客观上也起到了展示战斗力的效果,使那些想依靠武力制衡、围堵中国的国家不得不三思而后行。

台湾《台北时报》1月10日又猜测,大陆解放军已在新年之前对“巨浪”-2型潜射弹道导弹进行了试射。报道称,解放军海军两艘核潜艇在中国东北某市附近海域试射了6枚“巨浪”-2型导弹。

台湾“国防部新闻发言人”罗绍和已得知解放军试射潜射导弹的消息,不过他强调“解放军并未进行证实”。

虽然此消息是当地渔民打捞出“圆柱状的不明物体”衍生而来,但如果真的进行了导弹试射,那么具备洲际打击能力的“巨浪”-2型导弹所威慑的对象自然不会是台湾海峡或是南海这样相对较近的区域,其所指的目标也就不言而喻了。

 

 

意大利游轮触礁 乘客争救生艇大打出手
 

    来源: 新京报
    
     “科斯塔·康科迪亚”号上,穿着救生衣的乘客们在等待救援。15日,搭载约4000人的搁浅游轮搜救工作仍在进行,目前确定3人遇难,39至60人失踪,其余人均被转移至安全地带。
    
    意大利搜救人员15日继续搜寻搁浅游轮“科斯塔·康科迪亚”号幸存者,共计救出3人,包括一对韩国夫妇和一名意大利船员。
    
    据中新网1月16日电>>>>>> 据央视报道,意大利救援人员15日又从触礁的“科斯塔·康科迪亚”号大型游轮中发现2具尸体,此次事故中遇难的总人数已上升到5人。
    
    搜救障碍重重
    
    意大利海岸警卫队和警方15日说,搜救人员没有放弃希望。
    
    警方潜水员和其他乘坐小艇的搜救人员当天在游轮残骸附近巡视,用手敲击船体,希望得到幸存者的回应。海岸警卫队队员说,潜水员将潜入船体腹部查看是否有幸存者。
    
    “科斯塔·康科迪亚”号游轮13日搭载大约4000人从首都罗马附近奇维塔韦基亚港出发,航行数小时后触礁搁浅。
    
    法新社报道,船体触礁后裂开一道70米至100米长的裂缝,船舱进水,船体倾斜,最终在意大利吉利奥岛附近浅水海域搁浅。
    
    游轮一半船体已没入水中,船身与水面呈80度角。参与搜救的消防人员说,游轮电力因搁浅切断,致使船舱房间的门自动锁死,加之船内损坏的楼梯和掉落的家具,搜救障碍重重。
    
    海岸警卫队发言人菲利波·马里尼说,潜水员已找到游轮的“黑匣子”,后者记录了水下船舱的位置信息。
    
    韩国蜜月夫妻被救
    
    截至北京时间15日20时,两名韩国乘客和一名意大利船员脱险。
    
    两名幸存者来自韩国,是一对乘船度蜜月的夫妇,获救后身体状态良好,搭乘直升机撤离至安全区域。
    
    消防员15日晨发现一名男性幸存者。通话后得知,他来自意大利,名为曼里科·吉安彼得罗尼,是一名船舱服务主管。他当地时间下午1时获救,直接乘直升机前往医院治疗断腿。
    
    吉安彼得罗尼告诉媒体记者:“我从来没有放弃获救的希望,这是一场36个小时的噩梦。”
    
    两名法国乘客和1名秘鲁籍船员确认死亡。搜救各部门对失踪人数说法不一,从39人至60人不等。
    
    小岛居民援助总动员
    
    对以田园风光闻名的吉利奥岛而言,如此多的人在冬季“造访”并不常见。
    
    这座小岛共有大约800名居民,而需要援助的乘客和船员为大约4000人。当地居民乔治·凡丘利告诉法新社记者:“整座小岛都伸出援手,我们从没见过这种事。我难以相信这是真实的画面。”
    
    另一些居民说,他们13日和14日为获救者送去御寒衣物,敞开家门,为乘客和船员提供安置场所。
    
    一名女性居民说,她13日整晚都在帮助获救者。她不愿公开姓名,称自己是“一名自豪的小岛居民”,“我们都震惊了,会为遇难者祈祷”。(新华社专稿)
    
    ■ 现场
    
    船员隐瞒真相长达45分钟
    
    “科斯塔·康科迪亚”号游轮触礁后发生的一切,并不像《泰坦尼克号》电影中那般悲壮。在这次事故中,船长弃船而逃,人们为了救生艇大打出手,绝望的父亲不顾“儿童和妇女先走”的命令执意与妻儿一起逃离……
    
    人们尖叫要救生艇
    
    当地时间13日晚,乘客们正在游轮餐厅内用餐,突然,他们听到猛烈的撞击声,然后是恐怖的嘈杂噪音。虽然船体开始摇晃,乘客们仍然被要求坐在座位上。
    
    船员告诉大家,游轮的电路出了点问题。但是很快,大家意识到问题不仅仅那么简单,整整45分钟过去了,乘客一直被告知游轮只是出了些技术上的小毛病。
    
    即使当船体开始剧烈摇晃,船员们仍然没有及时放下救生艇。“我们开始尖叫,让船员放下救生艇。”今年54岁的南非乘客说,“我们站在走廊里,他们不让我们靠近救生艇。这是一场混乱,完完全全的混乱。”
    
    “他们把孩子给我”
    
    来自澳大利亚的乘客罗伯特·埃尔卡比说,他和妻子拿到了一个救生艇,但是船员告诉他们只是发动机出了点小毛病,让他们放回去。
    
    “但是当我们重新走回船里时,船体倾斜得十分厉害,我不得不拉住其他乘客,以免他们从走廊中掉入海里。这真是像极了《泰坦尼克号》的场景。我们所有的东西都丢了:护照、行李、钱,但是至少命保住了。”埃尔卡比说。
    
    来自洛杉矶的61岁乘客乔治亚·安娜尼雅斯回忆说:“当船体剧烈摇晃,一对阿根廷夫妇自身无法保持平衡,将他们3岁的小女儿交给了我。我抱住孩子,但是我被推倒了。我不想孩子滚落在楼梯上,于是我把孩子还给了他们。我没办法抱住她。他们应该照顾好自己的孩子。我现在想知道他们在哪里。”
    
    紧握水龙带等救援
    
    当游轮触礁的时候,22岁的舞蹈演员罗丝·米特卡夫还在餐厅里表演。海水灌了进来,灯都熄灭了。米特卡夫回到自己的船舱,换上干衣服,套上救生衣。“我跑出来安抚乘客,并且试图点名。”
    
    当船体开始不受控制地倾斜时,米特卡夫和4个同事紧紧抓住绑在栏杆扶手上的水龙带,一直等到直升机救援。米特卡夫获救后给父亲发了一条短信:“我不知道死了多少人,我活着……我想我是最后一个被救出来的人。”据米特卡夫的父亲透露,当时女儿的上司甚至还要求她穿上演出服,告诉人们电路出了一点问题,不过她没理会。
    
    ■ 相关新闻
    
    “弃船”船长以谋杀罪名被拘
    
    被指认在乘客未完全脱离危险前上岸;被质疑错误选择航线
    
    意大利警方14日以涉嫌谋杀游轮乘客的罪名逮捕“科斯塔·康科迪亚”号船长弗朗切斯科·斯凯蒂诺,指认这名船长在乘客尚未完全脱险前便弃船上岸。另外,媒体和检方质疑,斯凯蒂诺错误选择航线,致使船体触礁。
    
    有报道称,当时斯凯蒂诺发现游轮偏离航线4英里,但是他找不到原因。他辩解说:“这是安全的水域,海水足够深。我们碰到的礁石并未在航海图上标明。”有一个推测是,这是因为游轮电力系统故障使航海动力方向盘发生偏离。
    
    意大利海岸警卫队指挥官佛朗西斯科·帕里洛说,触礁后,船长试图驾驶游轮到靠近小港口的浅水区,以便用救生艇疏散乘客。
    
    随后,他意识到情况的严重性,用七声鸣笛下达了弃船的指令。几分钟之后,船体开始倾斜,在两小时内达到20度。这样的倾斜角度已经不适合使用救生艇了。后来,船体倾斜角度达到80度。
    
    据悉,船长斯凯蒂诺在船体触礁后,曾给母亲打电话说:“妈妈,发生了悲剧……我得努力救乘客,可能这会儿没法给你打电话了。”
    
    不过,有消息称船长在触礁后一小时,即当地时间13日晚11时30分弃船,而船上大部分乘客直到16日凌晨3时才被转移至安全地带。船上的舞蹈演员罗斯·米特卡夫获救后也透露说:“船长提前离开了。船员们在没有船长的情况下试图帮助乘客。”

 


上兩條同類新聞:
  • 马英九胜选首件事:接见美国访问团 欲买F16/美联社代表团抵达朝鲜
  • 美国华裔科学家因窃取商业机密被判刑 /罗姆尼赞台湾大选诠释民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