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华盛顿1月24日电 (记者 吴庆才 德永健)美国总统奥巴马24日晚发表任内第三份国情咨文,国会共和党领袖及2012年美国总统大选共和党参选人火力全开,猛烈抨击奥巴马的演讲“华而不实”、“老调重弹”,试图“分裂国家”。
众议院共和党籍议长博纳称奥巴马的演讲更像“竞选演说”,内容老调重弹,“听起来像重复过去三年中听到的同样内容:更多支出、更高的税率和更多的规定。而奥巴马总统的政策已经让我们的经济更糟,美国的失业率已连续第35个月高于8%了。”
奥巴马在当晚的国情咨文中重申了对富人增税的设想,共和党人一直抨击此举是分化国家,是搞“阶级斗争”(class warfare)。代表共和党做正式回应的美国印第安纳州州长米奇·丹尼尔斯说:“奥巴马总统任期内最悲哀的莫过于对我们进行持续不断的分化,通过惩罚其他人来讨好部分美国人。”
共和党的几名2012年总统大选的竞逐者也重炮攻击奥巴马。目前共和党排名靠前的参选人罗姆尼当晚在佛罗里达一个竞选活动上说,奥巴马最擅长的就是演讲,他会做一个漂亮的演说,里面有一些令人难忘的措辞,但他绝对不会给你一些困难的数据,比如佛罗里达州9.9%的失业率。
共和党总统参选人、前众议院议长金里奇说,美国有一些危急的工作要作,今晚奥巴马总统在国情咨文中却没有提出能够创造就业机会和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相反,他描述了自己的信念,那就是他的“大政府”是建立在持续的和更高的税收的基础上,但“大政府”和高税收无法带来就业和经济增长。
“你会听到一堆华丽的辞藻以及他所做的所有的事情。”另一参选人桑托罗姆说:“但他做了什么?他通过‘奥巴马医保法案’及其他法案增加了美国公众的税收负担。”
桑托罗姆还指责奥巴马扩大政府规模、增加赤字和债务,并导致美国的信用评级遭降级。他还称奥巴马是“这个国家所见过的最糟糕的总统。”完
奥巴马国情咨文五提“中国” 对华措辞趋于强硬 2012/01/25 | 中新网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4日晚发表的任内第三份国情咨文中五次提到中国,与前两份国情咨文相比,奥巴马提及中国的次数逐年上升,口气也发生明显变化,其中对华贸易态度明显趋于强硬,但有关措辞却第一时间遭到在华有生意的美国商界领袖的反驳。
奥巴马当晚黄金时间遵循传统向国会发表国情咨文,这是他本届任期内第三份也是最后一份国情咨文。在连续三份国情咨文中,“中国”无一例外成了奥巴马演讲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而且出现次数也从2010年的2次递增到2011年的4次以及今年的5次。
奥巴马当晚五次提及中国均与经济有关,开篇几分钟之内就第一次提到中国,他在鼓动美国企业将就业机会从国外带回美国时说:“我们不可能收回所有转移到国外去的的工作,但现在在像中国这样的国家做生意代价越来越高,同时美国的生产能力则越来越强。”
第二次提到中国时奥巴马态度开始趋于强硬,他说:“为了给美国产品打开新市场,我愿意到世界任何地方去。 当我们的竞争对手不按规则行事时,我不会袖手旁观,我们提出的针对中国的贸易案几乎是上届政府的两倍,这样做收到了效果。”
为了证明所谓对华贸易救济案的效果,奥巴马第三次提到中国,他举例说:“我们阻止了蜂拥而来的中国轮胎,使一千多名美国人今天得以有工作。但我们还需再接再厉。”
第四次提到中国时,奥巴马措辞更强硬,他宣布建立一个贸易执法部门,专门负责调查所谓像中国这样的国家的“不公平贸易行为”。
最后,奥巴马在鼓吹自己上任以来力推的清洁能源政策时表示,不会因为遇到阻力而撤回有关清洁能源的承诺,他强调自己“不会将风能、太阳能或者(高科技)电池行业拱手让给中国或德国。”
纵观三次国情咨文,奥巴马涉华言辞明显改变。2010年第一次国情咨文中他强调,中国拥有最快铁路列车和生产清洁能源产品的新工厂,并大声疾呼“不接受美国沦为第二名”,与中国竞争意味浓厚;到了2011年,奥巴马的心态转为承认中国在某些领域的领先地位,颇有以“中国为榜样”,向中国学习的意味;而今次其标榜对华贸易救济案的数量以及宣布成立针对中国的新机构,显现其对华贸易态度趋于强硬,并付诸实际行动。
而与前几任总统相比,也能看出明显不同。过去,中国出现在美国总统国情咨文中经常是被“教训”、“教育”甚至“帮扶”对象,如1999年克林顿在国情咨文中就曾居高临下地说:“要帮助中国融入世界”,2008年小布什也声称要“帮助”中国更好地利用清洁能源,但到了奥巴马时已无这样的高姿态,他甚至还担心美国落后于中国“沦为老二”,就连布什声称要帮助中国的清洁能源领域,奥巴马也一直担心落后于中国。
奥巴马的这次演讲是在2012年美国总统大选即将展开的背景下进行的,有分析认为,这或许是他对华措辞趋于强硬的原因。由于今年是选举年,共和党的候选人已开始炒作中国议题,奥巴马在对华贸易问题上采取强硬态度意在拉拢部分选民,并避免给共和党以口实。
然而,在奥巴马演讲尚未结束之际,代表近240家在华做生意的公司的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就唱起“反调”,尤其反对奥巴马提及的轮胎案。该委员会主席傅强恩声明说:“我们不同意对中国低端轮胎征收关税的举措会对美国就业和经济有任何积极影响。所有证据都表明,受益的是亚洲和墨西哥的其他低端轮胎生产商,而美国公司已从低端轮胎转向价值更高、反映我们生产和技术优势的产品上。”
傅强恩指,中国已成为美国增长最快的主要出口市场,自2000年以来美国对华出口年均增长15%,在世界上独一无二。他强调,在与中国发生贸易摩擦时,“美国公司有多个选项,直接与中国谈判是处理美中商业问题的最好的第一方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