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新發現:57年全國最小的17歲大學生右派王安琪 匡亞明校長的傑作
發佈時間: 1/31/2007 1:26:17 PM 被閲覽數: 222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發現:57年全國最小的17歲大學生右派
  
 

(轉貼者按:偶然發現一篇文章,是反右的一個新紀錄,57年右派最小年齡是17歲,而且是一個極有天才的物理系的少年大學生,居然是據說很有政策水平的吉林大學匡亞明校長的傑作!本來57年反右一年級新生是不參加的,反而把這個一年級“右派”處分奇重:開除!送原籍強迫勞動!當地統戰部門都十分不理解,5年後予以摘帽,重新高考,分數是當地第一名,招生辦極力說情吉林大學仍然不予錄取!這樣一個天才就被無情的扼殺了!下邊是這個最小右派的文章)

不堪回首鳴放宮


王安琪



調寄浪淘沙

99秋去秋。物理系57級百人約會長春。好多人少小離别,老大聚首,能不感慨萬端!有人幽了黑色一默,稱此爲“活體告别”,有人苦笑,有人唏噓。座中泣下誰最多?錦州小吏T 衫濕。于我而言,别是一番滋味在心頭。而今又秋,感時生情,遂湊成打油一首,記事述懷。

河漢覓星蹤,心潮難平。不堪回首鳴放宮,最憶少年傷心事,燃萁煮琪!

流年苦匆匆,真善難窮。舊友故人幽夢中,秋風秋雨今又是,敢言重逢?

後記:近日餘表弟張玢(亦校友)相告網上出現幾篇關于我的文章,并簡述内容,聞之頗感意外,頗爲感慨,頗爲感動。時隔近半個世紀,還在爲我“招魂”的,必是當年同學,而且又是“生前友好”。我能猜出是誰,但又不能确定,請勿琵琶半遮面,速現廬山真面目。


王安琪 2001.7.19

(一)我是王安琪

1957年9月,我考入東北人大物理系。作物理學家是起自兒時的夢想。當年最心儀的是莫斯科大學,其次是北大。我所畢業的錦州高中爲省重點,每年都有留蘇名額,每年考取北大清華者都不少二十人。按成績我無論留蘇還是進北大都綽綽有餘,但政審是難以跨越的門檻,最終隻能進入東北人大物理系。這裏教授陣容很強,所以雖不無遺憾,但還可以接受,于是我的物理學家之夢便由此開始。

進入新學年,學校反右運動的高潮逐漸過去,教學秩序日趨正常,新生班除每周安排三個半天搞正面教育外,上課和實驗夠按部就班的進行。處入大學的我如魚得水,貪婪地汲取知識的精華,如饑似渴,不知滿足,不決疲倦。每天第一個敲開圖書館大門的是我,深夜最後一個被趕走的也是我。除了必修課,還常去外系旁聽,到圖書館讀期刊文獻,我立志不僅作專才,還要成通才。我打算五年本科畢業後,再讀三年研究生。一個花季少年,在1957年秋天,在大學校園裏爲自己編織着斑斓絢麗的夢想。然而他太天真,隻看到遠處綠草茵茵,卻不知腳下就有陷井!一場滅頂之災從天而降,無情地擊碎了我地美夢。

58年元旦一過,學校突然發動了對我的批判鬥争,并取消期末考試。其來勢之兇,規模之大,調子之高爲運動以來所僅見,這也預示着結局的兇險。大難臨頭,我不屈服,不低頭,我選擇了抵抗。盡管我明白,實力相差懸殊,結局已定,抵抗非但圖勞,反倒會刺激對手更加瘋狂,我還是不計後果,做了異常頑強慘烈地抗争,直至最後一刻。這在全校所有被批鬥者中鮮有另例,我的表現震驚了所有人--左派,右派,中間派,給他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深刻記憶,以至在以後的幾十年中,我在吉林大學一直保有較高的知度名。由于我拒不投降,學校隻好延期放假,直到2月23日春節臨近,鬥争宣告結束,組織上沒有從我這裏得到設想中的完勝,結局是我被定爲極右,開除學籍,譴送回鄉,勞動改造。此時,我的17歲生日剛剛過去半年?

葉永烈在“反右派始末”中批露,全國齡最小的右派爲20歲,某大學學生。看來他還是孤陋寡聞,竟然不知在匡亞明、陳靜波、溫希凡們的盛宴上,有一道大菜:烤乳豬!

轉貼自:
http://juoaa.org/juoaa/publication/Anqi_MingFangGong.html

 


上兩條同類新聞:
  • 情歌王子張信哲從成都趕往重慶的高速路上遭遇車禍
  • 新華社前副社長龐炳庵稱發現能毀滅世界的秘密軍事調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