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中国和美国的宪法的比较/致毛左与普世派/现代文明或将在未来几十年内面临崩溃
發佈時間: 3/17/2014 8:50:20 PM 被閲覽數: 242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中国和美国的宪法的比较_DANCE_百度空间

hi.baidu.com/ccspy/item/c8cfb4a725dce815a8cfb794
2012年12月20日 - ...《美国宪法》序言短短两三行字,却开宗明义:“我们合众国人民,为建立一个更 ... 。”《中国宪法》的序言里,我们看到先后出场的人物和党派次序是: ...

《现代宪法的逻辑基础》 第七章论宪法原则- 法学在线- 北大法律信息网

article.chinalawinfo.com/Article_Detail.asp?ArticleID=24861
关于《美国宪法》制定的目的,美国学者将其总结为6点:增进联邦团结、建立司法正义、 .... 参见许崇德教授主编的《中国宪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4月第1版。





中华论坛】致毛左与普世派:中国美国宪法对比



中美宪法比较 2011-5-28 14:48:54 

    一、从宪法更替次数来看。在历次宪法的更替过程中,中国宪法先后在1949年(共同纲领)、1954、1975、1978和1982年更替过5次,更替频率指数为9.2远远大于美国宪法更替指数0.3。美国只是在1787年以《美利坚合众国宪法》代替1782年的《联邦条例》,以后再也没有发生过更改。由此可知,中国的宪法较之美国宪法相比缺乏相对稳定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宪法的权威性基础受到侵蚀。

 

    二、从宪法项目字数来看。中国宪法文本的字数、项目指数远远大于美国宪法同类指数。美国宪法只有7条,连同权利法案10条,只有17条。美国的宪法具有较大的概括性,不求面面俱到。而中国宪法制定的较为具体,力求缜密,导致中国宪法缩小了自身的弹性,解释空间较小。

 

    《美国宪法》序言短短两三行字,却开宗明义:“我们合众国人民,为建立一个更完善的联邦,树立正义,保障国内安宁,规划共同防务,促进公共福利,并使我们自己和后代得享自由之赐福,特为美利坚合众国制定和确立本宪法。”

 

    “我们合众国人民”── 一种人民至上而不是政府至上的观念,美国制宪一开始就把“万事民为先”的观念牢牢地树立了。它清楚而明白无误地告诉人民为什么要制定和确立宪法。《美国宪法》序言可概括为:“人民--国家--正义--安宁--福利--自由--幸福”。

 

    《中国宪法》的序言就象一部官方写的中国近代革命史,怎么看也不象关系到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法典,人民更不知道为什么要制定和确立这部宪法,也不知道宪法和自己的切身利益关系。《中国宪法》的第一段可以概括为:“国家--人民--革命”。

 

    《中国宪法》序言里,我们看到先后出场的人物和党派次序是:孙中山、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后来还有邓小平。在一千五百四十字的序言里,“主义”一词出现了三十六次,“革命”一词出现了六次,“斗争”一词出现了六次,“阶级”一词出现了五次,“专政”一词出现了三次,“思想”一词出现了三次,“消灭”一词出现了两次,“推翻”一词出现了一次。这些政治概念和词汇内容没有任何法律意义,更谈不上司法上的操作性,也不知道谁有资格能对此作出司法解释。

 

    中国宪法应从内容和结构上予以完善。一是对宪法序言的完善。现行宪法序言的内容涉及过多,只需对制宪依据、制定原则作出规定即可。序言中国家的基本制度和政策方面的内容应以宪法的正文内容来规定。二是对宪法正文的完善。宪法正文应简化对政治制度的规定、思想层面的规定、重新审视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界定、进一步确立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照宪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等。

 

    三、从宪法修改频率来看。

 

    美国宪法》是一个威严的老人,历经两百多年的风雨而一字未动,宪法的权威护佑着美国人民走向繁荣和富强。而中华人民共和国自1949年成立至今才五十多年,共制定了四部宪法,分别为“54宪法”(毛泽东宪法)、“75宪法”(四人帮宪法)、“78宪法”(华国锋宪法)及“82宪法”(邓小平宪法)。《中国宪法》是一个任权力人物打扮的小姑娘,并任由权力人物强奸和践踏。

 

    《中国宪法》没有任何威信可言,只是政治人物拿来表演的道具,毛泽东拿来表演过,刘少奇也拿来表演过。1964年,毛泽东已经退居了二线,一线工作由刘少奇主持。一次邓小平召集政治局会议,未通知党主席毛泽东。毛泽东却突然闯会,手中举着一本宪法和党章,大叫道:“宪法上我是公民,有说话的权力,党章上我是主席,为什么不让我参加会!”邓小平和刘少奇只得赔罪道歉。文革中,当刘少奇被批斗时,他也手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抗议道:“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你们这样做,是在侮辱我们的国家”。当刘少奇企图用《中国宪法》保护自己时,他忘记了当初他参入起草的这部宪法从来就没有保护个人的权力和自由。国家主席刘少奇到此时还执着地认为“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而事实上在宪法上“怎样对待个人”实在是太有关紧要了,如果宪法上赋予了保护个人的权力和自由,刘少奇会落得死无葬身之地的悲惨结局吗?最后刘少奇不得不愤慨地承认:“宪法成了废纸...”〔注:《刘少奇年谱》下卷,第658页〕

 

    在现行宪法的修改频率中,中国宪法的修改频率指数为16。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建国56年以来,共颁布了5个不同的宪法版本,平均11年1个宪法版本。1982年版本的中国宪法共有138条,外加一篇1956字的序言,共修改4次,每一届人大均进行修宪。而美国宪法的修改频率指数为5,从1787年到现在,历时200余年,只有17次修改,每次修改只增加1条修正案;上述数据反映了中国宪法的修改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再一次说明中国宪法文本确立的不稳定性、不完善性,进一步说明了中国人民大会代表的行为具有可塑性。

 

    四、从项目的数量来看。26个明细项目,中国宪法都有涉及,只是祥略程度有所不同而已。美国宪法只涉及26个明细项目中的17个,尚有国史介绍、农村体制、个体经济、计划生育、特别行政区、自治机关、国旗国徽、政党制度及首都9个项目未有涉及。

 

    五、从项目的差别来看。在共同的项目中,也因政治制度、历史背景、国情环境的不同导致中美宪法文本内容有极大的差异 。

 

    在宪法制定原则方面,中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和推行社会主义民主;而美国推行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民主;在政府权力方面,美国主张有限政府,将政府的权力置于人民的监督之下,而中国推行权威政府;在政府机构组织原则方面,中国实行的议行合一制,而美国则主张分权制衡的原则;中国沿袭的是苏联宪法的制定原则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设计理念,注重效率的提高。美国宪法着重对“人性恶”的控制,受益于启蒙思想家控制政府官员权力的理念,目的是创建有限政府。

 

    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关系方面,美国实行分权制,是一个联邦共和国。而我国实行中央领导下的集权制,是统一的社会主义人民民主共和国;占据美国政府主导地位的是文官,实行文官统治,通过民选和考录进行。而在中国实行的是技术官僚统治,官员的任用主要是上级的任命和选拔;人民主权方面,中国侧重于保障国民主权,而美国强调个人权利的保护;对于人权的规定,中国侧重对公民权而美国提倡基本人权的庇护;实施违宪审查时,美国采取的是司法审查制度,而中国实施的是人大监督制度。但由于我国人大制度还不够完善,包括宪法监督的理论、宪法监督的程序缺乏可操作性。至于其余的一些有关政治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则存有的差异就更多。

 

    六、从项目的解读来看。中国宪法某种程度上是在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参照美国宪法并借鉴其优点制定的。可以说,在内容和项目上两者大体相同,未见有诸多异端之处,这就要求我们从两部宪法的特征上探求两者的差异。

 

    美国制宪者的一个基本信念就是对专制的警惕和权力的不信任,政府权力的集中会对个人自主和自由构成威胁,绝对的权力是对自由的绝对威胁。因而联邦政府的权力应受到限制,对权力应保持高度的警惕,包括对国会权力的行使,因此权力必须受到制衡。美国宪政的基本原则就是:权力分立和权力分配。通过宪法对联邦权力的划分,行政、国会和联邦司法部门都同样未被给予绝对权力。联邦政府权力必须清楚地划定,在行使自己的权力时必须考虑到对个人自由保证以维护个人的自由。

 

    美国制宪者高度的政治远见、罕见的智慧的和品格,使《美国宪法》成为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最伟大的妥协,为人类政治思想史做出了史无前例的巨大贡献。美国制宪者们充分洞悉了人类自身固有弱点和个人在国家机器面前的弱小,因此对政府不能绝对信任,政府的权力必须受到制衡。《美国宪法》屹立两百多年一字未动,因为它保护了人民的权力和自由,维护了国家的长治久安。所以两百多年来,《美国宪法》崇高的威严倍受美国人民的尊重、呵护和支持,全世界也没有任何国家的人民象美国人民那样对权力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警惕。《美国宪法》为人类的自由和民主留下了永久的路标。

 

 

声明:本文为转帖,不代表本人以及本论坛观点 !!!





美国研究显示现代文明或将在

未来几十年内面临崩溃



京港台:2014-3-18 02:38| 来源:国际在线 |





  国际在线专稿:据英国独立报3月16日报道,一项由美国宇航局(NASA)资助的科学研究显示,由于全球经济不稳定性和人类对资源的消耗压力不断增长,人类文明正在加速走向毁灭,如不采取措施,现代文明将在未来几十年内面临毁灭风险。            

  原标题:美国研究显示现代文明或在未来几十年内面临崩溃

  国际在线专稿:据英国独立报3月16日报道,一项由美国宇航局(NASA)资助的科学研究显示,由于全球经济不稳定性和人类对资源的消耗压力不断增长,人类文明正在加速走向毁灭,如不采取措施,现代文明将在未来几十年内面临毁灭风险。

  科学家们表示,即使最保守的数据估算,现代文明也正在加速走向毁灭。

  该项研究由应用数学家Safa Motesharri领导,基于他的“人类和自然动力学”模型,对未来100年以后的工业世界情况进行了预测,Safa Motesharri的研究得到了自然和社会科学家的帮助,并在NASA哥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的资助下进行,《生态经济学》杂志也将发表该项研究成果。

  Motesharri在报告中写道,实际上,文明上升和毁灭的过程是一个循环周期,在历史上都能找到先例。古罗马文明,笈多王朝的毁灭过程等都显示,每个社会的精英阶层在面对警告时,都只会宣扬“一切正常”的言论,直至为时已晚。

  Motesharri还研究了各类可能导致现代文明崩溃的因素,包括全球人口增长、气候变化等,他发现,“资源消耗增加”和“社会阶级分化”是导致社会崩溃的主要原因。

  报告强调,如果真实世界的“精英”能立即采取行动来恢复经济平衡,文明毁灭的最坏结果将可以避免。科学家说,如果资源分配方式公平合理,人均自然消耗率降低至可持续发展水平,那么人口将可达到平衡,崩溃也可以避免。

 


上兩條同類新聞:
  • 袁腾飞说毛泽东【46分钟完整版】/袁腾飞说文革/思考的一代,苦难和幸福的一代
  • 文化震撼/美国留学选校指南/宦国苍之女/博士到底应该有什么样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