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对枭诗的自捧和他捧/《历史证明》(七首)/《东海一枭不在了》
發佈時間: 9/18/2007 1:36:25 PM 被閲覽數: 208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对枭诗的自捧和他捧

   

   日前荧石说“东海一枭是我钦佩的几个诗坛高人之一,他的诗歌天赋远远超过海子”云云,我以为不是过誉更非苟誉。我曾自“捧”新诗:

   

   我文章的好,很多人知道;旧诗的好,不少人知道;新诗的好,几乎没有人知道(皆相对而言),几乎没有人知道多数枭诗意象之出彩、思想之深刻、境界之高远、技艺之高妙。诗彩为文光所掩,“默默无闻”,屈居第三,缪斯有知,一定会愤愤不平的。有人说,一个人不可能样样都好。不知艺术有相通处。对于得大般若者而言,一通百通,无不可通。诗文俱佳,“诗史思事”皆通,并非难事。齐白石在谈到自己的艺术成就时说过:"我的诗第一,印第二,字第三,画第四。老枭也要郑重宣告:生平人第一,新诗第二,旧诗第三,文第四。

   

   余杰断言荧石君对老枭的评判是“吹捧”。仿佛与余杰对着干似的,荧石新的“吹捧”又来了。他2007-9-11在老枭组诗后《我的自由,自由的我》跟道:“东海一枭,一个被世人忽略的明珠, 思想中闪烁着人类进步的光芒;东海一枭,一个被现实冷落的才人, 诗歌中燃烧着献身真理的火花。如果他的现代诗歌在行文上再凝练些,他的才华事必会征服整个诗歌殿堂. 因为他的作品立意高, 创意新,敲击着正义, 真理和人生的主题,前所未闻。”

   

    是否“征服整个诗歌殿堂”我不在乎,“征服”又如何?“在行文上再凝练些”的假设已无必要,多数枭诗已凝练得象原子弹啦。另外最近痛扁枭诗的网友不少,“吹捧”的也不少。顺录一则跟帖:

   

   “楼主是为诗而生的人,天生富裕语言才华的人,这几天看了楼主很多诗歌,十分感慨,让我觉得遇到一个为诗而生存的人,你的生命和血液里流淌着诗的细胞和语言,万分感动,每一组诗歌都是精品”、“看完的感触是诗歌有高度、广度和深度把现代诗歌写得很活,让人回味和哲思”(琉璃花开)。

   

   国学论坛fkccp网友则在枭文《枭诗有深意,欲评要精思-----枭诗“我的自由”浅析》后直言指斥:“空有政治熱情和理念,但學養不足.此乃民運人士的先天不足.其能力可想而知!想想民國時期的風雲人物吧,何止天壤之別!連這麽簡單的新詩都無法欣賞.可悲. 余杰是碩士出身,但古文底子也不行,書生氣質太重.充其量做個魯莽的先鋒而已.智慧不夠.”

   

   余杰见了,不知作何感想。可笑此人新诗旧诗俱不会(或不写),却喜欢指手划脚装内行,说什么“在笔会的论坛上出现了许多连基本的格律都不符合的古诗我真感到脸红。”云云,再三嘲笑一位独立笔会老会员。那位会员恭请余杰指正,余杰丢下一句话:你从小学学起吧。虚妄骄狂如此,真叫人不知说什么好了。转一位网友的话吧:可怜妄人,小眼茫茫,不知守拙,遗笑大方。世界蛮大,时间挺长,蜉游何苦,徒劳雌黄。

    2007-9-14东海老人

 

《历史证明》(七首)

   《历史证明》(七首)
   多数人
   杀多少没啥关系
   也就三十万八十万
   大概数字而已甚至

   数字都没有
   坑呀屠呀一笔带过
   
   少数人
   杀不杀大有关系
   杀他们等于自杀
   区别只在快速或慢性
   即使把他们关起来
   自己也会受伤惨重
   
   极少数人
   别说杀别说押
   打他左脸试试
   他把右脸主动迎过来
   之前
   就已成神
   
   
   《一定硬度》
   一定硬度才能提升热度
   一定硬度才能增强力度
   一定硬度才能获得深度
   一定硬度才能拥有高度
   
   一定硬度才能谈及大度
   一定硬度才能体现风度
   一定硬度才能建立法度
   一定硬度才能尽量超度
   
   一定硬度是最好的态度
   一定硬度是必要的尺度
   在这个萎靡不振的国度
   一定硬度是一切的基础
   
   
   《任何》
   任何地方掘到深处
   都能见到水
   即使是旱透的沙漠也能够
   
   任何道路达致高处
   都能见到我
   即使是偏僻的小路也可以
   
   任何人任何时候
   见到我就有希望
   即使是奄奄一息时也还有
   
   
   《我姓余》
   大多数人
   把我当作多余的余
   或者虚词的于
   或者文娱的娱
   或者憨愚的愚
   甚至痰盂的盂
   
   只有少数知道的人才知道
   我是剩余价值的余
   以及给予的予
   以及瑾瑜的瑜
   以及銮舆的舆
   以及道家的阴阳鱼
   乃至庄子北冥那条鱼
   
   
   《只要好》
   只要好梦我都爱做
   只要好景我都欣赏
   只要好花我都笑迎
   只要好歌我都愿唱
   
   只要好事我都支持
   只要好人我都喜欢
   只要好汉我都爱交
   只要好师我都下拜
   
   只要好逑我都祝福
   只要好话我都爱讲
   只要好意我都感谢
   只要好处我都愿让
   
   
   《恶搞》
   什么都可以恶搞
   世出世间什么都可以
   包括圣贤佛祖上帝
   更别说什么张三李四了
   
   想怎么搞就怎么搞吧
   就算把所谓民主搞成作风
   把所有文人所有公仆
   搞成烂货搞成恶棍
   把自由和天堂
   搞成监狱地狱
   都可以
   都随你
   
   只是我家门口那条小犬
   你每次见到都必须
   一本正经鞠躬致敬
   
   
   《以前与现在》
   以前没想好不敢开口
   有时想好了还说错
   现在不用想只管说
   只要开口都是正确
   
   以前没想好不敢开步
   有时想好了还走歪
   现在不用想只管走
   只要开步即是正路
   
   以前没想好不敢出手
   有时想好了还干坏
   现在不用想只管干
   只要出手就是好事
   2007-9东海老人
   民主论坛 上载:[2007-09-14] 修订:[2007-09-14]

东海一枭:我的忏悔和不悔!——对余杰内部批枭言论的公开答复

(首发稿)

文章摘要: 作为“自由先锋队”的“独立中文笔会”这个团体比较特殊,与一般沙龙、兴趣、同仁组织的宗旨有所不同。当有人以“优雅”的名义试图堵住“笔门”并将人赶出“笔门”,当有人“把粗鲁赶出笔会”又得到副会长的喝彩和支持,当笔会领导违反自由事业的责任伦理、试图把笔会变成高档淑女俱乐部和王伦的小粱山的时候,相关争议直接涉及到广大民主同道和自由事业,我认为有责任让会外的自由人士了解有关情况。


 

作者 : 东海一枭,


 

發表時間:9/13/2007

一、曾经主动检讨

在笔会论坛上,余杰副会长对我提出旁敲侧击而极为严厉的批评:

“xx会友(这是余杰写给另一个会员的):是的,我同意你的看法。长期以来,我根本不理会这样的人。我的好友,真正的古典诗歌的高手徐晋如先生曾经告诉我,某君昔日写过大量歌颂中共官僚的所谓“诗歌”,非常恶心。我是不愿与这样的人见面的,当然也不害怕因为不愿见他而被他辱骂。在笔会的论坛上,出现了许多连基本的格律都不符合的古诗,我真感到脸红。”

以前确实与一些“中共官僚”有交往,确实写过大量唱和应酬之作和少量粉饰现实之作,在此局部接受余杰这方面的批评。我上网以后自己也曾多次真诚地自我忏悔,如写于2002、9、27的《感谢与检讨》(见附文)。请笔会同道和广大同胞恕我年少无知之时某些“光屁股”文字。

但要补充说明的是,制度与体制中人,有关系又有区别。当年体制内一些师友主要是离退休老同志,对我很友好,我无悔与他们的诗酒交往,唱酬之作中有赞誉有批评,更多的是感慨、抒志和写怀。我说过:“当年与一些老同志诗酒交往,那是因为他们能在一定程度上欣赏我的品格,纵容我的狷狂,而且他们大多已不在位。同他们酬唱交游,与怀刺拜见在职高官性质不同。”(《立身常望千年重,下笔严防一字虚!》)

有的老人现已去世,谨在此致以深深悲悼。很怀念他们,甚至觉得自己当年有些方面识理不透见事不明,辜负了一些前辈的关爱和厚望。

二、不会再乱“摆谱”

我喜欢对英雄士谦,对邪恶者狂,比弱者更弱,遇强势更强。对于在职官员,我自以为还是相当“摆谱”的(哈哈哈),当年挨过枭训的人中不乏省市级公仆。我曾写道:

够资格让我摆谱的可不多,我还真想摆谱给胡温辈看看,让他们知道人应该怎样活着。所以我倒想见见胡温之辈,不是求官,而是想当面训斥他们一顿。怎么训我都想好了,至少要训四个小时。开头是:你们这两个狗头(狗党之头)终于也敢来见我了?一下子就把他他的威风干净全部彻底地打掉…(详见《燃灯祈破千秋暗,煮字思疗一代饥》)。

有人说我对胡温只敢“偷着骂”,真见了他们就不敢了。殊不知见面一骂并不希奇,信号一掐,大门一关,除了他们几个亲信,神不知鬼不觉。我持续多年公开枭鸣却是封不死的,虽算不得什么大勇,比见面私下里骂骂,勇气还是要大些。

不过现在我想得更透了,不会再胡乱“摆谱”了。一己荣辱算得了什么?如果机缘成熟,“怀刺拜见在职高官”又何妨?孔孟不也主动周游列国求见大小君王吗?如果谁能听老枭的话,用东海之道(不是东海此人哦),“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即政权为公众所授,可不是大公无私之意),从最基本的民主制度开始逐步推行儒家王道政治。那么,别说叫我老师,叫我萧公,我反过来叫对方老哥、老大、老板都可以,呵呵。至于劈面痛骂一顿以图一时之快,那就太儿戏了,戏言而已。

三、愿为“泄密”行为负责

枭文《向伪优雅唾一口痰!》公开发表后,余杰曰:笔会论坛不是完全公开的论坛,是我们讨论内部事务的地方。你在一个团体中生活,却又不遵守这个团体的内部规则,将笔会内部讨论发表在外边,还振振有辞说什么公义。

所以有必要说明一下,一般情况下,确不宜公开内坛争论。“内部规则”不是正式法律条文,也不是最高的必须无条件坚守的“绝对真理”,特殊情况,只要合“义”可以从权。论坛虽“不是完全公开”,却是半公开的。况余杰与某会员一唱一和的批枭言论“非常恶心”,所以再次声明:我不怕显丑(美也罢丑也罢,事无不可对人言,老枭作为一代大文化人,历史上的丑,理应让更的人了解),也没有为他俩保密的义务。

更重要的是,作为“自由先锋队”的“独立中文笔会”这个团体比较特殊,与一般沙龙、兴趣、同仁组织的宗旨有所不同。当有人以“优雅”的名义试图堵住“笔门”并将人赶出“笔门”,当有人“把粗鲁赶出笔会”又得到副会长的喝彩和支持,当笔会领导违反自由事业的责任伦理、试图把笔会变成高档淑女俱乐部和王伦的小粱山的时候,相关争议直接涉及到广大民主同道和自由事业,我认为有责任让会外的自由人士了解有关情况。

对于违规的谴责,我可以部分接受,但请比较一下“擅自传播内部讨论到外面”与某会员“掉转炮口向同道” 的恶意诬蔑诽谤两件事的性质,比较一下“违反论坛管理规定”与有关人士“违反自由事业的道德伦理” 两件事的“严重”程度。同时,我愿意为自己的“泄密”行为负责,将接受笔会合乎章程和程序的任何处罚。必要时不妨将我赶出“门”外。

余杰又说:在完全不知道议案及程序的情况下,就高喊“坚决反对”,实在太可笑了,民主素质太差了。

这个批评我不接受。“议案及程序”只在某种程度值得尊重,但不是神圣到绝对不可质疑、不可反对的程度。宪法还可以修正的。我认为,除非犯了什么不得了的罪行,不然,笔会以任何理由开除高寒都是不义的(对任何会员都一样),哪怕议案及程序最完善。

我改变不了也没有采取什么“非法手段”试图改案“议案及程序”,但喊一声“坚决反对”,为高寒叫一声屈,恰是我作为一个会员的“民主权利”。据说开除高寒的主要理由是“诽谤”,如果属实,某会员对我的诽谤可谓严重,何以不予处理(当然,我坚决反对因“诽谤”之类理由开除任何会员。即使属实,受到“诽谤”者解释澄清一下嘛,何必开除?)

四、这种测猜太“淑女”

至于余杰当年不愿与我见面,我完全理解。我也不爱见人,不喜与性情不相投者打交道(但笔会国内同仁寥寥无几,见面机会少之又少,如有人到南宁,倘要来拜访或邀我见面,无论多忙,一般不敢推辞。如果一个洋人和一个同仁同时求见,我会先选择同仁)。余杰没有一定要见枭的义务。那是大前年赴京举办林案研讨会,当时对余杰的为人毫无了解,作为笔会同道,又受枭婆催迫,打了个电话,不见就罢,并无勉强。余王排郭事件发生之后,余杰虽仍属笔会同仁,我没空会见了。

此事本不值一说,可江湖传言不少,会员中至少十几位有这种误会,以为余杰拒枭不见所以要骂他,殊不知我对余杰态度的改变是从“拒郭”事件曝光之后开始的。也希望余杰明白,他被我骂,不是“因为不愿见”老枭。这事当时虽不快,早已风流云散,丝毫不值得记恨和开骂,我也从来没有为此骂过他。这种测猜太“淑女”了些。

2007-9-10东海一枭

 

附:感谢与检讨

今日上午在几个论坛发了个启事:

大部分货物已陆续运抵杭州,尚有部分拙作,留滞南宁,今拟按半价处理并免收邮费,欢迎邮购。每种约一、二百册不等,购完即止:

旧诗集《逍遥山庄三集》(28元,半价10元)

旧诗集《逍遥山庄四集》(16元,半价8元)

旧诗集《逍遥山庄诗稿续集》(银河出版社25元,半价10元)

新诗集《未必逍遥》(民族出版社2.5元,半价1.0元)

新旧合集《浪子吟》(金陵书社4元)

新诗集《剑胆琴心》(广西人民出版社11.8元,半价6元)、

新诗集《中国诗人自选诗丛老枭卷:在命运之上》(作家出版社18元,半价9元)

散文集《呼唤英雄》(8.2元,半价4元)

旧诗集《当代诗词精萃》(老枭、饶惠熙主编 ,48元,半价20元)

旧诗集《当代爱国诗词选》(丁芒主编)(64元,半价30元)

诗书画集《大龙初诞》(老枭主编,12元,半价6元)

不到24小时,便收到将近百位网友的回贴、电邮和QQ,要寄款邮购,且不少人都要整套,如中青论坛李三来也网友,在猫眼论坛留言后不放心又qq追来,要我务必给他留全套,并表示要在中青论坛予以“宣传”。

这倒让我心虚脸红起来,仿佛叫卖了什么假冒伪劣商品似的。而我的旧作,虽非假冒,有一些确属伪劣(按半价处理,便是我心虚的表现哪),真怕辜负了朋友们的厚爱与重望,怕朋友们消费之后大呼上当。为免挨骂,赶快作此声明,致谢兼致歉,并作一番检讨。希望网友们想清楚了再购,勿谓我言之不预也。

诗友晚成前不久读了《逍遥山庄三集》,坦诚地指出:“读先生诗集,第一感觉便是俗。一是设计平庸,二是题诗题词太多。诗艺平平者往往以此来装点门面,以先生禀性,不致如此,但此书前数十页,多为名流名人‘墨宝’、‘赠诗’,并无多少可取之作,无非展示出一幅先生的交际图;三是内容失之于轻。尤其是唱和之作,言人好处往往一捧至天,想是先生前为人情所羁,这与先生在网上拳打脚踢判若云泥”。

我从商多年,虽自持颇严,一向高自位置,高洁自许,常提醒自己别染上圆滑市侩气息,但环境移人,不知不觉中还是沾染了一些江湖气,不能不承认自己还有肤浅骄躁的一面,而且这一面,曾经表现得相当肆无忌惮!就如晚成所说的,“小环境估计适应起来容易”,锋芒内敛了,棱角磨圆了,与一些官人商人吃吃喝喝拉拉扯扯习以为常了。

我出身农村,经历坎坷,但凭一股不服输的蛮气,在荆棘丛丛的城市闯出一片小天地,颇为沾沾自喜:为自己写得一手好诗,耍得一手好拳,出得一圈好名,交得一批好友…。自以为逍遥自在,独往独来,不看天色与人的脸色。尽管隐约自感终将站出来笑傲天下,但一直未能铁骨铮铮光明正大站出来,很有时候反而淡忘了自己所受的苦,淡忘了还有绝大多数贫弱群体在受苦,浑浑噩噩就这么过来了。

感谢网络,让我无意中发现了许多内幕和真相,让我更高远更清晰地看透这个时代和我自己,让我《再也不能这样活》了。觉醒得太迟太迟啊。重翻旧作,惭愧至深,恨不得有个地洞钻进去。“应酬诗”多了,俗。瞧我歌颂《春天》:

一冬的风雪之后/春天如期而至/从地下到地上/许多的喊声愈来愈响亮/我们要红起来我们要绿起来/要雨露要阳光要歌唱   一个少女斜倚晨风低吟/一群少女挥舞雨丝呼喊/桃花开在她们脸上/鸟儿啼鸣在他们枝头/八只燕子花间集合/十只心脏空中跳动/十八个萧瑶/十面埋伏,八仙过海…结尾是:春天,每天的太阳/从我六楼的阳台起跳/每天的灵感每天的强盗/在这里集中然后/八方出击…/大地在脚下颤动

很美很有艺术性是吧?比起官方报刊上的“诗”,高明何止十倍。然而,愈高明,愈令人恶心,愈是垃圾!春天?春天在哪里?万古长夜,中国人民何曾有过当家作主的真正的春天!诗是审美的,现实有何美可审,有何诗意可挖掘?到处是污泥浊水,到处是假恶丑,诗意也是虚假的,只有假恶丑是真的!只有那些审丑----审判假恶丑的作品,才是有价值的真诗真文章!谁粉饰现实,把苦难和罪恶诗化,把鲜血和屠杀诗化,谁就是帮闲骗子伪艺术家!

我现在才理解了为什么许多文人会“悔其少作”。钱钟书在与人书中就有这样的话:“x君美才,通函以少作相询。弟老而无成,壮已多悔。于贾宝玉所谓‘少时干的营生’讳莫如深,兄不为锦被之遮,而薄情忍心,窃有怨焉”。有人将《围城》搞出汇校本出版,结果被钱氏告上法庭。可见钱氏确是悔其少作,不愿让人知道作品原来面目。

落网一年不到,蓦然回首,一年之前所有诗文,仿佛都成了“少作”。而我的“悔其少作”,却并非悔其技巧不够老到,艺术性不够成熟,而是悔其思想上的幼稚、肤浅、虚荣,悔其缺乏人民性战斗性,缺乏正义感社会责任感,自悔以前见事不明、见世不广、见人不透、见理不深,悔某些时候某些地方无意之中充当了某种黑恶势力的传声筒和吹鼓手----尽管这种情况极少…。

回首前尘,虚度了多少华年虚耗了多少精力,干了多少无益于己无补于世的无聊傻事,也写过一些不冷不热不疼不痒的无聊文字。自以为清高,实乃庸庸碌碌浑浑噩噩,自以为智慧,实乃小处聪明大处糊涂,自以为大丈夫,实乃被蒙了双眼塞了双耳而不自知!

曾在自我简介写道:“自八十年代以来,老枭创作了大量的新诗、旧体诗词、散文、杂文、随笔等,先后在海内外四百多种报刊杂志发表作品二千余首(篇),陆续结集出书近十册”------惭愧啊,其中不少是垃圾文字。至于“四百多种报刊杂志发表作品二千余首(篇)”云云,那是把内部刊物、县级刊物发的豆腐块也算进去了!

海涅说过:“我以前的许多主张,现在同我更好的确信有了矛盾。然而箭一出手便不再属于射手,言语一离开口,尤其是经过印刷估,便不再属于他了”。无论好歹,“少作”都已成了我生命中抹不去的印迹,成了个人历史的一部分。某种意义上说,旧作也有其存在的价值,可以提醒人们,人是多么容易坠落的动物;并让人们看到,老枭尽管力求做一个干净高尚的人,在一些小的方面却怎样不知不觉濒临堕落而终于醒悟的。

当然,我也不必过谦,比起书店里的大部分垃圾来,不论思想性还是艺术性,不论是术还是道,毕竟稍胜一筹,还有沙里淘金的可能。特别是旧体诗词,虽应酬过滥,庸俗难免,鱼龙混杂,泥沙俱下,放在当代诗词家中,仍不得不归属一流,就象我的人品在当代中国不得不归属一流一样。这就叫山中无强者,猴子作大王。呵呵

东海一枭2002、9、27

 

《东海一枭不在了》

   《东海一枭不在了》
   东海一枭不在了
   枭鸣已经属于过去
   属于历史
   

   现在站在你们面前
   站在时代前面
   笑面未来的是
   满头白发
   满身沧桑
   满怀春风的
   东海老人
   2007-9-16
   
   
   《你们要什么我就给什么》
   你们要什么我就给什么
   要皮就给你皮
   要肉就给你肉
   要脚就给你脚
   要手就给你手
   要眼就给你眼
   要喉咙就给你喉咙
   要什么我都可以给
   我的一切包括
   我的脸我的脑袋
   都可以拿去
   
   只有这根拄地撑天的脊骨
   你们就别妄打算盘了
   2007-9-17
   
   
   《一个都不能少》
   亲人友人不能少
   熟人生人普通民众不能少
   敌人仇人一样不能少
   我的同胞一个不能少
   
   少了谁都不行
   垃圾堆旁那个乞丐少了也不行
   谁少了枭心都会疼
   至少不舒服
   
   少了谁这地球照样转
   少了谁这地球就不完整
   2007-9-17东海老人
   注:结尾化用某网友句意,网友名字及文章时久失忆,欢迎认领。
   民主论坛 上载:[2007-09-17]

 


上兩條同類新聞:
  • 北京女孩模仿14名明星唱《千里之外》爆红网络(视频)
  • 《色 戒》精彩片段欣赏(视频)中央社 色戒原型鄭蘋如列中統英雄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