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餘世存 1930年,錢穆到燕京大學任教,校長司徒雷登問他對燕大印象如何,他答道:“起初聽說燕大是中國教會大學中最中國化的大學,心中特别向往。我來燕大一看,才發現并非如此。一入校門就看到M樓和S樓,這難道就是中國化嗎?我希望将燕大各建築都改爲中國名。”不久,燕大專門召開會議,決定改M樓爲穆樓,S 樓爲适樓,貝公樓爲辦公樓,其他建築一律賦予中國名稱。錢穆還爲校園的一個湖取名叫“未名湖”。 1988年晏陽初98歲壽辰之際,裏根總統在給他的賀辭中說:“在我任職期間,最大的報償之一莫過于得知有像您這樣全心全意爲他人服務的賢達之士。” 1989年布什總統又在給晏陽初的生日賀辭中說:“通過尋求給予那些處于困境中的人以幫助,而不是施舍,您重申了人的尊嚴與價值。……您使無數的人認識到:任何一個兒童決不隻是有一張吃飯的嘴,而是具備無限潛力的、有兩隻勞動的手的、有價值的人。” 馮友蘭高壽,使一些健康雜志頗感興趣,當人們正兒八經問起他長壽的秘訣時,他卻隻有“不……着……急”三字奉告。 蔣夢麟說自己平生做事全憑“三子”;以孔子做人,以老子處世,以鬼子辦事。鬼子者,洋鬼子也,以科學務實的态度做事。 王運80歲,應袁世凱之邀,出任國史館館長,進京途經武漢,段祺瑞來訪,請求指點。王說:“世上最容易的就是做官,一個人若官都做不好,那就一無是處。過去我年富力強,有許多大事要我去做,現在我老了,無用了,便隻好去做官。” 胡适評論道:“京劇太落伍,用一根鞭子就算是馬,用兩把旗子就算是車,應該用真車真馬才對……”黃侃挺身而起道:“适之,适之,那要唱武松打虎怎麽辦?” 張慧劍說:“中國有三大天才皆死于水,此三人者,各可代表一千年之中國文藝史—第一千年爲屈原,第二千年爲李白,第三千年爲王國維。” 張伯苓常講:“人可以有黴運,但不可有黴相!越是倒黴,越要面淨發理,衣整鞋潔,讓人一看就有清新、明爽、舒服的感覺,黴運很快就可以好轉。”他還編了句順口溜:“勤梳頭勤洗臉,就是倒黴也不顯!”南開另有四十字鏡箴:“面必淨,發必理,衣必整,紐必結;頭容正,肩容平,胸容寬,背容直。氣象勿傲勿暴勿怠,顔色宜和宜靜宜莊。” 洪深說:學生的等級可分爲四等。最好的是牛,喂以草料,分泌牛奶。其次是酒壺,灌以液體,可如數傾出,僅有少許遺留。再次是破碗,盛之以水,若如數倒出,則涓滴不剩。最劣爲漏鬥,傾以污水,水則流出,渣滓盡留其内。 錢鍾書常講:“二十歲不狂是沒有志氣,三十歲猶狂是沒有頭腦。”他清華大學畢業後正是二十來歲,陳福田等人想讓錢鍾書讀清華研究所。錢鍾書當時答道:“望眼清華,還沒有一個教授有資格來當我的導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