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军歌/文革漫畫30張/三年困難”的省委大院生活/毛澤東林彪聯合除掉羅瑞卿内幕
發佈時間: 9/15/2007 3:55:21 AM 被閲覽數: 208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军歌

2007/03/29 

军歌










 

文革漫畫30張/三年困難”的省委大院生活/毛澤東林彪聯合除掉羅瑞卿内幕
 


   

   

   

   

   


   

   

   

   

   

   

   

   

   

   

   

   

   

   

   

   

   

   

   

   

   

   

   

   

   

 

毛時代沒有腐敗?“三年困難”的省委大院生活
   

 “旗幟”派人士好說“毛時代沒有腐敗”,那好,今天在《老照片》雜志看到李南央的一篇文章,其中有一段記錄她在“三年困難”時期之後(按推算應該是1962年或1963年),在河南省委第二書記何偉家裏的一些生活片斷,現特地轉載如下。好讓大家看看,在重災區河南省、在“信陽事件”的發生的那塊土地上,管治者們過着什麽樣的生活,與老百姓有着怎樣的差距。


  (順便推薦李南央的文章:《我有這樣一個母親》


           《童年瑣憶》

                   ——李南央        
           (原載《老照片》第五十三輯)

         ——省委大院    (原小标題)

   在1958年大躍進後的困難年代裏,我也吃過一回香,喝過一回辣。

   那是我三年級的寒假,媽媽把我送到在河南任省委第二書記的何偉伯伯家。媽媽的許諾兌現的不多,這是少有的一次說話算話。

   當我上了去鄭州的火車,才真的相信這次的寒假要在北京以外度過了,自然是高興得不得了。何偉伯伯是媽媽的革命引路人,他在當中學國文教員時,引導正在做學生的我的媽媽走上了抗日救亡的道路。用何偉伯伯自己的話:“你媽媽是我最得意的學生。”解放後,何偉伯伯費了好大力氣,找到了我媽媽,恢複了彼此間的聯系。那年冬天,何偉伯伯的大兒子雪山哥哥和女兒何生姐姐也從
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放假回家。雪山哥哥的女朋友華靜姐姐也在,還有何偉伯伯的幹女兒馬甯姐姐,再加上一個叫大金的女孩子也天天住在那兒,真是熱鬧。我的玩伴兒主要是大金,雪山哥哥他們太大了,把我當成小小孩兒,偶爾逗我玩玩,我就十分高興。

   何偉伯伯住的省委大院有前後兩個院兒,前院是辦公區,有解放軍在大門外站崗。後院是宿舍區,門口還是有解放軍站崗。不要說外人進不來,就是我這個住在裏面的客人,自己也不能随便出入,出去再進來就成大問題了。跟何偉伯伯的住處相比,我們家就是小巫見大巫了。他住的是兩層獨立小樓,好大好大,地面是木闆。我自己一人住了一間,這太讓我滿意了。吃飯的屋子就像個小食堂,一面牆是落地的玻璃窗。廚房也大極了,炒菜的竈是那種飯館用的大土竈,好幾個火眼兒,火又大又沖,有專門的廚師。對我來說,頓頓飯都是山珍海味。記得有一種魚,下邊鋪着一層脆脆的幹粉絲,上邊的魚煎得焦黃焦黃,被一種味道極鮮美的汁蓋着,我後來再也沒有吃過這種做法的魚。早上每人一杯牛奶,配一個煎雞蛋,對于在學校整整餓了一學期,即使回家也很少能吃到牛奶和雞蛋的我,省委大院的生活就是天堂。我還幾乎天天晚上跟馬甯姐姐一起去看戲,不是京劇就是豫劇,我們總是坐在最好的位子上。記得劇院裏總是冷清得很,沒有幾個觀衆,大概在肚子都填不飽的時候,人們是沒有閑情逸緻看戲的。往往看完戲回家時,何偉伯伯他們的麻将局還沒有散呢。

   春節的那幾天夥食更是好,頓頓好幾個菜,主食花樣也是好幾種。大年初一,何偉伯伯帶着我們去看黃河花園口。我第一次聽說當年蔣介石以阻擋日寇爲名,在花園口掘開了黃河,洶湧的黃河水沒有擋住日本人,卻使成千上萬的中國同胞流離失所。看到黃河靜靜地在兩邊的堤岸間流動,也許是我年歲太小,沒有什麽很激動的感情,隻是覺得河邊很冷。從黃河堤上下來,順路去了堤邊的一個村子。我們在前呼後擁下,進了一家農民的房子,這是我第一次見到農民和農民的家舍。我覺得自己是在看電影,因爲那房子和農民的穿着跟電影裏演的解放前的鄉下差不多。随行的工作人員介紹:“這是省委的何書記,來看看你們,給你們拜個年。”那個老農民誠惶誠恐地伸出手來,何偉伯伯輕輕地握了握,在炕沿旁坐下和他拉家常。老農民屋裏的其他人,像看稀罕物似的盯着馬甯姐姐和我,弄得我不知道該怎麽辦好。好在何偉伯伯隻坐了幾分鍾,就帶我們離開了,也沒有再去另外的農家。坐在車裏,何偉伯伯嚴肅地對我們說:“看看農民的艱苦生活,看看你們一天到晚吃的什麽喝的什麽,應該慚愧啊!”我心裏很不以爲然:“那些吃喝都是你給我的,我在北京其實是吃不到的。這怎麽能賴我呢?我幹嘛要慚愧呢?”

   第二天早上再看到煎雞蛋泡牛奶,我不知該吃還是不該吃。看到何伯伯一家人仍如往常一樣地吃,我也就吃了。但心裏的感覺怪怪的。

   回到北京,媽媽問我在河南過得怎樣。我說:“過得好。何偉伯伯對我好,孫一瑾(何伯伯的愛人)阿姨對我好。吃得可好了!”我又問:“爲什麽農民的生活不好,我們的生活也不如何伯伯家好呢?爲什麽省委書記可以天天打麻将不上班呢?”媽媽歎了口氣,輕輕自語:“沒想到何偉的革命意志會這樣消沉。”我不懂媽媽的話是什麽意思,但覺得自己似乎說了對何偉伯伯不利的話,覺得對不起他:何伯伯對我那麽好,我卻說了他的壞話。很久以後,聽從河南探親回來的蔡阿姨提起,河南發生過搶國庫的事情,軍隊開了槍,死了人。我不知當時何偉伯伯是否還在河南。但∥笤旱娜松钤诹硪粋世界,一個比我們好得多的世界這一事實,卻給兒時的我留下了深刻的記憶。

    後來何偉伯伯調到北京做了教育部部長,媽媽常常帶我到他位于鐵獅子墳的國務院宿舍做客。門口仍然有警衛,但是填了單子就可以進去,沒有了省委大院的森嚴。何偉伯伯的住宅是一幢和另一家連在一起的二層小樓,氣派比省委大院差遠了。

【資料】何 偉
   何偉(He Wei,1910年11月至1973年3月),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部長助理(1954年至195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部長。河南汝南人。1935年開始從事抗日救亡運動,曆任全國救國會常務理事,中共武漢臨時工委負責人。1939年11月至1940年5月,新四軍四支隊政治部主任。1942年至1943年,新四軍第七師政治部主任。1944年至1945年,延安中央黨校第一部學習。1946年3月,哈爾濱市委書記。1946年9月至1948年8月,牡丹江省委代理書記。1948年9月至1949年10月,東北鐵道縱隊副局長兼政治部主任、武漢軍管會秘書長。1949年12月至1952年7月,中共廣西省委副書記。1952年8月至1954年10月,中共廣州市委書記兼市長、華南分局常委、中南局委員。1954年至1958年,外交部部長助理。1958年至1962年,駐越南大使。1962年至1964年,中共河南省委第二書記。1964年,教育部長。1973年3月9日去世。

        來源:貓眼看人

毛澤東林彪聯合除掉羅瑞卿内幕
 
 

解放軍總參謀長羅瑞卿大将的女兒寫了《點點記憶 紅色家族檔案》一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一九九八年版),書中記述毛澤東的患有精神病的兒子毛岸青一 九五O年從蘇聯回國後的情形。抄錄於下:

「……岸青回國後和劉松林的妹妹邵華結了婚(劉松林爲毛澤東長子毛岸英之妻────引者注)。他們夫婦先是住在東北,後來,給毛澤東寫了信,想回北京來。毛澤東覺得和自己住在一起不方便,要衛士長李銀橋來找爸爸,要爸爸安排兩口子回北京的事情。爸爸馬上交待總參管理局局長梁其昌,給岸青夫婦找了房子,配了專職的醫生和護士。爸爸交待梁局長,岸青有病,要好好照顧。但也不要太特殊,不和其他幹部的生活水平相差太遠,要真正爲主席分憂。直到今天,岸青邵華兩夫婦的生活還是由總參管理局照顧的。這是四十年前總參謀長羅瑞卿立下的規矩。」

總參替毛澤東豢養兒子媳婦
毛澤東把解放軍視爲自己的私器,這是最真實的例證了。他的兒子毛岸青是個精神病患者,連同兒媳邵華,一天兵也沒有當過,不知軍旅爲何物,卻要由總參謀長下令總參機關事務管理局局長,替其找住房(至少是座貝勒府吧),配備專職醫生和護士來伺候!而且一伺幾十年,直至二十一世紀的今天。

毛岸青夫婦這幾十年花了解放軍的多少軍費?或者說國防經費?耗了解放軍的多少人力物力?毛岸青患精神病爲什麽不入住精神病醫院治療?毛澤東有無從他貪渎的巨額「稿費」中支付過毛岸青、邵華夫婦的生活醫療費用?肯定沒有。哪怕偉大領袖曾經交付過一毛錢,那些連篇累牍車載鬥量歌功頌德的革命回憶錄早就大歌大頌天下傳揚了。

由解放軍總參謀部管理局替毛統帥豢養兒子媳婦,對於毛統帥來說,是最方便不過的事了。每年龐大的軍費開支從來就是一筆秘而不宣的神仙帳,爲毛統帥的兒子媳婦每年花個幾十萬上百萬,算個啥子喲!因爲「解放軍是毛主席一手創建、親自指揮」的!解放軍成爲毛家私有,國家主席、黨總書記、國務院總理均不得染指。甚至毛澤東的最親密戰友、最可靠的革命接班人林彪元帥,也因爲一句「解放軍是毛主席締造、林副主席指揮」,而導緻舉家出逃機毀人亡的下場。毛家軍就是毛家軍,誰欲染指,找死去吧!

總參謀長的家奴式服務
羅點點接下來寫道:「岸青想見父親,或是毛澤東想見兒子,都由爸爸來安排。記得爸爸媽媽都說過,岸青隻要不犯病,就是個挺聰明的孩子,會寫俄文詩,還會彈鋼琴。每次由爸爸安排了去見過毛澤東之後,岸青總有一段時間特别興奮和愉快,寫詩彈琴的成績就特别好(可見除了專職醫生護士外,還配備了俄文教員和鋼琴老師──引者注)。如果毛澤東恰好比較忙,或是江青知道後不高興,一時安排不上,岸青就情緒沮喪,病就犯得厲害。爸爸當然很替岸青著急,但也毫無辦法。雖然爸爸知道事關主席家事,可能會落得吃力不讨好的結局。他每日的工作又千頭萬緒,難免一時照顧不到,出個差錯。但爸爸一味盡心盡力地替毛主席分憂,實在忙不過來,就要媽媽親自辦。交給别人他不放心,生怕有個閃失。」

羅坦言自己是毛的大警衛員
看看,堂堂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紅軍時期即當過中央紅軍紅四軍政委、全軍僅有的十位大将之一的羅瑞卿同志,其心态、其職能,像不像個毛澤東的大家丁、大家奴啊?既要盡心盡力地替主子分憂,照顧好主子的瘋兒子及媳婦,還要時刻留意主母江青的臉色陰晴!實在忙不過來時(主業還是總參謀長麽),就命自己的愛人去親力親爲,盡忠效勞。因爲事涉主子的家務,交給旁人去辦不放心,生怕出個差錯,有個閃失,招來主子雷霆之怒。

說其時的羅瑞卿大将是毛澤東的家奴式角色,并無眨意。羅瑞卿同志本人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就曾坦言自己是「毛主席的大警衛員」。警衛員的職責是什麽?平時保衛首長安全并兼端茶送水、迎客送客。毛的警衛員還負責替毛擦澡、穿鞋襪、穿褲子、系皮帶,以及使用特制通便器幫助毛排洩穢物等等,戰時最重要的職能是替首長擋槍子。

由於毛澤東視軍隊爲自己的私器,所以軍隊裏的那些警衛森嚴、與外界完全隔絕的内部賓館、首長招待所,也就成爲了毛澤東納妾宿娼、藏污納垢的場所。據毛的私人醫生李志緩晚年在美國回憶,毛「好大被同眠」之樂,即和多名年輕貌美的部隊女文工團員同時同床淫樂。毛澤東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年年巡行各地,各省市各大軍區均替他備有美女伺奉,不免在北京和外地都撒播下一些龍子龍女。哺養這些龍種私生兒長大成人,并作爲「革命烈士子弟」安排他們參軍、提幹,做最可靠的革命接班人,自然也成了總參謀長羅瑞卿這位毛家「大奴才」的光榮職責了。據說這些龍種都分配去了渖陽軍區、成都軍區、廣州軍區、武漢軍區、南京軍區的機關大院。那位以飾演毛澤東出名的特型演員、解放軍軍人古月同志,就曾口不擇言地宣稱自己是毛主席的後代,當然黨組織不會認這個帳。古月隻活了六十六歲。

可惜羅點點女士爲爸爸諱,未能寫出相關的章節。就是寫了,也鐵定遭删砍,甚至危及整本著作的出版。

「家奴」幹涉了毛的家事
羅點點接著寫道:「可就真的出了差兒。大約是一九六五年,全國農村都在開展四清運動,邵華爲了鍛練自己,提出要到農村去四清,爸爸知道邵華是追求進步,嚴格要求自己的意思,但考慮到岸青需要人照顧,先是勸她不要去,後來邵華堅持,爸爸考慮再三,将她安排在離北京很近的地方,一旦有事可以馬上回來。不知道毛澤東怎麽聽說了這事,而且很不高興,覺得爸爸不該這樣幹涉他的家事,把邵華送去四清。」

「爸爸原來是列席政治局常委的,但爲了這件事,政治局常委會竟然不讓爸爸參加了。一位知道了内情的老同志來給爸爸打招呼:羅總長呀,知不知道常委會爲什麽沒有要你來呀?」

「爸爸說:沒要我來是因爲這次會上沒有要我辦的事情吧。」

「爸爸先是真不知毛澤東爲這件事情生了氣,後來知道了,也沒怨言,繼續做自己該做的事。過了一段時間,在毛澤東身邊工作多長的吳旭君護士長對毛澤東說,邵華去四清是她自己提出來的,根本不是羅總長要求她去的。這才解開了毛澤東的疙瘩。爸爸又能去列席常委會了。」

這裏,我們不妨來說說羅瑞卿其人其事。今天年輕一代讀者,或許不太知道羅瑞卿在中共黨内軍内的顯赫地位,以及他和毛澤東、他和林彪是怎樣一種親密而又微妙的關系了。

羅瑞卿雅号「羅長子」,身高一米八幾,比體魄偉岸的毛澤東還要略高些,所以賜号「羅長子」。羅瑞卿被稱爲中共軍隊的「儒将」,對老上司毛澤東忠心耿耿。毛澤東不喜歡自己的那個骛敖不馴的湘潭老鄉、八路軍代總司令彭德懷,羅瑞卿也就對彭老總保持距離并存有戒心。一九四O年羅瑞卿調任八路軍野戰政治部主任,在彭德懷身邊埋下一枚釘子。彭老總也對姓羅的另眼相待。於是在太行山八路軍總部,彭總和羅主任不和成爲衆所周知的事。這也許正是身居延安的中央軍委主席毛澤東需要看到的。

一九四九年後,毛澤東把羅瑞卿這名親信幹将調入中央人民政府工作,出任至關要害的公安部部長兼北京市公安局局長,全責中央機關和首都地區的安全保衛。毛澤東甚至說過,有了羅長子當公安部長,我才可以放心困覺。一九五三年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公安軍司令員兼政委二九五五年黨中央、中央軍委給全軍幹部頒授軍銜,羅瑞卿被授予大将軍銜。當時隻授了十位元帥、十位大将。在評議過程中,羅瑞卿曾謙遜地向毛主席表示:自己夠不上大将,像蕭克同志江西蘇區時就任紅六軍團司令員,王震同志是紅六軍團政委,長征時他倆更任過紅二方面軍副司令、副政委,這次也隻授上将……毛澤東則對自己的愛将說.評定軍銜,也不完全是論功行賞,還要看發展,看需要,你當大将,是工作需要。

官運亨通,位至核心
有了偉大領袖的關愛,羅瑞卿可說是一路官運亨通。一九五六年當上中共第八屆中央委員。一九五九年四月任國務院副總理兼公安部部長,登上了「黨和國家領導人」台階。在同年夏天的廬山會議上積極協助毛澤東鬥垮彭德懷元帥,林彪升任國防部部長,羅瑞卿升任中央軍委常委、中央軍委秘書長、全軍總參謀長、國防部副部長。據說他所升任的上述四大軍事要職均由林彪元帥提名,可見林彪對他這名老部下的信任與器重了。當然對毛澤東來說也「正合孤意」。此後,羅瑞卿實際上成爲了中央軍委毛、林之下的第三人,實權超過了那些虛位元帥和大将。一九六一年兼任國防工業辦公室主任。一九六二年的八屆十中全會上被增選爲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并列席中央政治局常委會,這才真正進入到中共中央領導核心。

羅瑞卿此時手中權力炙手可熱、如日中天。實際上呢,像中共所有的黨政軍高官一樣,越是接近皇上的寶座,侍君如侍虎,也就越承擔著巨大的危險,所謂攀得越高摔得越重。擺在羅瑞卿面前的是兩種仕途:

一種是對老上級、老恩公毛澤東和林彪俯首貼耳,唯命是從,亦步亦趨,千萬不可越出毛林所劃定的「雷池」一步。也千萬不要有個人的聰明才智、卓越表現。毛、林都隻是要你替他們看守好中央軍委、國防部、總參謀部的大門,你就盡心盡力地看守好大門吧!大門以内的事你可以管管,但要勤彙報,勤請示;大門以外的事你應少過問,甚至不過問。如果内外都管,都過問,你就越位了,就遲早要成爲危險人物了。連彭德懷那樣的老資格、開國元勳、全軍副總司令,都因爲越了位,過問了農村、農業,爲民請人叩,而遭緻罷官、批鬥、軟禁的下場!一句話,皇上身邊的人,就必須甘當高力土那樣的忠心耿耿的奴才,看門大,而不是淮陰侯韓信大将軍那樣的将帥之才。

第二種是當一名正直的軍人,把對領袖、對老上級的忠誠,和對國家、對人民的忠誠統一起來,當作是同一回事來奉行不貳。即既要對領袖負澤任,又要對自己的道義良心負責任。

羅瑞卿提升了自己的忠誠觀
羅瑞卿大将自覺不自覺地偏向於第二種忠誠方式。且他很高興離開了公安部長職務,重返軍事工作。過去當公安部長,毛澤東出巡到哪裏:他就帶著人馬保衛到哪裏。從火車專列到防彈轎車,到賓館環境、飲食衛生,凡毛澤東衣食住行、吃喝拉撒,事無巨細,他都要親身經管。毛澤東喜歡遊泳,他羅瑞卿是隻四川旱鴨子,爲了保衛毛主席在水裏的安全,他硬是在年近六十時學會了遊泳。他笑稱自己是「主席的大警衛員」,「革命镖頭」。或許心裏也曾苦歎,自己隻差沒受過局力士那樣的「宮刑」了。

當軍委秘書長,是主持軍委日常工作。

當全軍總參謀長,是主持全軍的作戰、訓練,以及情報收集、武器生産、後勤供應等等。

他終是不甘於當一名「大警衛員」,「革命镖頭」,拂了毛澤東讓他看守好軍委大門的聖意,而要發揮自己指揮千軍萬馬的将帥才能,認真履行起總參謀長的職責來了。

一九六四年、六五年,他和賀龍、葉劍英一起發起、領導了全軍大練兵、大比武運動,号令全軍官兵人人練就一身過硬本領。一時間海陸空三軍上上下下摸爬滾打,刺刀見紅,生龍活虎。團級、師級、軍級、大軍區級都有各自的武林大會,英雄輩出。這本是一件黨内黨外廣獲好評的軍事業績。劉少奇、朱德、周恩來、鄧小平、彭真等中央一線領導人都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國家主席劉少奇甚至贊揚說:羅瑞卿可以做國防部長的接班人。

羅瑞卿拂了主公的聖意
羅長子抓全軍大比武、大練兵。長期住在杭州西湖「靜養」的毛澤東和長期住在蘇州養病的林彪,卻别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對於他們的老下級、老親信需要另眼相看了。羅長子非池中物,不甘於做把門犬,而且有投靠劉少奇一夥的嫌疑。劉克思都已經給他封官許願了,至少是刻意在拉他、栽培他。劉克思是暗使掏心戰術。自一九六二年熬過三年大饑荒,毛澤東越來越忌恨劉少奇,認劉少奇爲睡在身邊的「赫魯曉夫式人物」。

最使毛澤東不安、像吃了隻蒼蠅般難受的,是羅瑞卿在一九六四年秋和一九六五年夏兩次邀請他毛統帥觀看大比武現場表演,竟又同時請了劉少奇、周恩來、鄧小平、彭真等人出席,并作指示講話。軍隊領導已經多元化了?不再是軍委主席一人說了算了?羅長子确是靠不住了,在另覓新主、另攀高枝了。至少也是左右讨好,腳踏兩條船,以期左右逢源!當兩面派,立於不敗之地呢。

羅瑞卿開罪老上司林彪
在這同時,林彪對羅瑞卿的忌恨更深。林彪長期養病,很少過問軍委日常事務,隻強調政治挂帥,思想領先,以毛澤東軍事思想、毛澤東戰略戰術治軍。他号令全軍官兵讀毛主席的書,聽毛主席的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他一遍又一遍向全軍幹部戰士發出指示:毛澤東思想是當代馬克思主義的頂峰,是最高最活的馬列主義;軍隊工作,政治要大於一切,高於一切,先於一切,重於一切。他親自指導選編了一本《毛主席語錄》,作爲新式「軍人魂」,全軍幹部戰士人手一冊,随身攜帶,随時學習,活學活用,立竿見影。

林彪的這一套,最受用的當然是偉大領袖毛澤東了。

千不該、萬不該,羅瑞卿此期間未能體察聖心聖意。官越做越大,膽子也越來越大,竟多次在全軍高級将領會議上、全軍政治工作會議上,公然非議林彪的「頂峰論」、「最高最活論」,甚至拉上毛澤東的秘書田家英,提出質疑:說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的頂峰,今後還要不要發展?最高最活,不科學,難道還有次高次活,等等。

羅長子目空一切,大放厥詞,忘乎所以。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主子變心态,羅總長遭誘捕
毛澤東眼線密布,明察秋毫。羅長子不和林彪一條心,也就是不和毛澤東一條心。羅長子挑戰林彪的「頂峰論」、「最高最活論」,也就是挑戰毛澤東的統帥權威。毛澤東老謀深算,決定先給「家奴」一個警告,示以顔色。自一九五O年起就把瘋兒子和媳婦交給你供養、照料,是對你這名奴才的莫大信任!過去是命你管家務事,你卻忘了你的奴才身份。

於是發生了本文開篇提到的,毛澤東藉兒媳邵華參加四清運動的事,斥羅瑞卿幹涉他的家事,而停止其列席政治局常委會議的資格!大約是彭真同志吧,這時又來插一 腳,跑來問羅總長:你知道爲什麽突然不要你參加常委會議了嗎?

事情傳到毛澤東耳裏,更加重了對羅瑞卿的警惕:羅長子都快要被劉少奇、彭真一 夥拉過去了!

如果說,林彪深惡痛絕昔日的親信下級羅瑞卿,急欲除掉而後快,毛澤東急欲除掉的卻是羅瑞卿後面的「玉皇大帝」劉少奇,以及幹将賀龍、彭真等。

於是接下來就是一九六五年十一月林彪委托夫人葉群赴杭州西湖汪莊,向毛澤東密告羅長子罪行達六小時之久的事,接下來就是同年十二月毛澤東到上海召開政治局會議,在包括劉少奇、朱德、鄧小平、彭真、賀龍等在内的政治局大多數成員都不知道開什麽會的情況下,突然誘捕了總參謀長羅瑞卿!說是毛澤東爲了與林彪結盟,以扳倒國家主席劉少奇,而不得不和林彪交易,舍棄「大家奴」。

誘捕羅瑞卿,真正揭開了毛氏文化大革命的第一幕。接下來是翌年春天的三十八軍進關,軍事包圍,接管首都北京,全國紅衛兵運動,全國實施軍事管制,同時間由軍隊興起并推廣至全國上下的「三忠於」、「四無限」、「早請示」、「晚彙報」的崇拜毛澤東儀式活動…

(摘自争鳴9月刊,北海閑人的文章:黨軍與家奴)

 

 


上兩條同類新聞:
  • 常言道:20世紀最負盛名的10條中國話語 /三十歲猶狂是沒有頭腦
  • 对枭诗的自捧和他捧/《历史证明》(七首)/《东海一枭不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