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祖德:汤唯 你比妓女还卑贱

一个快三十岁的女人汤唯,连续考了三年才勉强进了中戏,在演艺圈混了快十年了,凭着一次大胆地脱和卖,一时名声大噪。中国人越来越宽容了,也象泰国人那样笑贫不笑娼了。在演艺圈,只要你是女的,只要你够狠,只要你够不要脸,你终有机会成为话题人物,因为我们的媒体实在太饥渴了,在十七大前后这段时间,媒体无比压抑沉闷,所以当十七大胜利闭幕后,当汤唯赤裸着一个比例失调的躯体出来撒野时,空虚无聊的媒体一阵狂欢,他们想努力地把一个妓女捧成一个明星,媒体的价值取向已彻底扭曲,祖德除了痛心还是痛心。

 

一部歪曲中国历史,宏扬假、丑、恶、色的超级烂片,因为哈巴狗李安曾获奖的光环,令无数媒体人及大众集体色盲,这部烂片其实就是嫖客李安与妓女汤唯性交时的疲惫的呻吟声,而无数未成年的青少年听到些淫荡的声音不知道心跳要加快多少?因为流氓李安煽起的一股色情风,校园里怀孕的女生不知道又要增加多少倍?

 

汤唯是肯定跟李安上过床的,可惜濒临阳萎的李安无法喂饱汤唯。这些色狼导演为什么喜欢海选,其实就是用眼神在问面试的女演员,“你能满足我性的要求吗?”而懂得用眼神、身体语言肯定回答的女演员被优先录用,汤唯就是这样被录用的。

 

汤唯的长相十分普通,在北电、中戏、上戏,任何一个表演戏的女生都有可能比她漂亮。汤唯的演技也只能算勉强及格,任何一个学过表演一学期的女生都能演好这个角色,在媒体的恶炒下,她仿佛成了一个实力派的演员,这年头,红包新闻威力巨大啊!

 

只要是妓女,不管是哪个朝代哪个国家的,她们多少还是有一些羞耻感的。而卖得理直气壮趾高气扬的妓女汤唯,因为有无聊的媒体追捧她,她已经误以为她是明星了,这种没有民族自尊心、误导青少年的妓女,无论她的面前竖了多么坚固的牌坊,良心和道德都将重拳击碎它。再过几个月,当色戒生锈了,汤唯必将为她无耻的放荡付出代价!!

 

作者:宋祖德    文章来源:作者博客  

 

 

圖解:大陸版《色戒》

 

驚現N多穿幫鏡頭



晚上去電影院裏看了這個阄割版的《色·戒》,而且碰巧的是,那個影院是号稱全福建最好的影院----思明電影院.也不知道真的假的.
    
    結果問題出現了,因爲片子裏面夾雜着各種語言(國語,上海語,廣東話,英語)的關系,有時候不得不借助字幕.然而我們驚奇地發現,這部電影居然是一段有字幕一段沒字幕地這樣穿插着的.這讓我們非常摸不着頭腦.然後後來又出現了一個更可怕問題:我們發現每當那沒有字幕的片段出現的時候,就可以看到那些傳說中的”穿幫鏡頭”!!就是那最最可怕的不停在演員頭上晃來晃去的拍攝時用于錄制同期聲的話筒!于是心生疑惑,這個版本怎麽像沒有剪輯過一樣??!!
    
    分析其原因,有兩種可能:
    
    1. 中國電影公司在阄割完《色·戒》後,因爲檔期在即,所以蒼促趕工.沒配上字幕就把拷貝放給了全國各大院線.----然而這個還是無法解釋爲什麽會有這麽拙劣的穿幫鏡頭出現.李安不是号稱細心到每一個拷貝都要親自檢查過嗎?
    
    2. 我們看電影的這家影院放的是來路不明的拷貝(這樣比較好解釋爲什麽會頻繁出現那些穿幫鏡頭)----然而這家号稱全福建最好的思明電影院就是這樣子的,難道這個響當當的名号是自封的不成?
    
    不多說了,上圖爲證!照片是我的朋友在電影院裏面拍的。


    圖解:國内版《色,戒》驚現N多穿幫鏡頭
    
    這裏易先生和王佳芝第一次在餐館裏面的私人約會.可以看到麥克風在易先生的頭頂上晃.這時屏幕上沒有字幕.


    圖解:國内版《色,戒》驚現N多穿幫鏡頭


    
    王佳芝回到自己在易太太那個的一個房間裏面收拾東西.同樣沒有字幕.


    圖解:國内版《色,戒》驚現N多穿幫鏡頭


    
    王佳芝跟邝裕民還有老吳接頭,麥克風在王力宏的腦袋上晃.很明顯!


    圖解:國内版《色,戒》驚現N多穿幫鏡頭


    
    也是接頭的時候,可以看出來對着王佳芝的那個麥克風要BH一點,好大一隻,很高端的樣子.這時全場已是一片憤怒的罵聲了.
    來源:新華網

 

 

(圖文)李安大器晚成 曾兩度高考落榜


 

中評社    2007-11-15 22:50:55

 

著名華人導演李安大器晚成的一生,是人們津津樂道的勵志故事。中新網轉引台灣《天下》雜志刊文稱,在李安三十六歲事業起飛之前,人生有兩個嚴重低潮期。 

   其中一個低潮期是,李安從紐約大學電影制作研究所畢業後,窩居在家六年沒有電影可導;另一個就是台南一中畢業,卻連兩屆大學聯考(相當于高考)落榜。 

  不如意的中學歲月 

  李安的中學時期有多麼蒼白失意,從猶如他前半生自傳的《十年一覺電影夢》一書中可略窺一二。整本書厚達近五百頁,但談到自己的中學歲月,李安只用了短短五頁篇幅,里面甚至還有一頁半,是他的好友回憶兩人的年少情誼。 

  在典型的“外省”家庭中長大,李安從小跟著媽媽看電影,小學三年級時就自編自導話劇找同學一起表演,還會反串女生,但這些天賦在那個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年代顯得不值一提。 

  李安身為台南一中校長李升的大兒子,書讀不好,就是自尊上最大的挫折,“青春期我在行為上倒沒什麼叛逆,就是喜歡胡思亂想,讀書不專心,”彼時駝背又害羞的李安,對高中的印象,除了上課,就是補習。幫他補習的老師,全是台灣中南部名師,但成績不見起色,倒是高一時李安就勇敢對父親說了自己的志向,“其它科目都不喜歡,我想當導演。”

  大人們對此不以為意,當然也無法幫助李安在聯考的困境中殺出重圍。第一年考大學,李安以六分之差落榜,第二年重考,數學甚至考了零點六七分,再度以一分之差落榜。“二度落榜在我們家有如世界末日,我根本沒想到會發生在我身上,”李安當時最大的情緒發泄,不過是把桌上的台燈、書本一把掃到地上,然後跑出家門透透氣。 

  靈魂第一次獲解放 

  李安後來考上藝專影劇科,據他形容,是“靈魂第一次獲得解放”,那時才發現,原來人生可以不是千篇一律的讀書與升學。他在舞台上找到真正的自己,學芭蕾、寫小說、練聲樂,甚至是畫素描,各方嘗試後在電影領域里漸放光芒。 

  不過,李安雖然在藝專如魚得水,但父親的期待也一直懸在年輕的心上。他回憶在專二升專三的暑期環島巡回公演,因為累成黑瘦模樣而被老爸訓了一句“什麼鬼樣子”。他憤而走回房間把房門鎖上,“這是我第一次膽敢有此犯上舉動,已經是很革命了!”即使後來父親答應李安去國外念電影,初衷也是希望他拿個博士成為學者。 

  二十三歲前,李安在台灣度過,青春時期在學業上的不順遂、無法滿足父親的期望,讓李安在自己選擇的道路上,毫無保留地拚命去盡最大努力,不斷地給自己壓力,仿佛一直想要證明什麼。即使後來拍了《臥虎藏龍》,有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加持,李安還是會說,“我可以處理電影,但我無法掌握現實。面對現實人生,我經常束手無策,只有用夢境去解脫我的挫敗感。”

  反倒是當年對這個長子有著傳統士大夫期望的李爸爸,曾寫卡片勸解兒子,“用力不要太深,著色不要太重。”

  從青澀緊張到大氣從容,全世界的影評人總是想要為李安的成功找理由。但找到最後,那個鏡頭可能就是落在一個瘦小的十六歲台灣男孩,對著自己不敢反抗但又不願順從的父親說,“我想當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