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外界消息传出,曾被视为新军纪委书记热门人选的总后勤政委刘源,在12月16日的总后勤会议上,对自己跻身新的军委委员名单的事情予以否认,这表示,刘源的军旅生涯将划上句号。而若消息属实,刘源将正式退役,他也将无缘众望所归的军纪委书记一职。
消息称,刘源在讲话中首先证实“总后勤部即将并入军委,组建新的“军委后勤保障部”,对自己未来的仕途,65岁的刘源也给出明确的说法,作为总后勤部的“末代政委”,“我个人的军旅生涯也将划上完满句号。”有观点指出,且不论这则消息是否属实,刘源的仕途走向最终如何,但诸多迹象都显示,军改已到了最后关头。
刘源的仕途走向引发关注
此前,有军方消息人士透露,中国解放军七大军区时代即将终结,12月20日全部军区按新“战区”(东、西、南、北、中五大战区)体制进行办公。消息人士还表示,原济南军区和成都军区撤销改为临时留守处,这两个军区是此次军改中“裁减”力度最大的军区之一,也是最先进行“战区” 改革的两个军区。其中,济南军区和成都军区机关约6万人全部裁减。另外,五大战区每个战区机关不超3,000人,现有大批干部等待转退。分析认为,12月 20日解放军完成军队编制的改革,进行战区联合办公,由此进入中国军队的“新时代”。
另有港媒爆料,军改方案估计春节前后或将公开,同样指出军队编制改革的进度。称军委、总部至战区、军兵种的人员调整、机构部署已初步到位,合并组合后的新军事机构亦可能在节前挂牌。而被认为夺取军改“攻坚战”的年末军委扩大会议,也已于12月中旬在北京京西宾馆神秘召开,多数观点认为,军委扩大会议是就11月底召开的“中央军委改革工作会议”内容,对军队编制的基本雏形进行深度的细化,完成顶层的编制设计。
无论是12月20日的战区联合办公,还是春节前后完成军队编制改革,或是军委扩大会议的召开,都说明中共军改就差最后的临门一脚,到了最后的紧要关头。有分析认为,这次军队改革意义重大,而且难度极高。此轮军改要从解放军编制体制、机构人事各个方面,展开大范围深层次的军事变革,也就是说解放军将 “脱胎换骨”,一方面通过军改彻底改变军队现状;另一方面则是呼应国家发展大战略的需求,所以马虎不得。对于改革到了最后关头的军队而言,正如《解放军报》此前所述,“军改是每个军人回避不了的人生大考”,这次“大考”事关当局军队在未来战场的成败,甚至关系到中国的国家命运。
另外,通过年底的军队人事调整不难发现,在范围上,此次人事变动较之以往为小范围补充并无延续,呈现戛然而止之势。分析人士指出,当局可能正在全力一搏,力求在军队编制改革的最后关头完成“最后一击”,军队的所有将领和高层人员,几乎全注于精力到最后关头的冲刺。所以在人事变动上出现停滞期,也在情理之中。

军队编制改革进入冲刺阶段
还应注意的是,军队编制改革进入最后关头,不代表军改整体进程的完成。因为军事改革进程包含大量的机构裁减、人事变动、装备更新换代、战区融合训练、联合战术体系定型等诸多改革的先后节点,领域不同改革的难度亦不同。
值得一提的是,军队编制改革进入冲刺阶段,说明军改已获得了实质性推进。随后的大批军方人事变动也应即将开启,一改年底军队人事变动的沉闷现状。此前习近平给出的军改时间期限是5年,即2020年基本完成裁军30万的军改任务,当局或将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此番军队编制改革进入最后关头,应成为中国军事改革几个“大步走”中正式迈出的第一步,也是习近平在11月26日的顶层军改设计出炉后,第一阶段的改革将正式竣工。
李小琳露面 《人民日报》罕见“声援”三峡工程(图)
文章来源: 多维 于
三峡工程,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亦是世界上有史以来建设的最大的水坝。尽管极富争议,1992年李鹏担任中国国务院总理期间三峡工程还是获得了全国人大的批准。但是后期对三峡工程的一些批评如约而至。除了随流而下的泥沙冲积消失外,长江污染、海水倒灌、海岸冲刷加剧,对长江口和东海渔业生态系统也造成不利影响。近年来,随着三峡工程的危害屡屡暴露出来,国务院也被迫承认该工程存在诸多弊端。北京时间2015年12月18日,中共喉舌媒体《人民日报》一篇题为《汶川地震、极端恶劣天气与三峡工程无关》的文章,再一次把人们的视线聚焦于这个饱受争议的工程上,文章罕见的对三峡工程进行“声援”。
文章称,三峡工程于2013年被FIDIC(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评为“百年重大土木工程项目卓越成就奖”。作为一项造福人类的伟大工程,三峡工程在防洪、发电、航运和水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巨大效益是举世公认的。不过,这些年来,对于三峡工程也不乏一些质疑的声音,有人把汶川地震、地质灾害以及极端恶劣天气等与三峡工程联系起来,在公众中造成一定影响。
三峡项目再次进入外界视野
文章还称,长江珍稀水生生物面临过度捕捞造成的鱼类资源减少,以及江湖阻隔、采砂和航运等多种人类活动的威胁。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对长江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水生动物的监测与保护,特别是要加强对中华鲟等物种的保护。对于三峡工程,决不能采取简单的利弊分析法。三峡工程从论证、决策、兴建到运行,凝结了国家几代领导人的智慧、全国亿万人民的期盼、千万工程建设者的心血、百万移民群众的奉献。三峡工程的建成投运,对长江经济带建设,加快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有评论称,《人民日报》此番对三峡工程的功过评价,显然是功大于过。但是,对于为什么选择在此时间节点发声?分析人士称,这或许与刚刚露面不久的李鹏的女儿李小琳有关。12月9日,大唐集团海外投资有限公司本部再次出现李小琳调研的身影。而且在调研会上,李小琳提到了习近平“一带一路”的中国经济发展理念。从上不难注意到,李小琳在调研中的每一次讲话,都把习近平的讲话、要求挂在嘴边;而且,大唐公司与法国签署了合作项目文件后,李小琳又去大唐集团海外投资有限公司本部调研,其中所释放的信号被评论认为是配合习近平的步调。
但值得一提的是,此前根据中央巡视组和审计署的报告,三峡集团内部人员多年来利用各种方式侵占国家资产、垄断公共资源、贪腐浪费、输送利益,几乎达到失控的地步。随着中国反腐浪潮的到来,中国长江三峡集团组建成立了招投标管理整改专项工作组,对以往项目招投标情况进行全面清查,中国高层也表示要坚决惩治招投标领域的腐败行为,但这些仅仅是开始。
有观察人士表示,此前中央第九巡视组对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巡视之后交出“成绩单”,明确指出一些领导人员的亲友插手工程建设、招标暗箱操作等。同时,官媒在报道三峡时也曾指出,三峡集团存在一些官员搞裙带关系、任人唯亲、工程招标暗箱操作的情况,还有“退休的老领导”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