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贺卫方:浦志强被定罪,法律界的良知和勇气在哪里/吕梁教父受贿或超6亿 架空市委书记
發佈時間: 12/23/2015 4:19:09 PM 被閲覽數: 168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贺卫方:浦志强被定罪,法律界的良知和勇气在哪里?



2015年12月23日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贺卫方)
    
    贺卫方:浦志强被定罪,法律界的良知和勇气在哪里?


    ■维权律师浦志强因为七条微博而被控寻衅滋事和煽动民族仇恨。资料图片
    
    作为浦志强多年好友,更作为中国司法改革长期的推动者,我觉得有义务对本案提出自己的看法。我也在12月10日就这些看法写信给北京市第二中级法院合议庭法官。
    我看到用于指控浦志强的所有证据,即他所发表的编号共十二条其实只有七则的微博。我相信,不需要法学专业素养,稍具常识的人都会看出来,假如这也可以成为定罪和判刑的依据,岂不是让人笑掉大牙?
    
    涉嫌寻衅滋事的前两条,完全属于对公职人员或公众人物的正常批评范畴。对于某发言人的有些嘲弄的言辞没有越出批评的范围。申纪兰是全国人大代表,毛新宇是全国政协委员,浦志强认为他们缺乏履行职责的能力和表现,提出批评,这也完全是在行使宪法所保障的公民权利,包括言论自由和公民对于公职人员提出批评的权利。当然,浦的微博用语尖刻,也许让受批评的人感到难受。假如他们认为这种言辞给他们的名誉权造成伤害,完全可以依据民法保障名誉权的条款提起民事诉讼。这跟寻衅滋事扯不上任何关系。
    
    至于第三条,浦志强的微博针对的是2012年出版的一本书,项平的《中国大逻辑:没有共产党,为什么不行? 》,书名之下还标注「一本中国人应该读的书」。浦志强言辞激烈地批评了作者,说:「你写出这种破书,简直就是无耻之尤!要不是吴虹飞进去了,你的祖宗也会受性侵的!你让我看着就特恶心!哼!」这里的确有对执政党态度上的不恭,但主要指向仍然是书的作者。我们都应该承认,歌颂共产党的书也很可能是烂书或「破书」,作者也未必不是「无耻之尤」。更重要的是,浦志强激愤的言论也仅仅是对一本书作者的严厉批评,哪里说得上是寻衅滋事?
    
    至于涉及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的微博,浦志强对于地方政府在西藏、新疆的某些做法以及昆明火车站的杀戮事件的评论再清楚不过地表明,他一方面旗帜鲜明地谴责恐怖行为,另一方面,他呼吁检讨我们的民族政策和现实做法,呼吁尊重宗教信仰和习俗,反对以「制人」的方式对待少数民族同胞。凡是读过这几条微博的人,都能够感受到作者对于民族裂痕和民族仇恨的忧心忡忡。
    
    呼吁民族和解变煽动仇恨
    
    然而,这样的微博却被作为煽动民族仇恨的言论,这真是不折不扣的颠倒黑白。 《刑法》第249条规定的是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浦志强的言论指向恰恰相反,是期盼民族政策的改善以及民族之间的尊重与和解。作为一个汉族知名律师,他这样的呼吁只会让藏族、维吾尔族同胞感受到来自汉族的浓浓亲情与善意理解,怎么会在控方那里变成了煽动民族仇恨?这里还有没有最起码的逻辑和理性?
    
    我与浦志强交往近三十年,一直很关注他所代理的一些案件,还多次共同参加一些学术论坛,属于那种无话不谈的朋友。根据我长期的观察,浦志强是那种最诚挚的爱国者,因为职业的缘故,他对于国家政治法律制度建设有着最深切的关注,当然对于某些弊端也有着更痛切的感受。正是因为这种炽热的情感,他的言辞才会如此不假修饰,直来直去。
    
    在一些人看来,他的这种风格太不世故,会给自己招惹麻烦。但他义无反顾,百折不挠。让我特别感佩的是,此次蒙难,公安、检察等机构一年半的时间查下来,居然没有丝毫经济问题,也没有其他任何违反职业规则的行为,只能拿出这区区七条微博作为指控证据,这也反衬出他是我们这个时代多么优秀的一位法律职业者。
    
    1978年我考入大学学习法律时,我们曾有一本名为《冤假错案选编》的教学材料,其中收入了一些发生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典型冤案,绝大多数属于因言获罪、判决逻辑极度荒唐的案例。我们读书期间,国家发生的一个重大事件就是邓小平、胡耀邦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以巨大的魄力平反各类冤假错案,为党和政府赢得了新的合法性基础,也成为启动我国法制建设的「开场锣鼓」。那时,自己作为一个法律学生,真诚地相信今后我们这个国家不会再发生这类文字狱了。但是,后来的情况表明,这种期许显然是过于乐观了。
    
    我当日在给合议庭法官的信中说,面对浦志强案,我们是否能够创造一个里程碑,一个证明中国法律职业界仍然具有良知、勇气和起码专业水准的里程碑?全世界的目光都在聚焦这宗审判,看你们的了!但是,我现在看到的结果是:「合法行为被判非法,毫无法理可言。」
    
    来源:苹果日报




吕梁教父受贿或超6亿 架空市委书记 儿子高考作弊成状元


文章来源:
           


张中生

《财经》记者从山西省获悉,2014年5月被中纪委带走的吕梁市原副市长张中生,其案件已被移交山西司法机关。

一位吕梁的处级干部称,吕梁市委常委会已经内部通报了张中生的案情,受贿额超过6亿元;另一位接近山西省检察院的消息人士称,张中生涉案金额高达25亿元以上,已知有11位煤炭富豪向其大额行贿。

今年63岁的张中生,1952年出生于山西主焦煤产地吕梁柳林县,中央党校函授本科学历。1969年,张中生担任中阳县粮食局的保管员,这是他的第一份工作;此后一直深耕于中阳县34年,直至2003年,其才从中阳县委书记升任吕梁行署副专员、吕梁市副市长。

2003年,中国开始进入“煤炭黄金十年”,盛产焦煤的吕梁市经济一飞冲天,张中生分管全市煤炭工作,其职务炙手可热,人送绰号“吕梁教父”。

2009年,张中生进入吕梁市委常委行列。

彼时,山西省开始煤炭行业兼并重组。吕梁市在全省独树一帜,其整合主体几乎全是当地的民营明星企业家。一位吕梁市的干部称,吕梁“这种民营煤炭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貌似纯粹市场化行为,但其实带有浓厚的行政审批色彩”。为了争抢优质资源和保留主体地位,部分民营企业家对拥有审批决定权的官员大肆输送利益,使得这场貌似公平公允的交易,最后沦为“大鱼吃小鱼”。

在这场博弈中,张中生正是吕梁官场最大的赢家之一。并且,鉴于彼时的煤炭形势和高烧不退的焦煤价格,一些吕梁煤商的“出手额”大的骇人听闻。上述接近山西省检察院的消息人士称,一些吕梁的民营企业家给张中生行贿时,竟然使用大额承兑汇票。

据悉,涉及张中生一案的吕梁富豪,包括大土河公司贾廷亮与中阳钢铁有限公司袁玉珠。目前,贾廷亮和袁玉珠均因涉嫌单位行贿罪被批捕。


在张中生的把控下,烟雾腾腾的煤炭经济,造就了一个贪官、巨贾和骗子的江湖。图为中阳街景,运输车排长队。 澎湃新闻 陈竹沁 图


张中生近年在中阳二郎坪修建的别墅,一字排开有上百米。再上一层则是被视为“特供”的市政工程二郎山公园。 澎湃新闻 陈竹沁 图

2012年2月6日元宵节的晚上,张中生在中阳县度过。

9年前,他离开扎根50余年的这片故土,升任山西吕梁行署副专员时,中阳县政府新大楼及楼前的中兴广场刚刚建成。

此刻,7.5万平方米广场的上空,“龙腾盛世”的大型烟花闪耀夺目,“20周年”的数字焰火,则昭示着晚会主办方中阳钢铁集团(下称“中阳钢铁”)进入“纪念”时间。

作为中阳官场人尽皆知的“实际一把手”,在中阳钢铁董事长袁玉珠和县委领导的簇拥下,张中生仍是当仁不让的主角。

此前数年,中阳钢铁毫无意外地成为吕梁煤炭资源整合的几大主体之一,张中生也从不避讳民间所谓“张中生才是中阳钢铁董事长,袁玉珠只是总经理”的传言,屡屡为中阳钢铁站台。

辉煌如烟花,转瞬即逝。山西煤炭富商邢利斌被查后,2014年5月29日,退休已一年的张中生命运倾覆,也未能逃过被查之劫,围绕他的政商帝国也轰然倒塌。

在其身后,两任吕梁市委书记聂春玉、杜善学被查,与其关系密切的山西煤炭富商袁玉珠、贾廷亮亦被带走。

多位中阳政商界人士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张中生堪称多位煤炭富商的“教父”,或是吕梁窝案核心,前吕梁市委书记聂春玉亦遭其排挤压制。携深厚的中阳官场资源,再加上副市长任上分管煤炭的大权,张中生“一句话就能决定煤矿开闭或兼并”,从中获取巨额利益。熟悉其人的老干部直言,“中生炼矿,投入的是权力。”

上述多位人士还称,在中阳,张中生为官霸道成性,私仇必报,扶持亲信亦不遗余力,完全左右官员“上下”。“家庭医生做了县医院院长,家庭教师做了县长助理,看门的做了公安局纪检书记”等顺口溜,均确有其事。

在张中生的把控下,烟雾腾腾的煤炭经济,造就了一个贪官、巨贾和骗子的江湖。

这个柳林裁缝之子,因出生中阳,而取名“中生”。其后44年宦海沉浮,张中生留下诸多恶评,中阳人对其怨声载道,留下一句喟叹,“中阳害了他,他也害了中阳”。

财富传说

官方资料显示,2008年至2010年,按照省政府统一部署,吕梁完成了煤炭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除2户省属重点煤炭企业在吕梁办矿15座不参与整合外,全市矿井由355座整合为112座。

政府主导的资源整合,也为寻租埋下空间。熟悉吕梁政情人士称,在煤炭经济的“黄金十年”,副市长张中生分管全市煤炭工作,权力空前。一位接近中阳煤老板的人士称,在煤炭资源整合中,该老板的2个矿以评估价半价被收购,差价近4亿元,“可想而知腐败空间有多大。”

随着煤炭资源整合后续工作深入推进,2012年,吕梁整体进入“大矿时代”。

曾分管煤矿重组,时任吕梁副市长的张中生从中赚得盆满钵满,站在60岁的门槛上,也开始为“养老”谋算。

一年后,张中生辞去副市长职务,在距中兴广场一公里外的二郎坪上,修起了两层别墅区,其中第二层的别墅群为中式灰瓦院落,十余栋建筑一字排开,绵延上百米,颇为壮观。

除此之外,张中生在不远的雷家沟另有一处别墅。在那里,青山相依,铁栅紧闭,从门外向里探视,可见占地近10亩的院落和中式门庭。

多位知情者称,两地均由风水先生选址打造,暗合民谚“两山夹一沟,辈辈出阁老(高官)”。

然而,此等宏愿终告搁浅。数年来,张中生屡遭举报,却安然无恙,被指“通天”。直至今年5月29日,已退休的张中生宣布被查,二郎坪上的别墅群未完全建成,人去楼空。至今别墅内部仍是毛胚,大门亦用叠叠红砖填塞。

不过,坪顶的“二郎山公园”外围仍在紧密施工,内部的石牌坊、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均已成型。多位知情者称,该公园明为市政项目,实际却是为张中生单独打造。

曾在中阳财贸系统工作的退休干部林易(化名)告诉澎湃新闻,曾听一位施工负责人介绍,此处别墅区投资一个多亿,与早些时候开建的县人民医院工程并在一起,“由中阳钢厂出钱”。不过目前这位施工负责人已无法联系上。

多位知情人士还透露,张中生在吕梁离石、太原、北京、上海、珠海等地均有房产,包养情妇数人,其积累财富或达百亿,“级别是苍蝇,但问题比老虎还大。”

两个交叉信源均指,一位中阳籍女歌手与张中生关系密切,其与一位知名男高音歌唱家曾合唱一首歌曲并录制MV,背后或由张中生托关系包装。

此前多家媒体报道称,曾在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任教的前北大青鸟总裁苏达仁,被指在政商军界和演艺界拥有非同寻常的广泛人脉,张中生亦或通过其结交北京诸多高层及其子女。

官场一霸

张中生生于1952年。

从17岁当中阳县粮食局保管员起步,张中生浸淫中阳政商两界34年,直至升任吕梁副市长,分管煤炭工业,继续把持中阳县。

已退休的中阳前纪检干部何黎(化名)称,前任中阳县委书记曾自称为中阳“第四把手”,第一把手是张中生,第二把手是袁玉珠,第三把手则是张中生亲信的一位县委副书记。

何黎还引述民间流传歌谣称,该书记上台后“打了个洞洞,推了个坑坑,挂了个灯灯”,指其无实权,办不成事。

澎湃新闻记者接触的多位中阳政商界人士,均以“狂妄”、“霸道”来形容张中生。张中生罢免王达年一事颇为典型,屡被熟悉中阳政情者提及。

1995年,张中生还是中阳县代县长时,在一次全县机关单位植树造林活动后,县委召集各机关负责人开会,张中生当场批评时任交通征稽所所长王达年,没有响应号召带着单位职工上山造林,随即扬言将其罢免。

王达年向澎湃新闻回忆,他当场反驳此言不实,并指出在座的某单位负责人可以为其作证。张中生听闻大发雷霆,放言,“今天不但是批评,还要有行动,把你这个所长撤了”。

林易当时也在现场。他回忆称,王达年由于身体原因,7天活动只参加了1天,情有可原,却惹得张中生不满。张大怒,称要用自己的两顶乌纱帽(县委副书记、县长)赔他一顶。

“交通征稽所是条管单位,人事任免权在上级主管部门,他没权撤我。”回想起近20年前的这桩往事,王达年仍然哭笑不得。

据其所知,事后张中生就找人向省交通征稽局、吕梁地区征稽处反映,要求撤职。王达年说,开完会两三天后,他去找张中生,张还答应要在之后的大会上替他“平反”,但再隔数日,免职一事成为现实,王达年退居二线改任调研员。

“之前没得罪过他。在会上他诬陷了我,我只是反映真实情况,他就认为是顶撞他,不给人解释的余地。”在王达年看来,张中生此举是“为了称霸、树立权威”,“土皇帝一个,以后谁还敢惹他”。

林易亦认为,张中生明显是“杀鸡儆猴”。

在这件事上,当时的县委书记并没有发声。王达年说,中阳官场流传,张中生自称“当副县长的时候干的是县长的活,县长时干的是书记的活”,此言不虚。

熟悉吕梁政情的人士称,直至出任吕梁市副市长,张中生霸道本色不改,其能量和魄力甚至能使其轻松将前市委书记聂春玉排挤和架空。

掩盖弊案

现年61岁的高智广曾任中阳县粮食局党支部书记、局长,是张中生最早的领导和“伯乐”,见证其一路高升。

在其看来,张中生很早就表现出头脑灵活、善于攀附关系的特点。

据高智广对澎湃新闻回忆,1982年,中阳粮食局决定将粮油加工厂交给私人承包,指定时任厂长张中生接手,但张几次三番予以拒绝。高智广对此理解是,张中生个人不愿意出承包费,更乐意吃大锅饭。

不久,张中生便自谋出路,进入县财委工作。高智广称,张在粮油加工厂工作期间,就经常将土粮饲料供给时任副县长兼财委负责人之妻喂猪,因此在该领导面前颇能“吃得开”。此后,张中生调任食品公司经理,仍时不时送一些公司的猪头、猪肚、猪蹄给上述领导。

高智广称,在张中生担任食品公司经理期间,食品公司曾出现一桩弊案。当时,向本地农民收猪需要发猪饲料,去外地收购则不需要。食品公司在陕西省收猪,由此囤积了一批猪饲料,待到年底将饲料以溢价转卖给粮站,赚取差价。

曾在中阳纪检机关长期任职的何黎证实了此事,此案由当年粮食局内贼案牵出,其本人曾参与办理。据其回忆,某日上午,办案人员来到食品公司准备留下吃饭问话,张中生“十分嚣张”,不予配合。当时,县审计局也在食品公司查账,张中生声称“今天检察院来,明天纪检委来,审计局也在,这我还能工作?”说罢,未打招呼,开车扬长而去。

何黎称,办案人员等了一天半,再没见到张中生。不久,在县委主要领导插手下,此案不了了之。何黎据此认为,“张中生在当时就有靠山。”

据知情人士分析,张中生的一位亲属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就进入省政府办公厅工作,担任某位省领导秘书。中阳县委领导对其亦有所求,因此与张中生结成政治同盟,加之张本身能力不错,理财水平较高,因此平步青云,1985年起先后担任中阳县工商局、财政局局长,5年后升任副县长,分管财贸。

何黎对澎湃新闻回忆,1992年,他在主办县供销社下属土产公司的案子时,再次与张中生狭路相逢。在查账过程中,何黎发现了用银行汇款单记账套取现金的线索,挪用资金或与修建供销社大楼有关。正查到关键时候,张中生来到土产公司办案办公室,指着何黎说,“你不能旷日持久地查。”

何黎回忆,自己当时顶了几句,“不让查早说,我是听纪委领导,还是听你领导?”无独有偶,此案亦未能彻查便告收手。

与之类似的还有1994年煤企张子山乡企业总公司的案子。何黎回忆,在张子山乡企业总公司查出花名册,为开煤矿,该公司每年过年过节给县、地区、省级近百名领导,每人平均送500多元的高档烟酒,张中生也有份。

正在铺开取证调查过程中,中阳县委下文决定将何黎调至对台办。何黎不从,次年县委领导变更,其被调至某局任副局长。何黎称,当时张中生“卡着我不让上”,最后被当时的县纪委书记顶住了才得以放行。

不只是何黎,多位中阳退休干部向澎湃新闻记者讲述,张中生如何“有仇必报”甚至“恩将仇报”。

林易亦称,张中生分管下属单位发生负面事件,其了解后向县委领导汇报,为张中生说了好话,张当时对其点头哈腰颇为感激,然而时隔多年张对其升职问题却多次横加阻挠。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与张中生亲近或对其言听计从者,都能分得一杯羹。

多位中阳退休干部交叉印证举例,张中生的妻子由普通职工调为县政协副主席,其家庭医生做了县医院院长,家庭教师做了校长,随后又升任县长助理。张中生还调用公安干警为其看家护院,后将相关人士擢升为县公安局长及公安局纪委书记。此外,其“心腹”商人承揽了诸多中阳市政工程。

上述教师被指于1998年帮助张中生的儿子高考作弊,以县文科状元身份进入北京一所知名大学。接近张中生的人士称,其子在入学复试时险遭除名,张中生在京逗留8日为之周旋。

 


上兩條同類新聞:
  • 国泰君安董事会主席阎峰失联后现身 确认被调查
  • 年终报道:对他人有重大影响的普通美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