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一个24岁的女孩就能对中共煽动颠覆吗/黄奇帆曾是朱镕基旧部,真的有希望晋升吗
發佈時間: 1/15/2016 10:05:25 AM 被閲覽數: 160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一个24岁的女孩就能对中共“煽动颠覆”

吗?(图)


京港台:2016-1-15 03:08| 来源:多维 |



  一个24岁的女孩就能对国家“煽动颠覆”吗?这个国家是否太脆弱了?

  在1月12日传出去年被官方整肃的北京锋锐律师事务所7名律师和律师助理被正式以涉嫌颠覆国家政权罪逮捕后,正是上述对其中90后女孩的追问引发舆论场的战火横飞。面对此情此景,官方背景的《环球时报》态度明确:且勿惊怪,一切法院上见……

  包括BBC等境外媒体在1月12日前后相继宣称得到了北京锋锐律所被捕人员家属、律师的证实,主任律师周世锋、律师王全璋与实习律师李姝云,李和平律师助理赵威(即上文所提的“考拉”)同样以涉嫌颠覆国家政权于日前被逮捕。


  北京锋锐事务所一名90后女孩被控煽动颠覆,目前官方未披露详情

  此事经“出口转内销”后,马上触发舆论场尤其是律师界的遍地哀嚎。1991年出生,涉世不深,一副人畜无害的甜美形象,让“一个24岁的女孩就能对国家‘煽颠’吗?这个国家是否太脆弱了?”的追问成为最具威力的反驳。

  曾遭中国官方传唤的律师梅春来在《颠覆政权罪:恐怖到令人心塞》一文中便持类似逻辑。这名律师同情被捕的女孩,“我并不相信她们会愚蠢到靠她们的力量,就有足够的能力去颠覆社会主义制度,更何况这两名小姑娘是实习律师,其年龄与我的徒弟一样,都是涉世未深,都是在指导律师的指导下从事律师业务,都不具有独立开展业务的能力,她们或有违反执业纪律之行为,或有因业务不精做了与律师形象不符之行为,但是涉嫌颠覆政权罪,若无确切之证据指控,对律师行业之打击可谓灭顶之灾。”

  目前官方尚未公布具体消息,甚至连证实的消息都未发布,至于涉事人是以“煽动颠覆罪”还是“颠覆罪”被逮捕控告至今仍然是多有出入。所以,一向在敏感问题上并不避讳的《环球时报》发表署名单仁平的评论员文章《“7律师”犯罪否,惟法院说了算》意图消弭外界的情绪性发泄。该文认为“最终他们的罪名是否成立,只能由法院做出裁定。在此之前,知情人和舆论可以做案情分析,但都不应该为他们做有罪或无罪背书,尤其不应搞‘舆论审判’,向法院施压。”对于所谓24岁女孩怎会颠覆,《环球时报》也少见地没有先入为主,而只是反向认为这不是判定其是否会做出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逻辑,渲染其“善良”“单纯”恐怕有煽情嫌疑。

  曾记得,去年7月北京官方抓捕锋锐律师所相关人等,随后人民日报、新华社公布的《北京锋锐律所案追踪》透露的消息显示事件至少没有上升到颠覆政权的政治性犯罪层面。彼时的消息称,公安部指挥多地公安机关摧毁一个以北京市锋锐律师事务所为平台,少数律师、推手、“访民”相互勾连、滋事扰序的涉嫌重大犯罪团伙。自2012年7月以来,周世锋等人先后组织策划炒作了40余起案事件,严重干扰正常司法活动,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当时,同情者多认为此案会成为中国官方打压维权的寻衅滋事或者扰乱公共秩序案件。

  如今,无论是颠覆还是煽动颠覆,那便意味着此案已不简单。

  对于此问题,窃以为至少要分两个层面认知。其一,按照既有法律,颠覆或者煽动颠覆,以一个90后小姑娘之力可能做到吗?也就是说,她是否行为的能力?这是从法律层面。其二,从政治伦理讲,颠覆或者煽动颠覆该不该追究、定罪?

  先看第一个层面。目前官方确乎没有提供指涉这位24岁女孩的犯罪证据,不过好事者还是通过网络搜索披露了此人的相关信息,或有助于帮助人们进行“案情分析”。经考证,笔名“考拉”的赵威生于1991年,河南人,锋锐所李和平律师的女助理。据称,她从大学时期就从事公益活动,2014年10月起进入北京高博隆华律师事务所担任李和平的助理,协助法律维权,曾参与“平冤大鹏车”、“江西高院门口律师捍卫阅卷权”等维权活动。

  宪法学者陈永苗撰文《新世代的大陆“考拉”》将其与“不锈钢老鼠”刘荻相比较;相对于中国绝大多数的“90后”世代,她是先知先觉或“随着大趋势先知先觉的第一批九零后”;并称赵威是“民国审美主义者”,因为民国复兴领袖学者辛灏年在演讲《为什么回归民国》时,曾拿出赵威穿戴中华民国国旗围巾的照片。今年 1月8日,在被监视居住半年后,赵威被正式逮捕,现羁押天津。而她所服务的李和平被认为中国持不同政见者,曾获得美国政府支持的民主基金会奖励。

  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简称“煽颠”,始现于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05条第2款,内容为“以造谣、诽谤或者其他方式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首要分子或者罪行重大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另根据第113条第2款,“犯本章之罪的,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根据第56条,“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而颠覆国家政权罪根据《刑法》第105条第1款的定义,指“组织、策划、实施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行为”。具体颠覆指“以非法手段推翻或篡夺国家现政权,包括中国各级权力机关、司法机关、军事机关、中央和地方人民政府在内的整个政权”,颠覆形式包括暴力和非暴力、公开和秘密。

  但是,仅凭上述事实,无法为赵威“诊断”,究竟是否存在犯罪行为,不过可以判断至少赵威处于官方不乐见的境地。

  第二个层面比较复杂。煽动颠覆和颠覆两个相近的罪名有诸多法律分阈,比如前者的“因言获罪”性质,后者的“行为罪”(即只要存在行为本身便可定罪,不必必然导致后果)而非“结果罪”。有人称这二者是威权国家的“反革命罪”的化身,所以长期以来,其存废是存在普遍争议的。

  从政治伦理层面,法学界一直存在反对“因言获罪”的声音,认为言论不构成对个人自由的干预,批评也不造成直接的暴力冲突。但中国外交部曾公开回应异见者刘晓波获刑时反驳说,“国际社会在依法治国、依法办事方面不应有双重标准,因为许多国家的法律,例如美国法典,也有涉及煽动罪的法条。”

  实际上,尽管煽动颠覆依然存在,而且人们也注意到因言获罪的气氛在收紧,甚至打击面有扩大之嫌,不过在实际操作中,煽动颠覆罪适用范围已大幅缩减,而且中共在尝试与不同政见的个人和群体寻求和解。在2015年铁流案、高瑜案、艾未未案和浦志强案中,人们都读解到了官方的妥协意味。

  而至于颠覆罪本身,适用更少。对与现政权彻底决裂,组织、策划颠覆活动,法学界的分歧并不多见。

  总之,如果不是希望借此呼吁废除煽动颠覆罪的话,在一切事实未明朗之前,“考拉”命运如何判断还当真难测。为当局背书?为悲情主义牵绊?恐怕都会“跑偏”。






黄奇帆曾是朱镕基旧部,真的有希

望晋升吗?



作者:法道济  于 2016-1-14 贝壳村



  今天上网,看到一个消息《黄奇帆要升官 成国务院权力第六大》,称路透社昨有消息,黄奇帆由于懂经济,将取代62岁的杨晶任国务院秘书长,辅佐李克强协调各大部委工作;几位副总理,顺次排下来,秘书长应该是国务院第六号权力人物,所以有此标题。看后觉得有点好笑,老外的政治嗅觉挺灵,习近平刚刚去了重庆,给了那里的干部一点好脸色,马上就联想到调动,而且调到这么一个位置?但是老外可能不知道中共潜规则,在安排干部上,一般不搞治一经损一经的事,免去一个,提拔一个,当然特殊情况,如被双规拿下的除外,而且一般不在换届时间以外安排副总理一级的职务变动。国务院秘书长是副国级,是个很关键的差事,并非经济智囊的角色,而是要与总理私人关系关系融洽,协调能力强,善于处理琐碎事务,兼管总理的衣食住行,带领国务院办公厅,为总理营造很好的工作氛围及条件。黄奇帆到国务院给李克强当大掌柜,处理琐事,管理文件收发?即使李克强同意,黄奇帆都未必愿意去!这种猜测,误会秘书长的职能,把其错误地理解为经济参谋的角色,主观臆测的成分居多,成为现实的可能很小。

      然而黄奇帆尽管在薄熙来事件中曾有不光彩表现,但头脑灵活懂经济,曾被招到中央参与起草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近年来管理重庆经济确实取得不小成绩。截至去年前三季度,重庆市已经连续七个季度GDP增速全国第一;预估去年全年高达十一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高四个百分点以上。习近平今年年初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视察重庆,并召集长江沿岸十一个省,推广重庆的经验。看来黄奇帆有希望晋升,并非无根据胡猜。那么他有可能调升什么职务那?


 黄奇帆在浦东(右一)

     黄奇帆是如假包换的老资格上海帮。1987年就已经是司局级的上海市经济信息中心主任(副局级),并于1990年到1993年任上海市浦东开发办公室副主任,是89年后浦东大开发的元老级人物;在《黄奇帆回忆浦东开发(上)》中,黄奇帆曾回忆说:“我是在浦东开发开放之初,自告奋勇向朱镕基同志当面请求加入拓荒队伍的。。。”。当时江泽民已任中央总书记,朱镕基担任上海市委书记。可以肯定,黄奇帆是朱镕基旧人,而且能被朱看中搞浦东开发,肯定不是平庸之辈。

      但在1993年朱镕基调到国务院之后,黄的仕途开始出现停滞,从1993年底卸任浦东管委会副主任后,一直到2002年,近十年时间,始终在市委副秘书长和市政府副秘书长两个职位之间交替任职。很明显由于是朱镕基的旧部,黄受到了冷藏处理,官场失意,被市委市政府踢来踢去。大家可能不理解,朱老总用过的人更应该重用呀,为什么他的人会遭遇如此的遭遇?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如担任十年央行行长的戴相龙,协助朱镕基宏观调控,汗马功劳,但离任央行,却被贬到天津当市长,远离中央决策中心;朱镕基的得意门生原外管局长朱小华,在任上就被以受贿罪判刑,家破人亡,据说朱老总听后什么也不说,只是老泪纵横。。。(请参阅我的《戴相龙是朱镕基铁杆,习大照抓不误》)

      黄奇帆此后在上海一直停步不前,直到2002年,才到重庆任副市长,解决了副省级待遇。到2009年,被薄熙来看中,接替辞职的王鸿举,开始担任重庆市市长。可以看出,黄虽然出身于上海,但并非上海帮嫡系,而是边缘化的一员,其仕途并非一帆风顺,在今后的晋升道路,应该也不是板上钉钉,只不过可能比别人机会多点而已。

      第一种可能,黄有可能接替周小川,出任国务委员(或者政协副主席)兼中国人民银行行长。从近几年的黄奇帆的言论中,有很多是关于股市的,如公开批P2P言论,金融的本质三句话等等,被视为对中国股市一针见血的专家级批评,被公众称为“金融市长”。能力上讲,当行长是人尽其才,没有问题,但要取决于几个因素:

      1)周小川作为太上皇江泽民的铁杆亲信,把持央行位置已经14年了,是老江垂帘听政重要的一环。他秉承老江意志,看管钱袋;操控股市,损公肥私;滥发钞票,透支未来。以前的胡温以及随后的习李都奈何他不得,只能由他予取予求,任性而为。但是201567月份的股灾,金融系统监管无力,监管部门泄露消息、吃里扒外,致使股市一落千丈,几乎酿成巨大政治灾难,暴露了周小川治下的金融系统内部贪腐横行、化公为私、违法乱纪的内幕。江泽民无奈之下,只好将经济主导权交到习李手中,这才有随之而来的金融反腐,以及习大“供给侧”改革政策的提出。(参阅《股灾背后习李与利益集团争夺经济主导权》)

      2)江泽民垂帘听政下,讲究“稳定”,除非到换届时间,一般不做重大人事调整,周小川尽管恶贯满盈,但要担任央行行长直到201719大。而黄奇帆即使有望担任这一职务,也不是近期的事,只能是有希望而已。

      3)老江虽然交出经济主导权,但仍然掌握军政大权,不排除今后收回经济决策权的可能性。如果这样,黄奇帆只有退休这一条路可走。

      第二种可能,担任主管工业、金融的副总理。这是比较乐观的设想,是一个人尽其才,于国于民有利的安排。自胡温以来,国务院副总理的人选越来越呈现人才凋零的情况,除了王岐山像点样子以外,大部分像回良玉、张高丽、刘延东之流的形象欠佳、无声无息之辈,许久没有像黄奇帆之类的专业人才、行政干才。

      但是,还是那句话,根本用人权还在江的手里,习李权力有限,两年之后的19大,情况仍然不容乐观。





 


上兩條同類新聞:
  • 反腐伤两脉触痛中共 王岐山透风声将变/急调入京任要职 黄奇帆干得好有绝招
  • 麦肯锡公司高管鲍达民:王岐山反腐阻碍国企改革/习近平放重话 军队领导不要做戈尔洛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