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环时:少将罗援语惊四座 称武统中国/周孝正:华北雾霾问题究其根本是政治问题
發佈時間: 1/26/2016 1:18:51 AM 被閲覽數: 154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环时:少将罗援语惊四座 称“武统中国”



2016年1月25日



     中国战略文化促进会秘书长罗援在大陆官媒《环球时报》上撰文指,如果“台独分子把我们逼入墙角”,在没有选择之下只能用武力统一中国。
    
    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在胜选后表示,两岸应该珍惜20多年来通过交流、协商所累积形成的现状和成果,“在这个基本事实与既有政治基础上”,她表示会持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稳定与发展。
    
    环时:少将罗援语惊四座 称“武统中国”
(资料图片)   
    大陆《环球时报》今日(1月25日)刊发了罗援的署名文章,文章中写道:“我们会尊重民意,但民意有大民意和小民意之分。在国家统一的问题上,只能听从全体国民的大民意,而不能听任一个地区民众的小民意。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台湾的统独选项只能由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13亿中国人民来共同决定。”
    
    他在文中还写道,长期提倡两岸和平发展不等于淡化了“统一”意志,和平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走向统一,而非走向“和平​​分裂”。
    
    他提出,大陆将会竭尽全力争取“和统”,“将以两岸人民最小的代价换取国家统一的最大利益”。但他强调,虽然大陆曾经承诺“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但如果’台独’分子把我们逼入墙角,我们别无选择,只有’武统’。”
    
    不过罗援在文中并没有将国民党在选举中的失败归咎于“台独分子”。
    
    罗援是已故中共革命家罗青长之子,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罗援接受外界称他为鹰派,他曾说到1989年罗马尼亚革命的启示,“是自由民主派若得势,共产党人连骨灰都难留”。
    
    上周,中央电视台播出中国解放军驻福建第31军在东南沿海展开大规模实火和登陆演习的视频剪辑。台湾对此表示关注,而大陆国防部则称,有关报道是对部队去年组织演习练习的综述,不必过度联想解读。





周孝正:华北雾霾问题究其根本是政治问题




2016年1月25日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的一名退休研究员透露,去年他被一家出版社邀请参与一部关于雾霾问题的书籍的出版工作,但编辑告诉他,书中不能有任何批评政府和鼓励公众监督这个问题的内容。
    
    南早报道,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教授周孝正表示,中国北部持续的雾霾问题更多是一个政治问题,而非技术问题。中国环境部部长陈吉宁承认,和经历过与中国目前发展阶段一样的其它国家相比,中国的工业化产生的污染要更多。
    
    周孝正本月在北京参加一个论坛时表示,当局直到最近一直都不愿意承认,中国北部的雾霾问题十分严重。他说,在这些日子,政府一直对持续雾霾问题的真正成因闪烁其词。
    
    
周孝正:华北雾霾问题究其根本是政治问题

    
    北京今年经历了史上最污染的一个冬天。政府各部门对空气污染给出了不同的解释,但都广受公众质疑。
    
    周孝正说,中国首先要拨清“政治雾霾”,即没有受到足够监管的过度集权问题,之后才能有效解决空气污染问题。
    
    在周孝正发表上述言论之前,中国环境部部长陈吉宁在本月罕见地承认,中国遭遇的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经历工业化阶段时要更加严重。
    
    周孝正说,在处理污染问题上,政府“造神树敌”,并非以务实的态度寻找解决方法。
    
    他说,例如在几年前,那些投诉空气不好的人会被标签为“敌对势力”。
    
    周孝正提到,一位环境部副部长在2012年曾指责美国大使馆发佈中国PM2.5的数据是“干涉中国内政”。
    
    去年,中央电视台前主播柴静制作了雾霾纪录片《穹顶之下》,在网上获得众多反响。之后当局下达了禁止播放这部纪录片的命令。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的一名退休研究员透露,去年他被一家出版社邀请参与一部关于雾霾问题的书籍的出版工作,但编辑告诉他,书中不能有任何批评政府和鼓励公众监督这个问题的内容。
    
    这名匿名的研究员表示,如果这样的内容不可以放进书内,整个故事就会显得不全面,而这本书也因此被搁置。
    
    他说,如果不让政府对雾霾问题负责,不把他放在监督之下,雾霾问题很难在短期内解决。
    
    周孝正说,批评政府的声音被“消音”,确保了不会有针对污染问题的大规模示威的发生,但这可能会让问题更加严重。
    
    而污染问题还可能会让诸如北京等的中国大城市面临人才流失的问题。
    
    他说,很多人才已经逃离北京,更多的人已经在考虑去哪里,而非只是是否留在北京。
    
    陈吉宁承认中国的污染问题比过往其它发展中国家严重的言论,是在本月稍早前和其他环境部门官员开会时发表的。
    
    预计到2020年,中国的人均GDP水平将会达到1万1000美元,和欧美1970年代至1980年代中期的水平相若。
    
    在那个时期,欧美的PM2.5浓度大约在每立方米18至25微克左右。PM10的水平在每立方米44微克左右。
    
    而在中国,去年338个城市的PM2.5平均浓度为每立方米50微克,PM10平均浓度为每立方米87立方米。
    
    这意味着如果中国希望在2020年之前将污染水平控制在欧美发展时期的水平,将要在4年之内将PM2.5和PM10的水平减半。陈吉宁称,这将是一项极为艰难的任务。  博讯

 


上兩條同類新聞:
  • 何清涟:2016年:台海两岸的政治羁绊已断/山东省长郭树清:文化和科技靠造假是没有希望的
  • 中纪委进驻上海 王岐山给韩正提8要求/蔡英文也不想地动山摇 开始靠近九二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