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中国这几个城市的房价今年要大涨/一线楼市高烧 温州炒房团:我们没敢炒
發佈時間: 2/29/2016 9:58:47 PM 被閲覽數: 193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中国这几个城市的房价今年要大涨 
     

| 2016-02-28 14:58:44  文汇报 | 


  最近楼市又疯了,北上广一线城市房价在涨,北京万科也说部分项目要涨。这次的上涨是昙花一现还是楼市变天?一线城市的火爆是否会蔓延到二三线城市?

  乐观者开始欢唿房地产春天的到来,经济学家马光远却认为无论政策如何刺激,房地产暴涨的日子已经成为过去。

  疯狂楼市

  据人民日报客户端引述正和岛公众号报道,新年伊始,关于一线城市房价加速疯涨的消息充斥着各种媒体的热门版面。

  上海等一线城市房价出现了脱缰式上涨,甚至有房东惜售一天涨价三次。

  2月23日,北京南五环之外,大兴黄村的一块地经过76轮的激烈竞价,最终被绿地以39亿拍到,楼面价达到了惊人的4.7万/平米,这意味着房子的出售价格至少要超过7万元才可能赚钱。这块地拍出这样的价格,让很多业内人士都大唿看不懂。而从过往的历史看,一线城市每一次「地王」的出现,都似乎意味着房价新一轮疯涨的开始。

  一线城市这种火爆的行情是媒体的热炒,还是当下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的真实情况;一线城市的火爆能否像过去一样向二三线城市传递?这种上涨是昙花一现,还是意味着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逆袭?

  房价暴涨的日子已经成为过去

  知名经济学家马光远在去年年底发表的题为《2016年,这几个城市的房价会大涨》的文章中判断:2016年中国经济的总体温度仍然属于寒冬,而房地产是否稳定将成为中国经济的胜负手。基于此,房地产去库存的政策力度将超乎想像,在帮助农民工买房的同时,政策组合拳还将包括首付回到20%,营业税、个税、契税的完全减免、政府回购、公积金扩容以及更大力度的财政补贴等。

  进入2月份以来,房地产救市政策密集发佈:2月2日,央行出台了首套房的房贷政策,20%的首付政策重出江湖;2月17日,央行再次发佈消息,上调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存款利率;2月19日又迎来了营业税、契税的减免。

  一些乐观的房地产从业者欢唿房地产春天到来,期待房价的再次暴涨。不过马光远认为,这是一种非常不切实际的期待,也是对市场和政策的误读。

  他认为,在房地产市场已经告别短缺的情况下,政策带来的机会只是结构性的机会。对于人口流入的大城市群而言,需求仍然存在,政策的组合拳一定会激发出真实需求。但对于大量的库存太大、房子供应严重过剩的地区而言,房地产市场不会因为政策的回暖而告别调整。盛宴已经结束,痛苦的调整刚刚到来,政策只是一剂杜冷丁,暂时减轻了痛苦而已。

  无论政策如何刺激,房地产暴涨的日子已经成为过去。原因如下:

  其一,供求关系巨变,中国房地产已经从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80%以上的城市住房供应已经严重过剩。除了几个一线城市、热点城市、部分省会城市,住房库存的消化週期已经到了红色警报线,一些地方的库存甚至需要消化至少10年;

  其二,房地产的投资热情在下降,过去买房炒房者,现在大都选择卖房和离开房地产,这是房地产市场最大的变化;

  其三,社会资金正在撤离房地产市场,2013年房地产火爆的时候,房地产行业到位资金高达12.2万亿,佔全社会融资额的比重超过70%,增速高达26%,而在2014年,房地产到位资金的增速是负增长,这是中国房地产市场化以来前所未有的;

  其四,在基本居住需求得到基本满足的情况下,居民对房子的要求已经从「居者有其屋」升级为「居者优其屋」,这意味着未来住房需要满足这种升级的需求才有市场。

  两点判断

  近日马光远再发表房地产市场研判文章,坚持以下几点判断。

  第一,2016年房价分化的走势会持续,由于负利率和人民币贬值的影响,一线城市和热点城市仍然是财富保值的重要手段,这些地方的房价今年至少还有10%的涨幅,投资这些城市的房子问题不大;

  第二,考虑到2016年房地产政策的刺激力度,三四线想买房子住的也没有问题,房价暴跌的概率建立在中国经济出现危机的基础上,马光远认为,2016年中国经济全面陷入危机是小概率。

  文章中,马光远重申了自己的观点:中国房价百分百太高,不承认中国房价太高不实事求是!

  这几个城市的房价将大涨

  「20%的城市和20%的楼盘仍然可以投资......对于一线城市、重点城市以及未来人口流入的城市,现在肯定是买房的最佳时间窗口,至于投资其他城市的房地产,意义并不大。」

  马光远认为,今年的房地产政策肯定比2015年宽松,刺激房地产是政策坚定的选择。

  1、第一上涨梯队

  苏州、上海、杭州、厦门、三亚、南京、合肥、海口、兰州。这些城市的房价,今年大涨的概率极大。

  2、第二上涨梯队

  北京、深圳、广州、福州、郑州、成都、温州、天津。北京之所以不可能大涨,是因为今年要严控人口,市政府要搬迁到通州,四环以内的人口明确要求下降;深圳2015年涨得太疯;广州因为周边城市群的形成,总体供应充足,大涨的条件不具备。

  3、第三上涨梯队

  关注国家级城市圈,中心城市周边经济条件不错的中等城市。



一线楼市“高烧” 温州炒房团:我们

没敢炒


2016年2月29日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日前,国内多个城市的楼市出现火爆行情,朋友圈到处是排队购房的画面,一些中介甚至惊呼电话被打爆。在上海,一项目在开盘前的半夜就吸引了近百位购房者连夜排队,队伍中居然有人裹着被子。


    
    “过完年

发现都在涨价,原本下定决心要买房的,心情有点郁闷。”近期忙着看房的小章介绍,买房的想法从前年开始有的,“现在下定决心了,却发现都在急着抢房,有些焦虑,但觉得跟着抢房又有些忐忑。”
    
    身处二线的杭州似乎也正延续着来自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的抢房激情。据浙江日报新闻客户端报道,2月26日凌晨,万科地产在杭州的某一项目售楼现场灯火通明,其中一名温州客户一口气买下3套122平方米的大户型,楼市火爆之际,温州炒房团是否卷土重来?
    
    “目前,温州炒房者趋于理性,对上海等热门城市板块还没有明显的买入迹象,就算有部分人在深圳等地买房,也是在这波火爆行情未起之前。”作为温州一个比较有名的炒房团团长,陈中(化名)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市场预期如何,他们现在也还没有底气。
    
    数据显示,今年1月末,温州银行业储蓄存款余额近5000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56.28亿元。
    
    一线城市上涨明显
    
    上海周边的楼盘也借着这波行情火了起来。临近上海的江苏苏州花桥的星汇兰亭开盘一小时全部售罄。据一中介称,花桥地铁口附近住宅均价从去年的8500元/平方米上涨到11000元/平方米,再好一些的地段甚至高达15000元/平方米。
    
    而在广州,此前开盘的万科山景城在猴年春节后加推,开盘半小时就被抢光。位于万博商务区内的大型综合体项目奥园国际中心,截至2月27日中午,去化已近九成。身处二线的杭州也传出绿城杨柳郡二期开盘,1000人抢388套房源的情况。
    
    2月28日,记者咨询了杭州多家在售楼盘,给出的答复是近期确实有一大波看房潮,“政府政策不断优惠,各楼盘都在酝酿涨价,我们也鼓励买家近期尽早出手,就算过段时间不涨价,现有的一些打折等优惠也会取消。”
    
    透明售房网资料显示,在被调查的40家杭州楼盘中,涨价楼盘与不涨价楼盘的比例大概为3:1。
    
    一名业内专家对记者表示,杭州近期的抢房潮,有一部分源于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的示范效应,去年以来,政府相继出台了一些刺激购房的政策,直接拉动了购房需求,降低了库存。对于优秀地块的房地产项目来说,涨价的趋势今年还会持续下去,很多项目此前亏损或微利销售,开发商涨价的冲动比较强烈。不过,该专家也表示,在库存依然偏高的情况下,刚需购房仍将是主要买家,投资型购房在杭州市场还需谨慎。
    
    杭州双赢机构总经理章惠芳分析认为,有一些涨价是营销行为,开发商喊着要涨价,是为了去库存,实际上喊的是“赶紧买”。
    
    国家统计局26日公布的2016年1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显示,房价上涨城市个数持续增加,同比上涨的城市数量增至25个,占比超过30%。
    
    据新华社报道,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刘建伟认为,从同比涨幅看,一线城市上涨尤其明显。无论是新建商品住宅还是二手住宅,一线城市同比平均涨幅都高于20%,远高于二线城市1%左右的同比平均涨幅。
    
    温州储蓄近5000亿
    
    “近几天‘甬台温’组团看房的客户确实多了不少,不过买房投资客并没有以往那么频繁。”杭州某高端楼盘的销售经理对记者表示。
    
    北京大学房地产校友会副会长、温州市诚鼎房地产营销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良溪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温州实体经济困难,资金投资房地产市场更为谨慎和理性,而从目前的全国房地产市场来看,市场饱和度很高,除了少数几个一线城市之外,房地产市场的上涨空间有限,“在没有利润空间的前提下,暂时不会有大量资金进入楼市。”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则认为,相对来说,温州炒房团目前的炒房心态会更加趋于理性。其一,过去比较适合炒的北京、深圳等地楼市,由于限购政策相对比较严,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此类炒房客的投资、投机积极性;其二、此类炒房客近期或总体上还在温州本地炒,毕竟温州楼市经历了调整后,价格因素基本处于底部;其三、大规模的炒房行为还没出现,源于此前炒房后市场大降温带来了相对严厉的惩罚。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在温州大本营,千亿资金正在“休眠”。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月末,温州全市银行业储蓄存款余额达4944.16亿元,接近5000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56.28亿元。
    
    如果按照温州全市常住人口915万人统计,人均储蓄存款54035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万多元,创历史新高。“储蓄大量回流至银行,在很大程度上说明当前居民个人投资渠道还不丰富。”业内人士对此分析称。
    
    而在去年同期,A股上演了“火爆行情”,其背后,则出现温州资本的涌动。
    
    据温州市证券期货业协会统计,2015年一季度,温州融资融券期末余额78.21亿元,占托管市值1649.29亿元的4.7%。同期,温州全市证券交易额同比上涨249%,占全国总交易额1.94%。
    
    有炒房者蠢蠢欲动
    
    陈中是温州一名资深炒房客,从2000年开始,其就在上海、杭州、苏州、厦门、北京、宁波、金华等地炒房,“最早在上海买房,最多一次买了50多套,整个20来人规模的炒房团买下300多套房子。”
    
    陈中对记者称,温州人炒房最初从自家门口开始。1998年到2001年,温州的民间资本大量投入当地房地产,市区房价快速从2000元/平方米左右,飙升到7000元/平方米以上。
    
    此后,在2001年8月18日,第一个温州炒房团浩浩荡荡开赴上海,三天买走了100多套房子,5000多万元现金砸向上海楼市。同时,另一支炒房团前往杭州。随后几年,约2000亿元温州的资金投向各地房地产,其中北京、上海两地集中了1000亿元。
    
    此外,温州资本还先后大举进入杭州、青岛、重庆、沈阳等城市。温州炒房团所到之处,当地房价一路狂飙,一时间,“温州炒房团”广为人知,备受关注。而从炒房中获得第一桶金的陈中也开始组团在全国各地炒房。
    
    “温州炒房团一向买涨不买跌,虽然看到当前楼市火热的局面,身边有一些炒房者确实蠢蠢欲动,但是较于此前,现在是纠结的。”陈中透露,一方面,杭州等多个城市的房价确实比较低,而且利息降低了,购房首付少了,税费减免了;但另一方面,现在的市场政策主基调是去库存,那么房价未来会不会继续涨,炒房是否还能赚到钱?
    
    陈中分析称,“如果深圳的平均房价现在是3万元/平方米,预期一年半载能上涨到五六万元,那么我们现在肯定冲进去”,但是整个宏观经济是基础,现在经济增速在放缓,同时市场预期如何,我们现在也还没有底气。


 


上兩條同類新聞:
  • 华裔富豪花8000万悉尼买豪宅 只因这原因(高清图)
  • 大自然的杰作——超现实小镇/图辑:你闻所未闻的七个人间秘境/夜空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