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不再称呼同志 任志强这下真的悬了?/裴敏欣:腐败将迫使中国结束一党专政
發佈時間: 3/1/2016 4:38:26 PM 被閲覽數: 137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不再称呼同志 任志强这下真的悬了?

(图)


京港台:2016-3-1 12:15| 来源:美国之音 |



  

  继中国国家网信办责令新浪和腾讯关闭网络名人、知名地产商人任志强的微博帐号后,他所属的北京市西城区党委表示,任志强严重违纪,将对其进行严肃处理。 在此之前,任志强因在微博上质疑中共总书记习近平提出的官媒姓党的说法而遭到官媒围剿,指责其反党、妄议中央、制造党民对立用心险恶,并应开除其党籍。

    西城区党委:任志强严重违纪,将严肃处理

  2月29日晚,北京西城区委下发《关于正确认识任志强严重违纪问题的通知》。通知说,任志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网上持续公开发布违法信息和错误言论并 产生恶劣影响,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作为一名党员,任何公开发表的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一致的言论,不论在互联网上,还是在其他媒体上,都是党的纪律所不 允许的。区委将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对任志强作出严肃处理。

  根据2015年10月公布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对党员的纪律处分共分五类,包括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和开除党籍。有分析认为,从西城区委下发的通知来看,官方的定性是“严重违纪”, 且没有称任志强 “同志”,而是直呼其名。这些迹象显示,任志强或许面临被开除出党。

    国家网信办:任志强违反底线,不得改头换面再次注册

  2月28日,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责令新浪、腾讯等网站关闭任志强的微博帐号。国家网信办发言人姜军就此发表谈话称,据网民举报,任志强持续公开发 布违法信息,影响恶劣。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授权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工作 的通知》等法律法规,依法关闭任志强的微博帐号。但姜军没有说任志强具体违反了哪条规定,也没有说明他发布的“违法信息”是如何遭到网民举报的。

  姜军表示,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和网民应遵守“七条底线”,增强自律意识和底线意识,依法办网、依法上网。网络名人要运用自身影响力,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积极传播正能量。

  姜军还表示,要严格执行网络实名制,“决不允许已被关闭帐号的用户以‘换马甲’等方式改头换面再次注册。”

    官媒继续声讨

  在任志强微博被关闭之际,中国三大官媒——新华社、人民日报和中央电视台相继发表评论,给国家网信办关闭任志强微博帐号“撑腰”。新华社发表了署名“马 若虎”的评论文章,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规定,对于“利用互联网造谣、诽谤或者发表、传播其他有害信息,煽动颠覆国 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或者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行为,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中国青年网2月24 日曾发表署名王德华的评论文章,指责“任志强公然反对党的决策部署,显然是妄议中央;否定媒体姓党,是在消解党对于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制造‘党民对立 论’,是在党和人民关系上进行营垒分割,其本质是动摇党的合法性基础”,因此任志强的言论危及国家政治安全,违反《国家安全法》。

  人民网发表的网评称,无论在网上还是网下,都没有绝对的自由,依法上网就要坚守“七条底线”,即法律法规底线、社会主义制度底线、国家利益底线、公民合法权益底线、社会公共秩序底线、道德风尚底线和信息真实底线。任志强持续发布违法信息,违反了底线。

  央视发表了署名“国平”的评论文章,称关闭任志强微博“网民一片叫好,体现了人心向背、力量对比,反映了党心和民意。”文章批评一些网民和网络大*** 在两个世界里,在现实生活中能遵守法律,但在网络空间戾气十足,动辄谩骂攻击别人,甚至公开质疑反对社会主义制度,挑战法律的底线。文章还说,党员有提出 意见的权利,但不能挑战党章党纪的底线。

  中共中央宣传部主管的党建网发表了署名“剑之花”的文章,称“少数网络名人大V靠党和国家的惠 民政策发展起来了,腰包鼓起来了,有钱有地位了……反而攻击使他发展和致富的社会制度,有的甚至吃共产党的饭砸共产党的锅,和西方反华势力串通一气,成为 ‘砸锅党’‘带路党’‘美分党’……在网上攻击党和政府,攻击我们国家的优秀历史文化,并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造谣传谣,扰乱 社会秩序”。

    或有权斗背景

  近代历史学家章立凡2月29日在VOA卫视《时事大家 谈》节目中表示,此次任志强事件背后或许也有权力斗争的影子。他说:“这次炮轰任志强最为猛烈的一个是包括网信办在内的中共宣传系统,还有一个是北京市。 刚好2016年中纪委要进驻、派巡视组的就是这两个系统。我们也看到一个现象就是现在网络上一些炮轰任志强的文章就是要抓任志强的后台。任志强在他的自传 《野心优雅》里提到他和王岐山的关系。”

  在任志强发出质疑习近平“官媒姓党”的微博后,北京市委宣传部主管的千龙网曾在第一时间跳出来 刊登了一篇措辞激烈的文章抨击任志强,标题就是《谁给了任志强反党的底气》。文章说,“一个连党章都无视的党员,公然反党的底气何来?一个半夜三更给领导 打电话的任志强,究竟谁给了他跳出来推墙的‘勇气’?”

  任志强在他的自传《野心优雅》中曾写到,自己一直与王岐山保持各种各样的联系,“至今他还会偶尔在半夜打来电话,我们经常一聊就聊很久。”

  任志强在进入房地产业前曾经是一名军人。华尔街日报报道说,他的政治人脉广泛。他的父亲任泉生曾担任中国商业部副部长。他以敢言著称,在中国国内被称为“任大炮”,在海外被外媒评为中国的“唐纳德·川普”。




裴敏欣:腐败将迫使中国结束一党专政




2016年3月01日



    裴敏欣:腐败将迫使中国结束一党专政

(黄昏中的故宫。资料图片)
    
    在美任教的华人政治学教授裴敏欣一直倾向研究政治学领域里的宏大话题,最近他提出的一个问题尤其直指要害,即:中国共产党会以目前的威权主义形式继续掌权吗?裴敏欣教授就此题接受了纽约时报的采访,阐述了自己为什么认为一党统治在中国不可持续。以下的纽约时报采访问答全文:

问:您提出,对中国共产党来说,以目前的形式坚持到2030年以后会打破很多先例。为什么是那个时候呢?
    
    答:目前,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用收入和受教育程度来衡量的话,已经达到了中等水平。过去40年里,有可比性的国家(共产党执政、中等收入、地处亚洲)都在这个水平上从独裁过渡到了某种形式的民主。接下来的15年里,如果中国继续发展,即便速度大幅放缓,到2030年时,要想在中国社会维持一个专制政权,即便不是不可能,难度也会大很多。历史上,因为意识形态的衰退和统治精英的腐败,没有哪个独裁政权能坚持74年以上。到2030年,中共就已经当权81年了。

问:在中国看到的情况中,有哪些能支持您的论点,即中共可能已经开始经历政权的衰落,并开始沿袭其他国家的路径了?
    
    答:最重要的证据是统治精英的普遍腐败。精英阶层的团结也已经瓦解了,这从2012年以来薄熙来、令计划、周永康以及他们的亲信遭到清洗便可以看出来。意识形态的衰落让共产党失去了使命感和调动普罗大众的重要工具。通过镇压来维持一党统治的经济和道德成本,也达到了难以持续的水平。

问: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什么,是改革还是革命?还是像你说的两者相结合,“改革式革命”(refolution)?
    
    答:改革,尤其是民主化改革,仍然是优先选择,但机会稍纵即逝,并且历史上没有一个共产主义政权,通过改革成功地实现了民主。至于革命,像天安门事件那样的大规模群众运动不太可能出现,因为中国的安全部队轻而易举便能将其镇压。从有限的改革开始,然后再激化的“改革式革命”可能性更大。我们可以想象,到本世纪20年代中期,在经历了十年的政治衰落和经济停滞后,中共的绝望足以让它为了自救,而冒险开展政治改革。但那时改革的契机已经过去,而且就像前苏联一样,有限的改革会分化统治精英、鼓舞寻求根本性变化的力量并引发一场革命。

问:您提出中国体制终究会改变的观点已经有很长时间了。早在1994年,您就出版了著作《从改革到革命》(From Reform to Revolution),书中预言了中共的灭亡。但一些人认为,中共如今在很多方面的持久性都比一代人以前更胜一筹。他们错了吗?
    
    答:实际上,我在1994年那本书里谈的是共产主义的灭亡,而不是中国共产党的灭亡。那时候,和其他很多人一样,我乐观地认为,经济改革会削弱共产党的控制,最终引发政治变革。但后来发生的事情证明,这种假设太过简单化了。我们没料到经济上的成就,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加强中共的统治,阻碍政治变革。
    
    然而,因为一党执政的掠夺本质,这种经济上的成功不会长期持续。我在2006年出版的《中国转型的陷阱》(China’s Trapped Transition)中便得出了这个结论。那本书认为,一党制下的经济现代化注定要失败。
    
    至于其他分析人士认为中共的持久性胜过从前,他们引以为据的因素都不存在了。经济增长在放缓。由于用来制约政治内讧的规则已经土崩瓦解,党内一片混乱。北京的外交政策导致中美关系走向冲突。因为环境恶化、公共服务差、社会不平等、腐败盛行,中产阶级的默许开始消退了。

问:投资领域有句谚语,过去的业绩并不能保证未来的结果。如果用其他国家的例子来预测中国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可靠性有多高?
    
    答:其实这句谚语也可以用在共产党身上。也就是说,过去的成功并不能保证它将来能存活下去。在思考中共的未来时,其他国家的例子提供了有用的参照,可以了解统治精英会对变化的环境作出怎样的反应。
    
    尽管中国是个大国,但它的统治者和小国的统治者一样,做出的选择都受制于现实的、可以预见的制约因素。在比较政治学领域,用其他国家作为例子或许得不到最佳结果,但这种方式依然好过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问:中国领导人希望避开“中等收入陷阱”,这个障碍让很多国家无法过渡到高收入国家的状态。如果不进行政治改革,这种可能性很小吧?
    
    答:对共产党来说,历史并不令人鼓舞。除了专制的产油国、半民主国家新加坡和前英国殖民地香港外,只有老牌民主国家和新近才实现了民主化的国家躲过了“中等收入陷阱”。
    
    除了纯经济挑战外,历史也给出了两个经验。一个是,独裁政体极有可能在达到中等收入水平时垮台。这也是我们在产油国之外,看不到有高收入的独裁国家的原因。另一个是,独裁政体从社会上窃取了太多财富,无法维持经济增长。无法摆脱独裁政权的国家,都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这并不意味着单凭民主化,就能走向高收入。不会的。摆脱专制虽不是达到高收入的充分条件,却也是一个必要条件。

问:其他研究中国问题的专家和政治学者怎么看待您的观点?
    
    答:这个观点激起了很多人的兴趣,但也引发了大量质疑。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政权转型是一件可能性超低的事情。但我们之前未能预料到苏联解体和阿拉伯之春,因此也希望能避免犯下同样的错误。在详实论据的基础上对中国的未来进行系统性的讨论,是一项严肃的学术活动,可能会对政策产生深远影响。这种讨论是健康的,而且早就该展开了。  博讯


 


上兩條同類新聞:
  • 目睹王立军挨耳光 薄熙来大秘判无期/黄之锋等香港雨伞运动领袖出庭 否认被控罪名
  • 传韩正取代李克强 江泽民发挥余热/韩正效法朱镕基,上海帮将全面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