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令计划涉嫌受贿案大结局临近 前外长李肇星受牵连/对新黑五类的全面专政
發佈時間: 4/8/2016 12:03:07 AM 被閲覽數: 207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令计划涉嫌受贿案大结局临近 前外长李肇星受牵连(图)


明镜网



  来自中国检察系统的消息称,旷日持久的令计划涉嫌受贿案,终于接近终点,不久即将开审。据目前掌握的信息,令计划的涉案金额,在1.3亿左右,检察院提出的量刑,是判处他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或者无期徒刑。

  前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前中央办公厅主任、前中央统战部长、前全国政协副主席令计划,于2014年12月22日被中纪委宣布接受调查;2015年7月20日官媒报导,他被开除党籍和开除公职,最高人民检察院以涉嫌受贿罪对其立案侦查,迄今已近9个月,仍未提起公诉,民间时有议论。分析人士告诉媒体,这种延宕,与令计划涉及案件广泛复杂、需要调查取证的环节较多有关,也与令计划的弟弟令完成尚在美国,手上掌握一批机密材料,从而牵制中共高层投鼠忌器有关。

  令计划系前中共党魁胡锦涛的“大内总管”,这一身分使对他的任何调查、处置都具有极高的敏感性。前述消息人士告诉媒体,令计划在中共十八大前胡锦涛向习近平的交班过程中,一直前途光明,其命运的关键转折点,是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垮台的第三天,2012年3月18日凌晨,令的儿子令谷携两名女伴驾驶法拉利跑车,在北京保福寺桥东辅道车祸身亡。

  外界曾有流言称令计划在狱中精神失常,但消息人士告诉媒体,这种说法并非事实。媒体曾经披露:令计划接受审讯时,既不是沈默对抗的“张春桥模式”,也不是恭顺配合的“姚文元模式”,更不是嚣张顶撞的“江青模式”,而是采取了“只认错,不认罪,不担责”三策:

  第一,详尽反省自己从政以来所犯的大小过错和缺点,尤其是在参与和执行党中央决策中的失误;第二,坚决否认有任何以权谋私、权钱交易、拉帮结派、图谋不轨的违法犯罪;第三,明确推卸责任,一一指出哪些应由上级负责,哪些应归下司负责,涉及近三百人。

  中共为将令完成弄回国去以绝后患,曾派出大量人员与美国有关部门接洽,并设法与令完成直接联系,但一直没有进展。令完成虽然于2016年2月通过美国律师辟谣,但究竟身在何处也是一个谜。中共高层感到令案实在不能再拖下去了,所以决定近期开审。至于令完成对令计划案开审如何回应,尚不得而知。


令计划案竟然牵出李肇星

多维



  中共前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令计划,被披露通过原外交部长李肇星的两亲信张昆生、丁孝文插手外交系统。丁孝文不仅曾任李肇星秘书,也是令计划在中共中央办公厅(简称中办)旧部;张昆生则是涉令计划的“西山会”。

  《财新网》2月22日报道,由中共中办调研室局长转任中央对外联络部(简称中联部)部长助理仅1年的丁孝文,已经离任卸职。中联部官方网站已经撤下丁孝文的照片和简历。

  据公开资料显示,丁孝文是原中共外交部长李肇星秘书,曾历任中共外交部三秘、二秘、一秘、办公厅参赞、美大司副司长、驻美国大使馆、驻博茨瓦纳大使、中办调研室局长等职。

  《财新网》2月24日报道,2016年以来,曾中共十八大前后被调离的中办副部级以上高官去职和调任的有:赵胜轩(62岁)、王仲田(59岁)、丁孝文(49岁)、卓松盛(54岁)、原中纪委驻国家卫计委纪检组组长陈瑞萍(61岁)、中纪委驻交通部纪检组李建波(57岁)。

  法广2月24日报导,赵胜轩、丁孝文、卓松盛、陈瑞萍、李建波这五人中,除陈瑞萍外,其他4人人均未到退休年龄,尤其卓松盛、丁孝文是“60后”部级官员,一般被视为“有前途”。报导称,他们应该是被视为令计划余党而被拿下,目前为止,中共中纪委或中组部尚未公布他们是否被双规,或是受到处分。

  海外媒体4月4日消息,1998年3月至2001年1月,丁孝文在中共驻美国大使馆工作,但其头衔和负责业务均不详,时任中共驻美大使正是李肇星。

  2004年7月4日,在从马来西亚回北京的途中,李肇星青紫为丁孝文的《走进国会山——一个中国外交官的亲历》一书作序。

  报导引述消息人士透露,丁孝文遭免职确实与令计划案有关,但他也是李肇星的亲信。而李肇星另一亲信旧部、原中共外交部长助理张昆生也与令计划关系密切。令计划是通过张昆生、丁孝文来插手外交系统。

  中共外交部发言人1月2日证实,张昆生已被免去外交部长助理和礼宾司司长,涉嫌违反中共党纪遭调查。BBC1月2日报道称,尽管中共外交部发言人没有解释张昆生被调查详情,但因其祖籍是山西,因此有媒体分析认为,张昆上可能参与令计划的“西山会”。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曾引述多家海外媒体消息称,1998年,张昆生担任中共驻美国大使馆一秘,是时任驻美大使李肇星特别助理。在此期间,张昆生曾发表文章《李肇星:我也能保密》,对李肇星极力吹捧。

  香港《东网》1月2日报导称,另有消息指,在担任中共外交部礼宾司司长期间,因负责国家对外礼仪、组织协调国家重要外事活动礼宾等,张昆生与时任中办主任令计划关系密切,极有可能参与“西山会”而受牵连。

  海外媒体引述消息人士披露,令计划供出了约300人。其中有人已落马,有人已受到中共党纪和司法处理,但多数人还在担任官职,手中握有实权。


曝李肇星与令计划有牵连

《名星》

  因令计划落马,中办官员中仕途碰壁的人甚多,再来看年龄就更小的丁孝文,他尚未届“知天命”之年,是1966年9月生,江苏海安人,研究生学历,法学博士学位。

  丁 孝文是从外交界起家的,1984年9月,他进入外交学院;1990年8月在外交部参加工作,在仕途上一路小跑,令人侧目,历任三秘、二秘、一秘、办公厅参 赞、美大司副司长等;1998年3月至2001年1月,丁孝文在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工作。蹊跷的是,他在大使馆究竟是什麽头衔、负责哪一摊业务,人们都含煳 其辞,语焉不详。这三年正是李肇星担任中国驻美大使,李肇星深感丁孝文精明能干,得心应手,在回北京继续担任外交部副部长之后,着力拔擢丁孝文。2003 年至2007年,李肇星升任外交部长,将丁孝文要到身边当秘书。

  丁孝文曾着有《走进国会山——一个中国外交官的亲历》一书,2004年7月4日,李肇星利用从马来西亚返回北京途中的时间,亲自为该书作序。李肇星在撰写的《从未名到未名:李肇星感言录》一书中,也曾提到秘书丁孝文。

  在李肇星知道自己即将交卸职权前夕,将丁孝文于2006年12月外放出任中国驻博茨瓦纳大使。两年任满后回国,在外交部办公厅待了没多久,丁孝文于2010年8月调到中共中央办公厅,任调研室局长。

  从这时开始,丁孝文在令计划手下工作的时间,满打满算也不到两年。令计划调离后的中办人事地震,丁孝文来得相当晚,也走得相当晚,2015年2月4日,中联部网站才公佈,丁孝文担任部长助理,排名于另外两位部长助理李军、窦恩勇之后。时至一年,丁孝文被免职。

  消息人士指出,丁被免职固然与令计划被查有关,但丁也是李肇星的亲信。此前,1月2日李的另一亲信旧部、前外交部长助理张昆生已被查,张昆生也与令计划密 切,有海外媒体报导,山西籍的张昆生可能捲入令计划官商勾结的“西山会”。他在李肇星当驻美大使时,担任驻美大使馆一秘和李肇星的特别助理。还发表文章 《李肇星:我也能保密》吹捧李。

  李肇星虽是农家子弟,但喜欢舞文弄墨,他这两个亲信在这一点上与他心有灵犀。令计划也通过他们插手到外交系统。




《争鸣》:对“新黑五类”的全面专政

   

转载来源:香港《争鸣》八月号《社评》
   
     三年前的中共十八大前夜,《人民日報》海外版曾刊登一篇奇文,將「維權律師、地下宗教、異見人士、網絡領袖、弱勢群體」並列為甘受美國擺佈而「滲透中國基層」、起到「滯緩或干擾中國崛起」作用的五種內部敵對勢力。從此,「新黑五類」之稱不脛而走。
   
   


   
     這篇題為《中國真正的挑戰在哪裡》的文章視野狹隘,思想偏激,見解荒謬,血口噴人,充滿了敵我意識和冷戰思維。它對「新黑五類」的描述相當於「通敵謀叛」,如此嚴重的政治指控,卻沒有提供任何事實性證據,也沒有詳細說明操縱「新黑五類」擾亂中國究竟是美國政府單方面的陰謀,還是美國「有關部門」已經對中國「新黑五類」實現了收買、達成了合謀。
   
   
   
     眾所周知,中國的「網絡領袖」雖比黨報黨刊大膽敢言,但思想有左有右、對當局有彈有讚,其中既有「砸鍋黨」,也有「自幹五」,並非人人都親美。「維權律師」本是一個名稱有誤的群體,既是律師,哪有不維權的?不管當事人是殺人越貨的歹徒,還是得罪當朝的思想犯、政治犯,律師一旦接受了委託,為委託人維權就是他天經地義的責任。若身為律師不為當事人維權,反而與黨委統一領導下的公檢法「保持高度一致」,現行司法體制也就喪失了存在的必要,「依法治國」連裝模作樣也裝不下去了。至於「弱勢群體」,大都屬於毛時代的「工農聯盟」,是中國名義上的「領導階級」,因跛足改革、畸形開放而淪為社會不公的受害者,理應受到中共當局的同情和幫扶,而且,此群體遍佈底層、數量巨大,中共若非鐵石心腸、膽大包天,豈能施以歧視、打擊?即便是數量上可歸入「一小撮」之列的「地下宗教」與「異見人士」,雖於黨國體制難以相容,但若全都當成「敵人」鎮壓,不僅與憲法第三十五條公然相悖,也在國際上自毀形象,傷了「三個自信」的臉面。所以,這篇奇文雖然觀點刺耳,但人們只當它是極左狂熱,胡言亂語,並未特別在意。
   
   
   
     這篇文章的作者是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研究所所長袁鵬(現已升任副院長),此人名不見經傳,除了這篇奇文,餘皆不足道。此人是否習近平智囊,外人不得而知,但三年過後,我們回頭來看,卻不無驚奇地發現,這其實是一篇超精準的政治預言:袁文準確地預報了習近平當局國安轉型、槍口對內、以「新黑五類」為主要打擊目標的對敵鬥爭路向。
   
   
   
     袁鵬寫道:「中國真正的挑戰不是眼前,而是未來五──十年;真正的難題不是國際和周邊局勢,而是內部的體制變革和社會生態。」這就挑明了是專為習的任期出謀劃策。袁文結論是:「中國宜轉變傳統思維方式和戰略觀念,將國家安全防範的重心由局部的外在軍事衝突風險轉向全面的內部體制機制重塑。這是中國能否再一次成功應對當下戰略挑戰的關鍵所在。」好一個「全面的內部體制機制重塑」,無非是反改革開放之道而行,重啟鬥爭思維、文革路線、國安擴大化,無非是以異己為敵、與公民為敵、復辟毛式全面專政。不幸的是,袁鵬所說,即是習近平所做,極左派學者的胡言亂語,變成了最高當局的金科玉律。
   
   
   
     三年來,除了大刀闊斧打老虎、拍蒼蠅頗得民心之外,習近平當局還發動了一個接一個短平快的政治運動:清網絡、整大V、肅媒體、揪名嘴、鬥公知、戰訪民、驅逐「砸鍋黨」、清算NGO、集訓「文藝工作者」、恐嚇高校教師、統戰「四種人」、佔領群團組織……,當局的鬥爭對象八九不離十,基本鎖定在「新黑五類」。運動的程式也不外乎最高領袖親自發動、親信幕僚周密部署、專政機器聯手出擊、官方媒體鳴鼓而攻,就連A股救市,走的也是文攻武衛的運動套路。習近平與薄熙來不愧為同門師兄弟,都是天生的「運動員」,都是「毛主席的好學生」。
   
   
   
     最新一波的政治運動,就是七月上旬啟動的整肅「維權律師」。新《國家安全法》出台還不到十天,還來不及制定國安實施細則,甚至還來不及敲定維權律師的涉嫌罪名,就迫不及待地再展身手了。此次由公安部統一部署,二十多個省份幾乎同時連夜出擊,短短幾天之內,已一共抓捕了──包括刑拘、傳喚、約談、綁架──維權律師二百多人。大體上,近幾年來因承辦敏感案件、政治性案件、公益案件、弱勢群體案件而在專業圈內小有名氣的律師,幾乎無一倖免,全都過了一遍篩子。與此同時,央視、新華社、《環球時報》火力全開,以油炸、火燒的架式直指此次整肅的出頭鳥──北京鋒銳律師事務所,重磅推出了「揭露維權黑幕」、熒屏認罪示眾、曝光涉嫌律師私生活等一系列「負能量」節目,除了沒有「群眾大會憤怒聲討」之外,大體上都是當年毛時代政治運動那一套,「打翻在地,再踏上一萬隻腳,讓他永世不得翻身」。
   
   
   
     律師與「新黑五類」裡其他四類人最大的不同是,其他人欲改變體制、制衡體制,或僅僅是消極防範體制作惡,都只能在體制之外發聲、發力,而律師的職業特性可確保其既是體制中人,又是幾乎唯一可以在體制內合法存在的抗衡體制的力量。習近平說過「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律師制度就是這樣一個約束司法權力的制度籠子,而司法制度又是制衡立法和行政權力的制度籠子。在黨權一統天下的中國,所有的籠子都在黨的手裡,都由黨權聯通,因而也都形同虛設,只有維權律師的存在,給中國法治留下了最後一絲希望,也給中共體制留下了最後一點光亮。
   
   
   
     如今中共圍剿維權律師,試圖將所謂「死磕派」律師整體趕出現行司法體制,其一旦得逞,律師制度恐將從此徹底喪失其司法制衡意義。而這也就意味著,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之後,唯一一個在體制內一度站穩了腳跟的體制制衡力量將會消失,而一個局部回歸毛澤東式體制的全面專政的時代,將會重臨中國社會。
(2015/08/01 发表)


Boxun



 


上兩條同類新聞:
  • 热评:审判郭伯雄,意味着习近平基本搞定解放军/让习近平震怒,将军为保郭伯雄而死
  • 防火长城之父方滨兴翻墙上脸书受阻遭网民嘲讽(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