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库克手撕FBI拒绝执行法庭裁决;苹果CEO炮轰谷歌收集用户信息
發佈時間: 5/20/2016 10:20:57 AM 被閲覽數: 121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作者: cwing  


  库克手撕FBI拒绝执行法庭裁决;苹果CEO炮轰谷歌收集用户信息

  2016-05-20


媒体:库克手撕FBI,他的底气到底从何而来?
沸腾 2016/02/19 19:19
美国在保护个人隐私,尤其是保护互联网个人隐私立法方面,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其公众的隐私权利意识,也不断增强。一系列的强大社会共识,构成了库克敢于叫板FBI和美国法院的底气。
文/与归
“自由男神”库克
近日,苹果公司手撕FBI和美国政府的剧情越演愈烈,点燃科技界和互联网界。
掐架源于去年年底的加州恐袭案。执法人员在办案中,取得其中一名疑犯的iPhone 5C手机,但受限于苹果手机现有10次错误密码即会销毁机内资料的私隐设定,执法入员上诉法院要求苹果提供技术协助为该手机解锁。
2月16日,美国加州地方法院法官下令苹果协助联邦调查局(FBI)破解恐怖分子智能电话的密码,然而苹果公司17日发表声明,对裁决提出异议,称美国政府企图要求苹果创建后门的行为是一个“危险的先例”。
有媒体报道,库克以个人名义发布公开信,以激昂的言辞指责政府。一时间,库克被奉为“自由男神”。
事实上,在美国,自从911恐袭以来,关于政府是否能够随意获取隐私数据、科技公司是否需要配合的争议,一直没有停歇。
2014年,美国政府也曾发出搜查令,要求微软公司将其储存在爱尔兰数据中心的电邮和其它账户资料交给美国政府,微软以保护用户隐私为由起诉了美国政府;而在2013年,微软和谷歌也曾一起就监控问题将美国联邦政府告上法庭。
企业和政府的“明仗”,近年来一度成为美国社会生态中鲜活的场景。
一个有安全感的社会,不仅是一个公民不惧怕另一个公民,还要有任意一个公民、一家公司不惧怕政府的底气。

不可否认,FBI的要求和法院的裁决,也是出于打击恐怖分子、保障民众安全的需要。企业的生命是对用户(客户)忠诚,政府的生命则是对民众忠诚。无论是苹果还是FBI抑或法院,其都是站在自己的职责立场来展开这场辩论。
那么,既然双方目标和赖以发力的武器都是为了公众安全,公众到底该支持谁?
需要认识到的是,这其实不是一个利弊权衡的问题,而是一个原则性的问题。
苹果的公司的拒绝,并非无理取闹,双方在目标追求上是一致的。正如库克所说,如果有一项技术,能专门曝光坏人的隐私,那当然可以,不过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没有提前分辨谁是好人谁是坏人的前提。
对于FBI来说,让苹果开锁并不是一个必要条件。打击恐怖势力的方式有很多种,途径和手段也不单一。一部手机里的信息只是一个具体案件里的具体环节,哪怕它非常重要,当遇到原则时,也必须让路。
而对苹果公司来说,打开iPhone“后门”,就如同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一旦这项技术被别有用心地利用,后果是伤害更多人的隐私安全。弄坏了的一部手机易修,但破坏的规则难以复原,甚至是永久受伤的。

事实上,美国在保护个人隐私,尤其是保护互联网个人隐私立法方面,一直走在世界前列。早在1974年,美国参众两院通过了《隐私权法》,1986年,美国国会制定《电子通讯隐私法》, 随后又连续出台《联邦互联网隐私保护法》、《数字保护法》、《儿童在线隐私保护法》等。
而且,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和发展,与公众的个人生活日益密切,在互联网个人隐私保护上,美国的力度不断加深,广度不断扩宽,其公众的隐私权利意识,也不断增强。
1997年10月,美国政府公布《全球电子商务发展框架》的报告,报告强调,在保护网络隐私权方面私营企业应当起到主导作用。而如今,作为私营企业的苹果公司,却遭遇了来自司法部门和美国政府的反向压力。
可以说,正是公众个人隐私大于具体个案侦破,隐私权是基本人权,公权力不能威胁到个人合法隐私,这一系列的强大社会共识,构成了库克敢于叫板FBI和美国法院的底气。
当然,在这场纷争之中,亦有不同的声音。其中一种便“爆料”了“库克在公开信里没说的事”,认为苹果的举动,不过是在配合FBI共同出演一场欺骗恐怖分子的戏码。
或许,这场纷争背后,还藏匿我们不知的商业或者其他诸如权力、利益左右的真相,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所追求的共同普世价值,必须捍卫。
库克值得我们的企业领袖们学习,给予其勇气和底气的环境与空间,更值得我们追求。
地球另一端的热闹,不只是他们的,我们也可以拥有。关键是,你是否只安心做一个看热闹的?

苹果CEO指责google泄露用户隐私

苹果公司日前发布了最新版的隐私政策,同日CEO蒂姆·库克在苹果官网发表了一封致用户公开信,希望用户明白公司一直在保护用户隐私的道路上努力前行,同时矛头直指Google"借用用户的隐私牟利"。

蒂姆·库克在信中写道,用户的信任是苹果最重要的资本。苹果尊重用户的隐私,通过对用户产生的数据进行高强度的加密,并辅以严格的隐私数据政策,以规范数据的使用。库克指出,苹果的商业模式非常单——就是销售优秀的产品。苹果不会使用从用户账户中获取的数据来试图分析用户的行为习惯,然后将其出售给广告商使用。

显而易见,通过信中的这段描述,苹果将侵犯隐私的矛头转向了Google。Google的主要商业模式为广告,在去年598亿美元的营收当中搜索广告业务贡献了超过九成。显然,库克因用户不小心登陆了钓鱼网站然后把自己的iCloud用户名密码泄露出去而招致"隐私泄露"的骂名,为公司感到十分委屈。

不过库克也澄清了iOS平台上的确有iAd服务属于广告的范畴,会在一定范围内提取用户的信息。"iAd使用为苹果其他产品所使用的一模一样的隐私政策,不会从Health、HomeKit、地图、Siri、iMessage、通话记录以及iCloud系列服务当中获取数据。"

在隐私情况面临争议+新品发布的关键时刻,以公司CEO的身份对用户"表忠心",的确不太像是苹果的一贯风格——但不意味着这不是一件好事。

 


上兩條同類新聞:
  • 薄瓜瓜从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毕业 获法学博士学位(组图)
  • 决战在即?传中国逾千高官亲属被限制出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