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何清涟:令计划案按计划落幕 真意何在/紫禁城来鸿:庆建党演出习近平为何拒邀元老出席
發佈時間: 7/5/2016 11:40:32 AM 被閲覽數: 106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紫禁城来鸿:庆建党演出习近平为何拒邀元老出席




2016年7月05日



    
    紫禁城来鸿:庆建党演出习近平为何拒邀元老出席
    (6月29日晚的音乐演出,习近平率领六常委全出席。)
    
    【博闻社北京特别报道】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刚刚过去的一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上演了两场大戏,一场是6月29日晚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音乐会《信念永恒》;一场是7月1日也是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纪念中共成立95周年大会。这两场大戏非常高调,不但中共七常委悉数出席,还广邀在京的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各民主党派负责人捧场。
    
    但是,博闻社驻京记者观察所见,如同今年3月的全国“两会”一样,表面热闹非凡的会场内外,却弥漫着某种程度的诡异气氛。与往常此类活动有别的是,这两场大戏少了一些人们熟悉的身影,也就是退休的中共元老,“党和国家前领导人”。
    中南海消息人士向亲临现场的博闻社特约驻京记者透露,这两场年中“大戏”都是为了庆祝党的生日;而邀请中共元老们的出席,可谓天经地义和名正言顺,甚至不足以引发外界有关“老人干政”的种种联想,但是却遭到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断然拒绝。
    
    据透露,今年中共建党95周年的系列庆祝活动,早在半年前就已开始全面筹备,更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音乐会和庆祝大会列为重点活动。
    
    凭借去年9.3大阅兵典礼时的成功经验,今年的这两场重头戏当局原本都有邀请中共元老们出席的预案;参与筹备的各部门负责人也都认为是“板上钉钉”,而且做足了准备,下足了功夫,尤其在安保方面,甚至都已经预先进行了多次踩点和演练。
    
    令各有关部门大出意外的是,最后接到中办指示,这两个活动,一律不请退休元老。
    
    紫禁城来鸿:庆建党演出习近平为何拒邀元老出席
    李源潮(后排左一)也出席了晚会。
    
    中南海消息人士向博闻社特约记者表示,无界新闻网“倒习公开信”至今未有明确结论,习近平对此一直耿耿于怀,甚至怀疑某些中共元老可能参与其中;而某些中共元老,又被卷入随后发生的“巴拿马文件”风暴。
    
    今年4月初,在听取庆祝建党活动筹备小组核心成员汇报后,习近平最终“一票否决”了邀请中共元老们集体出席的方案。
    
    令博闻社特约记者更为“吃惊”的是,中南海消息人士暗示,5月发生的纪念文革50周年的“地上和地下”活动,某种程度上正是对习近平的回击;其中以56朵花剧团在人民大会堂上演的“唱红歌”,更为高级和“明目张胆”挑战行为。
    
    中南海消息人士指出,人民大会堂的“红歌会”事件发生后,习近平要求大内总管栗战书彻查,但是至今未有水落石出。为了慎重起见,栗战书还是紧急召见了负责庆祝建党95周年音乐会的主创人员,增加了一些“必唱红歌”,并且确认了全部节目单。
    
    消息指,该节目单是经过习近平及其歌唱家夫人彭丽媛的“首肯”。
    
    紫禁城来鸿:庆建党演出习近平为何拒邀元老出席
    (建党95周年纪念大会。)
    
    6月29日傍晚时分,在经过漫长的等待和从头到脚的严格安检之后,博闻社特约记者终于走进了人民大会堂内的音乐会现场;迫不及待地打开这份节目单,博闻社特约记者顿感双手“沉甸甸”:
    
    主题为《信念永恒》的音乐会,共分《历史选择》《浴血荣光》《青春誓言》《激情岁月》《人民向往》《信念永恒》六大部分;而所有演唱曲目,从《南湖的船党的摇篮》到《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到《唱支山歌给党听》,都是响当当的清一色“正能力”。
    
    在音乐会演出过程中,博闻社特约记者现场注意到,也许没有经历“戎马生涯”和实战洗礼的习近平及其中常委们,似乎对从《春天的故事》和《在希望的田野上》,更加情有独钟,并且报以更为“有力”的掌声。
    
    7月1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还举行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博闻社特约记者现场发现,虽然全程主持会议的总理李克强,没有出现在做政府工作报告时那样频冒“冷汗”,但是仍然语气颤抖,稍显紧张。
    
    博闻社此前曾独家报道,2016年以来,中国内忧外患不断加剧,习近平一直试图打响“民心保卫战”。中南海消息人士告知博闻社特约记者,此次庆祝大会上,习近平的讲话其实了无新意;几易其稿最终才确定了所谓“不忘初心”的近来比较流行的网络用语,以求重新赢回民心。
    
    博闻社特约记者现场还注意到,习近平在发表讲话之前,没有面对主席台和观众席“鞠躬”,讲话过程中仍然保持其一贯的不苟言笑的“帝王气派”;而宣读颁奖令的中共常委刘云山,尽管中规中矩,甚至毕恭毕敬,但是却也“脸色铁青”,似有难言之隐。
    
    值得关注的是,正处舆论风口浪尖的国家副主席李源潮,高调出席了上述两场重要活动,并且“轻松”地与周围同志们谈笑风生;在庆祝大会上,李源潮更是在主席台前排就座,并且直接参与了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基层党组织代表的颁奖。
    
    “奇葩”是悬挂在人民大会堂二楼眺台上的横幅:“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令现场众多中外媒体同仁同样哭笑不得的是,如果没有特权占取最佳位置,即使你用最广角的镜头,要将这幅可以创下“最长标语口号”吉尼斯世界纪录的横幅完整拍下,将十分困难。
    
    中共元老们集体缺席了上述两场纪念党的生日的重大活动;而习近平又屡放狠话,并在中共十九大足足还有一年多的时间之前,就频频调兵遣将,换马占位。
    
    另一方面,中共元老们出不出席此类重大活动,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的“健康”状况;而与身体健康相比,他们是否“晚节不保”,似乎更值得关注。
    
    中共反腐和排除异己的各种手段,常常迅雷不及掩耳;朝不保夕沦为“老虎”的落马官员不一而足。
    
    中共元老们到底发生了什么?李源潮是否“安全”?在一片“红色海洋”正席卷大江南北的之际,中共政坛又将掀起怎样的“惊涛骇浪”?




何清涟:令计划案按"计划"落幕 真意何在?



2016年7月05日


    
    何清涟:令计划案按计划落幕 真意何在?


    (图片来源:VOA)
    
    7月4日,令计划案开审,认定受贿、非法获取国家机密和滥用职权等三罪并判以无期徒刑。因为令计划表示“向组织负荆请罪”,不像薄熙来那样利用庭审为自己辩护,观众觉得兴味索然。但令案在十八大六中全会前开审,按计划落幕,其意不在于取悦于观众,而是习近平藉此昭示天下:中共十八大前开幕的高层权斗大戏曲终落幕,令计划结案,意味着扫清旧战场,今后的重头戏是权力新布局。

令计划的量刑早在“计划”之中
    
    令计划案一审,从庭审形式、量刑轻重、用来定罪的罪项,直到令计划本人的表现,一切都在最高层计划之中。由于从2012年开始,令计划案的种种内幕已有中外媒体不断抖落,财新网那几篇重磅,如《令完成的财富故事》、《令氏家族的危险关系》等登载之后,已经只剩下一个谜题,即令计划弟弟令完成携带至美国的国家机密的内容待解,其余并无多少悬念。
    
    令计划被判无期徒刑,符合外界猜测。即使在令完成携带机密之事被爆炒之时,外界也猜测大概在无期与死缓二者之间,都是将牢底坐穿之刑,只是后者的羞辱性大于前者。
    
    观众们最不屑的是,令计划不似薄熙来那样强悍,除负荆请罪之外,还对审判长、法庭及律师表达赞美和感谢。这点我倒不意外,令计划虽然出身山西平陆令狐,似乎是唐代宰相令狐綯的后裔,其父亲算是红色革干中的尾巴,但这久远的仕宦门第与尾巴地位,在现实政治中,远不如同为山西籍贯的薄一波之子牌头硬。少了这份红色家族背景,表现自然不同。他当然不敢像薄熙来那样,在法庭上用反讽方式说自己的待遇很好,出庭前还吃了一个咸蛋,暗示以前连咸蛋都吃不着。
    
    法庭认定令计划的8项罪证,包含了首次透露的楼忠福、崔晓玉、魏新、潘逸阳、李春城五人与该案的关系和具体违法细节。但海外媒体对此并无炒作热情,因为在巨贪频出的中国,7708万这个数额简直太小儿科。而令计划与有共青团背景、并在公安系统任过职的潘逸阳的关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令计划与周永康之间的“合谋”传闻,但比起那场“改变中国政治格局的法拉利车祸”,也实在不够惊悚,太平淡无奇。
    
    判决书也未涉及令计划拥有多名情妇与私生子的香艳故事。如此一来,令案之庭审就因不够出采、不够惊悚、不够香艳,让观众兴趣索然。但观众这反应正是当局希望看到的,不信,请看以下分析。

判决书暗示:令完成手中的国家机密不构成威胁
    
    令计划案中,最为人关注的情节就是非法窃取国家机密。
    
    令计划任中央办公厅主任、掌握了大量顶级国家机密,这些机密被其非法窃取并交给弟弟令完成携带至美国,这是海外媒体多次报道反复求证的故事。中国政府多次与美国交涉要求带回令完成的官方行动,也证实了这一情节并非虚构,唯一没法证明的是这些高度机密是否已经落到美国情报机构之手。2015年8月,《纽约时报》在一篇报导中引用美情报官员的话,称此事件“将成为美国情报领域的一项非凡成就”,令完成“可能掌握着有关习近平现在和从前的亲信官员的令人不安的信息”。之后,博讯一条消息称,“令计划落网前盗取机密文件2700多份,涉及中共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相信部份已被令的胞弟令完成带到美国,成为要胁中南海的筹码。”
    
    从此以后,令完成携带的情报箱,成了海外媒体每隔一段时间就竞猜一次的谜题,从核武器密码,到高层隐藏在海外的财产,以及私生活录相,无所不至,令中国当局极为不舒服。从判决书的内容来看,中共高层是想趁这次判决,对这种猜测做个了断。
    
    法院判决称,令计划在担任中央统战部部长、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期间,通过时任中央办公厅秘书局局长霍克等人,“非法获取大量国家秘密材料,严重破坏了国家保密制度”。值得注意的是,当局多次向美交涉要带回中国的令计划胞弟令完成,在这次审判中并未提及。
    
    我认为是当局想降低令完成带走的国家机密的情报价值,这种意愿以前有铺垫(当然也可能是事实的一部分)。2015年8月12日,中纪委监察部网站公布了一条消息,标题是《国家旅游局原副局长霍克泄露国家秘密被双开》,其中介绍了霍克被调入旅游局工作前任职中央办公厅秘书局局长,与令计划的任职经历交集,这个局主管中央档案馆。中央档案馆官方网站也于同时披露,现任中办主任栗战书曾在出席该馆会议时,要求该馆“深入开展肃清令计划余毒影响的清理工作”,并提到中央档案馆馆长换人的消息。这两条消息已说明令计划是通过霍克窃取了中央档案馆的馆藏国家机密。
    
    中央档案馆掌握些什么类型的国家机密?据官方介绍,中央档案馆与国家档案局“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副部级单位,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归口管理,于1959年6月经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批准成立, 1970年至1979年4月称中共中央档案馆。其主要任务是:收集、保管党和国家中央机关具有永久保存价值的重要档案和解放前我党中央机关、团体等所形成的革命历史档案,并对馆藏档案进行整理、研究和提供利用,为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服务。
    
    令计划通过霍克在浩如烟海的中央档案馆里“捞出”了什么类型的国家机密,与哪些中央高层有关,如今只能猜想了。没提及令完成,显然是想说明,美方并未掌握有关中国政治高层那些“具有杀伤力的国家机密”。
    
    但判决书的说法,并不意味着外界必然采信。不要说政治反对者不相信这套说辞,就连体制内的自家人也不相信。今年6月下旬,北京一次聚会中,80年代的改革名人翁永曦谈到他对中国改革陷入困境的六大担忧,其中第四条就是“在外交上极其被动,以前中央帝国不太干预别国事务,现在全球化,所有国际事务中国都得表态,但我们现在这套价值理念不行,四面树敌,孤家寡人,朋友只剩下朝鲜和古巴;而且把柄都在人家手里,个人的合法性都是人家说了算,一旦国家之间玩真的,一个爆料就把你合法性摧毁了,还怎么打仗?”
    
    一句“把柄都在人家手里”,与前述《纽约时报》、博讯文章所说暗合,把柄有多大,只能任人们发挥无穷想象。

令案落幕是为十八大六中全会做准备
    
    令案结案,真正目的是为几个月后的十八大六中全会做准备。习近平自十八大接掌大位以来,已历五年。这几年经过马不停蹄的整军、调整各省常委班子,已是人事一番新,形成了新朝班底。接下来,就是习近平将以什么形式,在中国最高权力位置上呆多久的问题。这个问题,善用中南海占星术揣测内幕的人士已经给出了种种猜想。6月12日,《人民日报》发表郑秉文谈保持增长动力文章,其中重心是假设三个不出现,我也在“《人民日报》提‘三个不出现’,实现难度有多大?”一文中指出,所谓“制度上不出现断层式波动”暗指就是No.1不换人。
    
    任何国家的权力格局更新,都脱不了“除旧布新”这道程序,“布新”之前通常要“除旧”。这几年习近平用反腐方式“除旧”,让中共官场人人胆战心惊。令计划在庭审中的驯服与当年的傲气,只是证明了一点:失去了老皇上这棵大树做依榜,大内总管什么都不是。今上藉此发出惩戒并安抚官场:十八大权位之争,千里长堤,到此结穴,旧主子已经罩不住人了,大家安心跟着新主子好好干,前程有望。(来源:美国之音)

 


上兩條同類新聞:
  • 河北省长张庆伟异军突起 传已成为习近平钦点的接班人
  • 达赖喇嘛:比外在美更重要的是拥有一颗炽热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