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习近平对共青团不爽 要将其降格为群众团体/陈文茜一语道破全球化发疯现象:感谢川普先生
發佈時間: 7/11/2016 11:50:33 PM 被閲覽數: 188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习近平对共青团不爽 要将其降格为“群众团体”(组图)


多维



  近日,中国多个地区团委传达学习了《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精神。有媒体分析,这些迹象意味着,定位于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共青团,即将开始重大改革。值得一说提,上海、重庆正在进行共青团改革探索,一些经验已被中央采用。

  7月1日上午,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团委召开《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专题学习会。7月4日上午,内蒙古托县团委组织召开方案专题学习会,并对方案中提出的九项措施进行了详细讲解。

  由此可见,团中央改革涉及九项改革措施,但具体内容尚未公开。不过,从此前的公开报道中,多少也能看出一点改革的动向。

  2016年2月4日,中央第二巡视组向共青团中央反馈专项巡视情况时,称其存在“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和娱乐化”问题。



  近年来,共青团在舆论中表现趋于活跃(图源:共青团中央)

  4月18日团中央在北京召开了常委扩大会,4月19日又召开了改革动员会。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秦宜智在动员会上就改革的主要问题进行阐述,他主要从“为什么改”、“改什么”、“怎么改”等方面进行阐述。

  在“改什么”环节,秦宜智表示要去除“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现象。此外,秦宜智还表示要改变脱离群众的倾向。

  事实上,早在2014年底,中共中央就发出了关于加强和改进群团工作的通知。去年7月,中共中央又召开群团工作会议,这在中共历史上属首次。

  2015年底,经中央深改小组审议批准后,上海、重庆两地着手群团改革试点,两地“团改”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团中央的改革探路。

  今年4月19日,秦宜智提出,要以“增强广泛性、代表性为重点”,改革团代表大会、团中央委员、团中央常委会的人员构成,明显提高一线团干部、团员的比例。这些思路,正是上海重庆两地的改革经验。

  秦宜智还提出,团中央机关要建立专职、挂职、兼职相结合的干部队伍,为党培养更多群众人才,这也是试点地区已经尝试的做法。

  2015年7月,习近平在党的群团工作会上也指出,对党的群团工作必须注重解决存在的问题,特别是要重点解决脱离群众的问题。

  对共青团来说,脱离群众就是脱离青年,如何做好青年工作,也是这轮团中央改革的重点之一。今年4月19日,团中央改革动员上,秦宜智多次提到青年工作,他提到“要积极适应时代和青年新变化”、”要以直接服务引导青年为重”、“突出青年主体地位”。

  据南方周末报道,尽管团中央的改革方案还未面世,但团中央今年已经进行过机构调整,成立了青年发展部。已于去年去年展开的上海、重庆团改中,青年工 作也被摆在重要位置,上海将团委的工作对象由28岁周岁以下的团员,扩展到35周岁以下的青年。重庆群团改革启动后,重庆团市委根据青年创业欲望强的特 征,建立了直接帮扶机制,帮助青年突破创业瓶颈。

  上海和重庆的很多改革经验都已被采用。这一次改革,上海解放日报社主题活动部主任丁波成为团市委挂职副书记,设有单独办公室,但不涉及级别调整。此 外,上海团市委还选配了三名兼职副书记,分别是上海沪江教育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于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三研究所第二研发部主任王 坤、静安区两新组织促进中心(白领驿家)理事长史逸婵。

  官方解释,上海团市委此举是为了让新班子更好发挥代表各个领域青年的作用,使团市委进一步增强“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今后上海团市委、各团区县委领导班子中,专职成员都将不超过50%。

  按照上海、重庆的试点,缩减编制是个普遍做法。上海的群团改革中,团市委精简了27名编制,重庆则精简了87名机关和直属事业单位编制,两地都将削减的编制充实到了基层。

  上海、重庆两地试点过程中,都剥离了团校的学历教育功能。以便于团校专注于培训团干这一“主业”,强化其干部教育培训基地、青少年工作理论研究和智库的功能。

  另外,共青团中央还将有一些机构架设方面的调整。尽管团中央的改革方案还未面世,但团中央今年已经进行过机构调整,成立了青年发展部;中国青年政治 学院有“培养国家干部的摇篮”之称,将逐步专注于培训团干部,在团内职能将类似于中央党校;作为群团组织,团中央还有不少企业单位,比如中青旅,已经是具 有国际知名度的上市公司,它何去何从同样颇受关注。




陈文茜一语道破“全球化发疯现象”:感谢川普先生 (图)


文章来源:
陈文茜:感谢川普先生



口出秽言、仇外的政治人物不只出现在美国,「全球化发疯现象」早就上演投机政客的掠夺,这不是单一国家特产,是不信任年代下的特产。

直到川普先生出现,我们才真正承认这个世界有一大部份的人,「疯了」。

川普先生是个不折不扣的「美国土豪」,其行径直逼当年的「盖茨比」,炫富、吹牛、不害臊。他破产了四次,但没有一回是完全真的。和许多「破产富豪」一般,他每回总是先私藏好一笔钱,然后银行、债权人扣押不了他的财产,接着宣布破产。没多久,东山再起。

他的行径不完全是富豪,更像个骗子,但他是一名上流社会的高明骗子。于是二○○八年金融海啸后,在生存中挣扎的美国中下阶层,或者收入消失中的中产阶级爱上了他;川普先生的粗话,代替他们发洩对时代、对体制、尤其对华尔街金童的愤怒。「不要告诉我川普骗了银行;因为寻常百姓只有被理专、银行骗的份,他居然可以骗银行,还骗了四次。英雄!了不起!」

是的,粗鄙、骂女记者月经不顺;打破美国民主传统不允许组织网军的川普,一切行为皆被容忍;因为英雄有各种免责权。英雄以一种独特的模式征服了脆弱的心灵,所以他的一切行径,不必遵守凡人的道德,甚至法律。愈狂妄,愈舒爽;愈夸大,愈过瘾。

在美国为小人物找路

美国社会至少有一大批川普迷,不是认同他的粗鲁及法西斯歧视主义,而是民众们自己有恨、满怀无奈,他们需要出口,需要一场彻底的破坏,一轮淋漓尽致的颠复。

于是「去他的教养」,他们决定拥戴一个半疯半假的非典型人物,一举打垮美国这个看似体面其实污秽的体制;衣冠楚楚的华府那端,每个人骨子内皆充满了无耻谎言。

美国一名卡车司机开了十二小时的车来到川普造势现场,他在北卡是个好父亲、甚至好丈夫。记者访问他热爱川普的理由,他的口气一点也不狂妄,有一定教养,而且衣着乾淨。

答案很简单,他不信任现在檯面上的政治人物,在他眼中,檯面上的他或她全是华尔街的共犯;他相信只有「聪明的」川普,可以把「美国梦」找回来。

无论美国的左派或右派、保守派或自由派,都对「川普现象」傻眼。「川普是个大富豪,他代表白人蓝领?」以思想保守主义旗帜鲜明的刊物《国家评论》,把川普形容为「自卡利古拉(Caligula,罗马帝国早期的典型暴君)以来最没品味的滑稽小丑」。是的,人可以支持保守主义,但至少那个人该属于「高尚质量」的社会群体之一。这个噁心人等,居然代表共和党。天啊!等同判处共和党死刑。

关于川普现象的讨论在美国正热络着;我不再多加叙述。但若拉开美国本位主义的框窗,「川普们」早已在世界各地有了分身。

他(她)们或许没有川普的魅力、没有他的喜感、没有他的低俗、没有他的糟糕髮型、没有他胡说八道的本领,但是抓住人们「需要一种完全不同的政治」,继而利用民众的直觉,幻化成不可执行的「民粹主义」,甚至经济学教授以其「知识」包装荒唐的国际经济主张(希腊、西班牙、法国),夺取中央或地方政权。这种现象过去五年早已在大西洋、太平洋两岸全面上演。

「川普」不是原因,而是结果。「川普」更不是唯一。

差别只是他居然出现在美国,不是国债倒闭的希腊、西班牙,不是备受恐攻威胁的法国、比利时,不是恐惧俄罗斯扩张的波兰、匈牙利,不是民主机制不成熟的第三世界社会。

川普现象居然出现在美国,这震惊了美国社会。一个讽刺现象,川普先生就住在离自由女神五十几条街之外,他宽阔一望无际的客厅落地窗,往东可以穿透中央公园、往西可以望向布鲁克林大桥、自由女神。

但川普先生的解释是:「自由」女神只属于美国白人,非穆斯林,尤其必须貌美、月经顺畅,而且没有堕过胎的女性。

川普站在辩论台上对许多事情的说词,都是那种「几句话就让对手一枪毙命」式的语言。那些大谈外交政策、全球化生产链、全球单一市场佈局棋盘的对手,知识包袱愈多的人,在他身旁显得愈笨。

在选举政治上有句名言:「如果你必须解释,你就输了。」于是简单而容易理解的口号,简化甚至涉及欺骗的懒人主张,大声且有力地贯穿全美国。

儘管在过去的历史,政治口号事后想起来令人不齿;但往往在当下,可以创造黑暗中曙光的幻觉。它们呵护着人们在金融海啸后的沮丧,为世间浮沉中充满无力感的小人物找到出路。

这不只是一个「不信任」的年代,更是「呐喊」的时代;于是自二○一一年起,全球的呐喊抗争佔领一个接一个,我们在其中看到小人物的眼泪,年轻人的茫然,体制不被信赖后的崩解,传统政治菁英的狼狈,以及:投机政客的掠夺。

人在经济大衰退后,最本能的本性会发展成极端主义或国族主义的「旧政治」,这似乎是自一九二九年经济大萧条至今,永恆不变的真理。

是的,我们已走上了「人工智慧」的时代,但只要人性不变,时代现象雷同,人就未必有超越过往的智慧。

好吧!为什麽我要感谢川普先生?

因为过去五年,由于「川普们」的疯狂现象发生地不在美国,那些疯狂者并非登场于「民主典范」(至少内政)的国家;人们对于这个「全球化发疯现象」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甚至依据各地状况,给予支离破碎的答案。

在全球共享民粹主义

希腊,民主传统不稳固、人太懒、国债太高,所以所以……;

西班牙的加泰隆尼亚早有他们的「天然独」、高第之城有其特殊文明及历史传统语言,所以所以……;

西班牙「我们的党」崛起、因为年轻人失业率高达近五○%,所以所以……;

法国极右派「国家阵线」崛起、当地穆斯林人口佔一○%、未来欧洲可能穆斯林化,所以所以……;

波兰,即使前执政党政绩良好,但俄罗斯普丁佔领克里米亚强势作为,再度唤起昔日苏联共产高压统治的记忆,所以所以……;

台湾,太阳花运动、马英九太亲北京、服贸谈判黑箱作业、亲中卖台,所以所以……;

而阿拉伯之春,穆斯林们终于响应「民主价值」,年轻人勇敢以脸书大串联推翻独裁近四十年的强者,不幸的是接而上演的是当地千年宗派之争以及极端主义崛起,所以所以……。

直到川普先生出现,欧美许多政治或经济学者才恍然大悟:「没有一个东西或现象是特产。」它们看似是各种错综複杂因素结合而成的政治变迁,其实没有一个是特产。川普不是,法国的极右派马琳.勒庞也不是。

川普只是「悟性」比别人高一点,更顺势而为。

于是一个污言秽语、亿万富翁、纽约及赌城房地产开发商,变成了美国穷人或「鲁蛇」(Loser) 的代言者。他高举经济的保护主义(主要对象为中国、墨西哥、日本),愤怒仇外的民族主义(反穆斯林、反移民),威权主义(组织网军攻击特定电视台及主持人和评论者)……,这些在我以上列举的国家及社会,哪一个没有类似现象?

这是一场全球性的「共享民粹主义」。川普和其他国家领袖的差别是,他居然出现在自我感觉良好的美国,而且更精于表演,更敢言,更直接,也相较更「聪明」。

想长篇大论反驳吗?Sorry, You’re Fired.

 


上兩條同類新聞:
  • 中美南海对峙,令完成事件对华不利影响显现/
  • 向徐才厚买官 吐出赃款1.3亿 中共空军前政委田修思上将落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