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坐牢十七载的张林8月17日出狱/北京十多位学者聚餐,鲍彤高瑜浦志强受阻
發佈時間: 8/18/2016 5:46:32 PM 被閲覽數: 106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坐牢十七载的张林8月17日出狱



2016年8月17日 


    
      张林,安徽蚌埠人,1979年9月,以安徽蚌埠考区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取清华大学,曾担任《清华大学历史地理学社》社长。1989年,张林因组织领导皖北市民和学生,支持和参与89民运,被判刑两年;出狱后,又因在北京参与筹办“劳动者权利保障同盟”,被劳教三年。  
                       
     1997年从劳教所出来后,张林获赴美签证,前往美国;第二年即从美国闯关返回中国,结果回国第二天即被警察带走,再次被判劳教三年。
    
    2005年,张林因进京参加前中共领导人赵紫阳追悼会,被冠以“煽动颠覆罪”入狱。2007年,张林因其30万字的自传体作品《悲怆的灵魂》,被独立中文作家笔会授予“狱中作家奖”。诗人王一梁对该书高度评价,表示单凭这本书就可使张林入文学最高殿堂。
    
    2009年3月,澳洲的《自由圣火》网站把2009年年度的自由文化奖之人权奖授予给尚在狱中的张林。同年8月,张林获释出狱。2012年7月,张林在湖南会友途中,曾突然失踪,后被证实是国保强制邀请“喝茶”。
    
    2013年2月27日下午张林十岁女儿张安妮被四个国保从合肥琥珀小学带走,被单独关押3小时,后和张林被关在一起,小安妮共被关押20个小时。后来,张林父女被软禁在安徽蚌埠。
    
    2013年4月6日至16日,律师援助团和网友围观团从全国各地来到合肥声援张安妮复学,4月8日张林父女被律师援助团和网友围观团从蚌埠解救到合肥,张林和律师网友护送张安妮至琥珀小学,要求复学被校方拒绝,校方要求张林提供警方的安全保证,显然张林无法提供。10日开始律师刘卫国宣布开始在琥珀小学绝食绝水24小时,绝食接力持续到16日被清场。期间有网友在广场举行烛光晚会,有网友在街头为安妮单独授课,还有网友在公安厅门前搭帐篷露宿,还有街头演讲等多种多样的声援活动。
    
    2013年4月16日合肥声援张安妮复学现场遭清场,张林和女儿张安妮再被押回蚌埠。数百便衣参与行动,声援的网友被警方带走十余人,当天有些被释放,有些被户籍地国保接回原籍。还有一些下落不明。
    
    2013年7月18日张林被蚌埠警方带走秋后算账,次日被当局以“涉嫌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刑事拘留。
    
    2013年9月初张林好友退役中校姚诚带张安妮和其妈妈和姐姐来上海美领馆办理赴美求学手续,3日晚姚诚被警方拘捕,7日中午安妮在姐姐陪同下在上海浦东机场乘机去美国,美领馆工作人员前往送行。美国西部时间9月7日上午八点到达旧金山机场。妇权无疆界负责人瑞吉和中国妇权张菁女士到机场迎接。瑞吉夫妇将成为小安妮在美国的监护人,代替张林照顾小安妮的生活,给她一个温暖的家。
    
    著名作家胡平发表书,认为作者在该书中直抒胸臆,刻画对于政治犯而言,比地狱还可怕的国内监狱,及在其中面临生存的艰难、肉体的折磨、疾病的摧残、精神的苦痛心灵的煎熬、灵魂的悲怆。在此恶劣环境下,正常人性会变得中毒、麻木和残废,即作者所说的劳改后遗症,这会严重摧残一个人思考、阅读和写作能力。胡平认为作者清醒意识到劳改后遗症对自己的危害,以极大毅力自我治疗;《悲怆的灵魂》不仅是作者奋斗与受难的记录,也是作者自我超越的证明。同时,胡平认为该书使人们更理解自由的本质。作者为得到更多自由而一次又一次失去仅有的自由,初看是自相矛盾,特别是来美之后,既已获得自由,何苦又冒险回去?胡平引用作家弗朗西斯·福山在《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The End of History and the Last Man)的话:“人类的历史,是建立在为了人性的尊严而斗争的原则之上。人类首要的追求是把人当人看,要求别人把自己作为一个人来尊重。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他有生存的勇气,有能力去冒生命的风险去实现自己”。胡平认为《悲怆的灵魂》表达作者不甘屈服于强权,而捍卫自己尊严,显示独立自主意志,以不屈不挠的抗争,证明了高贵的自由精神。
    
    台湾、香港资深政经评论家、著名专栏作家凌锋 在撰写的书评《中国的悲怆与张林的呐喊》中,引用了一位中国乐评家对柴科夫斯基的传世代表作《第六悲怆交响曲》时的评论:“它深刻表现处在沙皇反动统治下的他不满现实、向往正义和欢乐,而又找不到出路的仿徨心情,他以极为成熟和发展了的交响乐手法宣泄了内心深处的、难以言喻的悲怆”。凌锋称作者此书给予他的感觉,与《第六悲怆交响曲》给那位乐评家的感觉相仿。凌锋表示,看完全书,懂得作者的呐喊,不是他个人的呐喊,而是全国、全民族的呐喊,是全国﹑全民族“内心深处的﹑难以言喻的悲怆”。
    
    张林,我的朋友、战友,在他出狱之际,希望大陆的朋友们替我尽一份力,去安徽铜陵监狱迎接这位为了中国民主事业奋斗了半生的英雄,姚诚在此敬托。 





北京十多位学者聚餐,鲍彤高瑜浦志

强受阻

 

| 2016年8月19日 |

资料图

资料图

【博闻社】北京知识界十多名学者8月17日在一酒家聚餐。然而,一些知名政治敏感人士如鲍彤、高瑜和浦志强等被国保阻止,不能前往。

自由亚洲报道,十多位北京学者原计划8月17日在北京锦官居酒家聚餐,出席者包括作家刘亚伟,前中共总书记赵紫阳的政治秘书鲍彤、中央党校退休教授杜光、以及李慎之的女儿李尔柔、谢涛之女谢小玲、独立媒体人高瑜、维权律师浦志强等十多人。但是,鲍彤、高瑜及浦志强被当局阻挠未能前往。高瑜发帖称,当天一早有客敲门,三位国保对她说,鲍彤先生都不去了。高瑜被公安告知将被看守三天。

鲍彤表示,公安也说要“请他吃饭”。

报道引述北京一位知情者说,多人未能出席聚餐,显示当局有收紧学者聚会的迹象。


 


上兩條同類新聞:
  • 新华网泄露天机:习近平已经统管中国经济/江泽民警卫降级 外国专家来华为其治疗
  • 政坛八卦 贾廷安献妙计 江泽民智取周徐令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