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华裔母亲为何能把三子女送进哈佛/托福39分的中国小伙被美名校录取
發佈時間: 9/29/2016 12:02:11 AM 被閲覽數: 102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这名华裔母亲为何能把三个子女都送进哈佛?



2016年9月29日



    
    来源:澎湃新闻网 
    
    这名华裔母亲为何能把三个子女都送进哈佛?
    榕海出国美国学区房教育投资讲座现场。
    
    她把两个女儿一个儿子都送进了哈佛,自己的事业“没有受到耽搁”。
    
    9月24日,被称为“哈佛妈妈”的方莉现身上海一个美国教育投资讲座,讲述为何能把三个孩子都送进哈佛大学的“秘诀”。
    
    方莉是美国加州大学工程博士,也是硅谷高级工程师,拥有超过24项美国专利,她的三个孩子都先后成功考入哈佛大学——大女儿已经从哈佛毕业,小儿子正在哈佛读大二,还是2016美国总统奖获得者。
    
    虽然已移居美国20多年,方莉仍坚持认为自己是一个来自中国的妈妈,对于孩子的教育,虽然吸收了不少西式的教育方式,但更多的还是运用了东方的育儿智慧。
    
    这名华裔母亲为何能把三个子女都送进哈佛?

    图为方莉。

    别把孩子当“机器人”来培养
    
    方莉对澎湃新闻说,她把自己对孩子的教育经验概括为一二三:一个多说、二个忌讳,三个体验。
    
    一个多说是多对孩子说“我爱你”。方莉回忆,她的大女儿上初中时,在木工课上做了一个挂钟给妈妈,虽然作为女儿第一件的作品她很喜欢,可是繁忙的工作却让她把这个挂钟遗忘在角落足足一个星期。大女儿哭了,因为辛辛苦苦给妈妈做的东西妈妈却不喜欢,连一声“谢谢”都没有。女儿的眼泪触动了她:中国式的父爱和母爱在语言表达上一般都比较内敛,即使孩子做出了成绩,家长还是会以“骄傲使人退步”的严肃态度教育孩子。“反观美国家庭,一直把honey(亲爱的)挂在嘴边,我也尝试着把心中的爱向孩子表达出来。”方莉说,虽然起初自己也觉得有些肉麻,但是后来渐渐习惯了,因为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而父母在适当时候的赞美和鼓励是最有效的方式。
    
    方莉发现,这个“一个多说”的方法效果显著,孩子们跟她的抵触情绪越来越少,孩子在成长路上难免犯错,而家长的批评也总是会让孩子情绪低落,但是一句“我爱你”让他们知道,这一切都是出于爱他们。“儿子把作业做完再玩,我爱你。”“下次可不能再这样做了,我爱你。”
    
    方莉向中国父母们建议:请经常对你的孩子说“谢谢”、“我爱你”吧。不用羞于启齿,你们深爱着孩子,把这句话原原本本的告诉孩子,并没有什么不妥。
    
    二个忌讳则是“不要总说孩子不行”以及“不要把孩子的时间排满”。
    
    方莉解释说,不少家长总说自己的孩子不行,如“我的孩子不是这块料”,“我的女儿不行,以后上个普通大学就可以了”这些话如同一个魔咒,会在孩子的心理形成一种心理暗示:我不行,我考不上好的大学,我也不会有什么出息。过低的期望值不仅不能激发孩子的潜能,还深深打击了孩子的自尊,让他们觉得自己就是这样,从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
    
    更让方莉觉得家长们应该改变的,是不能把孩子当成机器人来培养。她举了一个例子,有一位事业非常成功的妈妈,对孩子的管理也相当地严格,要求孩子6点50分醒来,6点55分进厕所,7点刷牙,7点10分下楼,“这种近似军事化的时间管理把孩子的整个日常都排满。我想问问这位妈妈,你是在培养孩子,还是在培养机器人?”方莉认为,有强烈的时间观念固然是好事,但是让孩子没有一点自由支配的时间,反而会让孩子没有了成长能力。
    
    方莉认为,过度地机器人式的教育还会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大女儿小学的时候有一个叫Carol的同学,在各方面都非常的优秀。方莉一度很羡慕,如果自己的女儿也能像Carol这样就好了。但是当时的Carol优秀是用父母给她规划的时间来买单的。当女儿进入哈佛以后,Carol却仅仅进入了一个不算大学的两年制学校。小时候时间的“透支”,让她在之后的学习中“后劲不足”。方莉由此得出结论:“把时间还给孩子,让孩子自主选择,自由探索,才能更好地激励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个体验则包括了让孩子体验到自己的潜能、让孩子体验到父母的支持、让孩子体验到平等。
    
    方莉把她的20多年的教子心经写成了一本书《我把三个孩子送进哈佛》,已由人民日报出版社于今年8月出版,9月18日,方莉在北京举行了新书发布会,来自家庭情感、心理学、文学、出版等领域的嘉宾进行了分享,嘉宾之一的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分公司总编辑郭力也是一个成功的妈妈,她的女儿考入了美国常青藤大学,“是否上世界名校,并不是评判孩子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相反,孩子能否全面、健康地发展,能否拥有健全的人格更重要。”郭力的话引发了众多成功妈妈们的共鸣。
    
    这名华裔母亲为何能把三个子女都送进哈佛?

    哈佛妈妈方莉的教子心得《我把三个孩子送进哈佛》。

    “慢班”的普通孩子也能逆袭上哈佛
    
    方莉告诉澎湃新闻,她的孩子并非天才,都是很普通的孩子,二女儿小学一年级读了两次,中学的时候还上过“慢班”,而不是在优秀孩子云集的“快班”,但是通过后天的努力,最后如愿进入了哈佛。
    
    不过,方莉也承认,家长作为一个有心人,适时提供支持非常重要。比如大女儿在高中时就获得了专利,是有一次在吃饭聊天的时候,她关注到女儿的比赛报告,仔细聆听女儿的介绍后,她深夜在专利局网查询资料,事后找专业的律师了解情况,付了不菲的律师费,陪女儿一起申请到了专利。
    
    二女儿喜欢溜冰,虽然费用很高,作为母亲的她也一直坚持。请名教练要花钱,训练要花钱,她都想办法在其他方面节约,咬牙坚持,支持女儿的运动兴趣。
    
    为了能全心照顾三个孩子,方莉也放弃了很多赚钱的机会,还买了学区房。她说自己20年如一日地在同一家公司工作,尽管有不少更好的公司甚至创业机会都向她抛出了橄榄枝,她还是放弃了,因为陪伴孩子的成长过程更重要,“教好孩子是一门学问。教好孩子是一个过程,你花的心思越多,正确的努力越大,结果就越好。”
    
    在美国从事学区房营销的林国权告诉澎湃新闻,学区房在理念在美国也很盛行,除了中日韩等东亚籍的父母重视,不少美国白人父母也越来越重视学区房,学区房对口的公立中小学不仅免学费,教育质量也很好。
    
    方莉说,她在美国长期不搬家、不换工作,也是因为买了学区房。





托福39分 略懂英文的中国小伙被美国

名校破格录取


京港台:2016-9-29 05:37| 来源:世界日报 |    




 


  

  定格动画「魔弦传说(Kubo and the Two Strings)」当下各大影院火热上映,模型栩栩如生,好评如潮。(徐宁提供)

  

  徐宁在拍摄现场布置场景。 (徐宁提供)

  

  定格动画「魔弦传说(Kubo and the Two Strings)」当下各大影院火热上映,模型栩栩如生,好评如潮。(徐宁提供)

  来自中国、去年毕业的动画师徐宁,虽然家境普通,但四年前放弃小有名气和高薪职位,凭着对动画热情只身来美求学,托福考试仅39分的他,被电影专业一流的南加大(USC)破格录取,毕业更受全美定格动画第一公司「莱卡(Laika)」青睐,参与当下全美院线热映的「魔弦传说(Kubo and the Two Strings)」制作。

  谈起与动画结缘和来美求学就职「奇遇」,他自嘲从小就是个「很轴(较真儿)的人」,认定目标就要努力达成,未来希望能成为一流动画师,带来更多更好定格动画作品。

  徐宁表示,出生于东北乡下的他家境普通,父亲是无线电技术工,也正因如此,从小耳濡目染下喜欢动手,「几乎家里没有不被拆卸重组的东西」,修理工具样样齐全,让他有机会修理玩坏的玩具和制作买不起的模型。父母为了让他更有出息,15岁举家搬到了河北秦皇岛,在那里接受更好的绘画辅导班。

  如愿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动画专业后,徐宁几乎每天泡在定格动画实验室中,2010年在校期间便以特效模型师身分参与电影「金陵十三钗」和「大闹天宫」制作,毕业作品3D定格动画短片「The Balcony」更拿到第11届动画学院奖最佳技术应用奖,并入围2012年蒙特利尔定格动画节,使他在定格动画圈中小有名气。

  徐宁表示,毕业后参与电影和动画制作,接一笔单子动辄上万元,但心里一直想在技术上更有突破,而美国自然是首选。当时就知道美国南加大的电影专业排名第一,于是便就想着申请。徐宁说,由于家境普通,所以跟父母深刻长谈后,才决定将家里积蓄和自己几年来接活攒下的一点钱都拿来留学。

  他透露,从小语言天分不佳,英语考试几乎从来没及格过,所以这次申请能否被录取完全是未知数,南加大要求托福分数要达到100分,于是便和学校教授发邮件,先将作品集提交,随后又解释英文水准属于「沟通还可以」的水平,不过学校开学前恐怕是等不及托福成绩,便请求校方是否能够通融,没想到几个星期后竟收到录取通知书,来到学校后才收到只有39分的成绩,不过校方并未因此将他退学。

  徐宁表示,南加大学习资源丰富,许多讲课教授都是动画行业知名人士,2012年刚入学不久后的一个讲座上,有幸认识莱卡的总裁Travis Knight和公司元老,随后递交作品并一直保持联系,大约一年半后,才得到参加实习通知。徐宁说,当时同一批申请者中光南加大就有十几个人,而同一年中总共申请者上千,而最终莱卡只收了十个实习生,其中包括他在内有仅有两个动画师。

  两年实习中虽然英文仅是「略懂」,但徐宁得到莱卡高层认可,2015年夏天刚毕业,便正式成为公司一员,加入动画「魔弦传说」制作。他自豪地说,影片中的红色纸人武士、最终大Boss蛇形妖魔Moonbeast许多打斗动作,都是他一帧一帧拍摄出来。徐宁说,在公司中与大家交流并没有太大问题,不管是公司高层还是同事,也知道自己的英文不好,所以说的词汇都相对简单。

 


上兩條同類新聞:
  • 中国学生旅游大巴在加州发生严重车祸 已致1死11伤(图)
  • UIUC发生枪击案致1死4伤 校内有5千多名中国留学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