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哈佛高材生放弃千万年薪 深入中国农村/中国古代图腾不是龙,而是熊?
發佈時間: 10/8/2016 11:20:11 PM 被閲覽數: 126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哈佛高材生放弃千万年薪 深入中国农村




2016年10月08日



    
    来源:北美留学生日报 
    
    哈佛高材生放弃千万年薪 深入中国农村
    
    29岁之前,他的履历靓丽光鲜:哥伦比亚大学毕业,进入哈佛大学东亚所进修硕士。他才27岁便成为了瑞士某银行驻香港联席董事,2年后更是荣膺法国一家银行的副总裁。
    
    每天出入华尔街,90年代就已手握数百万美元年薪,生活似在云端:
    
    跟洛克菲勒的曾孙女喝喝下午茶,和林青霞一起听昆曲,他的事业得到过李兆基和克林顿的支持,他的照片还挂在法国国家巴黎银行总部大堂······
    
    在华尔街工作十年,理想是“成为华尔街最出色的银行家”,这也是他母亲的梦想。然而谁也没想到的是,深入了一次河南农村后他毅然辞职,过上了另一种天壤之别的生活。
    
    哈佛高材生放弃千万年薪 深入中国农村


    这就是杜聪,从小跟父母从香港移民美国,受尽各种歧视排斥的他却很争气,一路碾压各种人才,成为美国精英。
    
    直到21年前,他被调职到香港,因为项目原因到农村考察,从此人生发生了彻底的转变。
    
    “我永远都不能忘记那个夏天去到河南考察的经历,一口气跑了数个村庄,其中一个村有个大队,几十户人家,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艾滋病人,在阴暗的、密不透风的屋子里,躺着一个个年轻而病危的人。
    
    当时药物十分缺乏,病人普遍发烧、咳嗽、腹泻,长满了疱疹。有的就那样躺在床上痛苦地呻吟,甚至身体已经溃烂,随时都可能毫无尊严地死去。”
    
    从没见过这种场景的杜聪,一下子陷入了严重的焦虑:晚上经常做噩梦,半夜醒来痛哭。
    
    满脑子想的都是“有这么多人需要帮助,我的力量却这么小,我该怎么办?”
    
    在离开村子的前一夜,他彻夜难眠,下定决心要为这里的人做点事,出乎所有人预料:他辞去了年薪几百万的工作,决定救助艾滋孤儿。
    
    母亲第一个跳出来激烈反对:“含辛茹苦把你养这么大,送你念哈佛,读书毕业,不是让你做义工的。而且你为什么那么关心跟你毫无关系、那么遥远的一帮孩子?”
    
    但杜聪的想法却是:这世界少了一个银行家,照样运转,但眼看这帮孩子不救,就晚了。
    
    况且他眼睁睁地目睹一位患艾滋的母亲,在临终前拉着他的手求助:我完了,我儿子也有艾滋。也许你救不了我的儿子,但一定要帮帮我的女儿,我想让她有一个读书的机会。
    
    他这才知道原来很多艾滋父母的心愿,只是单纯地希望孩子能上学读书。不顾家人反对,回到香港的他,立马成立了智行基金会。
    
    用自己先前的积蓄和筹资,深入各地的艾滋村救助艾滋孤儿,第一年救助127人,第二年救助400人······累计资助河南、安徽、云南等10省2亿元,救助2万名艾滋遗孤。
    
    20余年,他幽默地评说辞职后的变化:“比以前更忙,一文不挣,全年无休。”
    
    也正因在关注艾滋遗孤方面的突出贡献,他获得素有“亚洲诺贝尔奖”之称的拉蒙·麦格赛赛奖。
    
    但也正是关注艾滋孤儿的这些年间,他发现仅仅是资助他们念书,远远不够,很多孩子都背负着沉重的心理负担,克服不了受歧视的阴影,很难“抬头做人”。
    
    甚至不少孩子心理已经备受摧残,我亲眼看到有的孩子,把“仇”或“忍”字刻在手臂上,有的孩子立志长大后要去血战报仇。他们没有家庭的温暖,如果再没有社会的关爱,会走上怎样的一条路?
    
    杜聪认识到情况的严重性,就结合自身的经历推心置腹地跟孩子们交谈:
    
    “我也有各种被歧视的地方,社会不可能一下子改变,不只是艾滋病患者,丑、穷、胖、矮、同性恋,每个人都有被歧视的点,勇于面对不代表不被歧视,而是不被别人的歧视伤害。”
    
    不只是言语上的心理宽慰,他还发起各种艺术疗愈项目,通过画画、唱歌、舞蹈、戏剧等方式帮助孩子建立自信。
    
    每年资助的大学生回家,杜聪就和他们一起到村子里鼓励那些艾滋孤儿:你也可以像我一样,靠知识改变命运,读大学,将来过上想要的生活。
    
    一个个孩子听着大哥哥/姐姐说的话,眼里有了光芒,大哥哥/姐姐的切身经历,让他们羞涩的小脸上写满无限的可能与希望。
    
    这么多年的资助下来,杜聪也清楚地知道:慈善绝不是施舍,更不是直接资助钱财,“不要剥夺他们的尊严”。
    
    即便他最窘迫的时候,面临几千个中小学孩子要养,什么都缺、什么都急需的时候,他也通过多元的救助模式巧妙转化。
    
    一次法国雅高酒店集团联系他,希望为基金会捐款2万欧元,杜聪却建议对方:不如用这笔钱以社会投资的方式,在河南农村建立一个环保袋加工厂,支持当地艾滋妇女自力更生。合格的产品可以被雅高酒店集团在中国的100多家酒店采购。
    
    就这样2万欧元的投入,如今已产生了300万元的效益,不仅艾滋妇女有了收入,还能每年资助30多名儿童每年近3000元的生活和学费开销。
    
    “如果我当初收下那2万欧,现在早就用光了。做慈善,就像种苹果,不断有苹果产出,才能持续下去。”
    
    秉持着这样的理念,他还成立了“海上青焙坊”,先后有200多名艾滋遗孤在这学习烘焙,进入五星级酒店工作。
    
    2015年11月18日,世界面包大赛亚太区的决赛,汇集的都是世界顶级的面包高手,中国队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该比赛亚太区的冠军,其中的两位队员就来自海上青焙坊。
    
    至今杜聪已经走遍了中国60个艾滋高发的村庄,全国各地2万多名艾滋遗孤得到救助,2510多名孩子考上了大学,智行的员工中有70%是以前受资助的孩子。
    
    没有家室的他,也经常在微博晒幸福:
    
    哈佛高材生放弃千万年薪 深入中国农村


    曾担心活不下来的孩子学了中医,还监督他控制血糖;以前吃不饱饭的孩子学会了烤面包,还在世界级的面包比赛获了奖;上不起学的孩子毕业后回到家乡贷款创业,帮扶受艾滋病影响的老乡······
    
    杜聪甚至作为“叔叔”“爸爸”受邀参加了不少孩子的婚礼,“对一个没有亲生孩子的人来说,能不断地‘嫁女’、‘娶媳妇’是一种福气,但我宁愿把这种福气,还给他们的亲生父母。”
    
    如今48岁的杜聪,因为常年奔波无休,已患上严重的高血糖高血压,但看到他的每一个孩子都能正常地融入社会生活,收获他们的那份小幸福,他感到特别欣慰,“这是做一辈子银行家都体会不到的”。
    
    “海滩上搁浅了数不清的海星,尽管无法一一抛回大海,但每救一个,对被救的那只海星来说,都是有意义的。”



专家论证:中国古代图腾不是龙,而是熊?



2016年10月08日



    原题:中国古代图腾不是“龙” 四重证据指向“熊”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专家论证:中国古代图腾不是龙,而是熊?


    资料图:中国远古时期“熊”的图腾
    
      中新社上海10月7日电:在7日的上图讲座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教授、中国神话学会会长叶舒宪表示,“我们自称是‘龙的传人’,但古代没有这个说法。在古代,熊才是东亚大陆的神。”
      叶舒宪告诉记者,这一“石破天惊”的发现有着“文学人类学与四重证据”的支撑,包括文献、出土文字、口传与非遗、文物和图像。
      而现代关于熊的观念,与古代相比有极大的出入,“华夏神话中,占据中央主神位置的是一只‘神熊’;所有楚王登上王位的一刻都叫‘熊王’,司马迁共记载了二十多位‘熊王’;如今河西走廊西边的魏晋墓里,‘熊’更是一排一排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里,赫哲人也拿出了世代珍藏的用鱼皮缝制的熊图腾”,叶舒宪说。
      事实上,中国的图腾文化博大精深,除了“熊”这类动物图腾,还有植物图腾、数字图腾、文字图腾等多种。“按照‘四重证据’,中国的图腾神话有着八千年的历史,比文字记载的历史要长一倍以上。再往上材料不充分,但肯定还有。”叶舒宪说。
      据叶舒宪回忆,上世纪80年代,中国曾出现过一阵“图腾热”,“当时以图腾为名的书有十种、二十种,但是后来沉寂了。现在再写图腾的人很少,做得比较丰富的就是寻找多民族的(图腾)。这方面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有做专门研究,各种动物在少数民族中被供作图腾的有多少,都已列出表格了。”
      “对中国图腾神话的研究,意义在于对文化的溯源求本,祖先的由来、文化的根在什么地方,跟早期传承的图腾神话息息相关。”叶舒宪说。
      而谈及此前曾对媒体透露过的中国图腾“电影计划”,叶舒宪告诉记者,目前已有了实质性的进展,“正在弄剧本,跟玉文化有关。玉图腾是华夏文明中最重要一种的图腾,是国家的图腾。”
    
    专家论证:中国古代图腾不是龙,而是熊?


    资料图:古代出土的“熊”状玉器
    专家论证:中国古代图腾不是龙,而是熊?


    资料图:广为流传的“龙”图腾  博讯

 


上兩條同類新聞:
  • 这位超级富二代给了中国一件礼物:协和医学院
  • 北大出疯子,清华出傻子,人大出混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