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两军委副主席表忠心 许其亮表述不一般/中南海再落重锤 中共司法生态全面临变
發佈時間: 10/17/2016 12:00:08 AM 被閲覽數: 181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两军委副主席表忠心 许其亮表述不一般

(图)


京港台:2016-10-16 11:09| 来源:多维 |    


 


  近日,解放军召开了一个会议,叫做“全军党委书记专题会议”,除习近平(专题)外,军队的核心高层悉数参加。中共两名军委副主席范长龙、许其亮都对习近平表忠心。而范长龙的表述很不常见。

  综合媒体10月16日报道,北京时间10月10日,经习近平批准,包括军委副主席范长龙、许其亮,其他8名军委委员参加了“研究部署全面彻底肃清郭伯雄徐才厚流毒影响”的专题会议。

  会上,范长龙、许其亮讲话中,他们除了发言要清除郭、徐流毒影响外,都对习近平表忠心。范长龙强调官员一贯说的“核心意识”、与习“保持高度一致,做到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等。

  

  但许其亮的表忠心很特别,他还加了一句说,“严肃查处郭伯雄徐才厚案件、全面彻底肃清其流毒影响”,是“习主席作出的英明决策。要坚持用习主席和军委决策指示统一思想统一步调,深刻认清肃清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保持清醒头脑和坚韧定力,坚定不移把肃清流毒、正风反腐进行到底,务求取得决定性胜利”。

  讲政治和忠诚,这两个词正成为观察中国政情、军情的基础,郭徐等几名老虎的落马,展现了中共的决心和魄力,也构成了前者的“基础之基础”。对于某一种广泛的需要整治的现象,最具有震慑力的手段之一,也许是对突出典型赋予代表性,使之成为某种标志或说明,通过儆戒让整顿得以更为深入贯彻。

  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将于10月24日至27日举行,外界普遍认为,该会为中共高级官员定规矩,包括中央委员、政治局委员及政治局常委等;也是习近平当局布局中共“十九大”的前哨战。

  随着明年“十九大”的临近,习近平当局在六中全会前夕加快了地方高层的布局,仅8月底到9月上旬,再有7名省委书记履新,他们分别是:湖南省杜家毫、天津李鸿忠、云南陈豪、内蒙李纪恒、西藏吴英杰、新疆陈全国、安徽李锦斌。

  在中共政治局委员中,中共“十九大”谁将留任、谁将退下也备受外界关注。

  对习表忠心特别的许其亮有望留任。按照中共“七上八下”惯例,明年67岁的许其亮将留任,而明年已满70岁的范长龙将退休。许其亮也是军改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而排名第一的军委副主席范长龙是第二副组长。



中南海再落重锤 中共司法生态全面临


京港台:2016-10-15 05:39| 来源:多维 |    


 


       北京近期在政法改革领域动作频繁。北京时间10月10日,中国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一系列旨在推动中国刑事司法制度进一步法治化的举措。北京政经观察者认为,这份重磅司法文件的出世,无疑是中共改变司法生态的具体落实和巨大进步,亦是从破到立的转折性标志事件之一。

  值得关注的是,在中共全面依法治国,以及政法改革和平反冤案、去周永康化告捷的大背景下,《意见》推出的背后蕴含更大价值,主导中共对整个司法改革的取向。

  “辨证施治,遣方用药”,《意见》提出要改革讯问制度,避免刑讯逼供,这固然是直指“强迫自证其罪”的元凶;而且,这份《意见》从完善庭前会议到规范法庭调查程序,从健全质证规则到保障法庭辩论机制,从强化当庭宣判到严格依法裁判,都是在着重强调庭审实质化。

  不难看出,中共的司法改革步调蹄疾步稳。若追溯中国过去20年的司法改革,在1997年到2007年这10年里颇有成效。比如,将过去职权主义的模式通过现代司法理念改造成接近当时人主义的诉讼模式,人权保障的意识和正当程序理念都得到了较好的强调。

  然而,2008年后,中国司法环境在一定程度陷入了较为难堪的境地。在中共中央政法委主导之下开始的第二轮司法改革,更多地强调政治口号、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三个至上、司法能动主义,在民事领域中,“维稳思维”占据了整个司法领域,并且成为主流。

  此时,正是周永康主政法系统的时期,中国地方开始出现了重庆这种极端的司法混乱个案,无论是民营企业家,还是地方公民,动辄被判刑或被劳教者不在少数。其中不乏有其他的刑事冤案,甚至发生河南某地“零判决竞赛”的荒谬司法局面。

  鉴于周永康时代的中国政法体系混沌腐败,中共第五代领导人执政中国后,开始对整个政法系统进行整顿。因此,2012年12月,孟建柱主持了担任政法委书记后的第一次政法委会议,明确“推进司法改革,规范司法行为,推进司法公开,让司法权在阳光下运行”的目标。而当时有分析人士称,这是中共整顿政法系统,及司法改革的前哨战。

  如今,中共已步入第三次司法改革阶段。相较之前,此轮司法改革,无疑是层次最高、最全面、最深入的一次。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全面深化改革,提出“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由此明确了审判的主体地位。

  其后,2014年7月中国人民法院发布“改革纲要”,对法院人事体制有重大改革;9月12日,《中国司法领域人权保障的新进展》白皮书问世,将中国司法体系的总结提高到了人权的高度。

  如今,五大部门联合印发的《意见》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更是确保司法公平正义的关键一环。其中,《意见》提出一条“完善讯问制度,防止刑讯逼供,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代表着中国刑事司法制度和观念的一个巨大进步。

  有观点认为,《意见》的推出是中共消解周永康时代遗留的负资产,打破旧陈规,以重塑司法生态环境为基础,创造更好的政治环境的举措;另一方面,则是为解决司法公正问题,构建高效、文明、权威的司法体制。

  不过,这一轮司法改革虽然涉及面广、规模宏大,但在实际中仍然面临大量问题。比如,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省级统管进展缓慢;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跨行政区域法院,知识产权法院的运作实效尚不明显;法院、检察院员额制改制未达到预期目标等等,在遇见此类局面时,如何将“依法治国”、“规则治理”的精髓发挥极致,是中共在法治推进路上绕不开的荆棘。

 


上兩條同類新聞:
  • 神秘的党建小组 张春贤新职背后有玄机/坐牢27年 六四最后囚犯已刑满
  • 台湾终于出了个明白人!若此人领导台湾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