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六中会前元老纷纷现身:或达成默契,刑不再上常委/何清涟 《永远在路上》究竟传达了什么?
發佈時間: 10/25/2016 12:43:41 PM 被閲覽數: 222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六中会前元老纷纷现身:或达成默契,刑不再上常委




2016年10月25日

    
    【博闻社】中共六中全会24日开幕,开会前夕中共前元老纷纷露面。在大陆政治生活中,这种元老露面即意味着某种政治信号,或者显示自己无事,或者表示力挺自己的派系人物,或者回击某些传闻。
    
    但是这次有些古怪,元老密集现身,在传递什么信号?
    

江泽民海南游泳、朱镕基现身清华
    
    本社前日独家披露前总书记江泽民近日在海南现身“避寒”,下水游泳“秀肌肉”。昨天,内地财新网也透露,88岁的前总理朱镕基10月21日公开亮相,会见了清华经管学院的20多名顾问委员。
    
    六中全会前敏感时间,前总书记江泽民再赴海南避寒游泳“秀肌肉”。这些中共前政要纷纷以身体语言对外宣示“我仍然健康”的声音,在六中全会前夕蔚成一景。现在又有朱镕基亮相了,是在他的母校清华大学。
    

腐败传闻缠身,曾庆红却在九寨沟玩得不亦乐乎
    
     视频:曾庆红现身九寨沟,玩得不亦乐乎
    
    
    10月10日,博闻社独家披露曾庆红现身九寨沟视频。沉寂一年多没露面,原中共常委曾庆红突然于10月10日,高调现身九塞沟,而且显得红光满面,玩得不亦乐乎。此举意味深长。分析人士认为,这既是曾庆红向世人展现自己在六中全会前夕还身体健康,对党内还有其影响,又在借此回击外界几年来对他被查,或即将被查的汹涌传言。几年来,因为哥哥曾庆淮、侄女曾宝宝,以及华润宋林案等,曾庆红深陷腐败传闻,几度传闻已经被中纪委拿下。
    

吴邦国、温家宝、宋平也出来晒晒
    
     吴邦国10月20日现身国家博物馆
    六中会前元老纷纷现身:或达成默契,刑不再上常委
    10月20日,前中共政治局常委吴邦国现身中国国家博物馆。吴邦国在被认为江泽民的亲信,在胡锦涛时期升任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委员长,被指掌控人大挟制胡温。近年来,吴邦国家族的贪腐丑闻不断被曝光。此前,港媒曾报道,习近平开始反腐打虎后,吴邦国“反水”提议撤销“江办”,并批评上海帮韩正“搞特殊”。
    
    前人大常委会吴邦国于10月20日现身一场书法大家章祖安的展览。吴邦国在展厅逗留了近两个小时,每幅作品都认真观摩,和章祖安探讨。
    
    9月18日下午,大陆网民发文称,中共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现身湖北,先后出现在孝感北站、大悟县第一中学。时值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刚刚调离,再加上中共六中全会临近的敏感时刻,温家宝突然高调现身湖北,引发外界关注。
    六中会前元老纷纷现身:或达成默契,刑不再上常委
    
    北京时间10月14日,现年99岁的中共最年长退休常委宋平突然现身清华大学。中共“十八大”以来,宋平已至少7次出现在公开报道中,曾作为胡锦涛、温家宝恩师的宋平罕见现身引人关注。
    
    根据“清华大学”官方微信公号报道披露,宋平在清华校长邱勇、党委书记陈旭的陪同下视察了清华大学,并与老校友会面。宋平一直以来都是非常低调,偶有露面,往往是逢十的建党纪念日和党代会换届,或者需要支持什么事情,才会露面。
    
     宋平现身清华大学
    六中会前元老纷纷现身:或达成默契,刑不再上常委
    宋平被称为中共党内的最大伯乐,他是一位承前启后者。作为周恩来的政治秘书、邓小平和陈云信赖的人,他还发现和栽培了胡锦涛、温家宝。
    

低调胡锦涛高调现身,文选重磅砸进中共历史
    
    胡锦涛也未免俗,在六中全会前现身了,只是胡锦涛现身方式很特别,是以自己的《文选》出版的方式现身的。其实在大陆政治生活里,他的这个现身方式,显得更为正式和有力,一部《文选》将他强有力地固定在中共具有历史地位领导人行列。
    
    中国官方新华社9月19号报道,中共前领导人胡锦涛的《文选》出版。新华社称,胡锦涛《文选》一共3卷,收入其重要著作242篇,大部分是第一次公开发表。并称,《胡锦涛文选》的出版发行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还称,胡锦涛创立的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胡锦涛文选》在新华书店开列专柜展销,但几乎无人问津
    六中会前元老纷纷现身:或达成默契,刑不再上常委
    

现身元老里,刘琪玩儿砸
    
    前元老里面,刘淇也现身了。不过他的方式很砸锅,携带全家老少十几口人,准备国庆旅游西藏,却被人曝光了名单,一时传得国内外沸沸扬扬。之后刘淇夫人、女婿开公司当老板的事,也被网友扒出。但是刘淇并未见因此受到调查,似乎显示目前前元老们的处境有所松动,不像周永康被抓之后那么紧张。
    

元老现身是学问,京城传闻,习近平妥协,刑不再上常委
    
    如此之多元老纷纷现身,京城有两个传言。一是说,有多位元老在今夏北戴河会议期间反映,反腐败无限制打击,使很多退休老干部人心惶惶,不得安生。“创业发展阶段,很多时候做事不很规范,难免有一些原罪,但是要记得,老干部的贡献,不能让他们没法安享晚年。”有元老这样说。王岐山忙向众元老解释说,我们一直强调的是十八大后还不收手的,请大家放心,中央一定好好照顾退休老同志云云。据说此后习近平有所松动,以默许方式再度恢复“刑不上常委”的党内旧规矩。
    
    另一个传言,说目前党内反习势力和言论,在下面鼓噪汹汹,六中全会有可能发生党内讨伐习近平的情况,甚至发生推翻赫鲁晓夫式的党内全会“宫廷政变”。所以,元老纷纷跳出来,一是显示他们的存在,保护他们自己,再则是显示对习近平地位的支持。这是个交换,支持习近平以换取他们自己的安全。
    
    如果传闻属实,则显示习近平暴力治国,其实境况很危险,包括他自身。

[博讯综合报道]





何清涟 《永远在路上》究竟传达了什么?


 美国之音

  

  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分享

  自中纪委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开播始,我就非常认真地逐集观看,目的是想了解中国最高权力层怎样定位中国政治腐败的性质,以及解决的方向与手段。看完五集之后,观感是:

  一、明显回避了“制度性腐败”这一本质问题,将腐败产生的根源置换成官员对自身要求不严、放松思想改造

  我在1998年出版的《现代化陷阱》中就指出,中国的腐败是制度性腐败,源于中国政府垄断了一切资源,从土地、森林、江河湖海、矿产等自然资源,直到寺庙、文物、旅游景点等文化资源,再到行业准入门槛、各种资源开发权审批等软性资源,全由政府掌管。因此,政府官员成了“造就国王的人”,一家两制,通过妻子儿女亲属等代理人与商人结合,将手中权力变现为金钱,达成利益交换。片中先后出现的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白恩培、全国政协副主席苏荣、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基本是这个模式,没有出场的中央政治局常委周永康、中央军委副主席郭伯雄等人其实也是这种模式。

  但这真不是“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问题,而是源自制度的权力安排,既然官员掌握着各种资源分配大权,又实行党内监督(同体监督),这种问题无可避免。至于说到党的教育,贪腐官员们的“廉政语录”,中国人已经听得耳朵都起几层老茧。不说也罢。

  但中共不能承认同体监督无效,更不能承认三权分立体制下的异体监督有效。承认这两点,就等于承认三权分立优于一党专政。在中共眼中,这是不能退让的底线。

  二、腐败官员的腐败金额、程度范围都严重缩水

  过去经常见诸于报道的亿元级腐败官员在片中基本没出现,露脸者被认定的腐败数额大都限定在二、三千万元左右。拥有几十套、上百套豪宅的腐败官员都未被该片收录。曾主管过北京寸土寸金的金融街项目、后来升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吕锡文用内部价格购得五套房,价格与市价相差2000多万。此案用来重点解析,意在告诉世人,这就是中国的腐败大案、要案。

  最搞笑的腐败是“舌尖上的腐败”。吃吃喝喝在江泽民时代就已经不算腐败,这是我在国内时就知道的“官场共识”。但在这部片子中却出现了几个不惜以身试法的吃货官员,而且都发生在习近平立意反腐的十八大之后。其中吉林省副省长谷春玉,2015年违规吃请40多次;广州市委书记万庆良喜欢到高档场所消费;天津医药集团总经理张建津嗜喝茅台嗜食海鲜,为此专门在公司内部设餐厅,其中的细节实在令人感叹:如此创造力花在政务与业务上,何愁中国不治?

  中国官员的腐败普遍涉及酒色财。这三者当中,酒(吃喝)真是最轻微的细枝末节,几乎所有落马官员都有淫乱丑闻,但本片将这部分重要内容“遗忘”得干干净净。比如没有提及万庆良的别墅、情妇与私生子、以及那1亿多赃款,吃仿佛成了万庆良最重的腐败行为,估计这是为党的形象考虑。如果将媒体上报道过的那些无奇不有的官员情妇故事(破百之数都有好几位)及官员如何用MBA知识管理一众情妇,并将无数的房爷、房叔、房婶们的豪宅都拿出来展览,中国老百姓看了肯定会气得胸痛。要知道,85%以上的中国人积全家毕生之力买一套房都有困难,当官的从科级到国级,几乎都是一家数套,如实拍成录相,中共实在不好意思再挂上“人民政府”的牌子了。

  三、官员基本栽倒在“交友不慎”这道坎

  官商交友,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的主旋律。商人个个想学胡雪岩,要上交权贵、下结江湖,官员的配偶与子女成了商人与官员的最好链接点。官员的配偶与子女虽然可以使用爹妈的权力,但不会经商,必须得有白手套。白恩培的妻子张慧清成了代理人,在丈夫的辖地,“没有张姐办不了的事情”;周本顺也知道时常为儿子挣钱得去站台,让外界知道该商人上面有人,就容易办事,不敢欺负;李春城也是如此,放纵妻子权钱交易;苏荣家是妻子、儿子、女儿全家一齐实现致富大跃进。

  这些官员总结原因时,千篇一律地说,这都是他们对结交商人的危险性认识不足。北京市副市长吕锡文夫妻周围的朋友圈包括网球圈、养生圈、品酒圈。据吕锡文称,原来认为都是朋友,“但其实很多人在观察你,希望你有爱好、希望你有所求,他来迎合你拉近关系”,最后当然就是受了“朋友”之害。

  其实,官员的权力如果与资源配置无关,商人懒得奉承你。官员们对官商“友谊”的本质自始至终认识得清清楚楚,进了监狱后才装出一脸无辜相,后悔自己误交损友。

  四、制度很先进,抵御外部诱惑的重点在于“正己”

  片中一再强调“我们的制度”很好,从延安时期就开始反腐了。官员主要是出于对家人的爱,加之受到外部影响,尤其是商人的不良诱惑。怎么办?法宝就是“正己”,即加强官员的思想修养。谈到修身养性,中国传统文化不缺箴言,于是从《周书·毕命》开始,一直谈到唐太宗治吏,教导官员要与企业家保持“亲清”,即人要亲近,关系要清白。

  恐怕从制片人到导演,以及参与片子讲道的人(包括纪检办案人员在内),内心 深处不会觉得这些“正己”箴言对官员有效。但他们可能没想到这一原因,中国从周朝以来的贵族教育,以及儒家思想中统治者对国家负责的精英教育,都是围绕一条,即权力世袭的家天下来建立的。权力对权力的来源负责,既然是家天下,皇帝从小受的教育就是如何做皇帝,爱民、亲民、抚民以求长治久安是教育内容之一。每个皇帝都从老师那里知道:天子拥有四海,不用蓄积私财。而中国现在是最高领导权力之大有如皇权,但总书记既未受过如何做皇帝的精英教育,也不拥有将江山传递给子女世袭的权力,因此几代常委的家属子弟都拼命利用权力捞钱,个个都是法王路易十五那个劲头,我死之后,哪怕洪水滔天。

  这部片子当然也没提震惊世界的《中国离岸金融解密》、《巴拿马文件》,以及近年美媒披露的最高层家族腐败问题。裸官问题严重,但在已看过的五集里没有触及,希望在后面几集里看到相关内容。

  这部片子想传导的要点是什么?

  1、十八大以前的腐败基本翻过去了,十八大以后不收手的要追查。

  十八大以后受到处置的官员,不少是为“吃”而翻船的。比如给单位职工发月饼两盒(315元)的海南卫生局负责人、儿子结婚强邀同事参加婚礼得两万多礼金的局级巡视员、让企业安排去巴西看足球赛的政府官员,……这算是既安抚又警告:对十八大以前贪污腐败的高层以示安抚,只要不捣乱,不抓你了。对官场全体则是警告:以前不在意的腐败,现在都得管住,逮住了不客气。

  2、反腐有成效,过去的共产党又回来了。

  片子表达了这种意思:凡有权力的地方莫不腐败。但并非只有三权分立的制度才能有效治理腐败。片子也大略介绍了一下西方反腐的一些理论,但是最后让中外专家们表达的却是中国反腐卓有成效。实质上想强调的就是一条:杀猪宰鸭,各有一法,治理腐败,中国也自有高招,同体监督不比你西方那异体监督差。

  片子罗列了茅台酒经营转向平民路线、豪华酒楼的衰落等,展示了反腐的成效,并让群众演员表达了对反腐工作的礼赞,真正超亮的亮点就是这句“过去的共产党又回来了”。但说话者似乎只有60余岁,成长于文革期间,“过去的共产党”是什么样,恐怕没亲身经历。下次挑一个80岁左右的老土改根子或者老国企工人,从他们嘴里蹦出这句台词,也许效果更好。

  3、中纪委的职能转变。

  早在前年,中纪委就宣布过将转变职能,并带动工作方式的转变。片中展示了中纪委现在的工作重点:经常性的提醒、约谈乃至轻处分为主要工作。片子介绍了被反应有问题的官员,在查究时,根据情节严重与否,移送司法处理的是极少数,大多数是党纪政纪处分;对情节轻微的,以劝诫为主,并以比例展示了惩罚的金字塔结构,意即官员大多数是好的与比较好的,只有极少数是坏的,需要受到司法惩治。

  如果说展示这条有什么微言大义,就是王歧山书记借此委婉表示:他的机构不再具有前几年那种煊赫权力,回归平常。

  片子没提到中国反腐运动的一项重要成就,即外媒经常报道的核心内容:总书记习近平通过反腐扫除了他所有的政治对手,消除了一些政治隐患。当然,从维持统治大计来说,对高层同僚,习近平只能依据是否有碍于“政治稳定”这条标准来办理:以十八大为线,按照圣人教导“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的原则来处理了。至于腐败的产生,读书颇丰的中纪委书记王歧山也知道只能边走边看,片名《永远在路上》的玄机就在这里。

 


上兩條同類新聞:
  • 六中全会将审议两份强化反贪文件 或撑王岐山留任/
  • 六四被诬陷特务坐牢15年/中国著名独立候选人姚立法:致潜江选民公开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