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美国大学都弥漫着一股亡国了的情绪
發佈時間: 11/10/2016 11:01:08 AM 被閲覽數: 165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美国大学都弥漫着一股亡国了的情绪


20161110墙外仙 小字体 增大字体发表评论阅读评论

今天早晨,食堂里气压非常低,根本没有人说话。

上课的时候,英语老师眼睛红红的,和我们说:“idon’t think i can do this”讲了十分钟课就放我们回去自己读书了
历史老师把电脑连上大屏幕,开始查加拿大的移民网站,开始认真的看自己是不是符合移民标准
楼道里面都是哭的喘不上气的同学,哭着抱在一起的同学
大家的脸都是黑的,跟国要亡了一样。一种民不聊生的气息。

我的advisor(类似辅导员?),达特茅斯本科生,哭了。她在安慰组里其他人的时候是这么说的:我们要相信,投川普的那一半美国人,可能是迫于生计,他们在就业,就医,教育和经济等问题上遇到很多麻烦,走投无路,所以只能选川普。
另一个人接茬,就是那些教育水平不高的人,有经济问题的人才投他的票呢。
我们组还有两个黑人,全程低落。一个是这么说的:我怎么尊重一个不尊重我的人呢,只要他愿意,他都可以开始第三次世界大战呢。
如我的朋友圈所说,现在外面在下着雨,很多人的室友都在床上抽泣,学校的氛围就和死妈了一样。我的瑜伽老师取消了下午的训练,说自己是身体不适,但是老师你真不用这样大家都懂。(瑜伽老师是耶鲁毕业,据说她说:像我们这种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会投票给希拉里,没文化的人才投票给川普)
19:58
补一下,我瑜伽老师不是耶鲁瑜伽系毕业的,是历史老师,兼职瑜伽教练(手动笑哭)

让我意外的是,部分希拉里粉丝对选举失败的无法接受程度以及一副痛心疾首好像道德沦丧、民主坍踏、国将不国的悲愤状,以体现自己的精英身份。幼稚,希拉里明明是输给了自己的政治丑闻以及民主党若干不得人心的政策。
川普上台天会塌么?国会会让他胡作非为搞跨美国么,美国又不是总统圣旨的国家,没有国会的支持,总统也不是想出什么政策就能推行的。
民主和民粹本身就有高度重合性,一个候选人得到了超过半数的投票选民支持,川普在普选票也占据优势,这是民众的选择。
一个国家并不是只有精英和大都市,普通民众和小城乡村才是选举的主体。有了社交媒体,精英控制的媒体舆论没有封锁住草根选民了解川普的政策,而精英只从精英媒体阅读妖魔化的川普新闻。
当初他们嘲笑默克尔,嘲笑政治正确,我在微博里说,迟早笑不出来。规则是什么?当我们不停地用聪明才智破坏它的时候,会不会想到比我们强壮一千倍的人就可以轻易地践踏它?圣女婊是人性的提升,大家可以不以此要求自己,也可以想想那个犹太人的名单和南京城里的修女。没了政治正确,对华人未必是好事。其实很多华人并不明白,华人,在世界上大部分还是弱势群体,哪怕你带着江诗丹顿,那种种族区分挥之不去。其实还是蛮需要政治正确这个保护伞,不明白为什么很多人还鄙视它。很多次说过,世界上华人最后的栖居地是北欧和南太,我想很多人会很快明白这个道理。不过移民欧美的只要资料没有隐瞒,大致也不是问题。
洛杉矶时报报道,#美国大选#特朗普当选,激起美国加州多所大学学生上街游行示威,抗议选举的结果。他们高呼口号“Notmy president. ” 和“F*ckDonald Trump”,其中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学生在Westwood校园抗议
尊重吧不同意见的宽容左派,怪不得和温和穆斯林这么搭
平等包容,可以包容一个jerk做邻居,但并不意味包容一个骗子上台做自己的总统,学生上街只是表达自己的意见。跪久的人以为上街就是不正常了,就是什么不包容人了
原来上街烧国旗砸商店叫做表达意见不知道希拉里和川普谁才是大骗子
一个在竞选期间撒了五百个谎的人居然不叫骗子,看来川粉对骗子的定义和正常人不同
川普否认全球气候变暖(傻乎乎的川粉别再来跟我扯,去看原博的数据,看了还来扯我直接智商歧视),反疫苗、认为疫苗导致自闭症,反风能,忽视生态环境保护……这已经不是误会,而是一种低智商、低文化的造谣,倒是很符合那些下岗的蓝领老工人的胃口
我猜好莱坞所谓的“白左横行”也是很大程度的胁裹
上次说道BrooklynNine-Nine
这个剧(中文名超烦警探)中我最喜欢的女演员饰演AMYMelissaFumero
可能是因为作为拉丁裔,她南美家里还有很多人等着偷渡来美国的缘故,对这次竞选结果可以说受了相当大的刺激
大概在佛州90%投票率之后川普领先十多万票,她明显有点歇斯底里
佛州卡了91%,其他摇摆州希婊选情告急,她已经开始回避现实,居然作为一个演员大谈下个四年要抽大麻度日
选情对希婊越来越不利,在这期间她发布了一个视频,一瓶红酒倒得只剩了底子,然后她轻骂了一句fuck,要注意,她已经是一位母亲,今年刚生的孩子
一觉醒来,川皇登基,大势已去
看到这两个推文我出离愤怒了,你们拉丁裔还嫌不满足?还嫌自己得的好处不够多?还嫌自己闹得不够大?还嫌别人“对不起”你们?希婊用来形容哒哒那句不要脸我看形容她也是很合适,在我心中对她的印象分一下跌入最低谷
重点在最后,这个剧主角是3个白人,两个非裔,两个拉丁裔组成,虽然组合十分的“政治正确”,黑人还扮演警察里面的高级管理人员,但是因为所有人演技都非常出色,如此多的“多元化”设置却不给人一种强行PC的感觉
昨天开票全程中,除了一位白人配角大胖子老头和她互动之外,其他所有主演都保持着可怕的沉默,仅仅是转推一些黑川的言论,而自己却并不发言更不和这位女演员有着言论的互动,而之前互动则是经常性的。
特别是两位非裔主角,一位没有推特,另一位则根本没提自己投票与否和投给了谁,更不用说挺希
在这里我不得不怀疑,如果投希是好莱坞的政治正确,为什么这么个剧组就只有一位主演和一位配角明确表现自己的立场为希拉里投票?其他人除了干巴巴的转几个不咸不淡黑川的推之外似乎就没有明确的发表“我给希拉里投了一票”“希拉里没选上我很不高兴”等言论,只有可怕的沉默?
更大胆点的猜测,比如两位非裔演员都是在影视圈混迹多年,算得上成功,他们会真心的赞同黑命贵的打砸抢吗?他们会赞同给他们加税然后补贴非法移民和穆斯林吗?
支持川普都会被开除gay籍了……所以大多数人就不说话了……
敢站出来基本就和《破坏王》里的高喊“我爱刘德华”的那个老头差不多下场。
这次希拉里的支持者最大的特点就是暴力冲动,攻击任何政见不同的人。觉得自己才是无比正确。
简单的来说和红卫兵小将一个路数。
希拉里当选了才是真的纳粹统治。
所以关键不是看种族歧视,而是是不是以意识形态怪帅来做事。凡是以意识形态来搞事而不切实际的,最后都会成为嗡嗡嗡那种。
国内也可以这么说吧。
回维绿狗,反绿者和沉默的大多数。
目前压得住一方面是土狗默许,一方面是矛盾没到爆发的程度。
你不说你支持谁,什么事也没有
你说你支持希拉里,什么事也没有
你说你支持川普,演艺生涯当场重挫不说,搞不好人身安全都没有保证
所以很正常……包括硅谷那边也一样
事情到这个地步,川普已经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了,并不一定非要赢得竞选。2016年总统大选并没有像左翼媒体宣称的那样“分裂美国”,而是揭露了多年以来没人愿意承认的历史遗留问题、用铁证说明了美国早已是个分裂化的国家。所谓美国是三个国家:蓝领工人、中产阶级、华尔街大老板之间几乎已经不存在任何共同利益,矛盾由来已久,就算今年继续粉饰太平,2020年、2024年、2028年总要爆发。左派宣称川普的兴起没有用、不能解决问题。并不是这样。你们国家的问题已经烂到根上了,只不过一直以来华尔街的大老板们为了自己继续挣钱而粉饰太平、自恋的小布尔乔亚不肯承认自己的生活构筑在剥削之上、底层民众非常不爽但是没有话语权。川普的出现把这个问题摆到所有人的视野中心,扒着你的眼皮逼你看。这就是进步。要说“解决”,问题太大,川普肯定解决不了,换谁也解决不了,需要后面好几任总统共同努力。但这不是你继续逃避问题的借口。
特朗普当选在美中国留学生哀鸿遍野
北京时间119日,美国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击败民主党人希拉里,赢得总统大选,希拉里入主白宫的努力再次以失败告终,特朗普将成美国第45任总统。
网易新闻连线正在美国乔治城大学读研究生的姜杨同学,他告诉网易新闻,希拉里的败选是很多人没有想到的。他认为,尽管特朗普本人有很多争议,但他的胜出确实有其合理性。
以下是采访实录。
网易新闻:美国大选结果出来了,特朗普击败希拉里,将成为第45任美国总统。这个结果之前想过吗?
姜杨:确实是没想过。之前有人感觉好像开玩笑,说特朗普当选了怎么办,但确实没有人很严肃地说特朗普真的会当选。
网易新闻:你周围的人支持谁比较多?
姜杨:今早我到学校大概是11点,问了下本地的同学,都投过票了,而且都投给了希拉里。我接触到的受教育层次比较高的人来说,支持希拉里的人是大多数,从本科都研究生。几乎没有支持川普的。这和美国的情况也是一样的,有一定教育背景的、精英阶层都倾向希拉里。
网易新闻:有特别狂热的希拉里的粉丝吗?
姜杨:和电视辩论时一样,学校组织学生们一起看竞选的直播,最早开票的是新罕布什尔州,然后是肯塔基州,特朗普取得大幅领先,底下就一片嘘声,等希拉里的票数上来了,大家就开始欢呼。
网易新闻:那些支持希拉里的同学,怎么评价特朗普?
姜杨:好莱坞明星有个反对特朗普的视频,我们在班里放过,里面形容川普的词就是“反人类”“虚伪”“自大”“有暴力倾向”这么些词,这应该代表了大多数所谓的精英阶层对川普的普遍的印象。
网易新闻:对这个结果他们什么反应?
姜杨:哀鸿遍野。我在“脸书”上看到的不少同学都在表达失望之情,甚至有人说“到底是怎么回事”(Whatthe f**k is goingon)。之前还有人说,如果特朗普当选,他明天就不来上学了。
网易新闻:老师们呢,有没有发表过什么评价?
姜杨:老师们都非常非常谨慎,不会轻易透露自己的政治倾向,怕起到导向性的作用。上午我上传播理论的课,我们老师是一位40岁上下的白人女性,我问她投票了吗。她说投票了,但不会告诉我投给了谁。
网易新闻:为什么在我们看来这么一个大嘴炮,说话口无遮拦的人,还会有人支持他?
姜杨:希拉里也许是个合理的选择,但可能没办法带来很多改变。特朗普不一样,他是反常规的代名词,他毒舌,他标新立异,很多人希望给他一个机会。
我曾经写过一篇小文章,谈特朗普为什么受欢迎。首先是他与众不同。他的举止标新立异,还有一点是,其他候选人都拿了别人的钱,但是他没有,这几乎就是在说,“老子有钱啊,你们可以相信我。“
其次,他把自己的劣势转化成优势,他不是个政治家,但是他在竞选中一直强调的是,要让美国再次强大。这话其实里根用过了,但是要紧,人们听着很爽啊,所以民众很容易就记住他了。
再次,他善于打家庭牌,把老婆孩子都搬出来,善于跟民众搞关系。他在做宣传的时候戴一顶小红帽,写着他的竞选口号。我调侃他说像旅行社导游,还给大家发,说你们都来戴。
他还是第一个把社交媒体用到严肃政治中的人,他跟选民互动,制造话题,为自己造势。在很多方面,确实开创了先河。
与特朗普相比,希拉里更懂得平衡利益,在各种势力之间游刃有余,知道如何左右逢源。从专业领域来说她比特朗普强太多,但这恰恰可能是她失败的原因。
现在的美国,种族冲突也好,经济问题也好,社会秩序也好,它处在一个全民反思、社会自我检讨、自我净化的时期。奥巴马修修补补修了八年,最后闹了个“史上最差总统”。因此,人们希望看到改变。
希拉里适合做一个和平年代的总统,这是人们所希望的。但人们在特朗普身上,看到更多改变的可能。
GreatAgain! or Great Again?-川普上任简析
第一次用手机写长文,发在夜深人静时,避开白天的刷屏。
对于川普的立场、能否当选,之前发过一些论述,此不多言。
我的右派保守立场,从不隐晦,甚至于我右到在很多人看起来左,还是极左,包括支持中国现行的社会主义制度,支持民主派嘴里西方的"民粹"。那么左右的分界到底在哪里?
我认为,这个分界,就是自由的边界,守住边界,才能拥有自由。这个边界是什么?这个边界一直在变,随着社会发展的不同形态在变,它涉及生存环境、生产方式与生产力水平、习惯和偏好、情感与伦理…但是不变的,是生存直觉和常识,是人类作为群体保留下来的感性遗传和理性认知。人就是人,不是神,人性有局限,人类社会有局限,因为局限性,才需要划定边界,以求最优的群体生存状态。
川普胜出、英国脱欧,本质上都是感性驱动下的理性回归,是自二战后的半个多世纪以来,人类在科技高速发展后的自我意识膨胀的一次反思,也是反击。
赘述至此,我到底想说什么?川普上任后的一切可能性,都是这个边界的重新划分,是各种力量的博弈,是失衡后的一次再平衡,其间会出现新的失衡,但可喜的是,这个世界终于开始回归到寻求边界的路上,理性的、有限的、自由的边界。
顺着这条线,川普会怎么做?
首先,他要面对的是美国国内矛盾,但这些矛盾的化解,反而要来自外部调整。既然要划定边界,首先就表明了立场,我不是来打架的,而是来谈判的,要谈判就要有所妥协,于是美俄、美中、美欧、美日之间,发生更激烈冲突的可能性变小,甚至于美国会扭转二战之后世界警察的角色,收缩其在全球的军事势力范围,相应的财政支出降低。
但这并不会带来美国军工产业的萎缩,而是相反,大哥收山了,小弟得自己看家护院了。
关于全球化的问题,川普及其支持者,并不是一味的反对全球化,而是美国国内的产业空心化。为什么华尔街、科技界、知识分子、娱乐业人士会反对川普?因为他们是产业空心化的最大受益者,而支撑这一虚假繁荣的,则是强势美元对全世界的掠夺,美国的中下层人民,只是在这场掠夺中喝了口汤,但失去了吃饭的刀叉。
当传统产业回流美国本土的时候,也是全球去泡沫的开始,会有波动,会有震痛,会有人倾家荡产,但早晚是要痛一回的。这样的调整,对中国自己的结构调整,也是有利的,甚至带来双方新的合作可能,比如美国的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城市的改造,甚至可能引发新一轮的城市化。
关于难民和绿绿,川普的路子大概就是严防少管。右派通常认为存在即合理,绿绿的问题留给绿绿自己解决。至于绿绿何时跟上现代世界的步伐?唯一的希望,大概就是网络时代广大女性的觉醒了。
最后,如何理解川普所说的伟大的美国?
在美国,最大的感受是,山河宽阔,非常的宽阔,在这种宽阔下,你既感受到内心自由的奔腾,同时又深深的意识到作为个体的渺小。美国的伟大之处,大概就是在这样的山河宽阔间,为人类摸索出一条现实可行的、有边界的自由之路。
川普后的美国,可能不再象以前那么强悍霸道,但我希望它重返伟大,成为真正的应许之地,也为其他追求自由的人民,做出可借鉴的示范。
Godbless America !
川普冻蒜美军该高兴不
川普冻蒜,谁最紧张?
墨西哥人?
加拿大人?
ISIS
这些事他在胜选演讲里挨个又说了一遍,但是人教社的教材告诉我们,帝国主义国家的政客是虚伪的,他们掌权前许下华丽的诺言,一旦当政就翻脸装蒜。
对于川普这个之前根本没有从政经验的商人,他不知轻重说几句大话很正常,反正他做不到了,大不了就干四年滚蛋,也不会赖着不走。
但没有从政经验这事是双刃剑,对于川普意味着敢说可能也会敢干,但对于他和他粉丝之外的人,则意味着不确定性增加。
人就是这样的动物,宁愿与熟悉的老魔鬼打交道,也不愿新魔鬼上台。因为这意味着之前的规矩全可能推倒重来。
所以,才有股市随着川普得票增加一跌再跌。
选前,一位漫画家的作品,生动描绘了美国和全球对于不确定性增加的恐惧选前,一位漫画家的作品,生动描绘了美国和全球对于不确定性增加的恐惧
具体到他的对外政策方面,会发生什么变化?
作为对外政策的强力工具,美军对川普相当有好感,这一点navytimes那一堆媒体曾做过意见调查,这种好感未必表明四大军种了解川普的主张,而是更可能来自对奥黑的不满。奥黑太面了,奥黑去军校演讲让人觉得他不是三军统帅,而是个律师,曾看过小布什的军校演讲,群众的反应比奥黑好太多了。
所以,川普冻蒜,美军会迎来预算春天?
好像也不能这么看,因为很多专家学者已经给川普贴上了新孤立主义的标签。
先得念叨一下什么叫孤立主义。​
通俗说就是:管我鸟事!美国的地理位置太安全了,没有地理上的安全威胁,无论加拿大还是墨西哥都只能当小跟班,如果美国只想过自己的小日子,那么把门关上,就可以农夫山泉有点田,对外界不闻不问(至少孤立主义者自己是这样想把)。
这种情绪在美国扎根已久。
1776年托马斯·潘恩在《常识》就曾明确地指出“对大英帝国的任何屈从或从属将直接导致本大陆卷入欧洲战争或争吵之中,把我们同对我们友好的无恨无怨的国家与人民置于敌对状态,⋯⋯北美的真正利益在于避开欧洲的各种战争,如果它从属于大不列颠,被当作英国政治天平上一个小小的砝码,它就永远摆脱不了那些纷争。”
对于尚处于殖民地状态的当时的美国,这样当然是合算的,孤立起来,可以让它不再承担殖民地的义务,去追随宗主国管哪些远不可及的破事。
华盛顿在终于离开总统职位时,曾要求美国人,不要把自己的“命运与欧洲任何一部分的命运交织在一起,以至把我们的和平与繁荣,陷入欧洲的野心、竞争、利益关系、古怪念头,或反复无常的罗网之中”。
听听,古怪念头、反复无常,这样的话都出来了,这其实是政治或外交斗争的常态,但当时的美国离这些实在太远了,毫无驱动在这事上投入精力。因此当时的美国不仅不希望扯上老欧洲那些破事,甚至认为,连保持友好关系也没必要——美国人的小日子很好,才不要理你们列!
所以华盛顿甚至告诫他的同胞:“如果我们卷进欧洲事务,与他们的政治兴衰人为地联系在一起,或与他们友好而结成同盟,或与他们敌对而发生冲突,都是不明智的”。
这种愿望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而流于幻梦,在19世纪末,做生意最重要的是市场!国内市场饱和,就必须打开国际市场,但当时的国际根本没有统一的市场,有些地方甚至落后到固步自封、拒不来往的地步,比如日本,当时的日本决策层愚昧透顶,这帮煞笔不光拒绝来求做生意的洋人,甚至仇视他们。
孤立的本意是想过好日子,过好日子必须开发更多海外市场,于是,孤立一变而为黑船,美国的高冷逐渐褪去,走出去的步伐也越发与老欧洲相像——该动手的地方,美国也不含糊了,通过美西战争,从加勒比海一路打到了亚洲。
接着到了一战,一战前,由于感受到德国浓重的敌意,美国和英国越走越近,在英国这一边,它不光对美国有安全诉求——分担安全责任,更有利益共识——关于市场经济的认识。
于是美国还算痛快的加入一战战场,但一战之后的持续萧条,让美国人身心疲劳——总不能油命海心把!傻a
So,实际上一战还未结束,当时的威尔逊(民主党的)就开始承受巨大压力,威尔逊的特点是理想主义旺盛,他希望塑造一个更美好的国际社会,并热望为了这个目标贡献美国的力量。
然而,大部分美国人并没兴趣这事,国会拒绝批准凡尔赛和约,结果美国没加入国联。
30年代全球经济大萧条,美国孤立主义情绪更浓了,都快吃不上饭了,外人打架,窝们才懒得搭理。这种情绪不妨称之为累了,欧洲一样累了,所以绥靖政策盛行。
但二战爆发,告诉所有职业政治家这样的教训:省着省着窟窿等着。
世界太容易由有序进入无序了,有序客观上要求有裁判存在,只有最有实力的人才能当裁判,但这个人也有老婆孩子,也要吃喝拉撒。所以它一定还是个凡人,而非上帝。换句话说,这个裁判同时也是牌手。
这样一来,事情就麻烦了,所有入局的牌手都会看这个裁判不顺眼——谁会看他顺眼?!有机会就想挖丫墙角给丫使绊子,甚至有想取而代之的。可是,取而代之之前,裁判仍然只有一个——最强的那个,因为牌局只有一个——市场是统一的。
有人想自个组局,拉来一帮人,还搞出了全新的游戏规则,结果只撑了70年,就散了。
这告诉大家另一个道理:游戏规则的好坏很重要,像美国这样的裁判,虽然毛病一把一把的,但它定的规则却是有利于所有牌手的——谁都能吃利——当然他裁判家吃利最多,可是这样也挺难挑毛病的,因为规则是谁最努力谁利最大——这就是市场的规则,费厄泼赖,纵有万般不是,这一点实在很难挑毛病。
这些因素,再加上前面说的那个70年牌局的竞争,导致冷战开始后,美国过分关注外部世界——主要因为怕,怕自己这个局被对手消灭,因为怕,美国自己吓自己得搞了一堆多米诺骨牌预言,弄得自己坐立不安,手深得太长,反而激起国内希望过安稳日子,追求爱、自由的年轻人的反感。
反感随着对手牌局丑闻曝光而减弱,总归没有再孤立起来。
但冷战结束那个70年的牌局倒了,美国的孤立情绪再次汹涌,其主张仍不过是前文那句话:管我鸟事,这次孤立情绪滋长一方面因为没了对手(不是说没威胁,如果还以牌局设喻,现在对美国的威胁不来自想另组牌局的人,而是来自那些老千——在哪个局都是老千,正经想好好打牌的都腻歪他们),另一方面也的确因为金融危机之后日子不如以往那样舒坦了。
说到这,该说回美军了。
孤立情绪泛滥的时代美军日子怎么样?
相当不好,
以美国海军为例,最早年,美国海军经历了几次重建——每次打完仗,国会大人们一算账,感觉保持一支海军太贵,所以干脆烧掉了事,大不了下次要打仗再造一批。之后舰艇越来越复杂,这种潇洒再也玩不动了。但是既然连外部的事都不想鸟,干什么还要给军队那么多经费?须知美国的子弟兵是只能对外,不许在国内用的(连抗洪抢险都不行,这些事应该各州的国民警卫队管)!
So,纵然美军倾心川普,若川普真的做实孤立政策,恐怕仍然只能是手起刀落,继续砍预算。
唯一的“利好”:川普说了,会动手灭掉ISIS,这场仗的许诺已经出口了,总不能再收回把。

 


上兩條同類新聞:
  • 返老还童将成真 斯坦福教授解说生命编程技术
  • 卖掉北京房 养白眼狼?网曝中国老妈被弃美国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