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中国人大智库出声警示当局 称川普将是巨大挑战/韓連潮:川普對華政策會出現顛履性變化嗎?
發佈時間: 12/7/2016 7:25:01 PM 被閲覽數: 219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中国人大智库出声警示当局 称川普将是巨大挑战




2016年12月06日



    
    中国人大智库出声警示当局 称川普将是巨大挑战

(人大智库研究员杨其静。)
    
    日前,中国人大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的研究员,中国人大学经济学院企业与组织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教授杨其静,在人大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的刊物《政策简报》(2016年11月号)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特朗普当选,中国面临巨大挑战》的文章,用以警示中国高层,美国当选总统川普上台并不会为中国提供宽松的国际空间,相反可能意味着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杨其静发表的文章说,川普提出的“使美国再强大”的口号针对的就是中国,因为“中国吸走了美国的制造业资本”。文章说,川普是个超级挑战者,可能不会像历届美国总 统那样最终向中国妥协。而现在 “中国制造业成本优势已基本丧失殆尽”,川普只要略施保护主义小技就可能“对中国形成非常有效的打击”。
    
    杨其静文章称,许多中国人乐观地认为川普会为中国 崛起提供更为宽松的国际空间,“中美之间可能通过商业性质谈判达到合作共赢局面”;但实际是,“轻意识形态”的川普可能对“中国制造业力量实施精准打击”,因此其上台“将使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文章认为,川普凭借“使美国再次强大”和“美国优先”的口号逆势而上、赢得大选,而这两个口号的真正目标不是世界上的任何其他国家,而是中国。

“使美国再次强大”与“美国优先”的真实含义
    
    特朗普的“美国优先”可能更应该被解读为:美国首先应该以是否符合美国经济利益而不是意识形态理想作为判断敌友和指导政策制定的首要标准。这其实很类似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邓小平思想。
    
    杨其静问道:“到底哪些国家导致了美国不再强大呢?”他答道:“这个导致美国经济最受伤而变得不那么强大的国家就是中国”,“正是中国吸走了美国的制造业资本而把美国从第一制造业大国的地位上挤了下去。”
    
    杨其静认为,有鉴于此,“让制造业资本流出中国流向美国”,“抑制中国综合国力的快速增长”一定是川普上台后的首要任务。
    
    杨其静说;“国内很多著名学者非常乐观地认为,虽然特朗普上台之后一段时间内中美之间可能会面临一些波折,但最终会向中国妥协,因为这是自 1981 年里根总统以来的历史经验。然而,我们必须充分地认识到,至少与里根之后的历任美国总统相比,特朗普可能是最足智多谋、作风最彪悍且敢于不按常 理出牌的美国总统。对于所有对手来说,特朗普都必将是一个超级挑战者。”
    
    

(文章封面截图。)

中国制造业成本优于美国已过时
    
    杨其静说,川普的“对外贸易保护主义+对内新自由主义”是川普为医治美国制造业空心化和劳工阶层大量失业开出的药方。而他要提醒中国高层的是,“中美两国制造业成本的认知很可能已过时而脱离现实!”
    
    根据杨其静的资料,中国的工资增长率远超过劳动生产率。自1997年以来实际工资年增长率超过10%,而实际劳动生产率平均增长率仅为2.5%,近 年甚至“已出现停止增长的迹象。相反,美国的情况则是,劳动工资增长停滞甚至下降,但制造业的实际劳动生产率增长非常显著。此外,中国逐年加大对进口石油 天然气的依赖,而美国却因页岩气革命变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
    
    杨其静说,“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后果就是:中国制造业相对于美国制造业的成本优势遭到了严重侵蚀!”他进一步指出:“在中国制造业对美国制造业的成本优势已基本丧失殆尽的现实情况下,美国只需要采取比较轻微的保护措施就很可能对中国形成非常有效的打击。”
    
    而川普的新自由主义政策,包括“减税、放松管制和大力发展页岩气等措施无疑会进一步削弱中国制造业的成本优势,甚至还有可能使美国获得成本优势。这就很可能引发制造业大规模从中国流向美国。”

联俄抗中的新三角
    
    杨其静说,川普上台后对中国的另一大挑战是在地缘政治方面。他表示,很多人认为川普的当选是孤立主义在美国的兴起,从而会减少对中国地缘政治的围堵。但这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
    
    杨其静说,川普在竞选中表现出来的对俄罗斯总统普京的敬佩之情,很可能是与俄罗斯修好的战略考虑。他认为,当年尼克松打开中国大门,“其主要目的就 是为了联合中国围堵美国当时最大的对手苏联。历史很可能重演,只不过是角色发生了变化,即:共和党总统特朗普选择与俄罗斯和解,以便可以集中力量围堵美国 当前最大的挑战者中国。”
    
    杨其静认为,川普上台后美国的“重返亚洲”只会加强不会减弱。他认为即使TPP被毙了,美国的亚洲盟国仍会依赖美国,继续做美国的坚实盟友;而作风 强硬的商人总统特朗普不会太多顾忌中国的抗议,坚持向台湾大量出售武器“将是一个大概率事件,因为这样做既赚了大把美元还能为中国制造麻烦。”
    
    文章说,强化对中国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地缘政治围堵,“会使得中国面临不稳定的外部环境而促使厌恶不稳定风险的资本流出中国而流向美国。”
    
    作者呼吁中国高层“必须尽快研究应对措施!”

假投资可能变成真投资
    
    如果川普鼓励美国产业发展的政策能得以实施,即,对美国国内生产的税收减少、对国外不公平竞争产品进入美国提高关税,“假如这两条能做到的话,在美国的实际生产成本就有可能比在中国的生产成本低。”
    
    他解释道,在中国生产,除了看得见的政府税收的成本外,还有大量看不见的成本,包括腐败、乱收费用等,“所以在中国生产是蛮痛苦的。” 他表示,中国商人非常精明,经过计算后会发现,在美国生产成本确实可能比中国低,“那么就会出现中国资金向美国的大量移动,会从现在通过投资移民、洗钱等 ‘假投资’变成‘真投资’,那时就会产生大量中国资金向美国的倒流。这会对中国的经济造成极大震动,可以说是雪上加霜。 [博讯综合报道]


一步一步都是我一手布局下的棋,中共学者现在才看出一点点门道,还算不到我后面的必杀绝招呢,哈哈┉

特朗普仅仅是作为美国的【一位总统】!但,【美国精神】的核心是【民主】!这一点,是真正的美国人出自毛孔的【共识】!
当然,特朗普的【桀骜不驯】的秉性,确实【难以逐摸】。特别是【不按常理出牌】的秉性,对持有【我是流氓,我怕谁】的独裁政权,是个【致命的克星】!
所谓;流氓与痞子PK,除了本身的实力外,更具有【谁,更不要命】!这就是中华俚语中的【横的怕不要命的】!
那么,中共【党国】的所谓【崛起】,仅仅是【灯笼壳子】而已。也就是俗称的【纸老虎】一个!
灯笼壳子与实打实的秤砣硬碰的结果,相信【瞎子也能看得见】!
而,美国对俄罗斯的【缓和关系】的主张,可能出自美国共和党的智囊!这,确实是一个【具有明确针对性】的高级举措!
所以,当【党国】有人欢呼、呼吁特朗普当选,其实不知【国际格局】变幻下的【祸福】究竟瞄准【谁】!
当然,作为本人,对特朗普本人,持有我本人观点!但,只要特朗普的任何举措是对独裁政权不利、甚至是打击的,本人一概欢迎!
也正是特朗普的【不确定性】及【忽视人权,注重商机及利益】的系列【竞选演讲】,是本人对特朗普有了一定的【个人看法】。确实【至今没有改变】!要改变本人【已经形成的观点】,必须有大量的事实来验证!


......




韓連潮:川普對華政策會出現顛履性變化嗎?





川普和退役中將弗林在維吉尼亚州的竞選大會上(2016年9月6日)。川普当選後任命弗林擔任國家安全顧问

川普和退役中將弗林在維吉尼亚州的竞選大會上(2016年9月6日)。川普当選後任命弗林擔任國家安全顧问









編者按:這是美國哈德逊研究所客座研究员韓連潮爲美國之音撰写的评論文章。這篇特约评論不代表美國之音的觀點。轉載者請注明来自美國之音或者VOA


美國大選已經過去了几周,人們從勝出的彈震中逐漸复蘇,開始關注川普政府人事任命及其政策走向。


從其人事任命的情況来看,川普似乎准備兌現自己的竞選诺言,但在主管外交的國務卿人選上却遲遲拿不定主意。據報道,可能的人選包括前紐约市長朱利安尼,前總统候選人羅姆尼,前美國中情局局長彼得雷烏斯, 前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博爾頓以及田納西州聯邦參議员科爾克。


朱利安尼多年爲外國政府做咨詢賺錢,利益沖突太多,得到參議院的批准有難度;羅姆尼應当是個較好的人選,但川普团隊內部反對呼聲太强;彼得雷烏斯的醜闻的严重性恐怕超過了希拉裏,道德上先矮了一截;博爾頓的觀點極端,難獲大多數參議员支持;科爾克是參院外交委员會的主席,有两党的支持,通過批准會一帆風顺,有在平衡中出線的可能性,但他是一個傳统的、現实主義的共和党外交政策执行者,能否與川普合拍也是未定之數。


國務卿人選的不确定性也反映了川普外交政策的不确定性,尤其在對華政策方面,川普的团隊內部似乎並未形成一致意見,鷹派主张实力和平,加强亚太力量,遏制中共;鴿派則主张让中共主導亚太,美國參與亚投行、一帶一路。川普雖然力主收縮,不去參與改變他國政權和國家建設(nation building),但從其前後矛盾的竞選言論来看,他對華政策的思路也不十分清晰。


中共政權及其學者似乎對川普寄予很大期待。他們認爲,川普竞選期間的言論不足爲懼,而其孤立主義傾向會改變希拉裏·克林頓設計、奧巴馬政府实施的重返亚洲政策,使美國從世界各地收縮力量,並要求亚太盟國承擔更多防務責任。這樣的舉措必然使美國的亚太盟國陷于混亂,让中共在南中國海和東中國海志在必得。此外,川普的上台,證明了民主制度的失敗,中共可以通過丒化美國民主制度来宣傳一党專制。最後,川普是個商人,没有一定要堅守的原則,任何事項都是可以谈判,通過利益交換解決,或許能將他打造成菲律賓總统杜特爾特式的人物。


我認爲這恐怕是一相情愿的想法,可能是對川普其人了解不夠所致。


川普並不是個石头裏蹦出来的孫猴子,他在房地産和影視界早已大名鼎鼎。美國至少有五名長期追蹤他人生曆程的專家。據這些專家稱,川普的父親是個典型的日爾曼人,對孩子凶狠严曆近于苛求和冷漠,其兄也常常欺淩嘲笑他,培養了他孤獨而好强的性格;川普從小到大一直在不斷地試图向父兄證明自已是强人,有能力做大事擔大任。当選美國總统就是其成功的最好證明。


有人稱,2011年奧巴馬在白宮記者協會晚宴上拿川普開涮,嘲諷他只知道與世界小姐打交道,而對與各國領導人的外交一竅不通,從而起意竞選美國總统。事实上,早在1988年他就意欲以共和党人身份问鼎白宮,2000年又在明尼蘇達州長温楚拉的说服下,決定以剛兴起的第三党改革党候選人的身份參加美國總统的角逐。2011年他曾再度考慮參選2012年的總统選舉,最终權衡後放棄。当然奧巴馬的調侃,很可能堅定了不能忍受屈侮的川普參選總统的決心。


如今勝出,川普所要做的是向美國和世界上其他质疑和否定其領導力的人證明他能做好美國總统,兌現其让美國再度强大的诺言。川普通過非常規出牌,獲得了竞選的勝利,他也會通過這一模式来主政,恐怕在對華政策上一切照舊(business as usual)的时代一去不返了。


川普國家安全顧问的任命也證明了這一點。新國家安全顧问弗林曾擔任過美國軍情部門的主管,他贊同川普將ISIS作爲美國主要威胁,但同时認爲中國、朝鲜和俄國是支持這個穆斯林恐怖組織的黑手,主张美國必須對抗這一全球聯盟来擊敗ISIS。


從這個角度看,美國的對華政策出現顛覆性變化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川普在外交上口無遮拦,一些言論常常让人覺得他天真幼稚,低估他的能力。譬如,川普在對華问題上立場和言論前後不一致,让人以爲他對中國一無所知。其实,據報道,川普在2011年接受新華社采訪时表示,他了解中國,了解中國人的思路,這些年来讀了几百本有關中國的書籍,並当場僅凭記憶列舉了二十本,其中包括张戎的《毛澤東: 一個不爲人知的故事》,查建英的《弄潮兒》以及张彤禾《工廠女孩》等。這一舉動是許多號稱廣讀詩書的領導人所做不到的。


因爲在中國經商的缘故,川普重視中國,希望了解中國,這個邏輯一點也不奇怪。他的品牌商標在中國遭遇挑战,十數年官司纏身,輸了两場,第三場官司在他贏得美國總统大選一個多星期後,奇迹般地打贏了。我認爲,川普這些直接對中國特色的"法治"和“自由贸易”的經曆體驗,使得他對中國的了解远远超過華盛頓的政客,很可能會驅使他直接主導對華政策的制定。


2011年川普在 CNN 的一次訪谈中對記者伍爾夫·布利策稱,中國不是美國的朋友而是敵人。原话這樣说的: “(the Chinese)are not our friends. These are our enemies. These are not people that understand niceness." 当然,我們無從知道他讲這番话的目的和動機是什么,也可能他在爲自己2012年參選造势。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這反映了他對美國過去多年的對華政策極爲不滿的立場。應当指出,川普在這裏说的中國是指中共政權而不是中國人民。


這一立場也不是凭空形成的。早在2000年,川普作爲改革党人竞選總统时,其竞選綱領包括改變不公平贸易、消除國債和建立全民医保等議題。可見川普政治上崭露头角與改革党、茶党以及與不公平贸易密切相關。


而改革党、茶党的反叛和形成,主要是共和党基層選民對多年參與推進的美國保守主義运動不能展現成果(Deliver results)感到失望、對建制中大佬們不以爲然、洋洋自得的心態,以及和基層民衆严重脫節高高在上的作風感到憤怒所致。他們普遍認爲美中之間贸易不公平,是單向自由贸易,而不是真正的自由贸易,而這一單向自由贸易導致美國大量工作流失,人民收入減少;與此同时,中國利用美國市場、资金、技術崛起成爲美國的一個强大敵手,要修改國際規則,重建由其主導的國際秩序。無論這些看法正确與否,川普顺應或利用了這一情緒,從而在本次大選中勝出,但他爲了要保持其選民基礎,一定要有所作爲,打破傳统和現状,提出新政策,至少會堅持改變中國不公正贸易的做法。


雖然共和党傳统上親贸易、支持全球化,有很重的中國情結,主张對華不遏制但防范的外交政策,該政策一般不會因總统更替有大的變化,但目前共和党的選民基礎已經改變,民意已經轉向,一切照舊意味着共和党將失去傳统的選民基礎。代表了共和党新基層選民的川普清楚地意识到這一點,所以他可能會制定與之相適應的顛覆性對華政策。


目前中國經濟下滑,而中共的执政合法性又極大地依赖于高速度增長,所以北京没有其他的辦法,一定會繼續大量增加貨幣量,刺激經濟,造成人民幣的進一步貶值,給川普理由来對中國貨物增加45%的關税,引發一場贸易战。


川普與中華民國的蔡英文總统最近的電话通话或將是這一顛覆性變化的前奏曲。美國對台灣關系法以及過去裏根總统的六項承诺都是在台灣不是一個民主國家时制定的。中華民國已經实現民主轉型二十余年了,成爲亚洲一個主要的民主國家,這迫使川普政府感到有道德義務重新審視一個中國政策,重新修訂對台關系法和裏根的承诺,支持民主原則和價值;這和孤立主義並不矛盾,因爲即便奉行孤立主義,美國也要選擇自己的朋友和贸易夥伴,而基于同樣民主理念和自由贸易制度的台灣是最佳選擇之一。


由于川普在華有生意,团隊內意見並不一致,所以會让未来對華政策复杂化,甚至出現變數,回到一切照舊的老路。但是,我認爲川普的最大驅動力是證明那些质疑他、否定他有能力主政美國的那些人的錯誤,所以,他不會因自己的部分生意而破坏自己成爲重振美國雄風的總统的機會。


總之,好戏还在後头。

 


上兩條同類新聞:
  • 紫禁城來鴻:六中全會得了核心桂冠丟了財產公示 規範黨國領導待遇針對在位諸君
  • 《环球时报》社评:川普休想从中国肥羊身上割肉/特朗普对华外交的3个关键人物 均属亲台湾派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