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诺贝尔奖经济学家:特朗普经济学是巫术经济学/川普的大红人是对互联网最危险的人
發佈時間: 1/1/2017 8:18:46 PM 被閲覽數: 125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诺贝尔奖经济学家:特朗普经济学是"巫术经济学"




2016年12月30日




     靠着美国“愤怒的白人男性”上台的当选总统特朗普是否能承载这些蓝领工人阶级“让美国再次变得伟大”的梦想呢?更确切地说,特朗普的经济政策是否真能令“铁锈地带”的制造业工人重新拿到上世纪50年代时那样的高工资呢?
    
    2016年年末,诺贝尔奖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Joseph E. Stiglitz)连发两篇文章指出这其中的荒谬之处:特朗普及其团队的上台对于美国蓝领工人来说绝对不是个好消息,特朗普在针对目前美国低收入阶层最需 要的收入分配机制改革问题上几乎没有任何主张,而特朗普把高薪制造业工作带回美国的想法,几乎没多大可能实现。
    
    诺贝尔奖经济学家:特朗普经济学是巫术经济学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
    
    至于特朗普团队希望通过对富人减税而刺激经济增长,斯蒂格利茨认为,在现实中有可能刺激税收总额增加的想法,过于“神奇”。他将特朗普整体的经济计划斥之为“巫术经济学。”
    
    高薪制造业回不到美国
    
    斯蒂格利茨在名为《美国经济需要特朗普(做)什么》的文章中指出,特朗普在美国大选中令人拍案惊奇般的胜利令一件事变得非常清晰:有非常多的美国人 ——特别是美国白性男人感到被时代抛在后面了。而这不仅仅是感受,通过数据可以明显看出,他们的确被落下了。无法为大部分人进行合理分配的经济系统就是一 个失灵的经济系统,对此,特朗普应当如何应对?
    
    斯蒂格利茨指出,中印两国已经同全球经济进行融合,除此之外,科技更新速度之快,全球在制造业方面的工作数量都在下降,“这意味着特朗普不可能把许 多高薪制造业工作带回美国。他可以通过高级制造业,带回一些制造业,然而这些工作数量不可能很多,即使他能带回一些工作岗位,也是些低薪岗位,而非那些20世纪50年代时的高薪工作。”
    
    斯蒂格利茨随后在《美国工人的坏消息》一文中更进一步指出,特朗普在选战中表示,要给那些将属于美国人的就业岗位外包的高管“颜色看看”。而且,现 在特朗普还将“我老家印第安纳州制冷设备制造商凯利公司(Carrier)取消对800个工作岗位外迁的消息作为自己工作效果的证明”。但是这样的交易, 花掉了纳税者700万美元,而且凯利公司仍旧要把1300个工作岗位外迁到墨西哥。
    
    “这可不是什么优质产业或经济政策,且对于提高工作或创造好工作毫无益处。”斯蒂格利茨指出,“这简直是对企业高管向政府伸手要钱的一封公开邀请信。”
    
    减税和引发贸易战都将令蓝领受伤
    
    斯蒂格利茨指出,美国的税务系统令不平等问题放大,令富人变得更富,因而必须重塑美国的税务系统,结束资本和红利方面的特权。然而,特朗普本身作为这一制度的受益者,看起来并不会为普通美国人谋福利,而是会像大部分的共和党总统一样,发动最终会令富人阶层受益的税务改革。
    
    更重要的是,特朗普同时承诺了高额的基础建设、国防军备、大额减税以及大幅度削减赤字。这样的重剂量药方在过去曾被称为“巫术经济学”。
    
    首先,美国政府的开支削减已经没有太多空间:目前美国政府雇员比30年前里根政府时期的雇员还要少。
    
    其次,基础建设大额支出伴随着税务减免,这样的政策将对对冲基金更为有利,受益的并不是美国资产负债表:当美国政府可以以近乎零利率获得资金时,这对于美国公众的负担而言会非常高昂。最终在政府承担风险的同时,对冲基金将获益。
    
    斯蒂格利茨指出,这样的大额税务减免和支出上升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大额赤字。然而,特朗普又承诺要减赤。因此,这恐怕会回到里根时代的一种“神奇思 维”中:尽管几十年的历史现实已经证明了这不可行,不过此次由于主张对富人减税,从而对经济产生的刺激如此之强烈,最终税收收入还会增长。
    
    这一结果对于支持特朗普、来自那些铁锈地带的愤怒的选民可不是什么好消息:这样“错乱”的预算政策将导致美联储朝着利率正常化方面的变化速度更快。
    
    在此情况下,一些人看到了通胀苗头,另一些人则看到超低利率对资本市场造成的长期扭曲,还有一些人想“补充弹药”。斯蒂格利茨认为,如果经济再减速,美联储最终会降低利率。
    
    除此之外,如果特朗普开展贸易战,对中国征收45%的关税并在美墨边境修筑围墙,这将对经济造成更严重的后果。斯蒂格利茨写道,“特朗普的亿万富翁 内阁可以继续买他们的古驰和1万美元的伊万卡手链,但是普通美国人的生活支出将大幅上升,而没有了来自墨西哥和其他区域的零件,制造业的工作也将变得更加 稀少。”
    
    那么,在斯蒂格利茨看来,新一任美国总统需要做什么呢?
    
    美国的收入分配系统是发达经济体中最糟糕的一个,综合的方式是要全面提高这一系统。斯蒂格利茨指出,虽然特朗普表示他要提高最低工资,然而他不太可能改变其他领域,比如赋予工人集体协商权、限制企业高管的补偿薪水等。
    
    斯蒂格利茨写道,“如果希望美国不要成为一个新的封建国家、且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都世代相传的话,确保所有学前教育和对公立学校的投资是必不可少的,但特朗普一直对这个话题毫无表态。”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川普的大红人是 “对互联网最危险的人”




2016年12月30日


    来源:TechNews科技新报 
    
    

川普的大红人是 “对互联网最危险的人”


     12 月上旬,在美国当选总统川普与科技公司大老们的会面中,彼得·泰尔(Peter Thiel)被安排在川普的左手边,其身份是川普过渡团队的特别顾问;而川普的右手边,则是美国当选副总统麦克·彭斯。
    
      由于在美国大选中押对了宝,蒂尔成为川普身边的红人,一时间风头无两。虽然在采访中他表示未来无意从政,但帮助川普竞选成功本身,就已经足以成为蒂尔在至少未来 4 年内的政治资本了。
    
      然而,成为红人的蒂尔也并不全是顺顺利利,至少在目前的舆论里,他的境况倒是颇为尴尬的。
    
      对网络最危险的人?
    
      前几天,《Wired》在官网上发布了一篇题为“2016 年对网络最危险的人”的文章,普京和川普都赫然在列。结果不久,这篇文章就又更新了,名单之中多了一个人,就是彼得·蒂尔。
    
      至于蒂尔为何会上榜,《Wired》解释说:
    
      在今年 Hulk Hogan 起诉 Gawker 一案中,蒂尔凭借他的亿万财产对前者进行了资助。透过这起案件,他成功地搞垮了自己在网络上的敌人,而且他后来甚至声称“这就是他的目标”。考虑到蒂尔对网络审查的态度和他目前在川普过渡团队中的角色,以及川普本人对“新的诽谤法案”的开放态度,Gawker 一案也许只是暴风雨到来之前的前奏。
    
      关于蒂尔透过资助摔跤手 Hulk Hogan 来搞垮八卦媒体 Gawker 一事,对此有过非常深入的报导。简单来说,透过法律手段将 Gawker 端掉,蒂尔成功地复仇;但是这种复仇的手段在许多媒体看来过于毒辣,而且与美国言论自由的立场相悖。
    
      但《Wired》对蒂尔的担忧不限于此,它甚至已经把蒂尔预先列入到 2017 年的危险名单了:
    
      可以说,彼得·蒂尔在财务和口头上对川普的双重支持,让他成为本年度最有影响力的硅谷人物。在本月初与科技界人士的会面中,他坐在总统当选人的左手边;而且显然他创办的 Palantir 公司也随之成功上位。Plantir 对隐私资料的挖掘能力,有可能被前所未有地用于未来美国政府的情报和法律部门。
    
      在川普竞选成功之后,蒂尔曾接受《纽约时报》的采访;他表示自己非常愿意为新总统建言献策,而且还号召科技界(尤其是硅谷)放下对川普的偏见共同努力。
    
      总统大选已成定局,在 Twitter 上抱怨一两天就行了,难道我们还要因为这个事吐槽 4 年?我希望硅谷在这件事上能提出更多建设性意见,而不是瞎抱怨。
    
      目前来看,透过蒂尔所安排的会见,川普与硅谷之间已经表现出和解的态度了,但是蒂尔自己却受到舆论场越来越激烈的批评。
    
      与 Palantir 有关
    
      实际上,在川普与科技大老们会见后不久,外媒 Business Insider 就曾经发布一篇文章质疑:
    
      很奇怪,Palantir 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公司,竟然也成为川普的座上宾。
    
      这种质疑不无道理。因为与苹果、Google、亚马逊、微软等世界级的科技巨头相比,Palantir 的规模显得太小了,而且它还没有上市,在知名度上也根本无法与 Twitter 相提并论──然而,Twitter 并没有被邀请。
    
      不仅如此,Palantir 还是所有受邀公司中价值最低的一个;在 2015 年 12 月的一次融资中,Palantir 的估值金额为 200 亿美元。
    
      而在 Business Insider 看来,Palantir 之所以能获得邀请,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蒂尔。因为 Palantir 这家公司就是蒂尔在 2004 年亲手创办的,而 Palantir 目前的 CEO Alex Karp 就是蒂尔在斯坦福大学读书时的室友。
    
      Palantir 这家公司也非常神秘。外界对它的解读是一家大数据公司,但它却与五角大楼等政府部门有很大关系。据报导,Palantir 成立之后,其第一笔外部资金就来自于中情局的创投基金 In-Q-Tel,而且在早期,它完全依赖于中情局以及其他政府部门的订单,为他们开发定制的软件等。
    
      彼得·蒂尔在自己的《从 0 到 1》一书中,就曾经提到过 Palantir 在帮助美国两大情报机构──中央情报局和国家安全局──利用电脑进行数据分析中所扮演的角色:
    
      美国两个最大的情报机构使用的方法截然不同:中央情报局倾向于用人,而国家安全局倾向于使用电脑······而 Palantir 致力于克服这两种偏见:运用 Palantir 的软件分析政府提供的数据(比如,也门极端主义教士的通话纪录、与恐怖活动关联的银行帐户),然后标记出可疑活动,供训练有素的分析师审核。
    
      后来,Palantir 的业务也扩展到政府部门之外,比如说摩根大通。但这家公司的业务受到来自多方的关于其合法性及伦理问题的质疑;而且,后来又有媒体质疑称其有一些不能公之于众的生意,比如说想要透过各种方式来打击维基解密。
    
      因此,Palantir 受邀参与川普的会见,被媒体解读为“Palantir 将参与川普政府的管理并从中获益”。而且,由于蒂尔与 Palantir 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又有媒体认为蒂尔有借自己与川普的关系来帮助 Palantir 发达的嫌疑。
    
      当然,无论外界如何质疑和批评,依照蒂尔以往特立独行的风格,应该不会特别在意;而且随着 Palantir 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对其上市计划也会有一定的好处,这自然是蒂尔非常乐于看到的事情。

 


上兩條同類新聞:
  • 武警部队原司令员王建平涉嫌受贿被查/苏荣案受审:收受1.1亿 8千万财产来源不明
  • 前海军中校姚诚:辽宁号航母为何要绕台湾?中共攻打台湾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