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从高育良到郭文贵 中共反腐3大底线/FBI局长解雇事件发酵 特朗普步尼克松后尘?
發佈時間: 5/10/2017 9:04:06 PM 被閲覽數: 126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从高育良到郭文贵 中共反腐3大底线




2017年5月10日



    
    来源:纽约时报
    
    
从高育良到郭文贵 中共反腐3大底线

    
    反腐是习近平任内的一个重大举措。自2012年以来,王岐山一直领导着共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负责反腐运动。
    
    前不久的热播剧《人民的名义》中汉东省委书记沙瑞金对反贪局长侯亮平说,对腐败分子是“上不封顶,下不保底”,查到什么人,不管他职务多高,资格多老,只要他违法犯罪,就一查到底,绝不姑息。而在电视剧中,该省主管政法的省委副书记高育良、省公安厅厅长祁同伟等一干大老虎因腐败而被绳之以法,算是兑现了诺言。
    
    不过证之现实,虽然类似的表述在领导人的讲话中也出现过,但从迄今为止落马官员的层级来看,也许“下不保底”做到了,但“上不封顶”的“顶”与大众的期待以及与中国实际存在的腐败来看,尚有很大差距。
    
    中共十八大以来的这轮反腐,是中共建政以来力度最大、波及面最广的。根据不完全统计,迄今因腐败落马的省部级及以上官员(含军队),超过了200名,包括多名现任中央委员,以及上届常委周永康、上届军委副主席郭伯雄和徐才厚等。然而,即使如此,民间对此轮反腐仍然颇有微词,从领导人发起反腐伊始,一些指责反腐的声音就不绝于耳,如运动式反腐、选择性反腐,领导人借反腐清除异己、搞权力斗争等。随着本届领导人第一个任期接近尾声,对反腐的上述看法不但没有减弱,反而有强化趋势。
    
    客观地看,我们不应怀疑领导人对腐败的痛恨及反腐决心,以为那些对反腐的宣言式表态是在唱高调,而非出于真诚,如果这样来看待本轮反腐,是囿于历史成见。根本上,反腐不是由于哪个人喜欢,而是腐败本身危及到执政党的统治,是出于保政权之需要和目的,正如领导人多次强调的,不反腐,将会“亡党亡国”。如果这话在过去仅是说说而已,但这次确实让领导人感到有“亡党亡国”之危险。从这个角度看,不论谁当选中共最高领导人,都必须开展一场声势浩大的反腐运动,以赢得党心民心。
    
    但是,前述对反腐的各种“微词”并非没有道理。反腐到目前,遇到了“天花板压力”或者瓶颈。这个词是我造的,指的是反腐迟迟受制于现有层级的压制,突破不了,一旦突破,整个政治生态的平衡系统就有可能被打破,会引起一种不可预料的政治后果。就好像天花板被捅破,整个被天花板遮蔽的一切会暴露,那些日久结成、附着在天花板上的“尘埃”掉下来一样。
    
    那么,反腐为什么会存在“天花板压力”?或者换种说法,“天花板压力”是在反腐过程中逐渐认识到的,还是一开始就意识到这个问题?我倾向于后者,但也认为随着反腐的推进,最高层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印象。
    
    这里涉及反腐的底线问题。在我看来,尽管这场反腐败运动轰轰烈烈,而且至今尚未见到收尾迹象,但领导人和执政党高层在发起这场反腐运动之初,是预设了三个底线的,无论如何,它们不能突破。这三个底线是:红二代不能反、现任的政治局成员不能反、退休的中共元老不能反(周永康案之后)。
    
    先说第一个底线。在至今落马的官员中,未见红二代子弟。红二代自己的解释是,红二代比较清廉,江山意识强。这个解释是经不起推敲,也不符合事实和传言。的确,红二代从小生活在优越的环境里,有一部分对财富的观念相对淡薄,但作为一个群体,如果说红二代中没有贪腐现象,是不可信的。人性从本质上都一样,没有人天生就是贪官,断言农民的子弟更容易贪腐,是一种腐败上的“血统论”,不可取。从腐败的发生来看,越接近权力,腐败的机会更多。不说那些高级官员,以小官巨贪为例,像国家发改委煤炭司副司长魏鹏远就是一个典型,只是因为掌握着项目的审批大权,几年时间就贪腐2亿多元。
    
    因此,红二代中至今不见贪官,解释只能是,反腐败有意避开这一阶层,或被阻挡。因为对于领导人而言,红二代是红色政权的天然支持者。本届政权特别强调江山意识,强调祖宗打下来的江山不能在这一代丢掉,这恰是整个红二代的思维和意识形态,故无论如何,反腐败不能指向他们,如果红二代中出现落马腐败分子,一方面会引起整个红二代的不满,动摇领导人的支持力量,另一方面,它也无法向民众证明,红二代的“基因”天然正确。
    
    相比反腐不下红二代带有意识形态的因素在内,现任政治局成员和前任元老免于腐败指控,则更多带有权力平衡、维持整个高层团结和整体大局的考量。本轮反腐到目前,落马官员最高层级只到现任政协副主席令计划和苏荣,虽然政协副主席也是副国级,但其权力含金量无法同政治局成员相比,甚至比不上一个大权在握的省委书记,如近两年落马的原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或者天津市委代理书记兼市长黄国兴。而在江胡时代,都有现任政治局委员落马,如陈希同、陈良宇等,虽然他们的落马是权力斗争的结果,腐败不过是披个外衣,但毕竟触及了政治局这一层级。
    
    造成本轮反腐不动政治局奶酪的原因,据我观察,在于领导人发动的这次大规模高强度反腐,必须得到高层支持,如若领导人为讨民众喝彩,把腐败矛头指向权力核心层,在权力寡头里进行反腐,难免会引发政治内斗,造成党的分裂,出现又一个“薄熙来事件”。假如这样,反腐不但推行不开,还有可能引发政治危机。这样做也是为了避免反腐伤害到执政党。虽然官僚队伍腐败严重,但如果执政党核心层没有出现腐败,至少能给社会一点好印象。从这个角度看,海外不时爆料某个政治局成员涉腐,将不久被拿下,如果不是像官方指责的“别有用心”,就是不了解本轮反腐的目的和高层权力的运作。从海外的曝料来看,不排除有被曝料对象的政敌有意要将反腐引入更高层,但曝料这么久迟迟未见曝料对象落马,说明反腐一旦涉及权力核心层,就会被领导人过滤掉。
    
    既如此,如何看待周永康案?这应该是个特例,因为他牵涉薄熙来案,根据一种说法,拿下周是前朝的核心和实力人物共同作出的决定,我认为这种说法成立的。另外,周长期掌管的政法系统作为强力部门,如果不拿下周,清除周的势力,对领导人威胁很大。而且拿下周永康,从领导人来看,通过周案(以及令计划案、徐才厚案、郭伯雄案)可以对权贵敲山震虎,令他们对自己尊重。但也正因周案震动太大,所以不能让反腐在权力核心层和退休元老中扩大,出现第二起“周案”,以免权贵们孤注一掷,联手反击,造成双输。毕竟元老们的能量很大,一旦元老倒下,牺牲的就是一大片。搞得不好,会造成整个权力体系的不稳,甚至崩盘,故可说,不会有退休元老步周后尘。
    
    我认为,这三个“底线”保证了反腐至今推行起来很顺利。若不出现大的意外,今后它们也应不会被突破。然而,在威权国家,没有单纯的反腐,与反腐伴随的,是权力的重新洗牌,因此,威权国家反腐的一个特征是不可预测,假如在反腐过程中某个环节没有控制住,就如郭文贵最近在海外频频曝料,不排除反腐会突破“天花板压力”,届时,反腐是否会导致政治失控,就很难说了。






FBI局长解雇事件发酵 特朗普步尼克松后尘?



2017年5月11日



     FBI局长解雇事件发酵 特朗普步尼克松后尘?


    特朗普指责联邦调查局局长科米不专业
    路透社
    
    (法广RFI 安德烈 )特朗普把FBI局长科米炒鱿鱼,俄国急忙撇清嫌疑,“纯属美国内部事务”。正巧,就在这一事件发酵之时,俄国外长拉夫罗夫来到白宫。与此同时,美国民主党则要求任命一名独立检察官调查俄罗斯干涉美国大选事件。该党还警告别让水门事件还魂。*
    
    华盛顿舆论把这一事件同导致尼克松下台的水门事件做比,特朗普周三则试图缩小这件事的影响力,媒体询问时间略回答称:“很简单,他不专业,不称职”。
    
    时间上非常巧合,特朗普总统周三在白宫接待来访的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特朗普形容这一自他担任总统以来与俄国高官的首次相会是一次“很好”的会面,这次会面将是特朗普七月间在德国与普京总统会面的前奏。
    
    这次会面并不对媒体开放。但是,俄罗斯外交部抢先在推特发出一张两人握手的照片。拉夫罗夫随后向媒体声明:“特朗普总统明确期许双方开始实际而互利的合作”。白宫后来表示,双方谈的主要是叙利亚问题。
    
    白宫接触科米职务的理由简单的令人吃惊,指其处理希拉里.克林顿邮件门事件不力。令人不解的是,科米在去年美国大选最后十余天的关键时刻,重启对希拉里邮件门调查,一般认为此举对特朗普一方有利,民主党一方则对共和党出身的科米局长的做法很愤怒。直到上周,希拉里本人还认为科米重启调查是导致其选举失败的两大关键因素之一。
    
    美国有些媒体怀疑特朗普下决心接触科米职务,恐怕同科米领导的联邦调查局正在调查特朗普团队竞选期间与俄罗斯的秘密联系有重大关系。这位美国警察头子三月份国会听证时证实了这件事。
    
    『纽约时报』报道说,科米上周还要求美国司法部增加调查经费和投入更多人力。民主党参院党团主席舒曼批评指出,假如科米处理希拉里电邮门事件不力,特朗普在上任时为什么还要挽留科米。
    
    『纽约时报』在题为:“FBI局长被炒,水门事件还魂?”的报道称:“他解雇的是一个或许为他当选总统出了力的人,同时也是一个极有可能威胁到他未来的总统生涯的人”。
    
    该报指出,自从水门事件以来,还没有任何一位美国总统解雇一位与自己有关的调查的负责人。尼克斯总统当年下令解雇特别检察官考克斯。后来,尼克松被迫下台。一些民主党人提醒警惕水门事件还魂。
    
    美国民主党要求任命一名独立调查官调查俄罗斯干预美国大选事件。不仅反对党民主党反对特朗普的粗暴解除科米职务的做法,特朗普的同党共和党也有几位重要人物发出了不同声音。参议院麦凯恩说:“解除美国最受尊重的人物之一的职务,至少也应该有一个好的解释”。参议院情报委员会主席理查.波尔则表示对此非常“困惑”。
    
    尽管多数党支持特朗普的决定,但其中许多担心此举会伤害美国公民对法治的信任。
    
    一些舆论认为,特朗普这样做给人留下一种似乎要掩盖什么的印象。而且,即使换上任何一位担任联邦调查局局长,俄罗斯干预美国大选事件还将继续调查下去。
    
    拉夫罗夫在科米解职几小时后来华盛顿访问,他与美国国务卿蒂勒森合照时,有记者问他对科米解职的看法,拉夫罗夫选择以嘲讽的方式回答:“真的,他被开除了,你在开玩笑吧!”

 


上兩條同類新聞:
  • 中国真正首富陈毅之子陈小鲁/郭文贵爆料炫富两不误 上网晒私人飞机和豪华游艇
  • 被解职的FBI局长有多牛:克林顿夫妇被怼了三次/郭文贵5月9日给博讯高层48小时最后通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