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官媒替习近平洗地:修改国家主席任期并不等于搞终身制/习近平不仅要取消任期限制
發佈時間: 3/1/2018 4:42:46 PM 被閲覽數: 356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官媒替习近平洗地:修改国家主席任期并不等于搞终身制



VOA



  中国官媒《人民日报》周四发文称,修改宪法中对国家主席的任期规定“不意味着”领导干部终身制。报道称,修改相关规定有利于中共“三位一体”的领导体制。一些分析人士对此表达了不同意见和担忧。

  中国官方媒体《人民日报》3月1日在其第三版刊登大篇幅的评论文章,称在宪法上对国家主席的任期作出修改“不意味着改变党和国家领导干部退休制,也不意味着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

  这篇署名“轩理”的评论文章说,党、政、军领导人“三位一体”的领导体制是中共“在长期执政实践中逐步探索出的治国理政的成功经验”,而党章和宪法没有规定党的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和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现行宪法中也没有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轩理”的文章称,修改宪法中有关国家主席任职规定有利于保持党、政、军领导体制的“一致性”,从而“使‘三位一体’领导体制在宪法上得以贯彻和体现”。

  “轩理”或“钟轩理”被认为是中宣部理论局在《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官方媒体发布文章时的署名。

  对于“轩理”的说法,独立时评人、政治学博士吴强认为,这是“狡辩”和“歪曲”。

  吴强博士说:“这种说法是狡辩之辞。实际上是最大程度地歪曲了1982年宪法有关这一条款,就是关于国家主席任职不超过两年(届)这一条款设计的立法原意和当时的背景。”

  吴强博士认为,宪法中有关国家主席、副主席任职期限的规定不只是指向国家主席,还指向宪法中没有规定的军委主席以及总书记。

  他说:“中国在1949年到1979年,实际上毛泽东在世和毛泽东身后几年一直是围绕接班人问题进行国内各种路线斗争。邓小平因此要废除这个东西,要推行干部年轻化、专业化、现代化,也就是‘三化’建设。这一条实际上就包含了它的立法原意,就是要废除干部领导终身制,而且包含着党的总书记、最高元首实际上任期是不能超过两届的。尽管党章并没有包括这一点,但是有一个不成文宪法,就是总书记的连任不能超过十年,不能超过两届。这是一个当时到现在中国高层以及中国社会都认可的一个邓小平时代最重要的政治遗产,是有一个不成文宪法在里头。这一条款实际上是对这个不成文宪法一个最重要的、宪法意义上的说明。它指向的不只是国家主席,国家主席当时还是一个虚位元首,并没有实质性的意义。它实际上还指向了宪法条文当中没有规定的军委主席以及总书记。”



  吴强认为,宪法中有关国家主席、副主席任期限制的规定就像“海面上的一个浮标”,把邓小平时代确定的废除领导干部终身制、总书记连任不能超过两届这样一个“不成文宪法”反映了出来。

  他表示,“轩理”给出的说法“彻底地颠覆和歪曲1980年代邓小平的政治遗产”。

  香港城市大学退休政治学教授郑宇硕认为,取消主席、副主席连任限制的做法是“个人的政治野心压倒任何制度性的安排”。

  对于修宪建议在海内外引发的诸多争议,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日前表示修宪是中国人民自己的事情,新华社受权发布的中共中央对宪法部分内容作出修改的建议里已经讲得很清楚,提出修宪建议是根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形势、新实践提出的有关倡议”,修宪问题还需要经过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充分审议。

  陆慷说:“中国宪法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一条基本规律就是随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和发展。”陆慷呼吁外界“从如何更好地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的不断发展”的角度“积极正面”地去理解。他强调,至于一些“妄加揣测”的说法,他呼吁外界“正视中国人民的广泛的呼声”。

  中国官媒新华社在25日下午3点57分率先以英文简讯报道了中共中央建议删除宪法中国家主席、副主席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的规定,新华社中文版的详细报道在25日下午约5点30分才被发布。有报道说,这与以往有所不同,新华社的重要报道此前大多都是先以中文发布。有香港媒体报道,新华社率先以英文简讯发布有关修宪建议的报道引起中共最高层“震怒”,“批示要查处”。

  新华社的消息发布后,在网络上引发大量热议,随即引发大范围的言论审查。据总部设在美国的新闻网站“中国数字时代”的消息,有关部门在2月25日“采取紧急措施”,包括“吾皇”、“登基”、“戊戌变法”、“不同意”等20多个关键词在新浪微博上被“和谐”。






习近平不仅要取消任期限制 还要变相恢复传统宫廷制度



多维

 北京时间2月25日,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罕见提前的十九大三中全会召开的前一天,中国官媒新华社对外发布消息称,中共向稍后中国两会提交的修宪方案,内容包含修改国家主席任期。这一消息瞬间在中外舆论场发酵。

  2月28日,中共十九大三中全会闭幕,新华社对外公布此次三中全会公报。和十八大三中全会,甚至中共过去40年来历届三中全会皆聚焦经济社会改革整体方案大为不同的是,本次三中全会主题突变为中共“党和国家机构改革”。

  以往中共历届三中全会,其政治任务都是为其后的经济社会改革规定大方向和制定纲领。其中具有标志性的,包括中共十一大三中全会结束阶级斗争为纲,为中国改革年代拉开帷幕;中共十四大三中全会确立市场经济体制,从而开启系统协调的“一揽子”改革;2013年的中共十八大三中全会,在习近平主导下《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得以通过,该文件包括336项改革措施。

  此次中共十九大三中全会政治任务突变,及其罕见赶在中国两会之前提前召开,这一系列惊人的打破常规之举,背后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政治逻辑?


  
  修宪之后,外界预计习近平的任期将延长(图源:新华社)

  二中全会未能最终敲定领导人名单?

  本次会议公报称,十九大三中全会“提出的拟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推荐的国家机构领导人员人选建议名单和拟向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推荐的全国政协领导人员人选建议名单,决定将这两个建议名单分别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主席团和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主席团推荐”。

  依照惯例,中共十九大及其后的十九大一中全会产生中共中央委员会,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中共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委会。2017年10月24日,习近平率领七常委出现在金色大厅之时,七常委身后的25名政治局委员、300余名中央委员及候补中央委员已经就位。

  而依照中共特殊的党政体制,十九大后各中共政坛大佬党内职务先行公布,但分配给一些大佬的政府内职务却要等到十九大次年的中国两会上对外公布。这一政府领导人名单以及中国全国政协领导人名单,按照惯例是要在十九大二中全会上,经中共中央委员会提出并提交其后的中国两会予以通过。

  北京观察人士称,问题是,这一次是由三中全会提出这两份名单,并提交中国两会。这是否意味着,此前2018年1月召开的十九大二中全会上,在中央委员会层面这一建议名单难产了呢?果真如此,三中全会罕见提前召开,部分原因就是要在中央委员会层面最终协调产生这一建议名单。对这一名单的中共党内协调,二中全会到三中全会之间的这一个多月,是一关键时间窗口。

  国家主席任期为切口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

  会议公报显示,此次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并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的部分内容按照法定程序提交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

  按照法定程序提交给其后中国全国人大会议审议的内容,相信包括修改国家主席任期在内的修宪方案。而早在一个多月之前的中共十九大二中全会就已经提出了修宪问题,当时在中共中央委员会层面,中共核心权力机构成员对宪法如何修改做了讨论。

  此次中共“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三中全会前后,官媒新华社通稿特别强调了这一机构改革的“党和国家”层面,这预示着这一轮机构改革,大幅突破了此前多轮中国国务院部委机构改革,两者不是一个量级。

  机构改革怎么改?中共党媒人民日报海外版旗下微信公号“侠客岛”从三中全会公报中抽出了七个关键字——党、政府、武装、群团。这已经直指中共党政军全系统的机构改革,突破了以往的政府部委层面,幅度力度均堪称空前。

  此轮机构改革的用意,结合本次修宪另一大重要看点,“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回到会议公报原文,公报特别强调此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首要任务是“完善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分析人士指,对于这一轮即将开启的中央集权性质的中共机构改革,目前外界还仅仅停留在对修改国家主席任期简单片面关注上。从上一个五年就已开始的地方大员述职、政治局委员述职,甚至常委述职来看,国家主席任期仅仅是此轮中共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一个很小的切片,是一个开始。陆媒《环球时报》曾称“国家主席、中共总书记、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三位一体。中共此轮机构改革,是以国家主席任期为引领,陆续跟进党的层面、军的层面、政府层面一整套机构改革,从而彻底实现和完成早前已经开启的中央集权。

  对于《环球时报》“三位一体”之说,此轮修宪放开国家主席任期,“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次第推开,党系统军系统的中共总书记、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任期也将在改革之列。尽管后两个职务并没有成文的任期限制,但毕竟此前江胡都有一定年限后的交接班的表现。突破以往常规,即使是不成文的,改变、突破和改革都要有一个过程。

  而对中共即将推出的一整套机构改革,此前中共十九大二中全会也讨论了修宪方案,国家主席任期之外,相信当时对拟议中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也有触及,仅仅二中全会会议公报没有使用“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这一措辞而已。罕见提前的三中全会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作为主题,是否也正是完成二中全会的未竟之业,当时由于内部分歧,该套机构改革也曾难产。这一判断似乎并非无根猜想。

  分析人士称,“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相关内容涉及修宪,而修宪并非儿戏,修宪程序难于频繁启动,因而2018年年初不到两个月间,中共十九大二中全会、三中全会相继召开,目的就是要将此前中共党内存在部分分歧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最后敲定,毕其功于一役,以便抢在2018年中国两会上予以最后通过。

  西方媒体曾指习近平为“开创型领导人”,理由是习往往能够突破常规,气魄雄大。从此次中共十九大三中全会罕见提前召开,以及这一轮中共机构改革的大刀阔斧,亦可见一斑。

 


上兩條同類新聞:
  • 王沪宁,今天你幸福吗---解读习家班三代幕僚
  • 小谈刘鹤美国行/安德森教授:卢梭不是自由主义而是浪漫主义思想家